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866)
- 2023(16049)
- 2022(13915)
- 2021(13226)
- 2020(11016)
- 2019(25619)
- 2018(25483)
- 2017(49300)
- 2016(26756)
- 2015(29787)
- 2014(29732)
- 2013(29393)
- 2012(26769)
- 2011(23917)
- 2010(23950)
- 2009(21795)
- 2008(21154)
- 2007(18443)
- 2006(15946)
- 2005(13972)
- 学科
- 济(103171)
- 经济(103054)
- 业(75848)
- 管理(75068)
- 企(60987)
- 企业(60987)
- 方法(49010)
- 数学(42789)
- 数学方法(42018)
- 农(30261)
- 财(26723)
- 中国(26611)
- 业经(23594)
- 学(22933)
- 地方(22878)
- 制(21293)
- 农业(20755)
- 理论(18542)
- 贸(18106)
- 贸易(18095)
- 易(17526)
- 务(16902)
- 财务(16817)
- 财务管理(16784)
- 和(16183)
- 企业财务(15909)
- 技术(15808)
- 环境(15280)
- 银(15218)
- 银行(15177)
- 机构
- 大学(368707)
- 学院(367718)
- 管理(146490)
- 济(139386)
- 经济(136056)
- 理学(127564)
- 理学院(126090)
- 管理学(123545)
- 管理学院(122862)
- 研究(120327)
- 中国(89501)
- 京(78881)
- 科学(76869)
- 财(64427)
- 农(60050)
- 所(59974)
- 业大(56061)
- 中心(55696)
- 研究所(54833)
- 江(53233)
- 财经(51668)
- 范(49994)
- 北京(49664)
- 师范(49544)
- 经(46966)
- 农业(46748)
- 院(44256)
- 州(44191)
- 经济学(40899)
- 师范大学(40003)
- 基金
- 项目(256985)
- 科学(201312)
- 研究(187038)
- 基金(185201)
- 家(162011)
- 国家(160638)
- 科学基金(137931)
- 社会(116113)
- 社会科(109803)
- 社会科学(109769)
- 省(100796)
- 基金项目(98329)
- 自然(90927)
- 自然科(88823)
- 自然科学(88803)
- 自然科学基金(87184)
- 教育(86694)
- 划(85004)
- 编号(77285)
- 资助(76718)
- 成果(62653)
- 重点(57423)
- 部(55952)
- 发(54045)
- 课题(53108)
- 创(53034)
- 创新(49404)
- 科研(49072)
- 教育部(47899)
- 大学(47667)
- 期刊
- 济(150677)
- 经济(150677)
- 研究(104538)
- 中国(70618)
- 学报(59923)
- 科学(54807)
- 农(54547)
- 管理(52634)
- 财(49249)
- 大学(45522)
- 教育(44250)
- 学学(42482)
- 农业(37732)
- 技术(33127)
- 融(29668)
- 金融(29668)
- 业经(25455)
- 财经(24079)
- 经济研究(23850)
- 图书(23131)
- 经(20517)
- 业(19721)
- 问题(19447)
- 版(18208)
- 科技(17779)
- 技术经济(17312)
- 理论(17046)
- 资源(16614)
- 统计(16551)
- 现代(15871)
共检索到53069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左停
本文从合作型反贫困理论视角出发探析了陕南秦巴山区以"公益岗位"为依托的"购买服务式"综合性扶贫治理模式的运行逻辑,并结合试点贫困村所设置的"公益岗位"案例,对此类扶贫开发模式所发挥的功能和呈现出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评述。"购买服务式"的综合性扶贫治理机制以国家力量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科研机构实施第三方评估的模式来推行,此模式实现了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社会保障、乡土知识传承的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模式与扶贫治理主体实现了从传统单一型向现代多元化的过渡,对于脱贫攻坚阶段的扶贫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李博 左停
本文从合作型反贫困理论视角出发探析了陕南秦巴山区以"公益岗位"为依托的"购买服务式"综合性扶贫治理模式的运行逻辑,并结合试点贫困村所设置的"公益岗位"案例,对此类扶贫开发模式所发挥的功能和呈现出的溢出效应进行了评述。"购买服务式"的综合性扶贫治理机制以国家力量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科研机构实施第三方评估的模式来推行,此模式实现了扶贫开发与贫困地区农村社区建设、乡村治理、生态保护、社会保障、乡土知识传承的有效衔接,扶贫开发模式与扶贫治理主体实现了从传统单一型向现代多元化的过渡,对于脱贫攻坚阶段的扶贫开发具有一
