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0)
2023(1767)
2022(1520)
2021(1458)
2020(1324)
2019(2894)
2018(2656)
2017(4352)
2016(2758)
2015(3095)
2014(3033)
2013(3111)
2012(3167)
2011(2810)
2010(2876)
2009(2544)
2008(2560)
2007(2152)
2006(1906)
2005(1721)
作者
(11346)
(9497)
(9489)
(9050)
(6009)
(4842)
(4274)
(3968)
(3762)
(3443)
(3388)
(3359)
(3151)
(3142)
(3091)
(3032)
(2908)
(2815)
(2752)
(2671)
(2618)
(2414)
(2413)
(2196)
(2100)
(2087)
(2070)
(2044)
(2037)
(2027)
学科
(7764)
经济(7761)
(4691)
地方(4375)
教育(4263)
(3933)
研究(3831)
研究生(3489)
管理(3121)
(2663)
(2651)
(2607)
方法(2349)
(2229)
制度(2216)
地方经济(2186)
服务(2167)
(2146)
医疗(2144)
数学(2107)
中国(2085)
数学方法(2049)
生态(2007)
农业(1929)
(1754)
贸易(1750)
环境(1740)
(1673)
森林(1673)
(1659)
机构
大学(41374)
学院(39136)
研究(22008)
科学(16794)
(13677)
中国(12867)
(12640)
研究所(11891)
业大(11205)
(10709)
农业(10695)
(10305)
经济(9759)
管理(9572)
(9273)
(9190)
(8600)
中心(8177)
理学(7884)
理学院(7654)
实验(7591)
实验室(7273)
北京(7214)
管理学(7118)
农业大学(7102)
管理学院(7053)
(7047)
重点(6973)
研究院(6852)
科学院(6803)
基金
项目(31570)
科学(22534)
(21958)
国家(21828)
基金(21121)
研究(17851)
科学基金(16201)
自然(13242)
自然科(12799)
自然科学(12790)
(12642)
自然科学基金(12523)
(11731)
基金项目(11291)
资助(9014)
科技(8780)
社会(8513)
计划(8404)
教育(8353)
重点(8326)
社会科(7959)
社会科学(7957)
(7135)
科研(6566)
专项(6461)
编号(6351)
课题(6093)
(5902)
(5786)
创新(5682)
期刊
学报(13810)
(13650)
经济(13650)
研究(13129)
中国(11609)
科学(11509)
(11451)
大学(9471)
学学(9128)
农业(7586)
教育(7436)
林业(6463)
(6341)
(4795)
业大(4532)
资源(3876)
(3224)
卫生(3224)
自然(3132)
研究生(3117)
(3110)
学位(3102)
农业大学(2990)
科技(2971)
管理(2496)
中国农业(2402)
科技大(2388)
科技大学(2388)
(2270)
自然科(2264)
共检索到621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晓君  颉耀文  包玉海  Altanchimeg  
【目的】为防控蒙古国雅氏落叶松尺蠖(Erannis jacobsoni Djak)扩散,预测该虫在蒙古高原的潜在适生区分布。【方法】选取影响雅氏落叶松尺蠖适生性的6个气象指标,基于害虫分布点和寄主分布数据,利用Maxent模型和气候相似性分析方法,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预测害虫适生区,并将这2种方法相结合预测害虫适生区细化分布。利用Kappa系数对3种方法的预测精度进行评定。【结果】Maxent模型、气候相似性分析法以及2种方法综合预测的适生区总面积分别为9.11,10.34和7.56 万km2;三者预测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袁其站  张慧勤  李剑吾  霍宝民  李岩  
