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88)
- 2023(9191)
- 2022(7681)
- 2021(7064)
- 2020(6061)
- 2019(13622)
- 2018(14010)
- 2017(25793)
- 2016(14510)
- 2015(16069)
- 2014(16254)
- 2013(15329)
- 2012(14018)
- 2011(12733)
- 2010(12908)
- 2009(12261)
- 2008(12277)
- 2007(10907)
- 2006(9899)
- 2005(9243)
- 学科
- 济(48918)
- 经济(48828)
- 管理(43667)
- 业(37418)
- 企(32156)
- 企业(32156)
- 制(18477)
- 财(17861)
- 方法(15844)
- 中国(14988)
- 农(14820)
- 学(14465)
- 体(14144)
- 税(13562)
- 数学(13056)
- 数学方法(12847)
- 税收(12789)
- 收(12707)
- 业经(12369)
- 体制(11008)
- 银(10647)
- 银行(10624)
- 行(10236)
- 融(9978)
- 金融(9971)
- 土地(9700)
- 务(9694)
- 财务(9657)
- 财务管理(9634)
- 理论(9391)
- 机构
- 大学(196846)
- 学院(196034)
- 济(75718)
- 经济(73883)
- 研究(71599)
- 管理(70173)
- 理学(58988)
- 理学院(58265)
- 管理学(57158)
- 管理学院(56797)
- 中国(55991)
- 科学(43802)
- 财(43348)
- 京(43089)
- 所(36982)
- 农(35323)
- 研究所(33136)
- 中心(32686)
- 江(32578)
- 财经(32103)
- 业大(29293)
- 经(28969)
- 农业(27529)
- 北京(27087)
- 院(26985)
- 范(26443)
- 师范(26097)
- 州(24702)
- 省(24636)
- 财经大学(23657)
- 基金
- 项目(128994)
- 科学(101181)
- 研究(94846)
- 基金(92640)
- 家(82367)
- 国家(81693)
- 科学基金(68725)
- 社会(59370)
- 社会科(56090)
- 社会科学(56078)
- 省(50274)
- 基金项目(48436)
- 教育(44372)
- 自然(44044)
- 划(43218)
- 自然科(42923)
- 自然科学(42910)
- 自然科学基金(42131)
- 编号(38620)
- 资助(36986)
- 成果(33357)
- 重点(30337)
- 制(29210)
- 部(29063)
- 课题(28568)
- 发(27331)
- 创(26761)
- 性(25243)
- 创新(25214)
- 国家社会(24789)
共检索到3143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权典 陈利根
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立法创制已陷于僵局,其理论困惑与实践冲突集中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征收什么(征收客体对象);二是为何征收(征收正当理由);三是如何征收(征收程序机制);四是如何补偿(补偿原则方式);五是非货币补偿保障(安置措施)。结合理论阐释与实践观照,通过多維审视与实证比较分析,集体土地征收补偿的立法根本在于如何衡量农民的土地财产利益,即关乎立法理念的更新,关键在于依法保障农民土地财产权,确保农民参与土地增值收益分配,从而需要重构立法框架与创制范式:明晰征地补偿客体,完善公平补偿机制、征地操作流程、利益分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李宴
研究目的:实现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化。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法,规范—实证分析法。研究结果:目前,中国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制度是残缺不全的,未能正确反映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中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的一致性。集体土地他项权利不仅具有对世性的物权效力,而且具有独立的经济价值,在世界许多国家或者地区法中,不动产他项权利都被普遍地纳入了征收补偿的权利范畴。研究结论:有必要在有关规范性文件的制定与修改中,从登记条件要求、实体性制度和程序性制度三方面,建立健全集体土地他项权利征收补偿的法律制度。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许中缘 崔雪炜
就土地征收补偿而言,现有立法及研究呈现出系统性错误和功能定位的缺失。征收补偿制度之功能定位是设置补偿内容的前提。基于中国土地征收补偿的特定情形,征收补偿制度研究必须融入到中国特色土地制度的大框架之中;公平市场价值作为征收补偿的基本原则存在基础不足的问题;各国征收补偿制度功能在于实现被征收权益"同等置换"的共同目标,呈现出由"对物主义"向"对人主义"的立法转化。我国征收补偿制度应以被征地农民为主体展开相应的立法设计,赋予被征地农民独立的补偿主体地位,明确土地补偿费分配规则,满足失地农民的生存保障需求,并根据被征收权利所承载的功能属性确定具体的补偿方式。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琦
由于我国在最初构建征地补偿制度时,制定征地补偿标准的主要依据是被征收土地权利人的各项财产损失,即对被征收土地实行充分补偿原则,而缺乏对被征地农民实际生产与生活需求的考虑,从而导致征地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矛盾。在中央及地方政府试图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时,又出现了挤占城镇建设发展资金,使城镇建设发展所需资金难以得到有效保障的问题。如何权衡被征地农民与地方政府的利益矛盾,通过金融手段缓解提高征地补偿标准所带来的资金压力,应当成为征地补偿制度改革研究的重点。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贺鲲鹏
