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98)
- 2023(14083)
- 2022(12033)
- 2021(11421)
- 2020(9844)
- 2019(22663)
- 2018(22621)
- 2017(43138)
- 2016(23494)
- 2015(26931)
- 2014(27230)
- 2013(26271)
- 2012(24498)
- 2011(21755)
- 2010(21797)
- 2009(20139)
- 2008(19968)
- 2007(18275)
- 2006(15452)
- 2005(13341)
- 学科
- 济(91717)
- 经济(91598)
- 管理(69886)
- 业(61375)
- 企(51110)
- 企业(51110)
- 方法(44501)
- 数学(38816)
- 数学方法(38252)
- 财(27159)
- 农(25814)
- 中国(24494)
- 学(20083)
- 业经(19405)
- 地方(19037)
- 制(18759)
- 农业(16597)
- 理论(16404)
- 贸(16214)
- 贸易(16206)
- 易(15728)
- 务(15688)
- 财务(15616)
- 财务管理(15568)
- 和(14800)
- 企业财务(14708)
- 银(14335)
- 银行(14296)
- 融(13820)
- 技术(13819)
- 机构
- 大学(330269)
- 学院(329738)
- 济(128558)
- 管理(127703)
- 经济(125633)
- 理学(110093)
- 理学院(108909)
- 管理学(106698)
- 研究(106141)
- 管理学院(106092)
- 中国(80665)
- 京(69532)
- 科学(66647)
- 财(62092)
- 农(56881)
- 所(52977)
- 中心(51657)
- 业大(50782)
- 江(50658)
- 财经(48648)
- 研究所(47998)
- 农业(44923)
- 经(44193)
- 范(43391)
- 师范(42861)
- 北京(42834)
- 州(40027)
- 经济学(39067)
- 院(38566)
- 技术(36936)
- 基金
- 项目(222928)
- 科学(174870)
- 研究(162372)
- 基金(160772)
- 家(140180)
- 国家(138991)
- 科学基金(119488)
- 社会(101186)
- 社会科(95668)
- 社会科学(95640)
- 省(88138)
- 基金项目(85231)
- 自然(78298)
- 教育(76932)
- 自然科(76543)
- 自然科学(76519)
- 自然科学基金(75140)
- 划(74084)
- 编号(67097)
- 资助(66098)
- 成果(55233)
- 重点(50192)
- 部(49490)
- 发(46704)
- 课题(46382)
- 创(46035)
- 科研(43221)
- 创新(43022)
- 教育部(42472)
- 大学(42101)
- 期刊
- 济(139689)
- 经济(139689)
- 研究(91416)
- 中国(67286)
- 学报(54002)
- 农(51107)
- 财(51089)
- 科学(47666)
- 管理(45995)
- 大学(41209)
- 教育(40122)
- 学学(38570)
- 农业(34502)
- 技术(31379)
- 融(27365)
- 金融(27365)
- 财经(24143)
- 业经(23658)
- 经济研究(22039)
- 经(20746)
- 问题(18453)
- 图书(18385)
- 业(18076)
- 版(17042)
- 统计(16516)
- 技术经济(15820)
- 理论(15116)
- 策(14904)
- 科技(14679)
- 商业(14325)
共检索到4841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刘戈 汪旭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对发展农村经济、解决日益增长的用地需求和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进程至关重要。引入鹰鸽博弈方法分析地方政府在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过程中与集体经济组织的博弈策略,探究地方政府行为策略的影响因素和收益情况,并引入实力对比参数对原模型进行改造,使其适应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入市实际情况。研究发现地方政府的策略选择只与流转收益和冲突成本有关,与其和集体经济组织的实力对比及流转过程中双方信息量大小无关。应采取多种措施健全流转入市法律法规、明确集体建设用地权属、完善流转利益分配机制、建立流转交易市场平台、改进流转过程中政府职能,促进流转规范高效的开展推进,保障参与主体合法权益。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施建刚 徐奇升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地方政府存在过度行政干预、治理隐性流转乏力和流转制度供给不足等偏差行为。文章从主观自利和体制因素两方面阐释了地方政府行为偏差产生的原因:特定情景条件下所形成的内部效应、弹性的行为空间、激励机制缺失和财政约束条件这四组关键变量的组合。因此,矫正地方政府行为偏差,不仅应注重流转制度创新与管理机制完善,更应该深化改革体制因素,改变地方政府行为的激励结构和环境,进而推动地方政府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流转中发挥积极建设性作用。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地方政府行为 体制因素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袁枫朝 燕新程
研究目的:找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关键所在,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创新提供借鉴。研究方法:三方博弈模型。研究结果: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组织、用地企业三方博弈均衡结果取决于风险成本、交易成本、收益分成比例等参数的大小;上述参数值的大小受地方政府政策取向的影响。研究结论:土地收益的合理分配是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核心,降低交易成本是流转的重点。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博弈 收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贝 童伟杰 王攀 严学文
对于农村建设用地而言,各级政府的利益诉求存在差异。地方政府主导的"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行为在本质上是征地行为的延续。农村集体推动的农村建设用地流转,离不开乡镇基层政府的支持,区县政府在也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省市级地方政府也对农村建设用地流转行为予以相应支持。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刘戈 冯樷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焦点。目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形式包括所有权流转、内部流转及直接入市流转,对其直接入市流转问题进行重点研究,分析该过程中地方政府、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地方三方利益主体博弈关系,建立三方博弈模型,得出政府应逐步放开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市场,辅助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集体建设用地的自主流转,使现有土地市场上的供给者由国家供应变成国家与农民集体两方供应。
关键词: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 流转 博弈分析 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顾湘
运用博弈理论分析方法对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进行理论解释可知:在征地博弈中的最优选择是地方政府征地,农村集体组织阻挠;在进入市场博弈中的最优选择是农村集体组织进入隐形土地市场,地方政府默认。但以上均衡结果受到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预期收益、中央政府政治压力、社会舆论压力、补偿成本、阻挠成本、惩罚成本、监督成本、交易成本等的影响。因此,征地制度改革势在必行,城乡一体化市场亟待构建,制度创新应围绕利益分配合理化进行,制度设计应因地制宜。
关键词:
土地管理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博弈分析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孙阿凡 杨遂全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必触动既得利益者,特别是地方政府和村集体。通过构建完全信息动态博弈模型,运用逆向归纳法分析两者在上市中可能的决策倾向,有利于解释现存制度不足。研究表明,在现存税收、土地制度下,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会受到地方政府阻碍;要达到政策预期改革效应,须改革税费,提高征地成本,同时修订和补充现行物权法、土地管理法、税法和城市房地产管理法中涉及流转及利益分配原则和程序的条款,建立初次流转增值归公和城乡一体土地税制,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提供制度保障,实现和规范博弈利益的分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吕丹 薛凯文
自从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放开已近半年,现实却并未出现预期的市场效果。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不仅要求市场机制的高度参与,地方政府更应在其中发挥必要的作用。因此,明确政府在入市活动中的角色定位,是保证入市政策延续和取得良好效益的前提和关键。本文通过构建政府、集体和农民收益分配的演化博弈模型,厘清三者利益和行为的相互作用关系,探究政府在入市过程中角色定位和收益分配比例影响。研究表明,政府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过程中应处主导地位,参与收益分配具有必要性和合理性,但应减少入市收益分配获得比例。同时,政府在政策法规层面上均衡集体与农民间收益分配比例,保证收益在集体和农民间公平合理调配。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黄海燕 李景刚 孙传谆
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打破了土地一级市场的垄断,切实提高了农村集体收入,不过也引起人们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可持续性的担忧,因此,厘清和验证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影响就显得尤为必要。本文正是基于此视角,借助SCP分析范式,构建了“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理论框架解析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对地方土地财政的影响机制,并借助DID模型评估了部分试点地区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冲击效应。结果表明:(1)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确有一定的负向冲击效应,但不显著,考虑到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差等问题,经安慰剂检验后,研究结果依旧稳健;(2)2005年广东省的入市先例并未造成其他试点地区的地方政府形成入市政策的预期效应;(3)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对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的冲击受入市规模和入市比例的制约。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把握集体土地入市节奏,增强地方债务透明度,实时监测地方债务规模与财政能力适配度,强化地方土地财政隐性风险防范能力,尤其是土地财政依赖性较强的地区,积极拓宽和多元化政府收入渠道,促进地方土地财政转型,降低对土地财政的依赖。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申端帅 吕晓 王柏源
研究目的:明确政府在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中的职能、职责,理清入市进程中政府与市场的边界。研究方法:采用文本分析法和概括总结法,以14个入市制度改革试点地区的《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为分析范本,析取合同条款中映射出的政府角色,并从入市全流程视角剖析政府在入市中的角色定位和行为路线。研究结果:(1)入市中的政府角色主要体现在构建制度环境、培育市场、市场准入管理、协调收益分配和维护市场秩序等方面;(2)政府角色不能超越入市制度改革的目标和底线,需加强防范政府角色错位、越位和缺位风险;(3)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应是当前阶段政府角色的价值追求。研究结论:政府应继续充当"掌舵人"角色,优化规划编制,强化用途管制与批后监管,指导监督合理分配土地增值收益,在此基础上,还权于市场,厘清政府与市场的界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艳纯 曹张志
城镇化和工业化是一个农地非农化的过程。如何合理分配农地征用后产生的巨额级差收益关系到征地能否顺利进行,利益分配是一个利益博弈的过程。文章通过构建征地过程中地方政府与农民的静态和动态博弈模型,分析地方政府与农民的行为选择及其动机,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
土地征用 博弈分析 地方政府 农民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汪伟全
地方政府竞争是全球范围内普遍存在的现象,但其机会主义行为却严重破坏了竞争秩序。以博弈分析的视角横向分析地方政府竞争中出现的基础设施的重复建设、优惠政策的过度供给等机会主义行为;纵向分析其在制度创新、财政上缴、经济增长速度等博弈中的机会主义行为,得出机会主义行为产生的前提条件、发生的主要领域、其对竞争秩序的侵损以及必须对其规制等若干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剑辉 李尚蒲
征地市场信息不对称和不完全,参与者在博弈过程中运用自己的信息优势采取机会主义行为,发生委托代理问题——地方政府利用政权优势和信息优势对农民的权利实行侵害。制度不健全,难以对地方政府行为提供有效约束,要减少地方政府在征地过程中滥用职权,就需要制度创新。
关键词:
信息不对称 委托——代理问题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亚莉 吴群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是城乡土地市场一体化的组成部分,受到理论界广泛关注。虽然我国现行法律严格限制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但自发、隐性流转早已存在。本文从政府失灵视角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障碍进行论述,详细分析了政府失灵在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的表现以及形成机理,最后基于政府失灵视角提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改革建议,即建立健康、有序的流转市场是解决政府失灵的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 政府失灵 土地市场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何元斌 王雪青
解决城市低收入群体和住房困难户的住房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是深受广大老百姓拥护的惠民工程。住房关系民生,政府在保障性住房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保障性住房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目标偏差和局部利益的冲突,加之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缺陷,致使保障性住房政策的执行效率降低。文章将在总结政府干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相关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博弈论分析在保障性住房建设过程中的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行为,剖析问题的根源所在,借鉴国外政府的成功经验,提出我国解决城镇居民住房问题的途径和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 博弈行为 住房供给 监督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