根据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的主要因子 ,用灰色关联分析、数量化 -灰色关联分析以及多项式回归等方法 ,对河南省日本落叶松适生区域进行了研究 .结果表明 :河南省适宜日本落叶松生长的海拔范围为 770~ 2 32 0m .其中 ,最适生区海拔为 [1 0 30 ,1 6 5 0 ]m ;适生区海拔为 (1 6 5 0 ,2 32 0 ]m ;次适生区海拔为 [770 ,1 0 30 )m .影响日本落叶松生长的立地因子大小依次为 :海拔、坡向、土层厚度、土壤种类和坡位 ;气象因子大小依次为 :降水量、相对湿度、日照时数、7月份平均气温、无霜期、蒸发量、年均气温、≥ 1 0℃积温、1月份气温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董文宇  邢志远  惠淑荣  刘强  周海峰  
利用W e ibu ll分布对日本落叶松直径结构进行研究。根据检验结果表明:拟合效果良好,并据此建立起了a、b、c参数的预测模型。提出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结构合理分布的理论参数,为合理经营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孙一博  刘强  李凤日  
【目的】消光系数(k)是模拟树冠光分布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通过对比常见的获得k值的方法,筛选最优方法,对长白落叶松人工林树冠内光合有效辐射(PAR)进行动态估计。【方法】(1)将实测的PAR数据按3∶1划分为拟合数据和检验数据,利用拟合数据构建k值预估模型(方法 I)。(2)用拟合数据,采用人为设定不同梯度的k值估计树冠PAR,筛选最优的k值(方法 II)。(3)基于叶倾角数据,采用2种不同的平均叶倾角公式(方法 III-1、方法 III-2),对k值进行计算。将检验数据作为独立样本对以上3种方法估计的PAR进行独立性检验。通过对比以上3种方法对树冠内PAR的估计效果,选择最优的k值计算方法,结合气象数据对PAR进行动态估计。【结果】根据实测PAR数据计算的树冠各轮层k值存在较大差异,总体在0.1~1.5之间,且与相对着枝深度(RDINC)呈明显的指数函数或幂函数关系。同时太阳高度角(Sa)、累积叶面积最大值(MCLA)、叶面积密度(NAD)和树冠表面积(CS)对k值的垂直变化也有明显影响。因此方法I将指数函数作为基础模型,以RDINC、Sa、CLA、NAD和CS为自变量建立了k值估计模型,模型的拟合效果较好(R2=0.736,RMSE=0.124)。方法 II中,当k取0.32时对PAR的估计效果最好。利用方法 III计算的各轮层消光系数差异较小,总体在0.3~0.7之间。采用独立样本检验以上3种方法对PAR估计的效果,结果表明方法 I对PAR的估计效果较好(平均误差ME=2.88,平均误差绝对值MAE=117.4,预估精度P=91.53%),方法 II对PAR的估计效果次之(ME=-7.2,MAE=217.5,P=88.12%),方法 III对PAR最差(方法 III-1中ME=121.4,MAE=210.1,P=55.85%;方法 III-2中ME=226.4,MAE=259.0,P=42.93%)。【结论】k值在不同林木、不同轮层及不同的太阳高度情况下并不是一个固定值。本研究建立的k估计模型充分考虑了以上3个重要变量,符合客观实际,且对估计长白落叶松树冠PAR有良好的效果,研究结果为人工长白落叶松树冠内不同位置净光合速率的模拟提供了基础。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彦东  沈有信  白尚斌  王政权  
用土钻法调查了水曲柳、落叶松纯林及其混交林的根系分布 ,并在温室内用盆栽和床栽方法测定了混栽及纯栽水曲柳、落叶松的根系生长。野外调查结果表明 :在混交林中 ,水曲柳、落叶松根系的水平分布不同 ,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水曲柳带内 1、2行间 ,水曲柳根密度分别为 32 37 2g·m- 3 和 3130 2g·m- 3 ,无明显差异。而在水曲柳落叶松相邻行间和落叶松带内 1、2行间 ,落叶松的根密度分别为 939 4g·m- 3 和2 745 3g·m- 3 ,差异明显。水曲柳根系有向落叶松带伸展的趋势 ,而落叶松根系的分布则受到水曲柳的抑制。混交林中根系的垂直分布更加均匀 ,在水曲柳落...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梅莉  王政权  程云环  韩有志  张卓文  
以水曲柳和落叶松为研究对象,在一个生长季内采用随机土芯法研究了林地土壤速效氮和细根的空间分布变异以及2树种细根对速效氮的觅食行为。结果表明:水曲柳和落叶松细根各参数(生物量,根长密度和比根长)及土壤速效氮(铵态氮和硝态氮)在林地土壤中呈异质性分布,水曲柳细根各参数平均值显著高于落叶松,但2树种细根的变异系数一致。2树种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均与2种形态氮呈显著正相关,但水曲柳细根与2种形态氮相关性高于落叶松,而且硝态氮对2树种细根生物量和根长密度分布的影响大于铵态氮,比根长与速效氮没有显著相关性。以上研究结果表明,2树种具有较强通过在富养的土壤斑块增生而有效觅食的能力,但水曲柳细根的这种增生能力...
