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63)
- 2023(13561)
- 2022(11655)
- 2021(11111)
- 2020(9283)
- 2019(21371)
- 2018(21458)
- 2017(41498)
- 2016(22937)
- 2015(25840)
- 2014(26228)
- 2013(25597)
- 2012(23683)
- 2011(21367)
- 2010(21467)
- 2009(19615)
- 2008(19050)
- 2007(16948)
- 2006(15071)
- 2005(12936)
- 学科
- 济(84707)
- 经济(84593)
- 管理(66585)
- 业(60102)
- 企(49971)
- 企业(49971)
- 方法(36691)
- 数学(31255)
- 数学方法(30830)
- 农(25521)
- 中国(24299)
- 财(24248)
- 学(20150)
- 业经(19432)
- 地方(19087)
- 制(17797)
- 农业(16481)
- 理论(16136)
- 贸(15049)
- 贸易(15043)
- 易(14599)
- 和(14584)
- 策(14463)
- 务(14117)
- 财务(14032)
- 财务管理(14005)
- 银(13995)
- 银行(13954)
- 环境(13685)
- 教育(13628)
- 机构
- 学院(316640)
- 大学(316088)
- 管理(125609)
- 济(121025)
- 经济(118009)
- 理学(107685)
- 研究(107181)
- 理学院(106490)
- 管理学(104650)
- 管理学院(104075)
- 中国(80174)
- 京(68416)
- 科学(66827)
- 财(58306)
- 所(53775)
- 农(52706)
- 中心(48841)
- 研究所(48723)
- 江(48636)
- 业大(47837)
- 财经(45236)
- 北京(43444)
- 范(43213)
- 师范(42796)
- 农业(41050)
- 经(41046)
- 院(39627)
- 州(38978)
- 技术(35782)
- 经济学(34348)
- 基金
- 项目(214525)
- 科学(167234)
- 研究(160690)
- 基金(152370)
- 家(132092)
- 国家(130926)
- 科学基金(111811)
- 社会(97391)
- 社会科(91970)
- 社会科学(91945)
- 省(84758)
- 基金项目(80586)
- 教育(74442)
- 自然(72841)
- 划(71271)
- 自然科(71069)
- 自然科学(71051)
- 自然科学基金(69736)
- 编号(68023)
- 资助(63062)
- 成果(56767)
- 重点(47626)
- 课题(47599)
- 部(47008)
- 发(45498)
- 创(44185)
- 项目编号(41502)
- 创新(41084)
- 科研(40563)
- 教育部(40019)
- 期刊
- 济(138861)
- 经济(138861)
- 研究(95944)
- 中国(65785)
- 学报(49647)
- 农(48577)
- 管理(46400)
- 科学(45147)
- 财(43676)
- 教育(43245)
- 大学(37490)
- 学学(34766)
- 农业(33532)
- 技术(29169)
- 融(28727)
- 金融(28727)
- 业经(23757)
- 财经(21284)
- 经济研究(20912)
- 图书(19665)
- 经(18048)
- 问题(17680)
- 业(16526)
- 理论(15725)
- 科技(15277)
- 技术经济(14871)
- 实践(14563)
- 践(14563)
- 现代(14513)
- 版(14497)
共检索到4762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文
随着土地使用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化,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问题已成为政府部门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构建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由于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中的一些棘手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政策迟迟不能出台,适时研究和解决这些问题已成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 洪亚敏 彭文英
本项研究旨在通过系统梳理有关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流转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找出其中的脉络变化及其矛盾所在,进而提出修改与完善建议。文章通过纵向及横向对比分析发现,现行相关法规之间、法规与政策之间、地方政策与中央政策之间存在矛盾,尤其是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内涵、流转主体的界定及收益分配等方面。据此,提出对其进行规范和统一的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卢吉勇 陈利根
[期刊] 改革
[作者]
陈健
以马克思地租理论和外部性理论研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收益分配表明:国家应对征用集体的建设用地进行合理补偿;对于集体建设用地的转让,集体经济组织应获得全部土地流转收益;国家应以税收的形式对国有土地"外部性"所导致的溢出效应进行宏观调控;土地管理部门可收取土地管理费等。同时,应进一步明晰集体土地所有权的权利主体、合理制定土地规划以及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的相关配套措施。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产权 流转 收益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杨红
当前,探索如何创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推动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的建立,是理论界和业务部门共同关注的问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主要模式总体上看,主要有4种模式:广东顺德模式。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明确集体内部成员的收益分配,集体土地所有者出让、出租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所取得的土地收益纳入农村集体财产统一管理,其中50%以上存入银行专户,专款用于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富新梅
当前我国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中存在分配主体不明确,分配比例与方式混杂和监管缺失等问题,剖析原因从消除法律障碍,构建合理机制,完善配套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机制的建议。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入市流转 收益分配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张松梅
