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287)
- 2023(7394)
- 2022(5480)
- 2021(5056)
- 2020(3940)
- 2019(8563)
- 2018(8603)
- 2017(15753)
- 2016(8955)
- 2015(10215)
- 2014(10457)
- 2013(9757)
- 2012(8809)
- 2011(7791)
- 2010(7943)
- 2009(7237)
- 2008(7061)
- 2007(6599)
- 2006(5891)
- 2005(5526)
- 学科
- 济(32306)
- 经济(32262)
- 管理(21591)
- 业(19096)
- 企(14418)
- 企业(14418)
- 中国(12789)
- 制(12241)
- 农(12060)
- 教育(9964)
- 体(9297)
- 业经(9064)
- 学(8691)
- 农业(7794)
- 方法(7406)
- 度(7341)
- 制度(7338)
- 理论(7211)
- 地方(7195)
- 财(6855)
- 发(6238)
- 银(6212)
- 银行(6189)
- 融(5996)
- 金融(5989)
- 行(5949)
- 服务(5696)
- 研究(5676)
- 数学(5638)
- 数学方法(5548)
- 机构
- 大学(124409)
- 学院(123042)
- 研究(49097)
- 济(45217)
- 经济(43641)
- 管理(41057)
- 理学(34097)
- 中国(34047)
- 理学院(33665)
- 管理学(32863)
- 管理学院(32647)
- 科学(29287)
- 京(27700)
- 农(25736)
- 所(24733)
- 研究所(22451)
- 中心(21564)
- 江(21447)
- 财(21252)
- 农业(19869)
- 业大(19568)
- 范(18813)
- 师范(18559)
- 院(18468)
- 北京(17496)
- 州(16537)
- 省(16491)
- 技术(16450)
- 财经(16071)
- 师范大学(14749)
- 基金
- 项目(81932)
- 科学(63167)
- 研究(62757)
- 基金(56221)
- 家(49833)
- 国家(49372)
- 科学基金(40814)
- 社会(38089)
- 社会科(35681)
- 社会科学(35673)
- 省(33478)
- 教育(30321)
- 基金项目(28587)
- 划(27927)
- 编号(27113)
- 自然(24550)
- 自然科(23977)
- 自然科学(23964)
- 成果(23709)
- 自然科学基金(23539)
- 资助(21733)
- 课题(20536)
- 重点(19102)
- 发(18335)
- 部(17520)
- 年(16880)
- 创(16760)
- 性(16101)
- 项目编号(15754)
- 国家社会(15705)
共检索到19985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海柱
集体化时期(1955—1962年)农村合作医疗的快速发展是国家动员与推广的结果。以话语理论为视角进行的考察发现,在"集体化"话语中,合作医疗所要解决的"问题"被建构为医疗制度如何"适应农村形势(合作化—公社化)变化"的问题,合作医疗自身也被建构为"服务于农业生产的需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性质的福利事业""走向全民免费医疗的过渡形式"。伴随着多重意义的生产,在"国家—地方"互动的话语传播机制下,合作医疗被顺利整合到了国家农村发展战略中,从而为推广合作医疗的政策导向奠定了合法性基础。这种考察揭示出了"话语建
关键词:
集体化 合作医疗 卫生政治 话语建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小丽
建国以来,我国已建成一个分层分级、分工协作的三级卫生保健网。从农村来看,县卫生机构为业务指导中心,乡、镇卫生院为重要环节,村卫生站为基础,组成了在世界上享有声誉的农村卫生网络,受到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人民的普遍关注。然而,由于不少地区未能正确对待推行家庭承包责任制后出现的新问题,轻率地将卫生所拆掉,乡村医生被个体医所取代,有关的管理制度不落实,从而使农村三级卫生保健网的网底出现了危机,农村的医疗状况有恶化的趋势。广东省恩平市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朱逸 纪晓岚
伴随着社会的变迁与发展,由此外部环境的变化对于村庄内部形成了多重性的影响,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历经了人民公社、乡镇企业、乡政村治阶段,这一系列的制度变革是村庄自身的诱致性制度变迁,为了顺应不同时期村庄自身的情境变化,村庄内部的治理结构与形式也因此发生着改变。村庄由原本的高度集权化、行政化的传统集体化时代,逐步转向于顺应市场经济要求,更为多元管理主体、多重管理手段、产权更为明晰的新集体化时代。新集体化时期强调村级集体经济对于村庄的多重构建,这与传统集体化时期的特征有着较大的差异性,特别体现在村庄治理场域空间内。由此形成了新的村庄治理模式,即村庄的经营性治理模式。模式借鉴了以往企业的管理方式与手段,将...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夏柱智
