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342)
- 2023(9028)
- 2022(7901)
- 2021(7470)
- 2020(6551)
- 2019(15341)
- 2018(15389)
- 2017(29637)
- 2016(16707)
- 2015(19331)
- 2014(20190)
- 2013(19906)
- 2012(18906)
- 2011(16959)
- 2010(17611)
- 2009(16734)
- 2008(17157)
- 2007(15989)
- 2006(14071)
- 2005(12898)
- 学科
- 济(69310)
- 经济(69209)
- 管理(51033)
- 业(48147)
- 企(40411)
- 企业(40411)
- 方法(31556)
- 数学(26133)
- 数学方法(25788)
- 财(21275)
- 农(20630)
- 中国(18511)
- 学(17526)
- 制(16803)
- 业经(15032)
- 理论(14187)
- 务(13492)
- 财务(13449)
- 财务管理(13411)
- 地方(13245)
- 农业(13113)
- 银(12718)
- 企业财务(12705)
- 银行(12681)
- 贸(12633)
- 贸易(12624)
- 体(12414)
- 易(12198)
- 行(12014)
- 和(11971)
- 机构
- 大学(252925)
- 学院(250992)
- 济(100233)
- 经济(97814)
- 管理(93600)
- 研究(85797)
- 理学(79112)
- 理学院(78217)
- 管理学(76758)
- 管理学院(76292)
- 中国(67210)
- 京(54831)
- 科学(53215)
- 财(50454)
- 农(45984)
- 所(45499)
- 研究所(40773)
- 江(40396)
- 中心(40050)
- 财经(38922)
- 业大(37993)
- 农业(36153)
- 经(34980)
- 北京(34937)
- 范(33923)
- 师范(33550)
- 州(32002)
- 经济学(30287)
- 院(30027)
- 财经大学(28517)
- 基金
- 项目(155139)
- 科学(120178)
- 研究(114248)
- 基金(109861)
- 家(95480)
- 国家(94639)
- 科学基金(79496)
- 社会(69600)
- 社会科(65604)
- 社会科学(65583)
- 省(61651)
- 基金项目(57584)
- 教育(54128)
- 划(51898)
- 自然(51157)
- 自然科(49931)
- 自然科学(49913)
- 自然科学基金(49013)
- 编号(48455)
- 资助(46329)
- 成果(42166)
- 重点(35359)
- 部(34913)
- 课题(34041)
- 发(32931)
- 创(31406)
- 科研(29714)
- 教育部(29611)
- 性(29605)
- 项目编号(29298)
- 期刊
- 济(117533)
- 经济(117533)
- 研究(76012)
- 中国(52800)
- 农(42291)
- 财(42150)
- 学报(41403)
- 科学(36325)
- 管理(34064)
- 教育(30931)
- 大学(30655)
- 学学(28585)
- 农业(27500)
- 融(24174)
- 金融(24174)
- 技术(22171)
- 财经(19885)
- 业经(19288)
- 经济研究(17784)
- 经(17145)
- 问题(16330)
- 业(14193)
- 版(13093)
- 图书(13011)
- 贸(12984)
- 技术经济(12536)
- 理论(12490)
- 统计(11985)
- 财会(11545)
- 商业(11415)
共检索到3881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琥
建立在重复博弈模型上的逆向选择问题称为信誉理论,该理论主要研究博弈参与者如何通过树立信誉实现在非合作博弈中的合作均衡。传统的信誉理论涉及的多是个体的信誉问题,但是当个体信息无法传递时,个体信誉便无法发挥作用。此时,公众通常会对拥有相同标识的集体形成一个整体判断,与个体利益相关的是他们拥有的集体信誉。本文考察了集团内部存在不同类型个体时集体信誉维护的问题,本文称为内部逆向选择问题。我们发现,由于个体利益与集体利益的差异,导致集体信誉的激励作用要弱于传统的个体信誉的作用。此外,由于集体利益与社会利益的不一致,最终即使可以有效激励集团成员最大限度地维护集体利益,如果公众信念更新相对麻木,仍会造成经济...
