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852)
2023(8622)
2022(6618)
2021(5999)
2020(4690)
2019(10284)
2018(10483)
2017(19437)
2016(10254)
2015(11349)
2014(10927)
2013(10112)
2012(8650)
2011(7578)
2010(7576)
2009(7212)
2008(6779)
2007(6266)
2006(5674)
2005(4932)
作者
(26881)
(22335)
(22024)
(21007)
(13927)
(10376)
(10034)
(8500)
(8437)
(7800)
(7447)
(7410)
(6951)
(6946)
(6811)
(6694)
(6550)
(6516)
(6455)
(6406)
(5508)
(5412)
(5324)
(5099)
(5083)
(5024)
(4967)
(4890)
(4487)
(4361)
学科
(37147)
经济(37107)
管理(27346)
(24199)
(19434)
企业(19434)
中国(14917)
(14206)
业经(12048)
方法(10580)
地方(10308)
农业(9298)
数学(8238)
(8213)
数学方法(8109)
(7720)
(7627)
理论(7443)
(6931)
(6923)
贸易(6918)
(6698)
产业(6247)
发展(6214)
(6202)
(6173)
教育(5960)
(5930)
银行(5924)
信息(5818)
机构
学院(133375)
大学(129967)
(49376)
管理(48833)
经济(48130)
研究(43398)
理学(41263)
理学院(40813)
管理学(39894)
管理学院(39646)
中国(32869)
(27610)
科学(26388)
(23079)
(21839)
中心(20797)
(20432)
(20381)
(19871)
师范(19688)
研究所(18359)
业大(18053)
财经(17763)
(17564)
北京(16950)
技术(16590)
(16214)
(16077)
农业(15546)
师范大学(15411)
基金
项目(89230)
科学(70673)
研究(69781)
基金(62563)
(53834)
国家(53386)
科学基金(46492)
社会(44243)
社会科(41627)
社会科学(41620)
(36466)
基金项目(32592)
教育(32517)
编号(30839)
(29793)
自然(28112)
自然科(27493)
自然科学(27488)
自然科学基金(26966)
成果(25184)
资助(23677)
课题(21437)
(20273)
重点(20213)
(19053)
(18789)
项目编号(18700)
(18360)
国家社会(18146)
创新(17694)
期刊
(62035)
经济(62035)
研究(39208)
中国(32268)
教育(22549)
(21343)
管理(18972)
学报(18666)
科学(17473)
(17406)
大学(14590)
农业(14477)
技术(13201)
学学(13179)
业经(12844)
(11788)
金融(11788)
图书(10737)
经济研究(10056)
财经(8149)
书馆(7881)
图书馆(7881)
问题(7779)
职业(7688)
(7140)
(7100)
(6816)
论坛(6816)
商业(6689)
(6656)
共检索到2065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君轶  李振亭  
我国正处在信息(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通讯网)、高铁及创新创业时代。信息和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推动着集通讯网、互联网、物联网于一体的信息空间的变革,我国高速交通发展也推动着融高铁、航空、高速公路于一体的高速交通复合网络。两个交通网络和信息网络的时空叠加成为我国现时代网络化的最大特点,这也使得空间逐步由异质性走向同质性,为集聚到弥散提供空间基础。
关键词: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沛林  
运用虚拟现实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记录、展示和传播自然与文化遗产及旅游景区,已成为我国遗产保护、数字景区和智慧旅游建设的重要内容。利用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模拟实现的旅游特色小镇虚拟旅游,为未来旅游业态的发展开拓了新的方向。一、虚拟现实有助于景区信息化管理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技术是一种可以创建和体验虚拟世界的计算机仿真系统,也是一种多源信息融合的交互式的三维动态视景和实体行
关键词: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曾江  慈锋  
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载体和发展模式,坚持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五位一体的多维发展理念,具有要素调节、结构调节、文化传承等诸多功能,能较好地解决当前城镇化面临的诸多发展不协调问题。特色小镇的建设需要建构文化、产业、区位等特色资源优势,注重因地制宜,形成集聚经济、共享经济、智慧经济,实现系统管控,并不断发展完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徐鹏  
江浙地区民营经济发达、城乡差距小、产业空间聚集等优势并未在其他地区具有共性,倚重文化资源而自发形成的乡村产业正逐渐形成规模。产业化开发乡村特色文化资源,有利于区域特色经济的培育和历史文脉的传承。文章以产业集群的视角梳理了小城镇的历时特征的,分析了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阶段性路径,结合河南省乡村文化资源开发的实践,提出了以文化产业集群打造中原版特色小镇的设想和建议,以期为促进河南特色小镇的健康发展提供政策参考。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备友  李守伟  刘思峰  
市场传闻及其扩散对证券市场行情有着非常明显的影响,但其扩散又受到证券市场结构的影响。文章将股票时间序列的相关系数矩阵看作网络邻接矩阵,得到了股票市场的两类网络化结构模型;根据传闻扩散的特点,提出了市场传闻在股票网络化结构中的扩散模型,并解析了扩散分布与分布密度。通过实证数据发现,这两类网络化结构分别是具有全连通特征的加权网络和具有无标度特征的正负加权网络;将市场传闻的扩散规律应用于这两类加权网络可以得到,全连通加权网络上扩散规律服从Logistic模型,而无标度加权网络上扩散规律受"中心"股票的影响非常显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贺定安  
