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052)
- 2023(19878)
- 2022(16860)
- 2021(15377)
- 2020(13221)
- 2019(29912)
- 2018(29593)
- 2017(56337)
- 2016(30752)
- 2015(34186)
- 2014(33753)
- 2013(33457)
- 2012(30453)
- 2011(27350)
- 2010(27291)
- 2009(25692)
- 2008(25468)
- 2007(22663)
- 2006(20149)
- 2005(18128)
- 学科
- 济(122487)
- 经济(122309)
- 业(105561)
- 管理(101145)
- 企(92961)
- 企业(92961)
- 方法(53883)
- 数学(43621)
- 数学方法(43103)
- 财(38284)
- 农(37478)
- 业经(34936)
- 中国(31399)
- 制(27851)
- 务(25951)
- 财务(25867)
- 财务管理(25832)
- 学(25781)
- 农业(25619)
- 企业财务(24504)
- 贸(22825)
- 贸易(22816)
- 地方(22802)
- 理论(22533)
- 技术(22173)
- 易(22162)
- 和(21187)
- 体(20716)
- 划(19843)
- 银(19291)
- 机构
- 学院(438234)
- 大学(437419)
- 济(173628)
- 管理(171893)
- 经济(169989)
- 理学(148200)
- 理学院(146567)
- 研究(146153)
- 管理学(144018)
- 管理学院(143229)
- 中国(111114)
- 京(93536)
- 科学(91995)
- 财(83495)
- 农(81260)
- 所(74407)
- 业大(69957)
- 研究所(67555)
- 江(66189)
- 财经(65905)
- 中心(65720)
- 农业(64141)
- 经(59922)
- 北京(58528)
- 范(54581)
- 师范(53910)
- 院(53150)
- 州(52494)
- 经济学(51914)
- 财经大学(48788)
- 基金
- 项目(297306)
- 科学(232938)
- 基金(215831)
- 研究(212956)
- 家(190213)
- 国家(188608)
- 科学基金(161436)
- 社会(134570)
- 社会科(127456)
- 社会科学(127424)
- 省(117057)
- 基金项目(114201)
- 自然(106555)
- 自然科(104089)
- 自然科学(104057)
- 自然科学基金(102201)
- 划(98083)
- 教育(97024)
- 资助(88255)
- 编号(85220)
- 成果(68867)
- 重点(66773)
- 部(64574)
- 创(63347)
- 发(62676)
- 课题(59333)
- 创新(58731)
- 科研(56990)
- 国家社会(55406)
- 制(55197)
- 期刊
- 济(194128)
- 经济(194128)
- 研究(127632)
- 中国(87572)
- 学报(75798)
- 农(74972)
- 财(67188)
- 科学(67040)
- 管理(66996)
- 大学(56972)
- 学学(54040)
- 农业(50985)
- 教育(45511)
- 融(38268)
- 金融(38268)
- 技术(37453)
- 业经(33787)
- 财经(32848)
- 经济研究(30589)
- 业(28554)
- 经(28185)
- 问题(25347)
- 版(22360)
- 技术经济(21722)
- 科技(21714)
- 现代(20096)
- 商业(19915)
- 业大(19863)
- 理论(19608)
- 图书(19309)
共检索到6509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何勤 胡印亭 程雅馨
在供给侧结构改革背景下,人才是实现供给侧结构改革的关键要素,合理确定工资水平是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关键,而集体协商被视为破解收入分配困境,构建合作型劳动关系的重要制度安排。本文运用文献研究法、案例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比较分析法对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制造业一线职工工资决定机制中的影响效应进行研究。本研究以北京市的制造业为例,分析集体协商制度对北京市制造业企业一线职工的工资的影响效应。以A、B、C三家企业为例分析北京市制造业中纺织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和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这三个行业中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与行业中没有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的企业在工资决定机制方面存在的差异及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开展集体...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章群 蔺琳 牛忠江
作为既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又有别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劳资协调机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谈判,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泛实践,但客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概由法律规定不完备、协商主体话语权缺失、体制机制不够优化等引致,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协商主体话语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加以完善,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工会 工资分配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关键词:
工资 集体协商 劳动关系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飞
本文在对重庆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与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集中要约彩虹行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等四方面的内容。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重庆经验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在军
