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65)
- 2023(7598)
- 2022(6153)
- 2021(5990)
- 2020(4981)
- 2019(10923)
- 2018(11284)
- 2017(20876)
- 2016(11943)
- 2015(13537)
- 2014(13920)
- 2013(13530)
- 2012(12901)
- 2011(11750)
- 2010(12052)
- 2009(11244)
- 2008(11307)
- 2007(10822)
- 2006(9811)
- 2005(8771)
- 学科
- 济(46929)
- 经济(46786)
- 农(45257)
- 业(36354)
- 农业(30007)
- 管理(27486)
- 企(16435)
- 企业(16435)
- 业经(15337)
- 中国(14671)
- 方法(13289)
- 制(12726)
- 地方(11560)
- 数学(10911)
- 学(10877)
- 数学方法(10704)
- 体(10344)
- 财(10236)
- 农业经济(10235)
- 发(9906)
- 村(9201)
- 农村(9193)
- 土地(8755)
- 策(8385)
- 教育(8128)
- 理论(8081)
- 银(7997)
- 发展(7991)
- 银行(7977)
- 展(7973)
- 机构
- 学院(168464)
- 大学(163195)
- 济(63924)
- 经济(62199)
- 研究(60549)
- 管理(59664)
- 农(54058)
- 理学(50017)
- 理学院(49456)
- 中国(48354)
- 管理学(48325)
- 管理学院(48053)
- 农业(41385)
- 科学(38408)
- 京(36301)
- 业大(34331)
- 所(32029)
- 中心(29636)
- 江(29471)
- 财(29173)
- 研究所(28583)
- 农业大学(25544)
- 省(24262)
- 范(23766)
- 师范(23470)
- 州(22796)
- 北京(22384)
- 财经(21331)
- 院(20872)
- 技术(20730)
- 基金
- 项目(106265)
- 研究(81696)
- 科学(81095)
- 基金(72419)
- 家(63530)
- 国家(62794)
- 科学基金(51921)
- 社会(48736)
- 社会科(45273)
- 社会科学(45259)
- 省(44626)
- 基金项目(38120)
- 编号(37199)
- 教育(36957)
- 划(35731)
- 自然(31962)
- 自然科(31129)
- 自然科学(31119)
- 成果(31034)
- 自然科学基金(30516)
- 农(30341)
- 资助(29085)
- 课题(25795)
- 发(24115)
- 重点(23712)
- 部(23162)
- 年(21178)
- 性(21169)
- 创(21092)
- 制(20154)
- 期刊
- 济(87168)
- 经济(87168)
- 农(59429)
- 研究(48933)
- 中国(48433)
- 农业(40107)
- 学报(31175)
- 科学(26741)
- 教育(25873)
- 大学(24250)
- 学学(22709)
- 财(22291)
- 业经(20602)
- 融(18944)
- 金融(18944)
- 管理(18863)
- 业(18799)
- 技术(16809)
- 农村(13979)
- 村(13979)
- 农业经济(13894)
- 问题(12364)
- 版(12021)
- 财经(10416)
- 业大(10162)
- 世界(10096)
- 图书(10022)
- 经济研究(9857)
- 经济问题(9322)
- 农村经济(9159)
共检索到27829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左小兵 冯长春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实践中,保障农民权益是成功流转的关键。但由于目前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地方性法规中,农民权益的实现途径表述模糊,再加上流转过程中侵犯农民合法权益的现象严重,成为引发农村群体性事件的重要诱因。因此,如何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制度,对解决"三农"问题,以及经济、社会稳定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郑妮
推进土地要素市场化并有效保障农民合法权益,这是贯彻实施《民法典》精神的应有之义,其中,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可以实现统合农地资源利用以及农民收益增长的双重价值目标。然而,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并非易事,从理论层面审视,由于建设用地使用权客体维度的二元划分与整体性规范意涵的模糊,导致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被束之高阁且流于表面;从实践层面观察,由于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制度成本高昂,造成农民权益保障存在诸多薄弱环节。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与公共利益理论的适用,需要对地方政府逆向选择的行为与政府的职权性定位予以分析阐释。为此,一方面,以明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的私权属性为规则入口,逐渐提升政府作为"守夜人"的主导功效,推进现有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实体性与程序性规范有效落地;另一方面,借助内生型与外生型中介服务机构的资源聚合作用,依托农民权益救济的"避风港"规则,形塑《民法典》实施下协调、周严的农民权益保障规范体系,从而为维护农民合法权益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衡霞 程世云
土地托管组织是农村土地规范化流转进程中的一项制度创新,与其他农村经济组织一样构成了农民利益共同体的部分保障,且逐步建立健全了利益联结机制、运行机制和风险防范机制等,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囿于资源、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局限,目前在农民权益保障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而有必要在完善该模式定位基础上加大扶持力度,使其能更好地发挥农民权益保障功能,尤其在一些灾后重建地区,大力发展土地托管社更有利于产业恢复与结构调整和农民权益保障。
关键词:
土地托管 土地流转 农民权益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振勇
