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075)
2023(14866)
2022(12322)
2021(11883)
2020(10059)
2019(22981)
2018(22493)
2017(42172)
2016(22448)
2015(25476)
2014(25128)
2013(24029)
2012(21843)
2011(19276)
2010(18970)
2009(17826)
2008(16795)
2007(14576)
2006(12441)
2005(11078)
作者
(58755)
(48996)
(48538)
(46407)
(31075)
(23267)
(22386)
(18970)
(18906)
(17194)
(16558)
(16522)
(15385)
(15302)
(15229)
(15203)
(14407)
(14315)
(14094)
(14028)
(12024)
(11737)
(11687)
(11297)
(10933)
(10909)
(10694)
(10657)
(9747)
(9687)
学科
(83757)
经济(83658)
管理(69269)
(65570)
(56189)
企业(56189)
方法(40523)
数学(36616)
数学方法(36225)
(32588)
中国(30810)
(27846)
金融(27839)
(25991)
银行(25975)
(24919)
(24160)
财务(24101)
财务管理(24048)
企业财务(23096)
(21627)
(21491)
业经(18075)
(17168)
贸易(17152)
(16865)
(15931)
地方(15018)
农业(14550)
(14428)
机构
大学(301239)
学院(297934)
(128500)
经济(126104)
管理(115383)
理学(99186)
理学院(98269)
研究(96692)
管理学(96619)
管理学院(96093)
中国(83742)
(64155)
(62133)
科学(53933)
财经(50622)
中心(47688)
(46318)
(45860)
(42484)
(42311)
研究所(41294)
经济学(41263)
业大(39790)
北京(39170)
财经大学(38113)
经济学院(37343)
(36566)
师范(36106)
(35419)
(34153)
基金
项目(200773)
科学(159229)
研究(150360)
基金(148107)
(127477)
国家(126457)
科学基金(110153)
社会(97184)
社会科(92416)
社会科学(92397)
基金项目(77774)
(75904)
教育(70656)
自然(69541)
自然科(67885)
自然科学(67862)
自然科学基金(66680)
(63901)
资助(61066)
编号(59923)
成果(49659)
(46114)
重点(45101)
(42634)
(42005)
国家社会(41328)
课题(41306)
教育部(40652)
大学(40004)
创新(39944)
期刊
(130729)
经济(130729)
研究(89323)
中国(61212)
(55674)
管理(44132)
学报(42040)
(41644)
金融(41644)
科学(39048)
(37049)
大学(34127)
教育(33437)
学学(31646)
技术(26727)
财经(26007)
农业(24761)
经济研究(22466)
(22282)
业经(19221)
财会(17012)
问题(16973)
会计(16084)
(15989)
国际(15074)
世界(14348)
(13999)
(13912)
理论(13769)
图书(13750)
共检索到4506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章刚勇  王立彦  文芳  
我国A股市场较为独特的高校系上市公司为研究集体声誉如何作用于个体行为提供了一项准自然实验,从债务融资规模和期限结构等视角研究了集体声誉、产权性质与企业外部债务融资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集体声誉对上市公司的融资规模具有较显著的正向作用,但当个体行为能较好地被市场观测时,集体声誉作用较弱,个体声誉作用较强,表现为与其他非高校系上市公司相比,高校系上市公司的债务期限较短。此外,随着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借贷市场市场化程度的提高,样本期间,银行信贷政策并未偏袒于经行业和资本规模匹配的国有上市公司。因此,高度重视高校声誉对高校系上市公司的影响,完善高校系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至关重要,深入推进金融和产权市场化改革。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康涛  张然  徐浩萍  
本文考察了民营公司最终控制人的声誉是否影响民营公司的债务融资。基于2002~2007年中国民营上市公司样本,我们发现最终控制人若遭到媒体负面报道,则下一年债务融资规模更低。这意味着金融机构在决定贷款决策时,会考虑借款人的声誉。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公司所在地区的市场化程度越高,则声誉对债务融资的影响越弱。这表明随着市场化程度的增强,银行等金融机构减少了对声誉等非正式契约的依赖,即声誉和市场化程度之间存在相互替代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唐弋宇  
文章通过研究产权性质、银行业竞争环境对企业债务融资结构行为的影响,发现国有上市公司使用了更多的商业信用融资和更低的银行借款融资,控股股东股权比例的提高加强了该融资行为的显著性。文章研究结果为商业信用的融资比较优势理论提供了新的证据。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张嘉兴  余冬根  
以2010-2014年中国沪深两市A股IPO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产权性质、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公司选择高声誉审计师的概率与国有控股比例成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审计师声誉与IPO公司债务融资能力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声誉与债务融资能力的正相关会随着国有控股比例的提高而减弱。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成群蕊  李薇  
本文利用我国证券市场推出融资融券制度这一准自然实验,基于放松卖空管制的经济后果这一研究基础,进一步研究放松卖空管制如何影响企业的债务融资成本。从卖空机制对公司信息披露质量、公司现金价值及对公司会计稳健性的治理作用来看,放松卖空管制通过这一系列治理作用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在不同产权性质条件下,对其进行分组回归,发现卖空机制在民营企业中对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并且在股权集中度高的样本中,债务融资成本的降低作用更为显著。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运国  吴小蒙  蒋涛  
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2002-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采用Basu模型研究了债务(尤其是不同期限的银行借款)对会计稳健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银行要求短期借款比例高和长期借款比例低的公司采取更加稳健的会计政策,考虑到两类产权性质时,银行对终极控制人为私有产权控股的公司有更加稳健的要求,且对短期借款比例高的私有产权控股公司会计政策要求更加稳健,而对长期借款比例高的国有产权控股公司会计稳健性的要求相对更低。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冬根  张嘉兴  