[期刊] 贵州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左停 王琳瑛 旷宗仁
随着传统贫困治理方案成效的减弱和脱贫攻坚中负面激励现象的多发,贫困治理体系亟待创新完善。基于"工作换福利"思想的公益性岗位扶贫,通过对农民主体性的激发,对其参与权、决策权和发展权的保护与实践,不仅有效解决了贫困治理中的福利依赖和负向激励问题,而且促进了贫困个体收入增长、社区融入和能力提升,有效助推脱贫攻坚的同时也使得乡村治理获得显著改善。公益性岗位扶贫方式紧扣乡村治理的核心主体,通过调动贫困者的主观能动性和公共服务意识,使其在工作报酬之外还获得了超越个体与单个家庭的集体的认同感、存在感、幸福感等多重福祉,有效增强了村庄内源性的发展动力和发展能力。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杨耀 杨金燕 唐艳 黄成敏 刘本洪 唐亚
四川秦巴山区位于川北和川东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文化底蕴深厚。但是,秦巴山区多年来一直属于国家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经济相对落后,人民生活水平低下。作为"十三五"期间四川省推进精准扶贫攻坚的重要地区之一,研究其贫困特征及扶贫模式对四川省、秦巴山区乃至全国都具有重要意义。秦巴山区的贫困痼疾存在已久,盲目的开发在导致资源浪费的同时,进一步加重了贫困。通过对主要致贫原因的分析和对创新科技扶贫、旅游扶贫开发扶贫以及新型城乡一体化扶贫等3种模式的SWOT分析,提出了四川秦巴山区实施精准扶贫的3点建议。
关键词:
贫困特征 扶贫模式 四川秦巴山区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颜锦江 蒋强 刘畅 宋聪敏 袁诗铭 丁香妮
由于交通不便和信息闭塞,山区扶贫是世界性难题。中国是一个多山的大国,全国山区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70%,山区人口约占全国的50%,GDP却只占全国的30%。没有山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小康。精准扶贫为山区小康吹响了奋进的号角。在精准扶贫模式下,扶贫需要针对最重要的贫困根源进行对症下药的帮扶。结合科技发展和互联网科技,提出智慧山村的新模式。智慧山村模式可以克服山区普遍存在的交通和信息障碍。结合四川秦巴山区的实际,提出了智慧山村在四川秦巴山区的实行思路。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冬梅 郭强 王伟楠
通过对秦巴山区连片特困区326家中小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贫困地区中小企业的创新发展意愿强烈,但受信息、资本、技术等现代生产要素制约创新能力不足;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主要是生产导向,市场营销、现代企业管理等环节创新重视不足;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在创新发展中过分倚重于政府的支持,创新公共服务体系不完善。在此基础上,提出应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培育贫困地区中小企业创新发展中的市场理念和注重贫困地区产业融合发展等三点政策建议。
关键词:
创新创业 中小企业 贫困地区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达州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肖启义
贫困山区连片扶贫开发是国家新时期实行的扶贫攻坚战略,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则是国家扶贫攻坚战略的重点。达州市地处秦巴山区腹心地带,既是农业大市,又是革命老区,整体纳入了连片扶贫开发规划。在秦巴山区连片扶贫开发中,金融作为反贫困的重要力量,应当大有作为。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基础薄弱以及现行金融体制的不足,制约了金融在反贫困中的资金聚集、项目支持和资金撬动功能。为此,本文深入研究金融发展与秦巴山区扶贫开发的现状,存在的问题,提出对策建议,旨在进一步提升金融反贫困的作用发挥,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状况的根本好转。
关键词:
秦巴山区 反贫困 金融支持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单林波 罗璇 张竞媛
陕西省安康市是秦巴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脱贫攻坚的重点区域,金融扶贫工作在安康市脱贫攻坚战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支撑和保障作用。陕西省安康市金融扶贫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仍存在金融扶贫工作机制不顺、信息共享机制不畅、金融扶贫产品创新不足、金融扶贫担保基金额度不高和金融扶贫合力不强等问题,需进一步理顺金融扶贫工作机制、完善信息共享机制、创新金融扶贫产品、提升金融扶贫担保基金额度和金融扶贫合力。
