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168)
- 2023(15761)
- 2022(13377)
- 2021(12281)
- 2020(10558)
- 2019(24068)
- 2018(24225)
- 2017(45362)
- 2016(25471)
- 2015(28352)
- 2014(28397)
- 2013(27763)
- 2012(25616)
- 2011(23176)
- 2010(23456)
- 2009(22065)
- 2008(22192)
- 2007(20190)
- 2006(17882)
- 2005(16016)
- 学科
- 济(99052)
- 经济(98909)
- 业(74328)
- 管理(71272)
- 企(53307)
- 企业(53307)
- 农(48588)
- 方法(40182)
- 数学(35345)
- 数学方法(34985)
- 农业(31832)
- 财(30464)
- 制(26923)
- 中国(26857)
- 业经(26400)
- 学(21249)
- 体(19575)
- 地方(19123)
- 贸(18929)
- 贸易(18925)
- 易(18435)
- 银(18016)
- 银行(17950)
- 行(17105)
- 融(16411)
- 金融(16403)
- 务(16375)
- 财务(16333)
- 财务管理(16283)
- 企业财务(15388)
- 机构
- 学院(361146)
- 大学(358999)
- 济(147279)
- 经济(144150)
- 管理(133653)
- 研究(125639)
- 理学(114839)
- 理学院(113548)
- 管理学(111575)
- 管理学院(110921)
- 中国(96309)
- 农(84956)
- 科学(79273)
- 京(75665)
- 财(70523)
- 农业(66379)
- 所(65951)
- 业大(63191)
- 研究所(59704)
- 中心(58610)
- 江(56704)
- 财经(54496)
- 经(49424)
- 北京(47053)
- 范(46158)
- 师范(45539)
- 经济学(44676)
- 院(44165)
- 州(43944)
- 省(42855)
- 基金
- 项目(240740)
- 科学(187105)
- 基金(172794)
- 研究(172765)
- 家(153474)
- 国家(152094)
- 科学基金(127748)
- 社会(109058)
- 社会科(102958)
- 社会科学(102927)
- 省(96203)
- 基金项目(91932)
- 自然(82584)
- 自然科(80649)
- 自然科学(80619)
- 划(80409)
- 自然科学基金(79217)
- 教育(79043)
- 编号(70606)
- 资助(69062)
- 成果(57902)
- 重点(54794)
- 部(53140)
- 发(52037)
- 创(50136)
- 课题(49041)
- 创新(47004)
- 制(46674)
- 科研(46433)
- 国家社会(45242)
- 期刊
- 济(167878)
- 经济(167878)
- 研究(104320)
- 农(83818)
- 中国(77226)
- 学报(66059)
- 科学(56810)
- 财(56053)
- 农业(55872)
- 大学(49381)
- 学学(46981)
- 管理(45539)
- 教育(38517)
- 融(36796)
- 金融(36796)
- 业经(32093)
- 技术(29823)
- 业(28359)
- 财经(27198)
- 经济研究(25547)
- 经(23350)
- 问题(23171)
- 版(20954)
- 业大(18133)
- 世界(17422)
- 技术经济(17080)
- 科技(17061)
- 理论(16532)
- 贸(16217)
- 农村(15986)
共检索到5456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唐学文 刘浩 刘璨
本文利用连续跟踪调研获得的9省区、18县市区的1277个样本农户10年的平衡面板数据,分析了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测度了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农户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程度。我们的经验性结果表明:20032015年,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增加了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集体林产权制度配套改革增加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和非农收入。在总体上,实施集体林产权制度主体改革与配套改革对样本农户总收入不平等产生了显著的正向影响,且呈先升后降态势,集体林权制度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荣庆娇 刘璨
基于对9省区、18县市的1778个样本农户的调研数据,本文运用经济学理论分析,并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析了林改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影响农户生产要素投入的因素。结果表明:实施林改主体改革及配套改革对样本农户生产要素投入产生了显著影响。森林保险、造林补贴、林权抵押贷款和采伐指标获得程度对林地面积、劳动力和生产费用投入呈现出各异格局。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王文烂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的实现。但通过对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目标实现的滞后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关键词:
集体林 效率 产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俊清 吕杰
分析了新一轮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后林农经营不同林种的行为特征,得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预期目标与改革结果不相一致的结论。用制度经济学理论解释了改革成效不大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国家对采伐限额制度、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林业税费制度这3种影响林业发展的制度供给不足,并从5个方面指出国家对制度供给不足的原因,提出了完善配套改革的建议。
关键词:
制度 预期 制度需求 制度供给 林种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浩 陈思焜 张敏新 刘璨
