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34)
2023(11154)
2022(9954)
2021(9351)
2020(7851)
2019(18438)
2018(18341)
2017(34748)
2016(19432)
2015(21934)
2014(21818)
2013(21725)
2012(20208)
2011(18221)
2010(17942)
2009(16346)
2008(15822)
2007(13655)
2006(12054)
2005(10379)
作者
(59220)
(48867)
(48686)
(46234)
(31545)
(23815)
(22055)
(19439)
(19060)
(17677)
(17260)
(16672)
(15845)
(15676)
(15320)
(15302)
(14873)
(14703)
(14353)
(14167)
(12468)
(12087)
(12001)
(11391)
(11040)
(10984)
(10932)
(10890)
(10035)
(9737)
学科
(74019)
经济(73936)
管理(53911)
(49236)
(40863)
企业(40863)
方法(34702)
数学(29918)
数学方法(29540)
(20925)
(19732)
中国(18927)
地方(17732)
(16838)
业经(16065)
(13976)
农业(13494)
理论(12942)
环境(12861)
(12088)
贸易(12080)
(11919)
(11658)
技术(11525)
(10554)
(10514)
财务(10478)
财务管理(10459)
教育(10407)
资源(10113)
机构
大学(275080)
学院(271616)
管理(107324)
(99297)
经济(96934)
研究(96608)
理学(93415)
理学院(92287)
管理学(90391)
管理学院(89937)
中国(68740)
科学(66267)
(61046)
(51962)
(50762)
研究所(47082)
业大(46734)
(44419)
(43369)
中心(42743)
农业(41275)
北京(37827)
(37242)
师范(36735)
(35619)
财经(35188)
(32690)
(31961)
(30638)
技术(30584)
基金
项目(196170)
科学(151918)
基金(140738)
研究(137319)
(125876)
国家(124867)
科学基金(105186)
社会(82456)
(78001)
社会科(77890)
社会科学(77863)
基金项目(75580)
自然(72794)
自然科(70903)
自然科学(70882)
自然科学基金(69607)
(66191)
教育(62078)
资助(58660)
编号(55769)
重点(44694)
成果(44621)
(42060)
(41948)
(40165)
课题(38687)
科研(38288)
计划(38263)
创新(37513)
大学(35223)
期刊
(108236)
经济(108236)
研究(75840)
学报(52556)
中国(52206)
科学(46117)
(45476)
管理(38854)
大学(37380)
学学(34976)
农业(32138)
(30712)
教育(30158)
技术(22622)
(18813)
金融(18813)
图书(18703)
业经(17667)
(17081)
经济研究(16220)
财经(16097)
资源(15777)
科技(14675)
业大(13897)
问题(13855)
(13533)
理论(13384)
(13252)
林业(13026)
书馆(12770)
共检索到39276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宝珊  谢从新  杨学峰  霍斌  
分别于2008年10月、12月和2009年3月、8月对西藏雅鲁藏布江谢通门江段的着生生物和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本次调查共检出着生生物12门104属,底栖动物3门26属。着生生物的密度和生物量以春季最高,分别为1 478 501.6ind./cm2和45 912.8×10-4 mg/cm2,夏季最低,分别为1 037.1ind./cm2和45.7×10-4 mg/cm2;而底栖动物的密度以秋季最高,为7 706.2ind./m2,但生物量却以春季最高,为12.8g/m2。着生生物和底栖动物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D),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Pielou均匀性指数(...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赵伟华  刘学勤  
2007年6月对西藏雅鲁藏布江雄村河段及其支流底栖动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底栖动物47种,隶属于20科42属,其中水生昆虫种类最多(92.8%)。干、支流底栖动物种类组成差异较大,且支流物种多样性高于干流。干流底栖动物现存量明显小于支流,干流密度和生物量(干重)均值分别为38.5±9.8 ind/m2和0.010±0.003g/m2,支流均值分别为130.2±15.0 ind/m2和0.055±0.040 g/m2。干流优势种为3种摇蚊科幼虫和1种腹足类;支流优势种为3种蜉蝣目稚虫和1种摇蚊科幼虫。在功能摄食类群方面,干流以直接收集者和刮食者为主,支流以直接收集者和捕食者为主。分析表明,干、支...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张泽鹏   金洪宇   李雷   鲁万桥   李慎辉   王海鹏  
