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362)
- 2023(19418)
- 2022(16726)
- 2021(15713)
- 2020(13371)
- 2019(30972)
- 2018(30832)
- 2017(59934)
- 2016(33060)
- 2015(37062)
- 2014(37546)
- 2013(36805)
- 2012(34179)
- 2011(30902)
- 2010(30965)
- 2009(28497)
- 2008(28238)
- 2007(25426)
- 2006(22073)
- 2005(19209)
- 学科
- 济(130616)
- 经济(130466)
- 管理(93948)
- 业(86416)
- 企(70839)
- 企业(70839)
- 方法(59448)
- 数学(51870)
- 数学方法(51138)
- 农(37053)
- 财(34530)
- 中国(34267)
- 学(29770)
- 业经(27728)
- 地方(26912)
- 制(25142)
- 农业(24137)
- 贸(23371)
- 贸易(23364)
- 易(22657)
- 理论(22238)
- 务(21197)
- 财务(21097)
- 财务管理(21048)
- 和(20183)
- 银(20083)
- 银行(20011)
- 企业财务(19877)
- 环境(19655)
- 技术(19126)
- 机构
- 学院(463511)
- 大学(463208)
- 济(180167)
- 管理(179681)
- 经济(175953)
- 研究(155317)
- 理学(154687)
- 理学院(152904)
- 管理学(149893)
- 管理学院(149064)
- 中国(116396)
- 京(99015)
- 科学(99010)
- 财(84774)
- 农(81979)
- 所(79076)
- 业大(72921)
- 中心(72175)
- 研究所(72019)
- 江(70595)
- 财经(67029)
- 农业(64517)
- 范(62124)
- 北京(62121)
- 师范(61469)
- 经(60837)
- 院(56660)
- 州(56358)
- 经济学(53317)
- 技术(51788)
- 基金
- 项目(314157)
- 科学(244850)
- 研究(227756)
- 基金(224728)
- 家(196605)
- 国家(194945)
- 科学基金(166189)
- 社会(139876)
- 社会科(132316)
- 社会科学(132279)
- 省(124473)
- 基金项目(118875)
- 自然(109733)
- 自然科(107114)
- 自然科学(107083)
- 教育(106506)
- 自然科学基金(105126)
- 划(104686)
- 编号(94664)
- 资助(93560)
- 成果(77732)
- 重点(70635)
- 部(68700)
- 发(66514)
- 课题(66113)
- 创(64339)
- 科研(60333)
- 创新(60061)
- 大学(58410)
- 教育部(58220)
- 期刊
- 济(197077)
- 经济(197077)
- 研究(133066)
- 中国(92677)
- 学报(77390)
- 农(74231)
- 科学(68725)
- 财(65972)
- 管理(63855)
- 大学(58035)
- 教育(55872)
- 学学(54391)
- 农业(50654)
- 技术(42108)
- 融(40011)
- 金融(40011)
- 业经(33508)
- 财经(31880)
- 经济研究(31185)
- 经(27285)
- 问题(26053)
- 业(25684)
- 图书(25682)
- 版(23034)
- 技术经济(22063)
- 统计(21800)
- 科技(21519)
- 理论(21460)
- 资源(20291)
- 商业(20163)
共检索到682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闫曼娇 陈利根 兰民均
作为住宅用地多主体供应的重要一环,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是城市住房治理体系的创新实践探索。基于要素嵌入的改进多源流框架,分析了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供给缘起。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的形成是协同共识与利益均衡的过程,其问题溪流、政治溪流、政策溪流经过耦合形成合力,并经过中介变量在行动舞台对政策进行软化后打开"政策之窗"。未来应当进一步优化"人—地—权"配置,促进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与配套政策的衔接,提高公众参与度,以改善政策软化效率。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齐锡晶 杨雯迪 李雪 汪婷婷
阐述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的探索过程及政策演进,分析大力发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的原因、背景及影响。利用系统动力学理论,从社会、经济、市场等方面选取指标构建模型,分析开展集体土地租赁住房项目的综合效应。结果表明在促进人口汇集、地区经济增长、抑制房价地价等方面均有积极效应,但受开发企业积极性、基础设施等因素的限制。考虑未来人口流入、产业发展等变化,提出完善收益分配、土地产权、金融支持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闫曼娇 陈利根 兰民均