【目的】研究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以检验退耕还林工程目标的实现情况,为政府相关部门调整退耕还林工程后续政策及实施其他生态恢复项目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四川、河北、陕西等6省(区)15个案例县1 158个样本农户1995—2012年的平衡面板数据,考虑参与退耕还林工程的总体影响和边际影响,建立样本农户总收入决定方程;以基尼系数、泰尔-L指数和泰尔-T指数作为衡量收入不平等的指标,采用Shapley值分解法对样本农户的总收入决定方程进行分解,全面系统评估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翟佳 吴普侠 杨君 郭震
建国以来,陕北地区虽经土地改革、人民公社、以家庭经营为主体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林业“三定”、“四荒林地”使用权拍卖和近几年的林权流转,但至今仍有40.6%的集体山林保留在乡、村、组等集体组织。在林地经营方面存在集体林直接经济价值不高、林地生产力低,农民承包意愿不强等问题。陕北地区林业要持续发展,必须以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以实施林业重点工程带动荒山造林,对集体林地分类施策,加快林权证发放进度,尽快实施公益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调动全社会参与林业、投资林业的积极性,确保陕北地区林业重点工程减少后,林业投资
关键词:
陕北 集体林 产权改革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张红霄
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改变的是农户产权状况,由此影响农户的决策与行为。文章从制度设计角度分析与林改相关的国家法律、中央政策、部门规章规定的农户产权结构,并在对南方集体林区7个重点林业县林改政策,以及21个村、415个农户实地调研基础上,分析林改后农户实际拥有的林权状况。结果显示:林改顶层设计的最大问题在于林木采伐指标分配制度,经过层层实施,农户的处置权进一步受到限制,农户经营山林的制度成本过高。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璨 黄和亮 刘浩 朱文清
采用历史产权制度研究方法,利用详实的历史数据与信息,系统地分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每个重要时期的改革内容与进程以及集体林地林木流转制度演化历程,发现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集体林所有权和家庭经营的基因没有变,变的是集体林地承包经营权的实现形式;指出集体林产权制度变迁道路中的困惑;提出未来集体林产权制度的选择路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但却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关键词:
集体林 公平 效率 产权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刘璨
根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公布的2018年资助项目结果,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经济发展研究中心和南京林业大学联合申报的"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及相关林业政策对农户林业生产要素配置及其收入影响研究——基于多层次长期大样本动态路径"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资助,资助直接经费为49万元,经研中心刘璨研究员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孔祥智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仇晓璐 陈绍志 赵荣
为评价贫困地区新一轮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效果,本研究基于2014年贵州省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独山县的农户调查数据,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实证分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和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利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消除混杂因素及样本选择偏差和管理选择问题等的影响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收入的效应为0.45%左右,但影响不显著,而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效应为2.76倍左右,具有稳健的显著正向影响。与倾向得分匹配法相比,传统的描述性统计分析高估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农户人均林业纯收入的影响,大致高估了5倍左右。建议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激励农户充分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林业收入可持续增长。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刘丽萍 高岚
基于国家林业局2010年、2014年对云南省的集体林改农户监测数据,运用了多元线性回归和对比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集体林改农户林业收入的变化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集体林改后农户林业收入增长显著,但不同收入组的农户收入增长幅度及收入的影响因素有较大差别。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世霞 张微 周梅 赵鹏武
从农户角度出发,研究内蒙古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根据实地调查获得的相关数据,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各主要影响因素对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方向和影响程度。根据Probit模型的回归结果发现:林地块数、家庭人均年纯收入、是否有林权证、是否有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是否有木材采伐等影响因素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后农户收入变化的作用效果较为显著。在此基础上,提出林业相关部门要全面落实林权证发放工作、全面落实林改配套改革的实施、鼓励农户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加大最新林业政策的宣传力度、加强林业基础设施的建设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