由于多样化的制度创新,农地制度在全国范围内表现得多种多样,是制度变迁研究的核心议题。发达地区农村的地权变革实践超出现行提倡地权个体化的土地法律和政策范围,需要从理论上作出新的概括。实证研究表明典型发达地区农村普遍经历了地权"再集体化"变革的过程。不同地方由于条件不同,村社集体统合农地的主体也不同。北京农村表现为村级公司统合,珠三角农村表现为合作社统合,苏南农村表现为政府统合,由此形成了不同的地权关系和地权统合机制。这一变革具有综合性的效应,表现为提升农地利用效率,推动农村集体经济发展,促进乡村有效治理。地权再集体化的形成需要多重必要条件,其中:集体土地所有制是制度前提,这是社会主义改造确立的宪法意义上的土地制度;村庄内部"结平衡账"是治理基础,治理机制的优化促使农民普遍接受地权集体化;地方政府的支持是政治空间,推动着有效的制度创新不断扩散。在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推进的背景下,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应当充分汲取发达地区经验,审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地权个体化改革的问题,从强化集体土地所有制、落实集体所有权层面找到完善农地制度的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进,王禄生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积极稳妥地发展和完善合作医疗制度是加强我国农村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然而,时至今日,还有部分地区的领导对合作医疗制度在保证农民获得基本医疗服务、落实预防保健任务、缓解因病致贫等方面的积极作用持怀疑态度。有些人甚至还认为合作医疗属乱摊派。那么,究竟合作医疗在整个农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是减轻了农民负担,还是加重了农民负担?是提高了贫困农民对基本医疗服务的可及性,还是相反?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在联合国儿童基金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易红梅 张林秀 罗仁福 刘承芳
基于对5省47家乡镇卫生院的追踪调查,文章首先描述了样本地区乡镇卫生院的现状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对乡镇卫生院的定位,并初步评价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实施对乡镇卫生院收入的影响。结果表明,尽管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地区的乡镇卫生院在资产与人员、药品和服务价格及医疗人次三个方面依旧存在显著的差异,但最近几年贫困地区的乡镇卫生院的资产和医疗服务人次的增长幅度要高于其他地区。调查还发现,当前乡镇卫生院既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医疗服务提供者,又扮演着管理者和监督者的角色;得益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体系的倾斜性政策,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实施后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大幅度增加,收支状况也明显改善。基于以上研究结论,文章提出了需要进一步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定位 收入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江捍平 程锦泉 沈华亮 彭绩 赵志广 刘军安 卢祖洵
深圳市劳务工合作医疗试点以来,到2005年12月参保人数已达110多万,定点医疗机构157家。门诊次均费用56.76元,住院次均费用为3497.55元。在为劳务工提供医疗卫生服务的过程中,存在着卫生服务供给不足、可及性差、定点医疗机构缺乏有效管理、医疗服务能力不足、劳务工卫生服务利用水平较低和医疗费用自付比例偏高等问题。因此,必须适当增加投入,合理布设定点医疗机构;加强规范化管理,提高定点医疗机构的服务能力;调整偿付办法,促进合作医疗筹资与支付平衡;强化政府行为,相关职能部门密切配合。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王小丽
中国是一个农业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民的健康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的卫生发展水平。“2000年人人享有卫生保健”是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全球性战略目标,我国政府已在1986年作出承诺,保证目标实现。要实现这一目标,重点在农村,难点也在农村。中国农村幅员辽阔,经济总体水平偏低且发展不平衡。选择适合农村现状的医疗保健制度,对于提高广大农民健康水平,实现全球性战略目标至关重要。 合作医疗制度和在改革中出现的各种医疗保险制度,都是我国医疗保健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合作医疗与医疗保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忠良 高建民 周志英 杨晓玮 闫菊娥