研究目的:基于系统论视角构建北京市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效果仿真模型,剖析政策运行影响机理,预测政策试点未来实施效果并寻找优化路径,以期形成可复制可参考试点经验。研究方法:运用系统动力学构建仿真模型模拟压力型、需求型、要素型、市场型4种情景下政策运行效果。研究结果:(1)从供给和需求两方面构建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效果仿真模型,供给侧包括政策供给子系统、项目供给子系统、土地供给子系统,需求侧为承租人需求子系统;(2)至2030年,北京市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土地供应量可以达到2 000 hm~2左右,建设项目150个左右;(3)对政策效果的影响方面,政府压力因素是最主要正向的影响因素,其次为市场因素、承租人需求因素、土地供给因素。研究结论:加大投融资政策扶持,综合运用政策、市场、要素、需求等途径,激励市场主体参与积极性,保障集体土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有效落实。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严金海 刘红凯
研究目的:分析中央主导的“设计试验”中地方政府土地政策试点实施的关键动力与治理机制,为完善土地政策试点运作机制提供参考。研究方法:理论分析、案例分析和过程追踪法。研究结果:(1)在中央加强顶层设计的试点模式下,地方自主探索的创新空间边界受到试点启动和实施等阶段央地多重互动的影响;(2)地方党政“一把手”的个人专长和信息优势有助于其清晰认识创新边界与作用,使其高度重视自身熟悉且利于实现政绩生产的试点领域,为地方推进试点提供关键动力;(3)在党政领导高位推动下,资源拓展、组织协调、政策调适与过程控制等机制构成地方政府解决试点实施困境、实现政策创新的关键机制。研究结论:为推动顶层设计与基层探索良性互动,土地政策试点需处理好央—地、政府—民众两对关系,健全对地方的激励约束机制,提高地方领导对试点的正向激励感知,并从资源、组织、政策和权力运作等维度完善高位推动下四位一体的治理机制。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林超 吕萍
运用公共政策执行过程中政策文本流变分析理论,构建"政策目标具体化、政策内容一致性、政策方案可行性"文本分析框架,对广州等11地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文本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各地试点方案文本结构上与总方案保持相似,但存在着试点政策目标具体化程度不够、政策内容差异较大、试点政策方案可行性不足问题。各地应科学测算,明晰总方案试点目标,加大地方特色试点内容,贯通组织责任监督与落实机制,进一步提高试点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柴铎 林梦柔 范华
基于福利经济学与一般均衡理论构建"五联动"模型,将集体租赁房的社会利益调整机理还原为土地和住房利益生产与分配的帕累托改进,推导集体租赁房最优供给量和最佳社会价值量的标准。进而设计政府、承租人、农村集体、利益集团多中心博弈竞合、协同治理机制。研究表明:集体租赁房存在正、负面效应和最优投入量区间{X1~X2},不能作为农地改革根本方向;集体租赁房生产和分配均衡的找寻将决定其性质偏重于商品房或保障房,以及在承租人和村集体利益群体间的分配;多中心治理机制应包含权力、资金—技术—管理和信息三个子框架;应赋予地方制度和技术选择的自主权。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曼娇 陈利根 兰民均
基于多源流理论构建“政治势能压力-政策网络推力-群众需求引力”三力作用模型,借助多变量交互作用清晰集定性比较方法,以北京、上海、广州3座超大型城市为案例地,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供给路径,以期为试点推广提供借鉴经验。结果表明,国家政策、组织领导变动、关联政策、平台搭建、门户网留言、舆情危机六个单因素变量中,国家政策与平台搭建一致性最高;北上广政策供给路径的机制模式不尽相同,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供给路径主要推动因素是政治势能的压力作用和群众需求引力作用,上海市是政策网络的推力作用,广州市是政治势能压力作用、政策网络推力作用、群众需求引力作用耦合开启政策之窗;政策供给路径组态中广大群众参与度有待提高。未来应重视政策宣传及相关政策间的衔接呼应,提高政策间互补性,使得整个政策系统达到更好的政策效果。在政策试点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量城市禀赋,探索适合于城市特色的政策供给路径组合,推动试点地区政策之窗的高效开启。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闫曼娇 陈利根 兰民均
基于多源流理论构建“政治势能压力-政策网络推力-群众需求引力”三力作用模型,借助多变量交互作用清晰集定性比较方法,以北京、上海、广州3座超大型城市为案例地,探索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供给路径,以期为试点推广提供借鉴经验。结果表明,国家政策、组织领导变动、关联政策、平台搭建、门户网留言、舆情危机六个单因素变量中,国家政策与平台搭建一致性最高;北上广政策供给路径的机制模式不尽相同,北京市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政策供给路径主要推动因素是政治势能的压力作用和群众需求引力作用,上海市是政策网络的推力作用,广州市是政治势能压力作用、政策网络推力作用、群众需求引力作用耦合开启政策之窗;政策供给路径组态中广大群众参与度有待提高。未来应重视政策宣传及相关政策间的衔接呼应,提高政策间互补性,使得整个政策系统达到更好的政策效果。在政策试点推进的过程中,应当充分考量城市禀赋,探索适合于城市特色的政策供给路径组合,推动试点地区政策之窗的高效开启。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卫民
近期,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提出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城市,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房用于出租,引发社会各界对此热议。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既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步,也是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住房供应体系的进步。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提出的集体经营