文章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机制,认为交易成本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风险交易成本"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分析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进行一对一协商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现实可行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单方提供工资合约的行政决定制交易成本最低,因此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早期一度受到青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方制定工资合约掩盖的矛盾逐步显化,发生巨额风险交易成本的概率剧增,使劳资双方和国家都面临巨额风险交易成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遂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并据此就我国工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青 朱海伦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种新的工资决定机制。在当前劳动力供给远远高于需求,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工资水平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更具有政治学价值。文章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基于协商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对这一机制能否真正地起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协商政治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中华全国总工会劳动关系研究中心一线职工收入课题组 王利中 康桂珍 淡卫军 袁朝辉
企业一线职工是劳动者的主体组成部分,他们的工资收入现状体现了目前我国企业职工劳动报酬权益的实现水平。本研究通过对企业及一线职工工资收入的问卷调查,反映了近3年来一线职工工资收入的整体状况,所有制、地区、行业差异,工资增长等方面的情况,分析了影响工资收入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改善企业一线职工收入状况的对策性建议。
关键词:
收入分配 一线职工 工资收入 工会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姚先国 焦晓钰 乐君杰
本文利用2012年杭州市企业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与企业雇佣量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发现,该制度对扩大企业雇佣规模整体上有显著且稳健的正效应,且内生性检验表明企业实施该制度与否不存在统计上显著的自选择。进一步分类别估计显示,这种正效应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制造业企业和低经营收入企业,在其他类别企业则未发现显著影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信卫平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作为市场经济中保障劳动者报酬水平正常增长的重要机制,在我国由于社会基础薄弱而始终处于艰难的推行中。在新收入分配原则确定的情况下,需要重新审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改革中利益受损者的补偿、最低工资标准的功能以及工会集体行动的权利等问题,力争取得社会共识,从而使得全面实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社会基础更加牢靠。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公平 效率 补偿 集体行动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先国 焦晓钰 张海峰 乐君杰
文章利用2011年杭州市企业调查数据评估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对基层员工工资的影响。研究发现:(1)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不仅未能如政策预期那样促进员工工资的提高,反而对其工资有显著负效应;(2)与处于收入分布低分位处的员工相比,这一负工资效应对中、高分位处的员工更为显著;(3)这一工资效应的大小与员工个体特征异质性有关:对年轻(30岁及以下)、高学历和技能型员工的工资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但对其他类型员工工资的影响不显著;(4)学历、技术、工作经验、城市户口等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以外的个体特征因素会对不同分位处的员工工资产生不同程度的显著正向作用。因此,改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实施效果,不仅要加强制度自身建设,还要考虑到不同劳动者对组织的制度保护的需求,创造有效实施的体制环境。
关键词:
工资集体协商 工资异质性 分位数回归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霞
在日本立法中,集体协商作为雇主的法定义务,法律通过不当劳动行为与集体劳动争议制度保障其实施。集体协商达成的集体合同具有规范效力与和平义务效力,确定了企业内实际的劳动条件。劳动委员会作为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主要机构,主要通过斡旋的方式促使集体劳动争议解决。
关键词:
集体协商 劳动关系 集体劳动合同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工资集体协商是建立企业内部分配正常增长与制约机制,促进企业劳动关系的协调与稳定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也是集体合同制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同每一位职工的切身利益有着直接的关系。自1994年以来,杭芝机电有限公司在工资集体协商中,主要采用了以下几种综...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孙祖芳
我国企业工资制度的一种创新模式———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这一工资制度在维护职工权益 ,协调劳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保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本文着重阐述了应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
关键词:
创新模式 企业工资制度 集体协商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李力东
在当前中国经济逐渐步入新常态的背景下,劳动关系领域的矛盾冲突有所加剧,这就需要发挥包括工资集体协商在内的劳资关系调节机制的作用。研究认为,工资集体协商在实践中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的关键在于国家在其中的作用发挥还不到位。因此,国家需要在工资集体协商中厘定与资方、劳方的关系并对双方进行有效的协调。国家在工资集体协商中不应再扮演主导者的角色,而应成为规则的制定者、劳资矛盾的协调者和裁判者、公共利益的维护者。面对"资强劳弱"的总体态势,国家应主要通过立法支持劳方并规范约束资方,以实现劳资之间的适度均衡,这样才能促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
伴随建制率逐年上升,覆盖面逐步扩大以及协商层级结构的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性日渐显现,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建设与发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妥善处理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诸多核心要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遵循"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的"两基础、两保证"的基本原则来解决相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