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457)
- 2023(13599)
- 2022(11341)
- 2021(10710)
- 2020(8877)
- 2019(20488)
- 2018(20629)
- 2017(39781)
- 2016(22133)
- 2015(25110)
- 2014(25466)
- 2013(24656)
- 2012(22529)
- 2011(20004)
- 2010(19981)
- 2009(18320)
- 2008(17983)
- 2007(15956)
- 2006(14218)
- 2005(12794)
- 学科
- 济(84443)
- 经济(84334)
- 管理(64299)
- 业(60314)
- 企(50229)
- 企业(50229)
- 方法(35897)
- 数学(30321)
- 数学方法(29916)
- 中国(25176)
- 农(24984)
- 财(22902)
- 业经(20753)
- 学(20106)
- 制(18897)
- 地方(17435)
- 农业(16528)
- 理论(16123)
- 务(14733)
- 财务(14652)
- 财务管理(14621)
- 银(14566)
- 银行(14521)
- 体(14044)
- 和(13984)
- 融(13950)
- 金融(13942)
- 企业财务(13847)
- 贸(13822)
- 贸易(13816)
- 机构
- 大学(311129)
- 学院(309543)
- 管理(120851)
- 济(117227)
- 经济(114386)
- 研究(104271)
- 理学(103643)
- 理学院(102485)
- 管理学(100600)
- 管理学院(100055)
- 中国(78582)
- 京(67661)
- 科学(66038)
- 财(55870)
- 所(53192)
- 农(51677)
- 研究所(48170)
- 中心(47039)
- 业大(46865)
- 江(46520)
- 财经(44216)
- 北京(43163)
- 范(42413)
- 师范(41989)
- 农业(40322)
- 经(40038)
- 院(38032)
- 州(37974)
- 经济学(34118)
- 技术(34013)
- 基金
- 项目(209333)
- 科学(163264)
- 研究(154779)
- 基金(149557)
- 家(130273)
- 国家(129134)
- 科学基金(110105)
- 社会(95005)
- 社会科(89669)
- 社会科学(89644)
- 省(82313)
- 基金项目(79422)
- 自然(71521)
- 教育(71025)
- 自然科(69784)
- 自然科学(69768)
- 划(69304)
- 自然科学基金(68484)
- 编号(64584)
- 资助(61406)
- 成果(53789)
- 重点(46623)
- 部(45313)
- 课题(44854)
- 发(44089)
- 创(43030)
- 创新(40033)
- 项目编号(39786)
- 科研(39756)
- 大学(38780)
- 期刊
- 济(133777)
- 经济(133777)
- 研究(93530)
- 中国(61308)
- 学报(51374)
- 农(48304)
- 科学(46003)
- 管理(44827)
- 财(42933)
- 教育(39871)
- 大学(38531)
- 学学(35927)
- 农业(33042)
- 融(28365)
- 金融(28365)
- 技术(26679)
- 业经(22648)
- 财经(21661)
- 经济研究(20347)
- 经(18352)
- 图书(18301)
- 问题(18039)
- 业(16197)
- 理论(15770)
- 科技(15039)
- 版(14808)
- 实践(14448)
- 践(14448)
- 现代(14076)
- 技术经济(14063)
共检索到46103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军
随着城镇化的不断发展和生产方式的日益社会化,中国农村集体经济的地域封闭性正在被打破,集体所有权的资本化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集体所有权资本化作为集体所有权的一种实现方式,有利于优化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机制和集体资产的保值增值。未来我们应该继续坚持农村土地的集体所有的前提下,积极推进集体所有权的资本化和信托化制度设计,探索经营性集体资产所有权的退出机制,从而使集体资产能够通过流转实现其市场价值。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 资本化 股份合作 股权流转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蒋南平
本文评述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中,理论研究争论不休的各种观点,探讨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的现状,提出了中国农村土地集体所有权实现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及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土地 集体所有权 实现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哈罗德·德姆塞茨 徐丽丽
本文对产权理论进行了拓展。除了关注外部性问题重要性的变化之外,作者还对交易的相当不同的内容进行了讨论。文章认为,这些内容基本在朝着使资本主义比集体主义更有生产力的方向变化。虽然文中强调的交易本质或许与外部性问题之间没有某种必然的联系,但是并不排除二者之间存在联系。所以,文章讨论了参与交易活动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特征。此外,为了对其他主要的概念性和理论性讨论作补充,文章考察了相关历史事件。
关键词:
产权 所有权 交易 外部性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韩松
集体所有权制度是新农村建设中最基础的法律保障制度,它是促进农村生产发展的基本法律制度,是农村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农村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是承接国家和社会各方面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制度基础,是提高农业和农村组织化的基础。在新农村建设中坚持和完善农民集体所有权,首先要完善集体所有权的主体制度建设,将农民集体所有权的主体明确为集体成员,集体成员依民主原则行使集体所有权,集体所有权以民为主体,民主是其根本原则。完善农民集体所有权的权能,要创造条件并在条件成熟时对农民集体所有权的转让和处分的权能予以完善,要将集体成员