关键词:
租赁住房 集体建设用地 供应体系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刘卫民
近期,国土资源部与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了《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以下简称《试点方案》),提出选择一批有代表性的城市,允许集体经济组织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房用于出租,引发社会各界对此热议。在集体建设用地上建设租赁住房,既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进步,也是新型城镇化大背景下住房供应体系的进步。2015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深化农村改革综合性实施方案》提出的集体经营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茹
从多源流理论视角分析,中国实施碳税与碳交易政策协同的时间窗口即将开启,要抓住难得的历史机遇,建立二者高效协同的政策体系,共同促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本文通过在问题源流中嵌入时间要素,在政策源流中嵌入风险要素,在政治源流中嵌入体制要素,构建新的碳税与碳交易协同多源流理论分析框架,并基于此框架提出碳税与碳交易政策协同建议。问题源流要以动态平衡为目标,注重政策的时序性、实现时间协同,注重政策的分配性、实现效果协同。政策源流要以防风险为主线,注重政策的互补性、实现对象协同,注重政策的系统性、实现目标协同。政治源流要以凝聚共识为基点,对内注重政策的公平性、实现利益协同,对外注重政策的开放性,实现国际协同。
关键词:
碳税 碳交易 政策协同 多源流理论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汪毅 何淼
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对构建租购并举的住房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分析试点城市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面临的问题与困境,提出了推进租赁住房建设的政策建议。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任家强 于学成
随着北京、上海、沈阳等18个试点城市陆续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改革探索,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研究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租金及风险分担问题。本文从风险和收益两个角度构建讨价还价博弈模型,研究得到不完全信息动态博弈下租金及其风险分担的纳什均衡解。实例研究结果表明:房地产开发企业加强项目全寿命周期成本管控,降低项目成本;运营租赁公司和承租者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以降低耗散系数,使租金定价达到双赢的结果。无论是集体经济组织,还是房地产开发企业,先提出租金风险分担比例的一方处于优势地位,所承担的风险份额较少,参与主体可通过增加自身的“耐受度”,以降低所承担的风险。基于此研究得出:租金受承租者所能承受最高租金的制约,而工资水平是影响承租者所能承受最高租金的重要因素;相关部门应建立健全集体建设用地租赁住房租金信息服务与监督机制,探索建立租金形成、监测、指导和监督机制。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齐昕 刘文刀 陈杰
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是近年来我国土地制度的创新之举,有助于改革农村土地制度、增加城市租赁住房供给并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本文从18个试点城市的政策文本切入,从政策目标、内容、工具三个维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推理各地政府背后的行动逻辑,并基于北京、上海、广州三个特大城市的具体执行案例,梳理大城市最新试点进展并剖析其特征,进一步识别其在法律障碍与实践难点上面临的挑战。本文提出,为更好地促进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的政策完善与工作优化,应高度注意协调各方利益分配,增强跨部门协同合作,提高土地利用与增加土地收益以调动多元主体积极性,同时应将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与住宅装配式产业化相结合,进而助推租购并举住房制度的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黄保华
2017年8月,原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方案》,确定第一批包括北京、上海、沈阳、南京、杭州、合肥、厦门、郑州、武汉、广州、佛山、肇庆、成都共13个城市开展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建设租赁住房试点。2018年4月~7月,部有关部门组成联合调研组,对北京、杭州、厦门、郑州、武汉、广州等试点城市进行了专项调研,了解掌握了各试点城市工作进展情况。以此为基础,笔
关键词:
租赁住房 集体建设用地 住房租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