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233)
- 2023(13953)
- 2022(11457)
- 2021(10684)
- 2020(8760)
- 2019(19693)
- 2018(19483)
- 2017(36253)
- 2016(19413)
- 2015(21765)
- 2014(21288)
- 2013(20329)
- 2012(18546)
- 2011(16670)
- 2010(16565)
- 2009(15435)
- 2008(14866)
- 2007(13594)
- 2006(11872)
- 2005(10357)
- 学科
- 济(66830)
- 经济(66722)
- 管理(62855)
- 业(56423)
- 企(48374)
- 企业(48374)
- 方法(21967)
- 中国(21956)
- 农(21666)
- 财(20572)
- 制(19366)
- 业经(18975)
- 技术(18167)
- 地方(17903)
- 数学(17512)
- 数学方法(17278)
- 学(14505)
- 体(14164)
- 农业(14158)
- 理论(13363)
- 银(13068)
- 银行(13044)
- 技术管理(12594)
- 融(12533)
- 金融(12525)
- 行(12516)
- 务(12176)
- 财务(12132)
- 财务管理(12107)
- 环境(11678)
- 机构
- 学院(257743)
- 大学(255655)
- 济(99053)
- 管理(98472)
- 经济(96687)
- 研究(85684)
- 理学(83711)
- 理学院(82715)
- 管理学(81367)
- 管理学院(80840)
- 中国(66495)
- 京(54777)
- 科学(50933)
- 财(50669)
- 江(42169)
- 中心(41360)
- 所(40727)
- 农(40010)
- 财经(38448)
- 业大(36422)
- 研究所(36417)
- 范(35690)
- 师范(35317)
- 州(35041)
- 经(34701)
- 北京(33933)
- 院(32641)
- 农业(30930)
- 经济学(29865)
- 技术(29554)
- 基金
- 项目(175460)
- 科学(139226)
- 研究(134946)
- 基金(124664)
- 家(107554)
- 国家(106527)
- 科学基金(92583)
- 社会(85603)
- 社会科(80828)
- 社会科学(80811)
- 省(71181)
- 基金项目(66489)
- 教育(62483)
- 划(59016)
- 自然(57314)
- 自然科(55985)
- 自然科学(55970)
- 编号(55621)
- 自然科学基金(55002)
- 资助(47324)
- 成果(46195)
- 创(41850)
- 课题(40170)
- 重点(39711)
- 制(38420)
- 发(38296)
- 创新(38207)
- 部(38078)
- 国家社会(35099)
- 性(33782)
- 期刊
- 济(119069)
- 经济(119069)
- 研究(78641)
- 中国(64432)
- 财(41489)
- 管理(39558)
- 教育(38343)
- 农(37637)
- 学报(37405)
- 科学(35644)
- 大学(29400)
- 学学(27076)
- 融(25489)
- 金融(25489)
- 农业(25122)
- 技术(24694)
- 业经(20931)
- 财经(18968)
- 经济研究(17696)
- 经(16419)
- 问题(15007)
- 图书(14237)
- 科技(14210)
- 业(13339)
- 坛(12715)
- 论坛(12715)
- 职业(12612)
- 版(12559)
- 现代(11885)
- 技术经济(11664)
共检索到4034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伯恩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一直是困扰土地管理的重大问题。针对集体建设用地大量隐性流转产生的弊端,中央和地方各个层面都在探索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规范模式。2011年9月,广州市发布了《广州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管理试行办法》,从地方立法层面进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姜爱林 叶红玲 张晏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黄雯欣 唐晓莲
如何科学分配集体用地流转收益,保障村民和谐生活和村集体未来繁荣发展,仍是目前城中村改造进程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明确广州市各大城中村在收益分配模式上呈现的特征以及不同收益规模的村的关键需求,有利于优化目前的收益分配模式,有效减少在收益分配时出现的矛盾和纠纷。
关键词:
城中村 集体建设用地 收益分配 广州市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朱木斌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集体土地市场进行了严格控制。但随着我国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深入,社会发展理念的进步,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以及土地供需的突出矛盾,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的制度环境不断变化,由此产生了土地增值收益、风险降低和转移、规模经济以及交易费用降低与转移等外部利润。正是当前国家对集体土地的控制现状与潜在利益之间的矛盾,激励着各地基层政府和农民集体在制度环境不断变化的过程中,努力进行制度边际上的创新。
关键词:
外部利润 制度环境 集体建设用地 改革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佳琳
我国当前正处理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在其市场经济发展作用下,土地以一种相对较为特殊的商品出现。对于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而言,我国立法已经对其土地使用权流转进行了非常严格的规定。但在现实中,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存在许多隐形市场,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立法与实践出现脱节的问题。基于此,针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制度的创新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农村 集体建设用地 使用权流转 制度创新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农地规模经营需克服土地细碎化,这以农地流转制度创新为前提。自发土地流转难以克服土地细碎化,"行政干预市场"又损害了弱势农民自主交易权利,这启示制度创新需在满足保障农户自主交易前提下供给低成本整合细碎化土地产权的机制。皖中宣州县经验表明可行的制度创新步骤是:首先建立农地所有权、承包权和使用权"三权分离"新制度,重构土地集体所有制;其次建立自下而上的农地流转组织和规范体系,形成"农户主体、村社中介"的农地流转新模式。我国完全可以利用集体所有制优势,创新农地流转制度,克服东亚小农国家共同面临的土地细碎化问题。
关键词:
