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248)
2023(6107)
2022(5128)
2021(4746)
2020(3937)
2019(8615)
2018(8790)
2017(15566)
2016(8716)
2015(10060)
2014(10372)
2013(9797)
2012(9380)
2011(8388)
2010(8631)
2009(8101)
2008(8162)
2007(7561)
2006(6681)
2005(6124)
作者
(27076)
(22621)
(22542)
(21374)
(14189)
(10776)
(10190)
(8793)
(8624)
(8241)
(7738)
(7677)
(7315)
(7272)
(7144)
(6861)
(6799)
(6771)
(6715)
(6320)
(5842)
(5655)
(5617)
(5267)
(5170)
(5055)
(5007)
(4862)
(4661)
(4630)
学科
(31764)
经济(31718)
管理(28082)
(22611)
(19155)
企业(19155)
方法(11487)
中国(9919)
(9687)
数学(9388)
(9308)
(9212)
数学方法(9160)
(8689)
(7763)
地方(7542)
(7306)
贸易(7303)
理论(7236)
(7087)
业经(6958)
(6598)
银行(6577)
(6386)
金融(6379)
(6335)
农业(5960)
教育(5860)
环境(5303)
(5213)
机构
学院(125519)
大学(125294)
(45082)
研究(44978)
管理(44278)
经济(43833)
理学(37119)
理学院(36664)
管理学(35730)
管理学院(35517)
中国(34770)
科学(28743)
(27875)
(24303)
(23563)
(23079)
研究所(21213)
(20861)
中心(20848)
业大(19757)
农业(19189)
北京(17557)
(17556)
财经(17319)
师范(17292)
(16516)
技术(16480)
(16479)
(15585)
(15479)
基金
项目(80988)
科学(62583)
研究(58550)
基金(56755)
(50512)
国家(50071)
科学基金(42004)
社会(35431)
社会科(33389)
社会科学(33381)
(32747)
基金项目(28869)
教育(27853)
(27643)
自然(27368)
自然科(26801)
自然科学(26792)
自然科学基金(26290)
编号(24373)
资助(23884)
成果(21083)
重点(18569)
课题(18231)
(17534)
(17067)
(16480)
创新(15478)
计划(15354)
科研(15192)
项目编号(14921)
期刊
(55889)
经济(55889)
研究(38204)
中国(32975)
学报(24288)
(23034)
教育(20213)
科学(20185)
(18881)
管理(18618)
大学(18102)
学学(16930)
农业(15386)
技术(12207)
(12075)
金融(12075)
业经(9655)
经济研究(9072)
财经(8888)
(8154)
(7765)
(7571)
图书(7019)
问题(6756)
业大(6684)
(6229)
科技(6101)
职业(6072)
统计(6001)
(5809)
共检索到2037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湘丽  
国有企业在减员过程中,如果只是采取常规的沟通、参与、补偿与支持性服务措施,难以使员工心理平衡,甚至会遭遇员工的强烈抵抗。由于企业与员工的立场差异、员工利益获取上的攀比心态、国有企业员工较强的长期雇用观念等因素的作用,会使减员措施丧失充分的说服力,不能让员工对减员形成公正认知。在这种情况下,集体协商成为化解企业与员工之间矛盾,消除员工群体中的差别,改变长期雇用观念,促使员工对减员形成程序公正、分配公正和互动公正认知的有效方式。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王黎黎  
立法上,地方政府以"监督者"的角色定位,在工资集体协商的筹备启动和协商商谈阶段发挥辅助作用,在协议审查和协议履行阶段发挥主导角色。实践中,地方政府以"推广者"的实际运行,着力于工资集体协商的筹备启动和协商商谈,而对协议审查和协议履行相对忽视。地方政府的角色偏差会导致工资集体协商协调劳资关系、完善工资决定机制的功能发生扭曲。回归"监督者"的定位,需要恪守协约自治下的政府角色,对协商过程各阶段的行为进行规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吴斌  吴荻菲  
在中国大力推进工资集体协商的进程中,作为推动方和协商主体的工会因没能较好代表工人利益进行协商以及协商中的形式化而饱受学界批评。回顾和总结已有的文献,本文尝试梳理分析出工会参与集体协商的角色、战略和技术,并阐述全国总工会、地方工会、企业工会等各级工会在集体协商中发挥的作用,总结归纳出目前工会在集体协商中存在缺乏代表性、谈判力和技巧以及面临协商僵局处理能力不足等问题。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杨利  陈忠琏  
本文使用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探讨了科研单位进行减员过程中管理者的各种决策特点与员工心理特征的相互关系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陆海  汪淼  
