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456)
- 2023(16350)
- 2022(14087)
- 2021(13396)
- 2020(10812)
- 2019(25227)
- 2018(24659)
- 2017(47600)
- 2016(25513)
- 2015(28526)
- 2014(28221)
- 2013(27385)
- 2012(25013)
- 2011(22271)
- 2010(21952)
- 2009(19693)
- 2008(18888)
- 2007(16250)
- 2006(13765)
- 2005(11482)
- 学科
- 济(100077)
- 经济(99960)
- 管理(71772)
- 业(69728)
- 企(55945)
- 企业(55945)
- 方法(49802)
- 数学(44158)
- 数学方法(43581)
- 农(29992)
- 财(26110)
- 中国(25741)
- 业经(22536)
- 地方(21901)
- 农业(21044)
- 学(19416)
- 贸(17846)
- 贸易(17837)
- 易(17279)
- 理论(16889)
- 务(16769)
- 财务(16696)
- 财务管理(16661)
- 制(16595)
- 企业财务(15825)
- 技术(15604)
- 环境(15430)
- 和(15118)
- 融(13821)
- 金融(13816)
- 机构
- 学院(347724)
- 大学(346919)
- 管理(140517)
- 济(135437)
- 经济(132524)
- 理学(123119)
- 理学院(121790)
- 管理学(119569)
- 管理学院(118942)
- 研究(108925)
- 中国(80774)
- 京(71646)
- 科学(67330)
- 财(61926)
- 农(52372)
- 中心(51870)
- 所(51778)
- 业大(51259)
- 财经(50621)
- 江(49209)
- 研究所(47411)
- 范(46941)
- 师范(46517)
- 经(46228)
- 北京(44587)
- 经济学(41112)
- 州(40783)
- 农业(40614)
- 院(40480)
- 财经大学(38039)
- 基金
- 项目(249664)
- 科学(196781)
- 研究(185970)
- 基金(180498)
- 家(156214)
- 国家(154872)
- 科学基金(134228)
- 社会(116697)
- 社会科(110494)
- 社会科学(110468)
- 省(97227)
- 基金项目(95870)
- 教育(87331)
- 自然(86523)
- 自然科(84492)
- 自然科学(84473)
- 自然科学基金(82940)
- 划(81814)
- 编号(77355)
- 资助(73759)
- 成果(61738)
- 重点(55590)
- 部(55263)
- 发(52970)
- 课题(52697)
- 创(52104)
- 创新(48477)
- 教育部(48092)
- 国家社会(47986)
- 项目编号(47685)
- 期刊
- 济(139327)
- 经济(139327)
- 研究(98456)
- 中国(62032)
- 学报(52471)
- 管理(49009)
- 科学(48459)
- 农(47567)
- 财(46574)
- 教育(43768)
- 大学(41006)
- 学学(38497)
- 农业(33065)
- 技术(32445)
- 融(28258)
- 金融(28258)
- 业经(24535)
- 财经(23668)
- 经济研究(22291)
- 经(20076)
- 图书(18840)
- 问题(18394)
- 理论(16503)
- 版(16283)
- 业(16188)
- 科技(16173)
- 技术经济(15801)
- 统计(15614)
- 实践(15225)
- 践(15225)
共检索到4886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陶少华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我国当前扶贫工作的主要攻坚目标,如何细致深入地做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扶贫工作是一个事关我国精准扶贫整体目标如期实现的重大问题。本文以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之一的武陵山片区的四大组成部分之一的重庆民族地区为例,通过对11个村的田野调查获取了详细的第一手资料,发现其中存在的系列问题和引致原因,分别从加强干部党性修养和改进工作方法、调动群众积极性、克服主客观困难、吸引部分外出青壮年人口回流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路径。
关键词:
民族 精准扶贫 优化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李梦卿 邢晓
