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36)
2023(14191)
2022(12128)
2021(11017)
2020(9670)
2019(21968)
2018(21972)
2017(42238)
2016(23292)
2015(26711)
2014(27115)
2013(26545)
2012(24956)
2011(22426)
2010(22639)
2009(21477)
2008(21670)
2007(19953)
2006(17394)
2005(15801)
作者
(68374)
(57462)
(57446)
(54882)
(36559)
(27665)
(26204)
(22468)
(21585)
(20695)
(19595)
(19543)
(18286)
(18235)
(18231)
(17786)
(17588)
(16957)
(16800)
(16452)
(14539)
(14218)
(14036)
(13112)
(13017)
(12981)
(12842)
(12756)
(11706)
(11564)
学科
(95665)
经济(95475)
管理(75578)
(70955)
(59164)
企业(59164)
方法(45531)
数学(40069)
数学方法(39635)
(30877)
(26673)
中国(25753)
(23608)
业经(20082)
(20051)
财务(19970)
财务管理(19918)
(19691)
(18959)
贸易(18952)
企业财务(18949)
(18407)
地方(17800)
农业(17300)
(16943)
银行(16901)
(16494)
(16327)
金融(16319)
(16051)
机构
大学(342266)
学院(339695)
(138666)
经济(135573)
管理(129809)
理学(111500)
研究(111434)
理学院(110296)
管理学(108314)
管理学院(107701)
中国(86972)
(71726)
(69198)
科学(67372)
(58134)
(56802)
财经(54210)
(52900)
中心(52816)
研究所(51003)
业大(50292)
(49062)
农业(45784)
北京(45000)
(43360)
经济学(43187)
师范(42846)
(41642)
财经大学(40094)
(39967)
基金
项目(221549)
科学(174276)
基金(161594)
研究(161008)
(140360)
国家(139179)
科学基金(119349)
社会(102893)
社会科(97384)
社会科学(97356)
(86528)
基金项目(85115)
自然(76854)
教育(75831)
自然科(75151)
自然科学(75129)
自然科学基金(73816)
(72725)
资助(67201)
编号(65317)
成果(54706)
(50183)
重点(49835)
(46122)
课题(45708)
(45543)
(43749)
教育部(43306)
创新(42710)
科研(42698)
期刊
(153769)
经济(153769)
研究(98950)
中国(72345)
(57222)
学报(55352)
(52696)
科学(48900)
管理(47927)
大学(42218)
学学(39856)
教育(37296)
农业(34732)
(34307)
金融(34307)
技术(29432)
财经(28228)
业经(24833)
经济研究(24530)
(24171)
问题(20399)
(18480)
(17367)
(17113)
统计(16652)
技术经济(16518)
理论(16202)
商业(15479)
(15219)
图书(15129)
共检索到51301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黎黎  
劳资沟通成败的决定因素是什么呢?借助国外学者的集体谈判效果评价指标,选取合作主义下的劳资沟通成功案例、多元主义下的劳资沟通成功案例、劳资沟通失败案例,各1例。通过对比分析,认为劳资沟通成败的决定因素是劳动者谈判力、工资集体协议对劳动条件的影响力和政府监管。其中工资集体协议对劳动条件的影响力是首要决定因素。完善劳资沟通的制度保障,可以采取重视工资集体协议的法律地位、完善增强劳动者谈判力的配套制度、细化政府监管规则的措施。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锐敏  董念念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由政府部门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成市场调节为主,作为一种劳资力量平衡及平等对话的机制,工资集体协商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武汉市部分民营企业的调查,发现实质性工资集体协商可显著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积极劳资关系气氛中度正相关;而形式化工资集体协商显著降低员工的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消极劳资关系气氛高度正相关;双组织承诺在工资集体协商与劳资关系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一瑞  于璐  
集体协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预防劳资矛盾,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上海市闵行区人社局会同区总工会、区企联、区工商联等劳动关系三方,加大力度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6月底,全区集体合同覆盖企业9974户,覆盖劳动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杨正喜  李敏  
本文认为,工资集体协商从一定意义上讲是一种劳资冲突解决机制。资方在解决矛盾和冲突主要有三种战略选择,在实践中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表现为多种类型。这意味着集体谈判只是劳资间解决冲突并追求共同利益的机制之一。对政府而言,公共政策的作用是为工人提供一个公平的机会,对是否利用集体谈判来解决冲突并追求与雇主相同的利益做出选择。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高正  
和谐劳资关系无疑是当前劳资关系领域中研究的热点问题,但囿于传统劳资双方从属关系的定性,鲜有对劳资集体协商机制进行的系统建构和梳理。为此,有必要通过对当前劳资双方集体协商的现状分析,探讨畅通劳资集体协商模式、优化劳资集体协商结构,尤其是要建构并完善劳资集体协商机制。即通过强化政府的协调和监督职责、完善工会主体地位和代表作用、培育和发展资方代表企业组织,实现劳资集体协商的制度化、法治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青  朱海伦  