收益分配机制是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的核心与关键,建立合理的土地收益分配制度机制,可以保障相关利益主体的权益。但由于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出现收益分配混乱的局面,农民权益频遭侵害。如何构建合理有效的土地流转收益分配制度,学者们从不同角度进行考量。
关键词: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流转 收益分配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董秀茹 薄乐 赫静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在符合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与国有土地同地同权同价。研究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可以为促进流转公平合理进行、保证农民权益提供相关借鉴。基于东北三省部分地区164个村的调查数据,采用统计分析和博弈理论Shapley值法,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分配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流转收益进行分配,政府、集体经济组织和农民都有各自的利益诉求,政府要求成为流转收益分配主体,集体和农民都认为自己应该成为流转收益的主要获得者,且不赞成政府参与流转收益的分配。通过统计分析和博弈论Shapley法计算后比...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王贝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地租主要包括绝对地租、级差地租Ⅰ、级差地租Ⅱ和级差地租Ⅲ4种基本形式,这些地租形式既与农业地租存在共性,也具有显著差异性。4种类型地租共同构成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应根据各类型地租和各主体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价格的贡献程度,尝试对土地收益分配提出一些设想,力求合理分配。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地租 价格 归属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石小石 白中科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收益分配关系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是指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在初次流转和再次流转过程中所产生的收入与利得的总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存在三层分配关系。第一层分配关系是入市总收益在农民集体和政府间的分配关系,决定了农民集体的土地净收益;第二层分配关系是政府所获收益在各级政府和不同地区间的分配关系,关系到地区利益的平衡;第三层分配关系是农民集体的土地净收益在集体与成员、成员与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孙特生 高兴洲 赵梅 李梦圆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收益如何在政府、集体与农户个体间实现均衡分配是土地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关键所在。实践中各地对入市土地范围边界认知模糊,对土地增值本质内涵理解不足,流转收益分配缺乏理论支持、具有随意性,致使问题与矛盾频发,农民权益得不到保障。本文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明晰入市流转收益的本质来源,以各主体参与流转的贡献值为基础,运用文本分析法和博弈论Shapley值法得出三者应得收益比例大致为23.05%~31.31%、54.40%~64.25%与12.70%~18.28%。结合实证研究,解析实际与理论存在偏差的原因主要是土地成本测算复杂和各主体利益诉求不一致,收益分配比例受到土地级别、土地用途、流转方式、单位面积流转价格、政府国土空间规划及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因此不同地区可在此基础上制定差异化的收益分配标准,实现收益的科学合理分配。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王文 洪亚敏 彭文英
研究目的:探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形成的可行途径和收益分配基本规则,为政府部门制定政策提供参考。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和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政府直接参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做法,不仅无助于集体建设用地市场的规范,还容易造成职能错位和腐败滋生。研究结论:政府的基本职责在于制定规则并监督执行,流转收益的形成和分配应尽量采取市场方式。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李鹏举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以下简称入市)尚处在试点阶段,其增值收益分配制度仍在探索中,政府分享增值利益的方式存在争议、征收基数和比例不统一、农户与集体间的分配比例及渠道各不相同等问题值得进一步探讨。收益分配主体集体建设用地增值利益的分配主要涉及3个层次:一是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员之间的分配;二是集体经济组织和其成员之间的分配;三是未入市地区与入市获得增值收益的地区之间的利益分配。其中,地方政府和集体经济组织及其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陈建
2013年《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主体和分配方式的确定提供了政策依据。基于入市收益生成机理,在初次流转中,政府、农民集体和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均应为参与收益分配的适格主体;在再次流转中,政府和土地使用权人都应是参与收益分配的适格主体。基于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市场化程度,初次流转以"征税+农民集体内部协商"的收益分配方式为宜;再次流转以"征税+市场主体自治"的收益分配方式为宜。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陈晓军 牛德利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的分配,是"三块地"改革试点中的重要问题。而摸清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运行中收益分配状况,科学回答"谁来分、分什么、怎么分"的问题,对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利修法的经验具有重要意义。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收益分配困境入市主体认定难。按照改革试点精神,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主体可以是代表其土地所有权的农民集体,也可以是农村集体委托授权
关键词:
收益分配 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