关键词:
特困地区 金融扶贫 现状 思考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钱晓烨 蒋强 刘海月 王琳晴 钱泓宇 彭肖正杰
人才工作是扶贫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研究人员普遍认为应该通过加强人力资源开发来促进产业发展。在精准扶贫的新形式下,人才工作面临新的要求和挑战。对扶贫人才的文献研究进行了总结,从3个方面:扶贫人才意义、扶贫人才理论、扶贫人才引进模式全面回顾了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基于精准扶贫和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人才模式,该人才模式适用于普遍的精准扶贫人才要求。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子,提出了解决在贫困山区精准扶贫中的人才工作建议。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苏冰涛 李松柏
利用问卷法对陕西秦巴山区5个县的生态贫民进行了调查,分析了目前"生态贫民"生计资本、教育与社会保障方面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现阶段,陕南秦巴山区"生态贫民"生计困境显著,生计发展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从"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影响因素出发,文章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角度提出了可持续生计系统构建方案,以从根本上推动陕南秦巴山区"生态贫民"可持续生计的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星 覃建雄
贫困作为一种状态,依靠贫困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在短期内摆脱的生活困境。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扶贫的目标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本文以ST-EP模式为研究理论前提,选取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从政府、企业、社区、贫困人口分析其旅游精准扶贫驱动机制,贫困是一个动态概念,笔者认为要促进贫困村落和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必须要结合多方扶贫主体共同驱动,以扶贫为手段,以贫困人口的脱贫为目标,才能达到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的进步和发展。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何星 覃建雄
贫困作为一种状态,依靠贫困自身的努力是无法在短期内摆脱的生活困境。在实施精准扶贫的大背景下,扶贫的目标定位于贫困人口的脱贫和发展。本文以ST-EP模式为研究理论前提,选取秦巴山区为研究对象,从政府、企业、社区、贫困人口分析其旅游精准扶贫驱动机制,贫困是一个动态概念,笔者认为要促进贫困村落和贫困人口的脱贫发展,必须要结合多方扶贫主体共同驱动,以扶贫为手段,以贫困人口的脱贫为目标,才能达到贫困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以及生态的进步和发展。
[期刊] 国土资源科技管理
[作者]
蒋强 赵巍 阿周源源 刘影 刘心瑶 李梦月
水权交易是环境和资源管理改革的重要改革方向。中国水权交易正在加速展开,2014年我国在7个省区开展不同类型的水权试点工作。许多贫困山区是传统上的缺水地区或者水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水权交易是否会加重这些贫困山区的缺水问题是一个尚未探讨的问题。对水权交易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总结,从4个方面:初级水权分配、水权交易制度设计、水权交易模型和市场主导者全面回顾了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以四川秦巴山区为例子,提出了解决贫困山区的在水权交易中的困难建议。
关键词:
水权交易 水资源 分布 四川秦巴山区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李静
为了解贫困地区信息扶贫工作的现状,文章通过网络调研、问卷调查、实地走访和文献梳理,对秦巴山区的信息扶贫工作进行分析,发现参与信息扶贫的机构众多,涵盖图书馆、政府部门以及企事业单位等,其服务方式多样,且善于结合自身专长进行创新,但同时也面临着基层信息机构服务能力不足、贫困户信息需求不旺以及普惠性信息服务少的困境。因此,本文从政策保障、激发受众需求以及构建一体化公共信息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
关键词:
信息服务 信息扶贫 秦巴山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