农地市场 土地承包 土地细碎化 土地流转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姜爱林
“苏州模式”具有范围的特定性、对象的特殊性、使用的有偿性、流转的规范性等特点。从苏州实际运作的情况看,所谓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指集体建设用地的使用权通过有偿、有限期转让、出租等方式引起土地使用权属转移或实际使用人发生变更的行为。也就是易主、易位、易用三个方面。流转的标的不是所有的建设用地,而是农村集体土地中已经依法办理过使用手续的非农业建设用地和农业建设用地,不是农用地,也不包括业已使用且仍属非法使用的任何建设用地。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周文良 罗明忠
由于征地时间不一致、布局分散、产权不清等原因,留用地普遍存在引资难、办证难、规模开发难等问题。分析了留用地开发难的制度与政策原因,并从租金耗散的角度,分析了留用地开发制度创新的路径。通过广州某区留用地开发经营的实践,进一步分析了留用地开发经营制度创新的影响因素和机制,并提出促进留用地规模经济和合理利用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留用地 租金耗散 组织与制度创新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陈世栋 袁奇峰 邱加盛
新一轮土地改革的目标是实现农地产权结构由"两权分离"走向"三权分立",城乡规划学科也应加强对农村社会经济变迁的摸查,以利于城乡统筹发展及乡村规划探索。本文以广州市白云区北部三镇的村小组(经济社)为空间单元,调查农村社会经济变迁及农地市场发育情况。调查发现:(1)大部分经济社已经实现了收入非农化及农业生产主体的非本地化;(2)农业总体处于"城郊型"阶段,生产组织化和专业化程度不高,生计导向型与收益导向型两种模式并存;(3)农地的小规模租赁市场普遍,但地权细碎化且调整频繁,农地向专业合作社及农业龙头企业等先进生产组织流转比例不高;(4)农地大规模流转介于14%到35.01%之间,市场需求推动了农地...
关键词:
经济社 非农化 农地流转 财产性权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米旭明
选取省级统计数据和沪深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合成控制法和双重差分法,评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对技术创新的具体影响,从而考察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促进创新的制度功能。研究结果显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能够显著提升地区专利活动密度、增加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有效发明专利数量,这意味着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能够有效增加技术创新活动的数量,并改善其质量。进一步的影响渠道研究表明,建设用地使用效率与民营经济发展是重要的影响渠道,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通过这些影响渠道作用于技术创新。这一研究从技术创新视角出发,拓展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改革的研究,有助于从城乡融合发展的角度理解中国建设用地使用权跨城乡优化配置改革。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地票制度 技术创新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志刚 黄贤金 赵成胜
推进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对于实现城乡土地统筹配置和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制度和政策安排,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受到较多限制。江苏省宜兴市近20年来一直在探索实施的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模式在产权界定、流转规范、监管措施和收益分配等多个方面提出了富有成效的政策改革方案。通过对当地开展个案调查与政策剖析,不仅揭示了宜兴市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模式与机制,探究了其制度创新的演进过程,也为其他地区的改革与实践提供了经验借鉴。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关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不匹配的问题,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整理进行区分,并从时间上进行分段,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激励以及限制流转发生的关键原因,但同时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促使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的产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关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不匹配的问题,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整理进行区分,并从时间上进行分段,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激励以及限制流转发生的关键原因,但同时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促使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的产生。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程瑶瑶 孔祥智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课题之一。文章关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与集体建设用地整理不匹配的问题,对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与整理进行区分,并从时间上进行分段,运用制度变迁理论进行分析,认为地方经济发展水平是激励以及限制流转发生的关键原因,但同时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制度变迁中的作用在不断加强促使了经济不发达地区的土地整理的产生。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利根 钱智敏 吴伟坤 柴涛修 朱新华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发端于20世纪90年代初。1990年初开始,在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及一些大城市郊区,农民利用政策和法律的缝隙,自己建设标准厂房、仓库和店铺等用于出租;或者全然不顾法律限制,直接进行土地的非法出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