为摸清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在2017年遭遇大型泥石流滑坡等自然灾害后大型底栖动物分布现状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分别于2022年10—11月(秋季)和2023年4—5月(春季)对墨脱江段及其附属支流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组成进行了调查,并对其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两季共采集大型底栖动物52个种类,隶属于3门3纲10目30科,其中水生昆虫占绝对优势(50种)。春季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为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1)、鳞石蛾属一种(Lepidostoma sp.);秋季优势种为四节蜉属一种(Baetis sp.1)、缺距纹石蛾属一种(Potamyiasp.),且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在春季和秋季间存在一定的差异(P<0.001)。流域内秋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为6.67ind/m~2,总平均生物量0.04g/m~2;春季大型底栖动物的总平均丰度高于秋季,为8.71ind/m~2,总平均生物量0.04g/m~2。此外,大型底栖动物生物多样性在不同季节的干、支流均呈现出一定的差异(P<0.01)。对比已发表数据(2015—2016年)并结合现阶段水体环境因子现状,大型底栖动物优势种已发生明显变化,且物种总丰度及生物量严重下降,说明灾害后水生生物栖息环境已受到干扰,大型底栖动物现存量较少,结果可为高原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李雷  马波  金星  金洪宇  吴松  陈中祥  程磊  王念民  郝其睿  
本研究首次对西藏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鱼类群落结构及多样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根据2015年春季(4月),2017年春季(3—4月)和秋季(11月)在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墨脱江段及其附属湖泊布裙湖进行的渔业资源调查数据,对墨脱江段鱼类群落结构特征及多样性的空间变化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春、秋季墨脱江段及布裙湖共捕获鱼类18种,隶属于2目4科13属,其中外来鱼类2种,分别为鲤(Cyprinus carpio)和麦穗鱼(Pseudorasbora parva)。通过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发现新物种3种,分别属于裂腹鱼属(Schizothorax)、墨头属(Garra)和鰋属(Exostoma),暂时命名为裂腹鱼属待定名种(Schizothorax sp.)、墨头鱼属待定名种(Garra sp.)和鰋属待定名种(Exostoma sp.)。春季墨脱江段干流和支流的鱼类种类组成存在显著差异,干流主要由大中型鱼类组成,支流主要为小型鱼类。优势种组成也存在差异,仅弧唇裂腹鱼(Schizothorax curvilabiatus)为干流和支流的共有优势种。相对资源量最高的鱼类为弧唇裂腹鱼(S. curvilabiatus),在干流中平均每小时电捕获鱼类重量为9844.7 g;平均每组网捕获鱼类重量446.0 g,支流平均每小时电捕获鱼类重量为486.4 g。物种多样性指数(H')变化范围为0.95~1.77,丰富度指数(D')变化范围为0.58~1.13,均匀度指数(J')变化范围为0.37~0.77,其中干流物种的多样性指数、丰富度指数和均匀度指数均低于支流,表明春季墨脱江段干流鱼类物种多样性明显低于支流。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吕洋  董国涛  杨胜天  周秋文  蔡明勇  
利用2001-2012年MODIS NDVI月数据,基于趋势分析法和Hurst指数法分析了雅鲁藏布江流域植被覆盖的时空分布及其变化规律,并采用基于像元的空间统计方法,结合TRMM月降水数据和SRTM DEM数据定量分析了NDVI与降水和高程的关系。结果表明:①雅鲁藏布江流域内NDVI整体上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近12年间流域NDVI较为稳定;②流域NDVI改善的面积大于退化的面积,总体上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但这种趋势的持续性呈现显著的空间差异;③流域NDVI与降水之间存在较为明显的正相关,其决定系数为0.496,NDVI随降水增加的速度约为0.052/100mm。当年降水量超过1 000mm时,...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马宝珊  谢从新  霍斌  
2008年8月至2009年8月在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采集到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1 126尾,对其生活史对策和种群资源利用现状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异齿裂腹鱼的总死亡系数(Z)雌性为0.090/a,雄性为0.112/a;自然死亡系数(M)雌雄分别为0.053/a和0.064/a;捕捞死亡系数(F)雌雄分别为0.037/a和0.048/a;开发率(E)雌雄分别为0.415/a和0.428/a。以达氏鳇(Huso dauncus)和尖头塘鳢(Eleotris oxycephaoa)作为参照物,运用模糊聚类进行分析,表明异齿裂腹鱼属于比较典型的K-选择类型鱼类。在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税晓洁  
彭错林的泥石流雅鲁藏布江过了里孜以后进入中游,河谷变窄,渐有灌木生长,人烟多了起来。过萨嘎,雅鲁藏布江一改温柔,进入狂怒的仁庆顶、抗耐峡谷。这里山高谷深,滩多浪急,我们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檀吉波  