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大量集体土地被征收,而对失地农民的利益保障机制不力。明确公共利益的外延以限定征收范围,拓宽集体土地的补偿范围、提高补偿标准,建立多元化的安置途径,切实保障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是问题的解决之策。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失地农民 补偿机制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王琦
从现行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设计的路径来看,应当包括征收补偿和失地农民安置两方面内容。征收补偿是对被征地方财产损失的添补,依据的是公平原则,被征地方可以根据法定的征地补偿标准、公正的资产评估方式和评估结果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与征收补偿制度相比,失地农民安置制度是一项社会福利制度,注重的是制度功能。在具体制度设计时,容易出现用道义责任代替法定义务的问题,使制度缺少监督机制和评估体系,尤其是在就业安置方面。在集体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设计中,引入失地农民就业保障权可以强化安置制度功能,促进失地农民合理就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瞿国然
目前,各地在土地征地方面的矛盾较为突出,信访事件时有发生,是由于我国征地补偿依据缺乏科学性,补偿标准差距过大所造成的。建议用安置过渡费代替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安置过渡费标准应为城镇居民人均年消费支出金额的5倍左右。
关键词:
土地征收 征地补偿 深化改革 制度创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睿
集体土地征收应当以公共利益为目的。作为不确定法律概念的公共利益,应当从实体和程序两个方面确定其内涵。实体标准是从内容上判定某一利益是否为公共利益的标准,包括公共产品标准、交易成本标准、公共选择标准。程序标准指的是确认公共利益所必须经过的程序,包括全民公投确认公共利益、代议机构依立法程序确认公共利益以及行政机关依法定程序确定公共利益。集体土地征收制度改革,也应当在正视公共利益概念不确定性的前提下,强化征收的公共利益目的,加强公共利益确认程序中的协商机制建设,完善补偿机制,平衡公共利益与私人利益。
关键词:
集体土地征收 公共利益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王文
2011年1月《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发布实施。《条例》确立了"公平补偿原则"和"市价补偿标准",并对"公共利益"有了较清晰的界定,但集体土地征收与补偿条例却迟迟没有出台。由于历史原因,集体土地征收补偿与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分别适用不同的标准,集体土地征收补偿标准明显偏低,既是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难点问题。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连泰 余文清
在征收集体土地计算补偿款时,应将土地集体所有视为"一束权利",包含了集体的土地所有权、成员的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等多支权利。随着农民土地财产权利市场化资源配置的属性日趋明显,土地财产权能逐渐从"所有"转向"利用",土地集体所有所含的各支权利在征收补偿程序中可以使用不同的公平市场价值补偿方法计算。对于不能自由交易的权利,采用收益资本法;对于可以自由交易的权利,即土地承包经营权、建设用地使用权以及宅基地使用权和住房所有权,采用可比销售法。集体土地征收的补偿应从专注于集体的权利转向更多专注于成员的权利。
关键词:
集体土地 补偿 农民 财产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张英豪 乔新生
征收法定主义的内容必然包含征收补偿法定主义,征收补偿标准的法定化在于以市场化估价为基础,征收补偿所支付的这个补偿实质上是针对征收标的物的一个对价,而关于征收补偿标准,公平补偿标准应当让位于完全补偿标准;征收损失补偿的争议应当是民事争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韩申山
一、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制度缺陷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主要内容是:征收土地的补偿费是由土地补偿费、劳动力安置补助费、地上附着物及青苗补偿费等组成。我国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第一,土地补偿费是按农地收益来计算,并没有反映农地转为非农地的预期土地收益,单纯以被征收土地年均产值为依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赵秀梅
土地征收公共利益的判断,应由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和司法机关共同来完成。土地征收主体应限缩,应取消县、市级政府土地征收的审批权限,由省级政府负责土地征收审批。行政机关做出征收决定前,应举办听证会,就土地征收是否符合"公共利益"、征收必要性、征收补偿标准、征收范围、征收程序合法性等内容进行听证。土地征收应根据公开市场上的交易价格作为补偿标准。土地征收补偿应归农民集体所有,土地补偿费的使用、分配由本集体成员共同决定。
关键词:
集体土地 征收 补偿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司伟歌
土地征收补偿的核心问题是土地征收补偿的标准,我国土地征收补偿标准偏低,引发了大量争议和纠纷。文章认为,确定一个合理的征地补偿标准对于推动征地制度改革、切实保障农民利益和保证征地工作的顺利开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具体措施为:确定征地补偿价格;扩大补偿范围,细化补偿项目;设定科学的补偿计算方法;选择合理的地价体系;完善"片区综合价"制度。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凌学东
集体土地上房屋征收补偿价值被普遍低估,分析其一般原因,在法律、制度安排层面:一是相关规定空洞、矛盾、残缺,导致集体土地用益物权价值在征收补偿中被虚化,变相补偿方式遭审计否定;二是集体土地上房屋收益权价值在征收补偿中被有限认定,处分权价值无从体现,所有权价值被严重弱化;三是集体土地上经营性用房附带的就业利益、宅基地上房屋附带的物质层面与精神层面利益被边缘化。深层的利益根源在于地方财政高度依赖土地出让收入,即利益与权力双轮驱动的地方土地财政。
关键词:
集体土地 房屋征收 补偿 低估 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