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种新的工资决定机制。在当前劳动力供给远远高于需求,社会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的情况下,如何合理地确定工资水平不仅具有经济学意义,更具有政治学价值。文章试图从政治学的角度,基于协商政治理论的基本观点,对这一机制能否真正地起作用进行理论探讨,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飞  
本文在对重庆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与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集中要约彩虹行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等四方面的内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霞  
在日本立法中,集体协商作为雇主的法定义务,法律通过不当劳动行为与集体劳动争议制度保障其实施。集体协商达成的集体合同具有规范效力与和平义务效力,确定了企业内实际的劳动条件。劳动委员会作为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主要机构,主要通过斡旋的方式促使集体劳动争议解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章群  蔺琳  牛忠江  
作为既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又有别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劳资协调机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谈判,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泛实践,但客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概由法律规定不完备、协商主体话语权缺失、体制机制不够优化等引致,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协商主体话语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加以完善,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留禄  
企业因工资分配不合理激化劳资矛盾,引发劳动争议事件不断上升,已成为影响企业劳动关系的一个重要问题。因此,建立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工资决定机制,对于协调企业劳动关系,维护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权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现状着手,总结了当前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特点,并通过对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的对策:一是应尽快完善与工资集体协商相关的法律法规,二是培育和发展多层次的协商主体,三是强化劳动关系三方协商机制,四是充分发挥政府的调控职能。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涂伟  蔡玉洁  
作为一项重要的劳动力市场制度,中国的集体协商制度在化解劳资冲突、规范和调整劳动条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法律对于如何处理集体协商争议规定较为概括,主要设计了两条路径进行处理,即双方协商和政府协调。这一处理制度在现实中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即未有效的构建争议处理中当事人自主约定和国家强制干预的关系,未规定政府协调和仲裁、诉讼的关系,未明确集体协商争议和集体争议行为的关系。德国在处理集体谈判争议时强调集体合同自治原则、国家中立原则、最后手段原则,这些原则对完善我国集体协商争议处理制度有较大的借鉴作用。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胡磊  
构建集体协商制度是发展和谐劳动关系的内在要求,而我国集体协商制度的构建面临着劳动力分化、工会不给力、法律规制不到位等方面的约束和障碍。在构建中国式集体协商制度中发展和谐劳动关系,需要我们在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道路、提高工会覆盖率和战斗力,积极推进自上而下的集体协商机制和自下而上的集体协商机制的融合,完善集体协商制度和经济性罢工的立法等方面协同努力。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静  
伴随建制率逐年上升,覆盖面逐步扩大以及协商层级结构的多元化,工资集体协商制度维护劳动者权益的有效性日渐显现,为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形成发挥积极作用。但是建设与发展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完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要妥善处理影响工资集体协商的诸多核心要素,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从国情出发,遵循"理论基础、实践基础;组织保证、制度保证"的"两基础、两保证"的基本原则来解决相关问题。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杨在军  
文章从交易成本的角度考察了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机制,认为交易成本是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尤其"风险交易成本"在其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文章先分析了职工与企业就工资进行一对一协商交易成本过高,缺乏现实可行性。一般情况下,企业单方提供工资合约的行政决定制交易成本最低,因此这种工资决定机制在市场经济早期一度受到青睐。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单方制定工资合约掩盖的矛盾逐步显化,发生巨额风险交易成本的概率剧增,使劳资双方和国家都面临巨额风险交易成本,工资集体协商制度遂成为各方的理性选择。并据此就我国工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王晶  
文章围绕集体协商谈判制度的建制理念问题,认为应以劳动三权为基础,特别是以团结权为前提,并且将集体争议权作为制度建设的保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