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686)
2023(18308)
2022(15936)
2021(14859)
2020(12739)
2019(29602)
2018(29642)
2017(57419)
2016(31566)
2015(35901)
2014(36280)
2013(35787)
2012(33166)
2011(29731)
2010(29814)
2009(27733)
2008(27280)
2007(24628)
2006(21717)
2005(18931)
作者
(93099)
(78151)
(77410)
(73967)
(49303)
(37578)
(35270)
(30843)
(29603)
(27904)
(26537)
(26226)
(24752)
(24663)
(24202)
(24087)
(23720)
(22879)
(22479)
(22331)
(19489)
(19366)
(19222)
(18005)
(17595)
(17385)
(17364)
(17284)
(15948)
(15700)
学科
(129670)
经济(129519)
(89245)
管理(87004)
(67189)
企业(67189)
方法(58876)
数学(51707)
(51114)
数学方法(51053)
农业(33726)
(33447)
中国(32496)
业经(29841)
(28894)
地方(28387)
(25297)
(22823)
贸易(22815)
(22091)
理论(20508)
(19996)
财务(19908)
财务管理(19859)
技术(19388)
(19202)
(19135)
银行(19069)
环境(18908)
企业财务(18748)
机构
学院(450805)
大学(448837)
(178008)
管理(175066)
经济(174044)
理学(151705)
研究(151093)
理学院(149983)
管理学(147074)
管理学院(146281)
中国(113353)
科学(96898)
(95360)
(91431)
(81645)
(77702)
业大(74320)
农业(71045)
(70949)
研究所(70872)
中心(70676)
财经(64916)
北京(59308)
(59147)
(58962)
师范(58512)
(54649)
(54045)
经济学(52562)
(49599)
基金
项目(307562)
科学(239871)
研究(222011)
基金(221121)
(193743)
国家(192110)
科学基金(163601)
社会(137409)
社会科(129774)
社会科学(129737)
(122280)
基金项目(117643)
自然(107936)
自然科(105341)
自然科学(105310)
自然科学基金(103408)
教育(102054)
(101878)
编号(91938)
资助(91624)
成果(74458)
重点(68966)
(67327)
(65711)
课题(63268)
(62931)
科研(59251)
创新(58802)
大学(56771)
教育部(56734)
期刊
(197159)
经济(197159)
研究(128703)
(87745)
中国(86355)
学报(77272)
科学(68618)
(62681)
管理(60138)
农业(59313)
大学(57768)
学学(54779)
教育(48083)
技术(39630)
(39342)
金融(39342)
业经(36517)
财经(30820)
经济研究(29847)
(29280)
问题(26792)
(26258)
(23720)
图书(22350)
技术经济(21822)
统计(21400)
科技(21375)
理论(20881)
资源(20626)
业大(20492)
共检索到66093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幸良  邵永同  
本研究就集体林产权安排、林农增收之间关系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提出了一系列研究假设。在此基础上,利用江西武宁县的问卷调研数据,借助统计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方法,对提出的理论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林权承包到户对林农自愿经营有正向影响,林农自愿经营对收入增长也存在着正向影响,林权制度对林农收入增长有间接影响;林农自愿经营在林权制度与林农收入增长中起着明显的中介效应;政策的稳定性、林农的收入水平和受教育程度对林农经营意愿有着显著的正向驱动作用。因此,林权制度改革要保持政策的稳定性,针对不同收入水平和文化程度的林农,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增强他们的林业经营意愿,从而促进林农的收入增长,使林权...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双喜  黄海鹏  李忠清  
通过对江西武宁县农行开展"三农"金融服务情况的调查,引发对县域农行如何搞好服务"三农"工作的一系列思考。农业银行县域支行在新形势下加强"三农"金融服务,要坚持以下几点:观念上要有新突破,增强机遇意识、竞争意识、市场意识;体制上要有新突破,完善县域服务网络和配套机制;产品上要有新突破,加快"三农"金融产品研发;服务上要有新突破,转变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激励上要有新突破,建议国家出台必要的扶持政策。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夏通海  朱建军  康小兰  朱述斌  
基于江西省10县500农户对林业科技服务需求的调查,运用二元Logistic选择模型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需求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户主受教育程度、林业支出占家庭支出的比重、有无林地生产道路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有显著正影响;而户主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林地块数等因素对林农林业科技服务的需求没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推广体系,提高供给水平和效率;开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和生产经营能力;加强林地基础设施建设特别是林地道路建设,解决林农生产经营难题。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虎  林强  刘江  聂斌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杜娟  谢芳婷  刘小进  朱述斌  
文章选择江西省南方集体林区10个县50个村的503个农户样本,分为全部农户和受偿农户2个不同群体,分别测量两组农户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满意度的差异。对于全部农户,构建户主特征、家庭收入、家庭资源禀赋、生态资本感知和政策参与度5个维度;对于受偿农户,构建户主特征、林业收入、林地资源禀赋和生态资本感知4个维度,分别进行定序Logit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对于全部农户,家庭资源禀赋、生态感知度及政策参与度都直接影响其对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满意度;对于受偿农户而言,林地资源禀赋和平均收入水平是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在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实施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渠道,让林农广泛参与,加强林农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教育,在林业生态公益林范围划分等重大问题时,要结合村及农户自身林地状况,降低受偿农户林地经营的机会成本,进一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政策的满意度。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余徐炳  