推行工资集体协商是建全现代企业制度、理顺企业内部分配关系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重要举措。目前,企业在这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及难点,建议从完善机制、加强培训、扩大宣传、提高质量、重点突破等五方面,来扩大工资集体协商覆盖面。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文山  
眼下,工资集体协商、签订专项集体合同已成为热门话题,诸如"某企业通过谈薪工资涨了××"等话题也常见报端。人们关注的焦点往往集中在协商合同的实体内容上,即双方当事人关于权利义务的协商结果,而忽略了协商签订合同的程序是否合法。程序合法是保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姚锐敏  董念念  
随着我国民营经济的发展,劳资关系由政府部门的行政调控为主转变成市场调节为主,作为一种劳资力量平衡及平等对话的机制,工资集体协商引起了政府、企业和学术界的广泛关注。基于对武汉市部分民营企业的调查,发现实质性工资集体协商可显著提升员工的组织承诺、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积极劳资关系气氛中度正相关;而形式化工资集体协商显著降低员工的工会承诺及双组织承诺,与消极劳资关系气氛高度正相关;双组织承诺在工资集体协商与劳资关系气氛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卢飞  
本文在对重庆市企业工资集体协商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提炼和总结了可供借鉴的地方企业工资集体协商的实践经验,主要包括与地方实际和企业实际紧密结合的"集中要约彩虹行动"、工资集体协商指导队伍体系建设、建立健全监督考核机制、完善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制度保障等四方面的内容。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何霞  
在日本立法中,集体协商作为雇主的法定义务,法律通过不当劳动行为与集体劳动争议制度保障其实施。集体协商达成的集体合同具有规范效力与和平义务效力,确定了企业内实际的劳动条件。劳动委员会作为调整集体劳动关系的主要机构,主要通过斡旋的方式促使集体劳动争议解决。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葛家欣  熊晖  
工资集体协商作为一种工资决定机制,在保护劳动者权益、平衡劳资双方利益以及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软法治理作为一种新的治理方式,与工资集体协商在制度表现、治理方式、价值导向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契合度,是弥补硬法治理模式下工资集体协商缺陷的有效制度安排。构建以软法治理为核心的工资集体协商制度,在强化工会职能、培育协商公共空间以及构建合理的工资增长机制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梁敏  乔朋华  李爱萍  
工资集体协商制度源于西方工资集体谈判制度,是在社会分配不均衡的背景下,协调企业和员工利益的一种手段。本文就工资集体协商的开展情况和员工的组织认同感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提出了有关于企业开展工资协商情况与员工组织认同感之间,以及工会在工资集体协商过程发挥作用对组织认同感影响的三个假设,以齐齐哈尔市的工资集体协商开展情况为例来验证假设,并且结合假设的验证结果从政府、行业和企业层面提出积极开展工资集体协商来提高员工组织认同感的策略。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朱一瑞  于璐  
集体协商是维护职工合法权益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有利于预防劳资矛盾,协调、稳定劳动关系。上海市闵行区人社局会同区总工会、区企联、区工商联等劳动关系三方,加大力度推进集体协商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集体协商制度覆盖面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6月底,全区集体合同覆盖企业9974户,覆盖劳动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简晓培  
工资集体协商是指企业职工代表与经营者就企业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支付办法、工资标准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推行工资集体协商,发展和谐劳动关系,实现企业与职工双赢,推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劳动关系双方及有关各方面临的重要课题。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章群  蔺琳  牛忠江  
作为既不同于西方集体谈判,又有别于亚洲新型工业国家劳资协调机制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工资集体谈判,在政府强力主导下广泛实践,但客观效果有待进一步提升。究其原因,概由法律规定不完备、协商主体话语权缺失、体制机制不够优化等引致,应从完善制度设计、加强协商主体话语权、创新体制机制等角度加以完善,增强工资集体协商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而更好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