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435)
2023(8908)
2022(7390)
2021(6575)
2020(5566)
2019(12215)
2018(12247)
2017(22390)
2016(12553)
2015(14127)
2014(14317)
2013(13624)
2012(12465)
2011(11287)
2010(11294)
2009(10798)
2008(10647)
2007(9785)
2006(8693)
2005(8164)
作者
(35821)
(30033)
(29953)
(28632)
(18930)
(14236)
(13583)
(11536)
(11451)
(10768)
(10354)
(10128)
(9955)
(9761)
(9600)
(9253)
(8897)
(8837)
(8756)
(8563)
(7654)
(7456)
(7274)
(7006)
(6711)
(6703)
(6672)
(6517)
(6052)
(5986)
学科
(45481)
经济(45395)
管理(40811)
(35402)
(29076)
企业(29076)
方法(15688)
中国(15399)
(15142)
(14488)
(14120)
数学(13120)
数学方法(12910)
业经(11678)
(11359)
(10634)
地方(10419)
农业(9417)
(9161)
银行(9140)
(8792)
(8715)
金融(8708)
理论(8605)
体制(8409)
(8375)
财务(8338)
财务管理(8313)
环境(7912)
(7867)
机构
大学(175653)
学院(175189)
(70288)
经济(68649)
管理(64257)
研究(61676)
理学(54421)
理学院(53787)
管理学(52837)
管理学院(52501)
中国(47295)
(37550)
科学(36494)
(36493)
(30953)
(29033)
(28688)
中心(27849)
研究所(27682)
财经(27667)
业大(25020)
(24933)
北京(23381)
(23234)
(23086)
师范(22938)
农业(22636)
(22002)
经济学(21905)
财经大学(20318)
基金
项目(116521)
科学(92032)
研究(86787)
基金(84015)
(73374)
国家(72775)
科学基金(62214)
社会(55967)
社会科(52933)
社会科学(52925)
(45991)
基金项目(43692)
教育(40449)
(38793)
自然(38686)
自然科(37792)
自然科学(37781)
自然科学基金(37085)
编号(34838)
资助(33530)
成果(29948)
(27082)
重点(26874)
课题(25963)
(25907)
(24970)
(24460)
国家社会(23350)
创新(23081)
(22377)
期刊
(83062)
经济(83062)
研究(53979)
中国(44397)
(30438)
学报(28389)
(27410)
管理(26342)
科学(25524)
教育(23185)
大学(22007)
学学(20729)
农业(17825)
(17019)
金融(17019)
技术(15803)
财经(14520)
业经(13155)
经济研究(12692)
(12561)
问题(10719)
(9140)
(9068)
科技(8329)
(8262)
会计(8159)
职业(7637)
现代(7515)
国际(7501)
(7442)
共检索到2782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晶  
文章围绕集体协商谈判制度的建制理念问题,认为应以劳动三权为基础,特别是以团结权为前提,并且将集体争议权作为制度建设的保障。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张水辉  
瑞典集体协商谈判工资制度成功的主要因素在于:强大的工会、均等主义的社会原则;高度的政治认同和广泛的社会支持;与时俱进的调整措施,均等原则下的个性化和差异化;配套的社会保障制度和税收制度改革;"反通胀、积极就业"的经济政策和劳动力转移政策。而其给予我国工资制度的启示则是:工资制度必须坚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充分发挥工会作用,形成强有力的、相对自治的工会;充分发挥政府的作用,下决心放权给工会,大力扶持工会;进行相关的社会保障、税收制度改革;在经济转型期坚持低通胀,高就业、相对均等化工资政策。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理兴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谈判的特点、作用及应注意的问题理兴市场取向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给劳动经济领域提出了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至关重要并十分复杂的敏感问题──如何形成科学合理的企业内部分配机制,这对政府管理部门、企业经营者、工会组织都是迫切需要思考...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雷晓天  
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调整劳动关系的重要机制,集体谈判制度向来是产业关系研究的核心议题,然而丰富的西方集体谈判制度研究并不能对中国情境下的集体协商制度进行完全有效的解释。本文在对现有文献进行梳理与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国家、资本与劳工三股力量共同形塑着中国集体协商制度的发展方向。国家确定了集体协商制度的基本框架,而中国集体协商的制度空间能否被逐渐拓展需要考虑工会实践、工人抗争行动和资本力量角逐等多重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飞  
本文在对重庆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与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集中要约彩虹行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等四方面的内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霞  
在日本立法中,集体协商作为雇主的法定义务,法律通过不当劳动行为与集体劳动争议制度保障其实施。集体协商达成的集体合同具有规范效力与和平义务效力,确定了企业内实际的劳动条件。劳动委员会作为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主要机构,主要通过斡旋的方式促使集体劳动争议解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章群  蔺琳  牛忠江  