关键词:
集体信誉 内部逆向选择 信念更新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欢
逆向选择是保险市场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会造成保险市场的失灵。通常认为社会保险能够克服逆向选择。但是由于目前中国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所以中国社会保险还可能普遍存在着逆向选择现象。本文通过对保险市场逆向选择问题的理论分析,构造了一种测量逆向选择程度的指数ASI,并使用ASI方法对北京市海淀区社会保险进行了实证研究。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1)ASI是一种测量社会保险逆向选择的有效方法(;2)海淀区养老保险、失业保险和医疗保险中都存在严重的逆向选择问题,并且这种结论可以推论到全国其他地方。
关键词:
逆向选择 社会保险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何伟
本文首先分析了风险投资中逆向选择问题产生的原因及其结果,然后以风险企业家出让企业控制权的大小作为信号以及风险投资家设计的股票期权计划为例,分别探讨了信号传递博弈和信息甄别博弈两种解决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进而说明风险投资契约在应对逆向选择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风险投资 逆向选择 信号传递 信息甄别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朱信凯 彭廷军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内生式缺陷使其难以有效规避"逆向选择"悖论,简单地改自愿性原则为强制性原则,并不能实现人人参与的目标。本文通过理论研究表明,在政府财政紧约束、资金投入不足的条件下,通过"柠檬定价",依据风险,分类设计合约组合,并建立一套激励相容机制,是解决当前我国农村医疗保险市场"逆向选择"经典难题,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惠及面的一种次优选择。本文的实证分析支持了这一结论。最后,在结论性评述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了克服农村合作医疗"逆向选择"问题的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田扬 李亚卿
在当前金融体制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融资困难,特别是贷款困难的问题。造成中小企业贷款困难的主要原因是中小企业与银行等金融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文章基于信息经济学理论分析了银企信息不对称情况下,中小企业贷款难的形成机理,运用博弈模型分析解释了信贷市场上的逆向选择问题以及提供贷款抵押物的情况,最后提出了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
中小企业 融资 逆向选择 博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宋波 徐飞
通过在简单的二级供应链运营过程中引入中间商,阐述供应链内的中间商交易过程,分析其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配置产品交易市场的模型。并通过比较是否存在中间商交易情况下的供应链绩效,证明了存在中间商的供应链内部交易将有效地提高供应链绩效,从而避免和降低供应链内部企业之间的逆向选择及合约设计上的道德风险问题。
关键词:
供应链 中间商交易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王增文
逆向选择是"雇主完全责任"保险市场中常见的一种现象,会导致保险市场的失灵。通常认为工伤社会保险能够克服逆向选择。但工伤社会保险制度也存在内化性不足,从而使得制度的逆向选择问题难以有效地规避。由于目前中国工伤社会保险制度还存在不完善之处,逆向选择问题仍很严重。笔者的实证研究表明,在政府和企业的博弈条件下,通过对工伤社会保险缴费率实行差别费率的分类设计合约组合、建立起一套激励相容机制,是解决当前中国工伤保险制度中存在"逆向选择"问题的关键。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贾小玫 冉净斐
企业实施逆向物流虽然有利于环境保护 ,但是会给企业带来回收成本。文章运用博弈论的方法 ,分别分析了无制度安排的再生物流和废物物流的博弈模型和制度安排的再生物流和废物物流的博弈模型 ,并总结出制度安排下的一般逆向物流的博弈模型。
关键词:
逆向物流 博弈 环境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吴炯 胡培 耿剑锋
本文首先描述了人力资本定价中的逆向选择问题的产生原因及其结果。其次 ,通过引入人才市场、独立董事和剩余索取权分享 ,研究了不完全信息重复博弈、信号传递博弈和信息甄别博弈三种解决人力资本定价的逆向选择问题的方法 ,并从中得到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刘俊霞 帅起先 吕国营
基于逆向选择理论,根据灵活就业人员载体缺失特征,分析并解释了其社会医疗保险参保率持续低下的问题,并阐述了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逆向选择的内部差异,最后借鉴团体保险,通过构建灵活就业人员医疗保险的载体,以集体参保方式限制内部成员退出,并推进医疗保险制度城乡统筹,以限制灵活就业人员参保时的逆向选择,提高其参保水平,健全全民医保体系。
关键词:
灵活就业 载体缺失 医疗保险 逆向选择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张晓盈
本文试图通过企业重组市场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地方保护主义、信息披露中存在的“道德风险”以及所产生的“逆向选择”行为,从而导致市场交易效率低下、整个社会资源浪费严重等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必须采取强化信息披露、消除地方保护主义等措施以避免企业重组市场中“逆向选择”与“道德风险”行为,以达到资源的优化配置。
关键词:
企业重组 逆向选择 道德风险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邓崇清
高校部分学生对教师评价优劣倒置的逆向选择行为,其产生的直接原因是学生及其家长片面理解和追求上学成本的对等补偿与部分教师少劳多获的扭曲利益驱动,深层原因则涉及某种制度缺陷;其最大负面影响是导致类似格雷欣法则的劣排优作用,阻碍优良教风与学风建设。因此,应采用标本兼治的治理对策。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晟
本文分析了技术创新中大量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及其带来的逆向选择问题。技术创新逆向选择模型表明,信息不对称产生的逆向选择,可能将高实力水平企业"驱逐"出技术市场,降低了技术市场上供给方的总体技术水平,使得大量企业忽视重大技术创新,而更倾向于进行低水平和渐进式的技术创新。
关键词:
技术创新 信息不对称 逆向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