江西作为实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较早的省份,在改革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随着改革的进一步深入,金融支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需要相关政策跟进和匹配。本文通过对金融支持武宁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调查和总结,为江西省进一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简要阐述国外和我国公共政策评价内容、特点和实践情况,论述林业政策评价在我国的进展以及林权制度改革政策绩效评价的必要性。以江西省2484个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农户收入增长为主要指标,评价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数量、增长速率以及增长机理;以典型县调查资料为依据,分析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民林业收入增长的经济实质、持续增长的限制性,以及农民短期趋利性和森林经营的长期性之间的矛盾和由此引起的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和规模化经营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华  
“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是转变工作作风、深入基层密切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关心关爱农民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措施,为了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农民贷款,干部担保”的发展情况,确保这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取得更好效果,近日,对武宁县“农民贷款干部担保”情况展开了调查。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再昱  余玉荣  曹建华  
应用SPSS软件和二元Logit模型来揭示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出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集体林权改革后农户林地转出意愿受多种因素影响,其中农户经营目标和生活方式的选择影响最大,同时,受户主的主要职业、家庭的收入来源与人均山地面积、农户的人际关系和所处地理环境、对政府政策的认知以及对经营风险的判断等的显著影响。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陈铭昊  刘强  吴伟光  高一江  潘灵强  周凯  秋植炜  
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包括专业大户、家庭林场、林业合作社、林业龙头企业等,其对促进小农增收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基于2019年浙江、福建、江西3个省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和小农的调查数据,从转移就业效应、工资溢出效应和技术溢出效应3个方面进行了新型林业经营主体对小农收入的影响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通过"带动作用"直接提高小农的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林业收入,转移就业效应的直接增收效果分别为73.2%和126.8%,工资溢出效应的直接增收效应分别为67.3%和120.4%,技术溢出效应的直接增收效应分别为66.6%和120.9%;(2)新型林业经营主体通过"示范作用"间接提高小农的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林业收入,转移就业效应的间接增收效应分别为1.5%和3.3%,工资溢出效应的间接增收效应分别为7.5%和9.6%,技术溢出效应的间接增收效应分别为8.2%和9.2%;(3)户主的受教育年限直接影响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水平,对家庭总收入和家庭林业收入的影响效应分别为12.9%和9.2%。文章提出政策启示:(1)鼓励和引导小农参加各种形式的林业经营组织,构建并完善新型林业经营体系和组织内部的利益联结机制;(2)强化林业技术培训和小农受教育程度,提高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经营水平;(3)建立有效的社会化服务体系,改善新型林业经营主体的发展环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卫望玺  谢屹  余尚鸿  
化解集体林权纠纷是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工作,但林权纠纷解决难度大,影响了改革工作的深入开展。研究首先梳理了集体林权纠纷解决的制度安排;其次以江西省某县A、B两个村民小组因737号山场发生的林权纠纷案件作为研究对象,介绍了林权纠纷解决过程的特殊性;再次,探析了现行纠纷解决制度存在的低效问题及其成因。最后提出完善制度的顶层设计、重视非正式制度作用、加强调解机构能力建设、创新纠纷解决方法等对策建议。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姚林香  舒成  
促进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而影响农民收入增长的因素包括政策因素、市场因素以及资源和结构因素等。通过对江西7县1997-2009年13年连续时间序列91个样本的分析,并结合对江西7县35村462农户的问卷调查,我们发现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增加非农就业、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固定资产和其他农业投入能促进农民增收。建议通过重视农业地位,提高农民的受教育水平,加快城镇化建设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措施促进农民增收。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孔凡斌  廖文梅  
以江西省8个县602户农户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定量统计方法,分析集体林分权条件下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农户投入水平及与林地产出的关系,以验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的农户林地细碎化经营是否具有经济合理性。实证结果表明:以S指数衡量,江西省样本县林地细碎化的程度达到0.55,受访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与地貌特征之间未出现明显的关联性;以户均数据衡量,受访农户从家庭收入中用于林业投资的比例维持在30%左右,且传统林业重点县的农户林业投入比例要明显高于非林业重点县。计量模型计算结果表明,S指数衡量的林地细碎化程度对农户林业投入和林地产出水平均构成负向影响趋势;曲线模型临界值分析表明,当农户林地细碎化程度低于0.2...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武宁县农村信用社始建于1951年,经50余年风雨历程,从小到大,由弱至强,至目前为止,辖有营业网点30个,从业人员189人,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6亿元,各项贷款余额4.2亿元,均名列全县各金融机构首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继河  曾素芳  汪建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