民族地区精准扶贫的工作质量对完成我国脱贫攻坚任务以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民族地区职业教育对于提升当地文化水平、就业能力以及生活质量至关重要。面对民族地区观念性贫困、物质性贫困、流失性贫困以及结构性贫困所带来的技术技能人才数量缺口、质量短板以及产业效益低下等系列问题,亟须通过健全民族地区职业教育精准扶贫保障机制和实施体系、完善民族地区职教补偿机制、加强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地区扶贫产业的有效对接等措施,构建一个健康、完整、有序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系统,以推动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以及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令英 郑涛 刘追
本文依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方实施流程,从村级视角具体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困境。在精准扶贫项目与贫困乡村衔接中出现了多类实践困境:项目分配与申请阶段,上级政府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平衡"思维与农户选择项目时对风险规避的思量;项目立项与实施阶段,产生了村级组织联合乡村精英对扶贫资源的俘获现象以及乡村基层组织通过"项目造点"方式对项目制治理模式的反控制逻辑,贫困农户对项目的参与也折射出当地农民安于现状的常态,反映了"思想贫困"对农户项目参与积极性的阻碍。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是项目制下不同层级组织的多重逻辑与来自乡土逻辑的影响使然。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孔令英 郑涛 刘追
本文依照精准扶贫项目的地方实施流程,从村级视角具体分析集中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精准扶贫项目的运行逻辑与实践困境。在精准扶贫项目与贫困乡村衔接中出现了多类实践困境:项目分配与申请阶段,上级政府存在着对资源分配的"选择性平衡"思维与农户选择项目时对风险规避的思量;项目立项与实施阶段,产生了村级组织联合乡村精英对扶贫资源的俘获现象以及乡村基层组织通过"项目造点"方式对项目制治理模式的反控制逻辑,贫困农户对项目的参与也折射出当地农民安于现状的常态,反映了"思想贫困"对农户项目参与积极性的阻碍。上述困境产生的原因是项目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仲敏
民族地区一直是脱贫攻坚的"短板"和"洼地",实施教育精准扶贫是我国新时代民族地区扶贫工作的战略选择和应有之义。教育精准扶贫有双重内涵:"精准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精准扶贫"。在实践中,对于这两种内涵的发展逻辑,应针对不同区域的发展水平或需求,在各自的扶贫模式、路径上有所区别、有所侧重。围绕内在逻辑的意蕴,民族地区教育精准扶贫核心问题主要体现在双重内涵的侧重点、精准度的把握和民族特色的结合三个方面。唯有牢牢把握"精准"这一核心要义,切中贫困要害,回归教育本源,有针对性地突出"精准扶教育之贫"和"依靠教育精准扶贫"的侧重点,加强政策、理念和推进方式的精准度,深入挖掘各民族文化精髓,以精神文化扶贫带动教育扶贫,才能通过有限的教育供给,获得最大化的边际效益。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桑晚晴
改革开放30年以来,搬迁扶贫作为我国重要的扶贫开发模式,不同地区在实践过程中取得了差异性的成效,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而对四川省民族地区来说,目前的搬迁扶贫形势依然严峻。因此,对四川省民族地区搬迁扶贫情况进行深入的评估,总结其经验和教训,更好的发挥搬迁扶贫模式在四川省民族地区集中实现扶贫攻坚的目标,进而推进四川全省和全国同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
民族地区 集中连片特困区 搬迁扶贫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瑞纲 陆天正
本文主要分析气象指数保险的推行及试点情况,研究如何创新地分散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农业气象风险,实现保险助力精准扶贫的目标。首先,分析我国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气象灾害与贫困区域特点,探讨气象灾害与贫困的关系;其次,论述气象指数的运行机理、优势及可能会面临的问题,探讨其在我国贫困地区开展的可行性;再其次,借鉴国际组织为帮助农民缓解贫困,在发展中国家推广和试点的气象指数保险的经验;最后,本文认为我国的精准扶贫应该借鉴这些国家的经验,在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因地制宜地开展气象指数保险,促进农业发展,助力精准扶贫。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许锋华