本文提出了网络环境下 ,图书馆在实现数字化、网络化的同时 ,更应该加强图书馆特色化建设。图书馆特色化是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的文献保障基础 ,它为图书馆数字化、网络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文献支撑 ,是图书馆在网络环境下的必然选择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静  梁伟  王媛  
介绍开源内容管理系统(CMS)的技术优势,总结开源CMS在基层单位信息建设中的经验,研究利用开源CMS提供的核心模块及其功能进行二次开发的成功案例,对基层网络化信息建设有一定的示范和推动作用。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刘国斌  朱先声  
小城镇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新载体与新模式,是新时期我国重点发展的领域。特色小镇作为小城镇发展的有效模式,对新型城镇化发展意义重大,是实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的重要路径。然而,我国小城镇发展以及"半城镇化"所遗留的问题严重限制了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发展。为此,在特色小镇建设与新型城镇化的发展思路上,应培育特色小镇的特色产业,促进就地就近城镇化发展;塑造特色小镇的文化内涵,建设新型城镇化的人文城市;注重特色小镇的旅游与社区功能,体现新型城镇化的以人为中心。而在特色小镇与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上,应培育县域经济"亚核心",提高小城镇发展活力;完善顶层设计;激发社会资本参与的积极性,弥补资金缺口。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张兴昊  林丹彤  胡黎明  
等效孔隙网络模型基于统计参数描述多孔介质中复杂的孔隙结构,常用于分析多孔介质中渗流和机械弥散等物质运移过程的微观机理,但对溶质运移过程中分子扩散作用的研究相对较少.该文基于等效孔隙网络模型研究了多孔介质中溶质的对流、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过程,对多孔介质中溶质的运移规律进行研究.通过对等效孔隙网络模型参数进行敏感性分析,研究了多孔介质孔隙结构特征对有效扩散系数的影响;通过对比仅考虑机械弥散与同时考虑分子扩散和机械弥散的计算结果,讨论了分子扩散对于水动力弥散过程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有效扩散系数受到孔隙体积与孔喉扩散能力的共同影响,与孔喉曲率负相关,与配位数和连接数比值正相关;分子扩散作用与对流导致的机械弥散过程有耦合作用,分子扩散作用加速了溶质在低流速区域的运移.该文揭示了分子扩散作用影响水动力弥散过程的微观机理,为孔隙网络模型中的溶质运移通量计算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燕  张新美  
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的全新现象,县域特色产业是特色小镇发展的基础,特色小镇的建设与县域特色产业是脱贫工作的重要切入点。文章就脱贫视角下广西特色小镇建设与县域特色产业发展提出以下几点对策:第一,整合特色优势产业,夯实特色小镇发展基础;第二,制定合理特色产品价格,形成特色小镇内涵价值吸引力;第三,拓展流通渠道,完善特色小镇信息服务;第四,加大宣传推广力度,提高特色小镇知名度;第五,加强公共关系,助力特色小镇建设;第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促进特色小镇升级。
[期刊] 世界农业  [作者] 段金萍  
建设特色小镇,对中国优化城镇体系、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促进城乡一体化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法国是一个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特色小镇发展历史悠久,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经济发达、设施完善和环境优美的成熟特色小镇。本文选取法国依云小镇和格拉斯小镇,分析了其建设和发展的先进经验,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推进中国特色小镇建设的对策。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慧博  
除了综合运用传统金融手段和金融工具参与其中,要开辟更多渠道和方式调动金融资源和社会资本的介入,真正意义上发挥金融的杠杆效应特色产业小镇是近两年来国家在推进城镇化改革中的一个创新亮点,尤其是在一些拥有特色产业和优质生态环境的地区有着极其显著的发展优势和前景。特色小镇的试点是真正意义上通过培育各省市辖域内的拥有产业基础的特色产业,打造绿色生态环保的小镇经济来推动城镇化和城乡二元经济的联通。2016年10月,首批127个全国特色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孟祥宁  
广西特色小镇建设存在建设主体内生动力不足,产业类型单一,缺乏特色,政府、市场、社会力量角色职能定位分工不清,长短期战略目标统筹困难,区域个性彰显不足等问题。应转变观念,统筹好当前与长远;做好系统策划,统筹好特色与数量;合理划分职能,统筹好主体与主导力量,合理优化广西特色小镇建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梅  郝华勇  
农业型特色小镇的形态,表现为彰显特色的现代农业、融入文化元素、兼具旅游功能、基础设施完备、环境和谐宜居。建设路径应立足农业挖掘特色、延伸农业产业链实现一、二、三次产业融合、发展文化创意农业、叠加旅游功能。具体对策是突出市场主体运作、发挥政府引导和服务作用、拓宽融资渠道、强化人才支撑等。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邢志勤  
大力发展特色小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带动城镇与乡村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但是,由于城乡土地利用性质的不同,土地供需以及利用问题成为制约特色小镇发展建设的瓶颈,如何解决好这一问题将直接决定特色小镇的未来发展。目前,特色小镇建设的土地利用问题表现在农村集体用地和商用土地的利用权属、土地流转问题以及因特色小镇建设带来的土地收益分配等问题,这就需要从深远考虑,突破城镇化发展路径,转变特色小镇建设思路,协调特色小镇建设的社会、经济及环境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