关键词:
集体所有权 新农村建设 民主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童列春
中国农地集体所有权以集体成员、农用土地和农业产业为基础,针对农村群体生活安排而设计,旨在保障农民生存、农业生产和社会安全;它脱胎于公有权,是资源性质、社区性质的所有权,处于国家意志严格约束之下;它将农地归属于农民集体,排除了国家所有和私人所有,保障农业生产组织和农地资源整合。农民集体是群体主体,农地与道路、水利设施等财产协同发挥功能,通过生产经营机制实现运行,并得到多层次法律机制的保护。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甘颖
在实地调查的基础上,以土地调整为切入点,试图重新理解"集体"和土地集体所有权。尽管近年来的土地制度改革使土地调整的空间不断被压缩,各地仍有不少自发的土地调整实践,因为农民无论从生存权、农业生产效率,还是从集体供应公共品的能力方面,都对土地调整有诉求。在此基础上,文章进一步考察了土地调整背后的政治逻辑,并发现土地调整的成功,需要村级组织不断处理过去的矛盾和问题,从而形成村庄秩序;也需要村集体不断将村民动员起来,无论是在土地调整方案的形成、钉子户的处理,还是在村民参与公共事务的积极性方面。正是在土地调整中,"集体"的土地权利可以被激活,"集体"的能动性可以得到发挥,因此,土地制度改革需要给村集体留出实践其所有权的空间。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红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适宜的对象是集体经营性财产,不宜作为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统一路径。统一的产权运行路径,难以兼顾集体财产的资源保障与财产增值功能,无法有效平衡公平与效益价值。将集体财产划分为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三种类型,并对不同财产构建侧重点不同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机制是农民集体所有权实现的基本理念。这一分类推进理念既与国家强制性变迁方向一致,也是由农民集体所有权客体的复杂性所决定。集体资源性财产要完善承包经营制度,集体经营性财产要探索产权量化、统一经营的组织结构,集体非经营性财产则要构建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童列春
虽然中国农地集体所有权存在虚化现象,利益关系人不明农地集体所有权归属,土地承包经营权掏空了农地集体所有权,使之成为没有收益的财产权。但是,中国农地集体所有权的虚化属于功能性虚置,并且受制于粮食安全政策约束,它的一些权能处于潜伏状态。未来方向是优化农地权利体系、运用所有权的弹力性,发挥对外排除功能和对内调整功能。
关键词:
农地 集体所有权 虚化 实在性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阎秋平
国际货物买卖中所有权转移是一个令人困扰的问题。《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以下简称《公约》)及《1990年国际贸易条件解释通则》对此均避而不谈,而各国法律对所有权转移的条件及后果又各有不同规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义媛
通过对皖南阳春县"确权确股不确地"的虚拟确权模式进行分析,讨论了两个问题:一是农地的"虚拟确权"有哪些实践特征,它如何强化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二是在虚拟确权基础上的组织化土地流转是以怎样的机制运转的。对组织化的土地流转的讨论,是基于与另外两种常见的土地流转模式——行政化的和市场化的土地流转——相对比而展开的。在虚拟确权模式下,农户拥有的不再是具体地块,而是量化的股权。在确权方案的制定中,村民自治发挥了重要作用,由于村民自治与土地集体所有权相辅相成,土地集体所有权在此过程中也得到了强化。在虚拟确权的基础上,阳春县实行了组织化的土地流转。这种土地流转有两个重要的实践机制:一是通过"化零为整"的方式实现了对土地的整合,二是通过村民动员的方式实现了对小农户的组织。无论在土地流转价格的协商中,还是在土地流转风险的控制上,小农户都被组织起来与大户进行谈判,这不仅使小农户拥有了更多议价权,也使他们探索出"土地保证金"制度,降低了大户毁约弃耕的风险。在阳春县的虚拟确权和土地流转实践中,集体土地所有权得到了激活,这种激活也有利于保护小农户的利益。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丁关良 周菊香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童列春
流行理论认为中国农地集体所有权制度设计脱离物权固有逻辑,主体不明确、客体不确定,还存在权能虚化与承包经营权关系不清等诸多缺陷。这种理论误解原因在于未能把握农地资源所有权特质,对于农地集体所有权的群体性主体理解不当;脱离中国社会情境所预设的制度功能,没有在公有制政治前提下理解农地的归属和利用问题。中国农地集体所有权是本土性物权,它是农民集体对于农地所享有的所有权,其权能依照情势选择性地休眠或者激活,在现阶段可以采用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模式。
关键词:
农地 农民集体 集体所有权 物权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徐石江
尽管《物权法》已确认集体土地的"所有权"属性和财产价值,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变更并不完全属于物权法上所有权处分的范畴。现行法下的特定行为和事件往往导致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变更。基于集体土地的社会性和资源性,现行立法从实体法和程序法两个层面设定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变更监管制度。但现行监管制度的"先天缺陷"与"后天不足"客观制约了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变更监管制度绩效,这就需要从监管理念转变、"线性"主体制度架构、廓清集体土地所有权边界、特定国家行为的识别、变更方式多样化、内部监管规制与成员维权机制等方面入手,系统应对主管部门认知偏差、内部维权乏力、相关主题利益冲突、政府公权力失范等问题。
关键词:
主体变更 实质限定 程序控制 制度供给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陈永正
本文经考证马克思的有关论述辨明 ,不存在一般意义上的“法律所有权”和“经济所有权”的划分 ,“双重所有权”是不符合马克思原意的。一个所有权变成“两个所有权”只是一种法学幻想。
关键词:
法律所有权 经济所有权 双重所有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