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787)
2023(12634)
2022(10702)
2021(9865)
2020(7998)
2019(18037)
2018(18460)
2017(33853)
2016(19108)
2015(21395)
2014(21753)
2013(21179)
2012(20219)
2011(18325)
2010(19090)
2009(17826)
2008(17940)
2007(16522)
2006(15286)
2005(14692)
作者
(55620)
(46260)
(45952)
(44128)
(29683)
(22176)
(20971)
(17738)
(17587)
(17175)
(16110)
(15682)
(15381)
(15086)
(14963)
(14297)
(13764)
(13572)
(13370)
(13338)
(12208)
(11588)
(11256)
(10749)
(10743)
(10537)
(10266)
(10254)
(9545)
(9319)
学科
(75029)
经济(74901)
管理(56997)
(50835)
(41506)
企业(41506)
中国(27133)
(23963)
(23826)
地方(22153)
(22116)
业经(20339)
方法(19515)
(17573)
银行(17548)
(16975)
(16952)
(16560)
金融(16553)
(15927)
农业(15409)
数学(15303)
数学方法(15015)
理论(14013)
体制(12912)
(12896)
(12829)
贸易(12813)
技术(12741)
环境(12404)
机构
学院(268652)
大学(266679)
(107380)
经济(104630)
研究(100330)
管理(93879)
中国(79454)
理学(76495)
理学院(75527)
管理学(74210)
管理学院(73682)
(60088)
科学(58530)
(58159)
(52463)
(46976)
研究所(45979)
(45972)
中心(45553)
财经(42053)
北京(39492)
(38873)
师范(38462)
(37622)
(37449)
(36304)
业大(36281)
(35298)
农业(34779)
经济学(31934)
基金
项目(160037)
研究(124562)
科学(124324)
基金(110163)
(94937)
国家(93989)
科学基金(79144)
社会(76552)
社会科(72244)
社会科学(72230)
(65553)
教育(58217)
基金项目(56441)
(54132)
编号(52775)
自然(47146)
成果(46802)
自然科(45956)
自然科学(45944)
自然科学基金(45098)
资助(44997)
课题(39769)
(39627)
重点(36859)
(34879)
(34515)
(33211)
(32845)
(32435)
发展(32223)
期刊
(143144)
经济(143144)
研究(94091)
中国(73417)
(47274)
(45279)
教育(44473)
学报(40188)
管理(39842)
科学(36504)
(34280)
金融(34280)
大学(31138)
农业(29552)
学学(28406)
技术(25659)
业经(24949)
财经(21798)
经济研究(21374)
(18871)
问题(18669)
图书(14945)
(14713)
(14243)
(13897)
论坛(13897)
职业(13468)
国际(12907)
理论(12864)
世界(12831)
共检索到4626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建国  
对福建省集体林产权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分析总结,指出林业产权制度改革过程中取得的有效成果以及存在的实际问题;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完成"林改"的基础工作后,应处理稳定发展的问题,并提出今后发展的对策建议。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郭艳芹  孔祥智  
福建省的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了集体林的产权关系,激发了林业生产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了初级木、竹产品的供给,带动了林业加工企业的发展,增加了林农收入,为林业产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但现有企业普遍存在规模较小、产品科技含量低、和林农利益连接不紧密、对林农增收作用有限、对林业的产业化发展带动力不足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提高林业加工企业的生产、经营水平,促进福建林业的产业化水平。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周少云  
财政体制如何设置及如何改革,事关中央地方利益分配与经济发展的大局,格外引人注目。上海地方财政包干体制今年到期,下一步如何走,各方面都在酝酿筹划,也在议论纷纷。我们认为,搞好上海财政体制改革,关键是要抓住下一步改革的核心,走出一条适应上海大城市经济发展的理财之道。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黄青茗  
对山区集体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若干探索黄青茗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提出和实践的深化,集体林区现有的经营方式已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改革现有的集体山林经营体制已成为闽北林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课题。本文从闽北集体林业经营体制改革的实际出发,就如何调...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刘伟平  王文烂  
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目标之一是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的实现。但通过对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调研数据的统计分析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效率目标实现的滞后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文烂  
福建省率先在全国开展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既要实现"耕者有其山",又要实现森林资源数量增长和质量提高,即实现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统一。但调查研究发现,福建集体林产权改革最大限度地实现了公平,但却没有达到效率的目标。福建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公平与效率的矛盾既是林业家庭经营与林业经营规模化要求之间冲突的体现,也是林业家庭经营体制与其他林业政策之间冲突的反映。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宗辉  万泉  
福建林业经济体制改革探索张宗辉,万泉一、福建林业新格局及其面临的抉择1989年5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在三明市召开全省林业工作会议,指出“全党动员,全民动手,狠抓七年,绿化八闽”的宏伟目标,制定并实施“三五七”造林绿化工程和“五个基地一条线”建设规划,...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陈赤榴  
九十年代,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搞好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贯彻落实《企业法》,转变企业经营机制,有步骤地把企业推向市场。为配合经济体制改革,总结十二年来金融体制改革的成败得失,探索九十年代金融体制改革的目标和任务,推进金融体制改革,是我们当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陈珂  魏彪  王海丽  吴栋栋  苏丹  邴忠友  
基于对参加辽宁省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农户的调查数据,从林农对林业资金需求、资金来源渠道以及未来林业资金投资方向3个层面进行深入分析,并在结合辽宁各地实施的相关集体林产权改革配套政策的基础上,提出可以通过林权抵押贷款、对林农贷款继续实施利息补贴与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补贴等途径解决林农的林业资金可持续需求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白永秀  王颂吉  
第一,理顺产权关系是"后改革时代"的发展动力。在"后改革时代",理顺产权关系是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1)对于农村经济发展而言,要进一步明晰农地产权关系,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地的占有、使用、收益等权利,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依法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2)对于国有企业改革而言,要认识到国有
[期刊] 林业经济问题  [作者] 张春霞  
集体林业要发展产权制度改革须破题──林业产权制度研究(一)张春霞培育与经营森林资源的营林业既是林业产业的基础,又是林业具有特殊的生态功能、社会功能的基础,在南方集体林区,乡村集体林业因此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但在目前,乡村林业的发展与改革在农村各业中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潘庭荣  
“文革”动乱之后,为及时控制因粗制滥造而酿成的巨大社会损失,我国从日本引进了全面质量管理(以下简写为 TQC)。从1978年在北京内燃机总厂等单位进行 TQC 的试点开始迄今已有十个年头了。十年来,TQC 的推行状况如何呢?现在该是作一番反思的时候了。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芳  
外贸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的外贸体制,不仅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实现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并在世界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需要和保证,也是加快从旧体制向新体制转换,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社会主义经济发展和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和条件。
[期刊] 改革  [作者] 贾康  
中国财政体制如何处理集权-分权关系,为人们所反复讨论。回顾总结已有的改革,应特别注重由"行政性分权"转为"经济性分权"所内含的制度变革逻辑。分析1994年以后深化财政体制改革的问题,不可陷入似是而非的"因地制宜"论和简单看待中央、地方收入占比高低,而应牢牢把握市场经济大局对财政制度规范的客观要求和中央、地方事权合理化这一"源头"问题,处理好扁平化、地方税体系建设、理财法治化与民主化、转移支付合理化等重大问题。较适当合理的中央、地方收入占比,主要应是在制度建设、机制变革中自然生成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