~~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税晓洁  
出拉萨,过日喀则,逆江而上,一直向西,经拉孜、萨嘎、仲巴,我们去寻访这条高原民族母亲河—雅鲁藏布江的源头。这条我国著名的外流河,西藏第一大河,名称来源于藏语,意思是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檀吉波  
~~
关键词: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檀吉波  
关键词: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籍  邹梓颖  
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基础。雅鲁藏布江流域是青藏高原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区域。基于此,在梳理近年来GEP核算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雅鲁藏布江流域特征和主体功能的GEP核算指标体系,选择科学的技术方法,开展雅鲁藏布江流域GEP核算,并为其政策创新应用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2020年雅鲁藏江流域GEP为7383.82亿元,其中气候调节和水源涵养生态产品价值较大;(2)2000—2020年期间,剔除价格因素影响,雅鲁藏布江流域GEP增加1 638.5亿元,增幅为28.5%;(3)GEP核算结果可以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保护成效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领导干部的绿色政绩考核提供支撑。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黄浠  王中根  桑燕芳  杨默远  刘晓聪  巩同梁  
本文以雅鲁藏布江流域为研究区,利用13个气象站点的实测降水量数据在年和月尺度上验证了中国地面降水网格数据、CRU(Climatic Research Unit)降水数据和GLDAS(Global Land Data Assimilation System)降水数据的精度,并分析了不同源数据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和概率分布特性之间的差异。结果表明:4种不同来源的降水数据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年尺度和月尺度上中国地面降水网格数据与实测降水量数值最接近;而CRU降水数据和GLDAS降水数据与实测降水量相差较大,在使用时需谨慎。从空间差异性看,年尺度上CRU降水数据在每个站点与实测降水数据的相关性均高于GLDAS降水数据,说明前者的空间一致性较好,但相对误差却比GLDAS降水数据大。从年内变化趋势看,中国地面降水网格数据能较好地反映流域降水月尺度的变化特征,CRU降水数据则在流域大部分地区的汛期时段都存在明显的高估,而GLDAS数据无法反映月降水变化趋势,年内坦化现象十分显著。从年际变化特征看,中国地面降水网格数据能较好地反映实际降水量的年际变化特征,而GLDAS降水数据和CRU降水数据反映的降水量年际变化特征偏小,其中GLDAS数据的坦化现象更严重,会高估低降水值,低估高降水值。从降水概率分布情况来看,3种来源的降水数据均不能反映站点实测的极端降水事件。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张籍  邹梓颖  
生态产品总值(GEP)核算是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基础。雅鲁藏布江流域是青藏高原打造生态文明高地的重要区域。基于此,在梳理近年来GEP核算研究进展的基础上,建立了符合雅鲁藏布江流域特征和主体功能的GEP核算指标体系,选择科学的技术方法,开展雅鲁藏布江流域GEP核算,并为其政策创新应用提出建议。结果表明:(1)2020年雅鲁藏江流域GEP为7383.82亿元,其中气候调节和水源涵养生态产品价值较大;(2)2000—2020年期间,剔除价格因素影响,雅鲁藏布江流域GEP增加1 638.5亿元,增幅为28.5%;(3)GEP核算结果可以为雅鲁藏布江流域生态保护成效评估、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和领导干部的绿色政绩考核提供支撑。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都煜  马波  李雷  金星  王鹏  陈中祥  吴松  张驰  龚君华  
西藏地区雅鲁藏布江中游分布有6种特有裂腹鱼类,是地方重要的土著经济物种。近年来,受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裂腹鱼类资源已严重衰退而处于濒危,急需开展裂腹鱼类的资源现状调查及保护等级评价工作。本课题组分别于2015年和2017年的春季(4—5月),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渔业资源进行调查监测,参阅相关文献资料,采用珍稀性、物种价值和人为干扰共3个一级指标和5个二级指标建立优先保护等级的定量评价体系,对6种裂腹鱼类的资源状况及濒危状况进行评价,根据评分标准与优先保护综合评价值(R)确定裂腹鱼类的优先保护等级。研究结果表明,尖裸鲤(Oxygymnocypris stewartii)为一级优先保护鱼类,双须叶须鱼(Ptychobarbus dipogon)为二级优先保护鱼类,拉萨裂腹鱼(Schizothorax waltoni)和巨须裂腹鱼(Schizothorax macropogon)为三级优先保护鱼类,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 o’connori)和拉萨裸裂尻鱼(Schizopygopsis younghusbandi)为四级优先保护鱼类。评价分级结果与实际情况相符,真实地反映了6种裂腹鱼类优先保护顺序。本研究对雅鲁藏布江中游的鱼类保护等级提出建议,为鱼类资源的科学保护管理等提供参考和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