[期刊] 草业科学  [作者] 张艳珍  王钊齐  杨悦  李建龙  张颖  章超斌  
为了实现大面积遥感定量评估蒙古高原草地退化状况,利用NDVI数据反演1982-2013年草地植被覆盖度,并以1982-1985年覆盖度作为基准数据,计算1986-1999年和2000-2013年草地退化指数。结果表明,1986-1999年和2000-2013年,蒙古高原草地覆盖度分别达到14.60%和18.43%,呈上升趋势;1986-1999年显著(P<0.05)和极显著(P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段文标  颜永强  赵雨森  
以莲花湖库区落叶松水源涵养林为研究对象,由入渗速率拟合入渗模型,运用地统计学理论与方法对模型参数进行空间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采用Philip公式对入渗过程进行数学模拟最佳,模型参数吸渗率和稳渗率均服从对数正态分布,空间相关性强,结构比分别为0.867、0.759,变程分别为29.13 m、6.16 m,分维数分别为1.786、1.970。两者块金值都很小,小尺度内非连续性变异不明显,空间分布格局相类似,空间自相关范围内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R为0.48。二者相比,吸渗率空间自相关尺度大,空间分布较简单;稳渗率均一性差,空间分布复杂,破碎化程度高。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洪信谱  凌远云  张鲜艳  陈敬诗  
用国营大老岭林场日本落叶松的20块标准地每木检尺资料,探讨了日本落叶松人工林林分中胸径的分布规律。结果表明,以95%的可靠性进行X2检验,有13块遵从正态分布,有15块遵从Weibull分布。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新  郭景唐  陈峻崎  
本文对华北落叶松各器官在不同时期的营养元素含量作了分析,结果表明,叶中各元素的含量顺序为N>K>Ca>P>Mg>Fe>Mn>Zn>B>Cu,其它器官为N>Ca>K>P>Mg≥Fo>Mn>Zn>B>Cu.各元素在树体内的分布状况随着生长季节有所变化,其中N、P、K、Mg、B比较一致,为叶>细枝>细根>粗枝>粗根>干.叶中N,P、K、Zn、BA生长季开始到结束表现为持续减少,而Ca、Mg、Mn则表现出累积趋势.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舒洋  周梅  赵鹏武  葛鹏  张波  王梓璇  赵威  
【目的】分析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兴安落叶松林土壤碳密度分布特征,为研究地区人工林生态系统碳汇管理及造林实践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5年7-8月,以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荒山荒地、水湿地、火烧迹地)和林龄(幼龄林、中龄林)的兴安落叶松林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与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兴安落叶松幼龄林和中龄林040cm土层土壤有机碳、碳密度以及分布特征进行比较研究。【结果】不同人工更新造林方式下,幼龄林和中龄林落叶松各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分别为26.84105.42,30.261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李文博  吕振刚  黄选瑞  张志东  
准确预测森林立地生产力是进行高效森林经营的关键。立地指数是森林生产力可靠的评价指标之一。基于地形、气候和土壤因子以及220块样地解析木数据,采用回归克里格(RK)模型对塞罕坝机械林场华北落叶松(Larix principis-rupprechtii)人工林立地指数(SI)进行空间插值预测,并分析了不同半变异函数对RK模型精度的影响。拟合结果表明:基于高斯半变异函数的RK模型精度优于球状和指数RK模型,且具有较小的残差(RMSE=0.82 m,MAE=0.66 m),表明高斯RK模型具有很强的预测SI能力;高斯半变异函数分析表明研究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SI存在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在724.89 m变程内差异显著;影响华北落叶松立地指数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有土壤全氮、土壤pH、夏季降水量和春季降水量;立地生产力较高区域一般分布在春季降水适中、夏季降水较多、土壤为中性及偏酸性且全氮含量较高的东南部地区,占研究区总面积的32.00%,而在春、夏季降水量少或者春季降水量过多、土壤全氮含量过低且偏碱性的北部边缘地区立地生产力较低,仅占研究区总面积的8.90%。研究区土壤、气候因子与树木生长习性共同决定了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的分布格局。通过降低土壤酸碱度和适当施加氮肥等措施,可以提高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生产力。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马钦彦  刘志刚  潘向丽  韩海荣  张戎  
根据 1 991~ 1 992年生长季中 2 9d的观测资料和 32株伐倒木分层测定数据 ,对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林冠结构、光合有效辐射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研究 .结果表明 ,华北落叶松林木一级侧枝倾角随枝龄增长而增大 ,随着枝高度增加而减小 ;枝长随着枝高度降低而增大 .林分叶面积指数约 3/ 5分布在冠深 2 .5~ 4.5m (高密林分 )和 3.5~ 5 .5m (低密林分 )的空间内 .叶面积指数、枝表面积指数随冠深的累积分布曲线均呈S型 .生长季林冠对光合有效辐射的日平均透过率和反射率均为 7月 <7月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玉宝  乌吉斯古楞  王百田  王立明  达布希拉图  
通过样地调查,分析了不同结构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林木分布格局特征。研究表明:(1)年龄36~65年草类-落叶松林和年龄54~63年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中,均匀分布、随机分布和聚集分布所占比例分别为6.2%、50%、43.8%;(2)按林型分,草类-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中,均匀分布和随机分布所占比例均11.1%,聚集分布占77.8%。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均为随机分布;(3)树种组成在6落4阔~10落范围内,草类-落叶松林和杜香-落叶松林分布格局主要为聚集分布和随机分布两种类型。聚集分布主要集中在树种组成7落3阔~9落1阔范围内。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玉宝  张秋良  王立明  
以内蒙古根河林业局潮查林场境内的在20世纪80年代初主伐利用后形成的兴安落叶松过伐林为研究对象,利用兴安落叶松林8块标准地每木定位数据,分析林木分布格局和样方(5 m×5 m)林木株数对枯立木株数影响,探讨了林分大树和更新幼树位置与枯立木位置的关系,阐明了枯立木分布格局形成机制。结果表明:1)各树种枯立木比例,随树种组成成数增加而增大。枯立木主要在更新幼树阶段形成,径级分布集中在4径阶以下,其株数占总数的比例平均达82.2%。在更新幼树(含枯立木)中,生成枯立木的比例平均达8.8%。2)枯立木分布格局为聚集分布。林木分布格局、样方林木株数和更新株数与枯立木株数有显著正相关关系,林木分布格局对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