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高声誉的审计师向金融机构传递着上市公司良好质量的信号,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提高了债务融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和统计显著性均更强。这些结论为审计师声誉在资本市场上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余冬根  张嘉兴  
以2010-2014年沪深两市主板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和融资能力的影响。研究显示:高声誉的审计师向金融机构传递着上市公司良好质量的信号,显著降低了公司的债务融资成本,提高了债务融资能力。进一步研究发现,国有企业相对于民营企业,金融市场欠发达地区相对于发达地区,审计师声誉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负相关性和统计显著性均更强。这些结论为审计师声誉在资本市场上的经济后果研究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刘中华  王心悦  曹瑜强  
法律环境对一个国家资本市场的规模和范围至关重要。为遏制司法地方化,促进司法公正,最高人民法院于2015年起设立地方巡回法庭。以我国2013~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利用巡回法庭设立这一准自然实验,实证检验司法改善对企业债务融资成本的影响,结果发现:企业所在省份被巡回法庭覆盖后,债务融资成本显著降低;这一影响主要体现在非垄断企业以及经营风险大的企业中,促进了债务市场的竞争中性;可能的机制是,巡回法庭的设立从破除地方保护主义与优化司法资源配置两方面,有效遏制政府的不当干预,提升司法公正性,促进债务融资市场的公平竞争,从而降低企业债务融资成本。进一步分析发现,伴随着债务融资成本的下降,企业融资约束有所缓解,短期财务绩效与长期市场价值也得以提升。本研究为“法与金融”学说提供了来自中国的新鲜经验证据,揭示了我国法治化进程与市场转型的密切联系,对有效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马梦茹  余冬根  
本文主要考察慈善捐赠与债务融资的关系,并以"八项规定"作为准自然实验的处理,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慈善捐赠与债务融资整体上呈现出显著的正相关关系,但在"八项规定"实施后上述关系不再显著,慈善捐赠的功能性有所降低;通过准自然实验研究,发现"八项规定"实施前后国有企业在债务融资方面出现了下降,且与非国有企业相比这种下降的净效应是显著的;而慈善捐赠则并未出现显著的负向净效应。本文结论对于企业经营者的捐赠决策以及"八项规定"效果评价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蒋珩  
以2000—2014年签字审计师受罚为切入点,系统检验了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在客户公司债务融资活动中的信号价值。研究发现: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会导致客户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提高,而且这一声誉效应在民营企业融资中更加显著,这验证了审计师声誉机制在中国证券市场具有治理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声誉效应伴随着审计师受罚严厉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大型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的负面影响。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蒋尧明  蒋珩  
以2000—2014年签字审计师受罚为切入点,系统检验了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在客户公司债务融资活动中的信号价值。研究发现: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会导致客户公司债务融资成本提高,而且这一声誉效应在民营企业融资中更加显著,这验证了审计师声誉机制在中国证券市场具有治理价值;进一步研究发现,审计师声誉效应伴随着审计师受罚严厉程度的增加而增强,但大型事务所的质量控制机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审计师个人声誉受损的负面影响。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陈利  田甜  吴玉梅  谢家智  
本文从外部市场化治理和公司内部控制治理两个视角,以2007-2020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借助中国资本市场2010年放松卖空管制的“准自然实验”,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检验了卖空机制对上市公司债务违约风险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显著降低了卖空标的企业的违约风险,同时内部控制质量也得到显著改善,并发挥中介效应抑制了企业债务违约。结果表明,卖空机制对企业具有外部监督和内部控制的“双重治理效应”,且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随着卖空机制实施的时间推移越来越显著。进一步研究显示,卖空机制对企业债务违约风险的治理效果受公司个体特征的调节影响,表现为融资约束程度高和现金流波动大的公司,卖空机制降低违约风险的治理效应更明显。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卖空机制通过结合内部控制发挥双重治理效应降低了企业债务违约风险,为监管机构和企业防范债务违约事件提供了参考借鉴。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范红忠  汪玉杰  
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来说是一种来自外部证券市场的治理机制,本文从这一视角出发,基于我国融资融券试点启动并分步扩容这一准自然实验,以2008—2018年沪深A股中763家上市公司为样本,运用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卖空机制对于上市公司资本配置效率的影响。在资本配置效率的度量上,本文从投资效率和融资约束两个角度进行衡量。研究发现,卖空机制的引入使得上市公司的投资效率提高、融资约束降低,说明公司获取外部融资、进行外部投资这一资本配置过程更为有效,因而从整体上提高了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基于产权性质异质性的研究发现,相比国有控制上市公司,卖空机制对非国有控制上市公司的资本配置效率的正向促进作用更大。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吴祖光  万迪昉  
本文以2000~2009年制造业上市公司为样本,实证检验了国有和民营制造业上市公司债务融资与盈余质量的关系,以揭示债务融资水平所传递的盈余质量信号。结果发现:(1)对于国有企业,盈余质量与总负债水平呈倒"U"形关系,与流动负债水平负相关,而盈余质量与长期负债水平呈"U"形关系;(2)对于民营企业,盈余质量与总负债、流动负债水平均负相关,与长期负债水平呈倒"U"形关系。国有企业适中的总债务水平和较高的长期负债水平预示着较高的盈余质量。民营企业较低的流动负债和适度的长期负债可以作为高盈余质量的信号。长期负债水平在债权人的风险判断过程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