建设一支品德良好、业务精湛、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当前,连片特困民族地区的教师队伍建设还面临着重重困难和障碍,主要表现为教师总量不足,部分学科教师结构不合理、骨干教师流失严重、短期教师补充机制无法稳定师资队伍等诸多问题。这种局面的形成,既有传统的文化观念问题,也有现实政策偏差的原因,它是诸多问题相互交织的结果。深化定向培养、优化教师资源配置、大幅度提高农村教师待遇、完善"特岗教师"监管制度等,应是未来连片特困民族地区教师队伍建设的必由之路。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香荷
近年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问题依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经济总量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下一步,扶贫脱贫工作需从多个方面抓起。一是加速推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脱贫 精准扶贫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常香荷
近年来,吕梁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精准扶贫取得了重大进展,但问题依然严峻:农民收入增长速度较慢;整体收入水平偏低,与其他地区农民收入差距拉大;经济总量增速下降。主要原因在于:农民文化程度低,劳动技能缺乏;农业生产条件差,生态环境脆弱;资金投入不足,基础设施滞后。下一步,扶贫脱贫工作需从多个方面抓起。一是加速推进农民素质全面提升;二是加快推动农业适度规模经营;三是大力发展农村生态经济;四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
关键词:
集中连片特困地区 扶贫脱贫 精准扶贫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兰剑
离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还有不到2年的时间,民族地区脱贫攻坚任务非常重,还有较大规模的贫困人口,以及较高的贫困发生率,亟需加快做好"弱有所扶"的民生建设,助推弱势群体如期实现脱贫。基于武陵山地区X县16村的问卷调查发现:民族地区贫困农户人力资本严重缺乏,老弱病残人口多,劳动力严重不足,家庭经济十分脆弱;"弱有所扶"的民生建设存在低保兜底保障效用有限,医疗保障不足,对残疾人扶助缺失,养老保险缴费压力大,因贫困"摘帽"的目标压力,贫困农户受助机会显著降低等突出问题。聚焦民族地区弱势群体基本生存和可持续发展,亟需加快建成基于兜底保障、"医疗-养老-助残"、社会参与和发展扶持为主导的"弱有所扶"多层次保障体系。
关键词:
民族地区 脱贫攻坚 弱有所扶 保障体系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高虹 王佳楠 吴比 石宝峰
论文通过梳理实施精准扶贫以来,我国14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脱贫现状,总结片区已脱贫县的历史经验,对未脱贫地区全部脱贫摘帽、已脱贫地区布局乡村振兴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正岩 高延雷 王志刚
产业扶贫作为扶贫开发的战略重点,以内生性的造血模式,通过"内部服务"联合"外部经营"助力贫困户脱贫致富,对于实现同步小康具有极大的推动意义。本文以世界银行在贵州省开展的第六期产业扶贫试点示范项目为例,通过对合作社经营发展现状的探究,试图辨析潜在的实践困境并给出应对之策,以期为我国扶贫事业提供有益参考。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黄进丽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思想是新时期扶贫攻坚的战略指导思想,单纯的经济援助和项目带动扶贫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精准扶贫的要求。在精准扶贫视域下,实施教育扶贫并且凸显职业教育的扶贫助困功能是少数民族地区精准脱贫的有效途径。文章从职业教育的招生、学生资助、精准培养、扶贫培训、就业、社会服务几个方面论述了少数民族地区职业院校服务于精准扶贫的路径,为地区脱贫攻坚以及职业教育社会功能的发挥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职业教育 精准扶贫 路径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文丰安
新时代扶贫开发方式创新转变是精准扶贫的重要实现路径。当前,我国精准扶贫实践困境主要表现在精准识别偏离、精准帮扶错位、精准管理缺位和与之相关的精准考核不完善等4个方面,究其原因,主要在于经济和文化深度性贫困以及政策执行主体面临双重压力、公共品供给错位、市场失灵的政府缺位等国家治理不足等。为此,在脱贫攻坚的最关键阶段,需要重点聚焦深度性贫困问题,从完善精准管理机制,提升帮扶政策精准度;强化力量集成,提升基层扶贫治理能力和水平;激发扶贫对象内生动力,提高其自我发展能力和积极性等方面增强精准扶贫力度,有效实现精准扶贫的常态化,确保2020年全面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
关键词:
新时代 精准扶贫 实践困境 反贫困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