作为既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又有别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劳资协调机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谈判,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泛实践,但客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概由法律规定不完备、协商主体话语权缺失、体制机制不够优化等引致,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协商主体话语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加以完善,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期刊] 改革  [作者] 何平  马小丽  
建立以集体谈判制度为基础的企业工资制度何平,马小丽一、目标的选择与当前的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工资改革目标的核心是,工资由劳动力市场供求机制决定,国家进行必要的指导、干预和调节。在完善的市场经济条件下,由劳动力供求双方决定工资的机制,其主要...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黎黎  
劳资沟通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借助国外学者的集体谈判效果评价指标,选取合作主义下的劳资沟通成功案例、多元主义下的劳资沟通成功案例、劳资沟通失败案例,各1例。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劳资沟通成败的决定因素是劳动者谈判力、工资集体协议对劳动条件的影响力和政府监管。其中工资集体协议对劳动条件的影响力是首要决定因素。完善劳资沟通的制度保障,可以采取重视工资集体协议的法律地位、完善增强劳动者谈判力的配套制度、细化政府监管规则的措施。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磊  
构建集体协商制度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而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构建面临着劳动力分化、工会不给力、法律规制不到位等方面的约束和障碍。在构建中国式集体协商制度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我们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提高工会覆盖率和战斗力,积极推进自上而下的集体协商机制和自下而上的集体协商机制的融合,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和经济性罢工的立法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  
伴随建制率逐年上升,覆盖面逐步扩大以及协商层级结构的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性日渐显现,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建设与发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妥善处理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诸多核心要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遵循"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的"两基础、两保证"的基本原则来解决相关问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王继远  陈雪娇  
集体谈判萌芽于18世纪末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是西方国家劳资双方确定雇员劳动条件的博弈机制。随着西方公共部门受雇者人数增加,公务员工会快速成长。如同私立部门一样,其成为劳工运动发展的重要资源。在我国,随着事业单位改革,原先比照公务员管理的编制内人员,一下成为如同企业一样的普通劳动者。然而由于我国公共部门集体协商中政府的强权性、工会的附属性和公共部门劳动关系的特殊性,公共部门的僵局解决模式与私有部门差异很大。通过考察英美德三国公共部门谈判制度,尽管存在政治、经济和文化差异,其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在于需要改变我国政府在公共部门受雇者中所扮演的运动员兼裁判员的角色,改革我国工会体制,制定平衡政府各主管机...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在军  
文章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机制,认为交易成本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风险交易成本"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分析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进行一对一协商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现实可行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单方提供工资合约的行政决定制交易成本最低,因此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早期一度受到青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方制定工资合约掩盖的矛盾逐步显化,发生巨额风险交易成本的概率剧增,使劳资双方和国家都面临巨额风险交易成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遂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并据此就我国工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信卫平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中保障劳动者报酬水平正常增长的重要机制,在我国由于社会基础薄弱而始终处于艰难的推行中。在新收入分配原则确定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审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改革中利益受损者的补偿、最低工资标准的功能以及工会集体行动的权利等问题,力争取得社会共识,从而使得全面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社会基础更加牢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