利用陕西省国家第四次卫生服务调查数据,采用特征分数配比法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和未参保居民进行匹配,进而比较分析了参保和未参保居民卫生服务利用的总体差别以及在不同级别医疗机构就诊的差别,评价了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对于改善农村居民卫生服务可及性的效果。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宝玉,李云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马振江
农村卫生工作一直是我国卫生工作的重点,而乡镇卫生院的状况则又直接影响着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我们知道,乡镇卫生院往往集医疗、防疫、保健、计划生育等工作为一体,担负着极为重要且繁重的任务。在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中,乡镇卫生院处于关键的中间环节。同时,它往往又设立在乡镇区域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是农村常住和流动人口的密集地。因此,服务面广,同农民的医疗服务需求关系极为密切。此外,还担负着指导村级卫生工作、培养村级卫生人才的任务。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高梦滔
本文利用来自中国8省农户的微观截面数据分析了新农合对于农户医疗卫生服务利用的影响,主要的经验研究结果包括:第一,新农合能够有效地增加农户卫生服务利用,参加新农合使得农户1年就诊总次数平均增加0.29次;第二,从结构上看,新农合增加农户的医疗卫生服务利用更多地集中于乡镇卫生院,县级医疗机构次之,增加最少的是在村级卫生服务机构;第三,新农合的制度设计似乎没有出现医疗保险制度通常存在的逆向选择问题。
关键词: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卫生服务利用 计次模型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李晓梅 董留华 王金凤 罗家洪 何利平 喻箴 孟琼
目的:了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试点县农民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现状,探索提高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途径。方法:利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云南省3个试点县(市)的3374户农户共计13468人进行了卫生服务需要和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将调查农民按人均收入从低到高分为5组,分别计算不同经济收入水平农民的卫生服务利用指标,用集中指数CI表示利用指标在不同经济收入组的公平性,结果过去一年住院率和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在不同经济收入的农户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住院率随收入增加而增高,而需住院而未住院的比例则相反。结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提高了农民住院服务的利用水平,但卫生服务的利用在不同经济收入间存在一定的不公平,建议在制定实施方案时给予一定的关注。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周忠良 高建民 周志英 杨晓玮 薛秦香
文章利用陕西省第四次国家卫生服务入户调查数据,以特征分数配比法匹配后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保和未参保居民为研究对象,采用集中指数法和集中指数分解法分析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卫生服务利用公平性的影响效果。结果显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提高了农村居民住院服务利用公平性,但同时也扩大了低收入居民和高收入居民门诊服务利用的差距。建议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对门诊和住院服务均实施按一定比例报销的补偿模式。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孙晓筠 Adrian.Sleigh 李士雪 张爱国 韩东
利用准实验对照研究的方法对山东省某县实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以下简称新农合)试点对乡镇卫生院的影响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实施新农合后,乡镇卫生院经济状况有了一定的好转,部分新农合资金流向乡镇卫生院,乡镇卫生院大部分资金收入的来源与新农合的实施没有必然的联系;(2)乡镇卫生院提供的卫生服务数量增加,效率有所提高,但仍处于很低的水平;(3)没有证据表明乡镇卫生院旨在提高服务质量的培训有所增加,工作人员对收入和工作的满意度没有明显变化,新农合对服务质量没有明显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