农地流转实际上是相关利益主体谋取各自利益最大化的交锋和博弈,而非农产业对农村劳动力的消化吸收率以及统一的社会保障客观上决定着农地流转的进程。显然,农地的有序流转是必须的,而急躁冒进只能事与愿违。从国家粮食安全、耕地底线和社会稳定的战略高度看,保障农地流转中农民利益的最大化意义重大而深远。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利益 诉求与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何沙 曾宇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流转已成为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推动农村发展的重要方式之一。近10年来,有关农地流转的政策层出不穷,但农地流转过程中仍然存在集体土地流转收益分配不合理、土地经营权流转不规范、市场机制不健全、政策措施有待加强等诸多问题,需要完善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保障机制,通过规范农地流转机制、宣传农地流转理念等,实现农民权益的保障。
关键词:
农地流转 农民权益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许恒周 曲福田
农村土地流转是当前农地制度创新的一种有效形式,但在农村土地流转过程中,保障农民的权益却往往受到侵害。本文从土地流转的必然性出发,分析了土地流转过程中侵害农民权益的现象及原因,并就如何合理规范土地流转、保障农民权益提出了相关的建议。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权益 土地产权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丽珍
文章从失地农民现象产生的原因出发,在对失地农民的生活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现有补偿机制及其局限性,探讨我国针对失地农民建立起来的安置模式,并提出加快建立失地农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问题研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万朝林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和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 ,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民 ,他们的权益受到侵犯 ,不得不游离于城市和乡村之间 ,形成了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 ,随时都可能引发新的社会矛盾和冲突。妥善安置失地农民 ,维护其合法权益 ,是我国社会发展中必须面对而又急需解决的问题。作者从完善政策保障机制、社会保险机制、就业保障机制、法律援助机制、农地创新机制五个方面提出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流失 权益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毅 刘勇华 阮昌益
本文认为 ,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弱势地位 ,仅仅着眼于发展经济还远远不够。如果不能真正保证农民的国民待遇和平等的市场主体地位 ,发展只能是不平衡的 ,也是无法持久的。用法律的手段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 ,既是依法治农的具体要求 ,也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
农民权益 农村发展 社会保障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卢继宏 郭建军
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保障,具备就业、经济收益、社会保障的功能。农民失去土地,也就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系列权益。本文从失地农民流失的权益入手,分析了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缺失的原因。从政府是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的主体、规范公共权力及政府行为和提供公共服务三个方面明确政府的角色定位,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
关键词:
失地农民 权益保障 政府 角色定位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覃琳 邱凌
●复垦补偿的价格基本由政府单方决定,最终风险却只有农民自己承担●地票运行中,一要确立农民的复垦主体地位;二要确立农民地票交易的主体地位保障农民权益,是重庆市设立农村土地交易所、运行地票制度强调和坚持的基本原则。但随着地票制度运行的深化,一些问题逐渐凸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中元
加快农地流转可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农业产业链建设,引导农地逐步流入种粮大户、专业农产业企业等市场经济主体,使耕地能够获得产业化、集群化发展。但农地流转中农民权益极易受到损害,农民权益保障面临诸多困境,如农地流转租金较低,农地流转后一些农民面临失业困境等,主要原因在于流转主体权益不均衡以及土地流转监督机制缺失。要通过明晰农民土地权益,规范农地流转程序,建立农地流转服务组织等完善农地流转过程中的农村民众权益保障体系。
关键词:
三权分置 农地流转 农民权益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兰世惠
农村土地流转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农民利益问题。由于农村土地产权不清晰、土地流转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和监管机制不完善,农民的合法权益不断受到损害。因此,要从明晰土地产权关系、完善土地流转市场体系和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监管机制等方面入手,切实保护好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土地的合理有效流转。
关键词:
土地流转 农民权益 原因 对策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廖振民
保障农民权益是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方面。然而,如何在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保障和实现农民权益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当前农民在现实中的合法权益还受到现行相关制度的不合理制约。制度供给不足是农民权益未能得到充分保障的症结所在。为此,应从法律制度、财政金融、公共服务等三个层面优化和创新制度供给的途径,以实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中的农民权益保障。
关键词:
集体林权制度 农民权益 制度供给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