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907)
- 2023(11539)
- 2022(10215)
- 2021(9419)
- 2020(8013)
- 2019(18308)
- 2018(18425)
- 2017(35420)
- 2016(19349)
- 2015(21938)
- 2014(22032)
- 2013(21960)
- 2012(20451)
- 2011(18577)
- 2010(18719)
- 2009(17167)
- 2008(16384)
- 2007(14393)
- 2006(12697)
- 2005(11287)
- 学科
- 济(95510)
- 经济(95428)
- 管理(53918)
- 业(48097)
- 企(39822)
- 企业(39822)
- 方法(37138)
- 数学(32221)
- 数学方法(31913)
- 地方(22344)
- 学(20877)
- 中国(20744)
- 农(20049)
- 业经(18736)
- 财(17478)
- 地方经济(14056)
- 贸(13801)
- 贸易(13794)
- 农业(13635)
- 和(13561)
- 制(13522)
- 易(13274)
- 环境(13267)
- 理论(13173)
- 融(11768)
- 金融(11764)
- 技术(11176)
- 银(11095)
- 银行(11046)
- 划(10735)
- 机构
- 大学(283013)
- 学院(281169)
- 济(116092)
- 经济(113567)
- 管理(109564)
- 研究(99114)
- 理学(94790)
- 理学院(93714)
- 管理学(92129)
- 管理学院(91637)
- 中国(71239)
- 科学(62779)
- 京(60342)
- 所(51461)
- 财(49561)
- 农(47238)
- 研究所(47054)
- 中心(43279)
- 业大(43256)
- 江(40473)
- 财经(40270)
- 北京(38508)
- 农业(37144)
- 范(36679)
- 经(36491)
- 师范(36340)
- 院(35780)
- 经济学(34773)
- 州(33113)
- 经济学院(30969)
- 基金
- 项目(192444)
- 科学(149018)
- 研究(139239)
- 基金(137674)
- 家(120873)
- 国家(119872)
- 科学基金(101215)
- 社会(86228)
- 社会科(81587)
- 社会科学(81562)
- 省(75612)
- 基金项目(73442)
- 自然(66274)
- 自然科(64631)
- 自然科学(64616)
- 划(63532)
- 自然科学基金(63433)
- 教育(62553)
- 资助(57291)
- 编号(56382)
- 成果(46059)
- 重点(42905)
- 发(41831)
- 部(41760)
- 创(39359)
- 课题(39189)
- 科研(36736)
- 创新(36731)
- 大学(35462)
- 教育部(35292)
- 期刊
- 济(133231)
- 经济(133231)
- 研究(84983)
- 中国(49703)
- 学报(47653)
- 农(43027)
- 科学(42831)
- 管理(40829)
- 财(35659)
- 大学(34854)
- 学学(32999)
- 农业(30195)
- 教育(28262)
- 技术(24156)
- 融(22229)
- 金融(22229)
- 经济研究(21586)
- 财经(20098)
- 业经(20042)
- 经(17140)
- 问题(16903)
- 业(15215)
- 图书(15167)
- 技术经济(14855)
- 理论(14230)
- 科技(13703)
- 实践(12900)
- 践(12900)
- 现代(12841)
- 版(12389)
共检索到4133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陈源闽 王勇 张艳萍 王永 李敬起 廉勇 赵彦 张颖力
胡萝卜雄性不育性遗传类型表现有两种,即细胞质不育型和核质互作不育型。瓣化型雄性不育为细胞质不育型,是易于保持的不育类型,而褐药型雄性不育属于核质互作不育型,遗传复杂。根重、根粗性状在遗传中表现出较高的超中亲现象。
关键词:
胡萝卜 雄性不育 遗传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尹立荣 管长志 顾自豪 陈磊
利用胡萝卜雄性不育系配制 4 3个杂交组合 ,对其花型、根重、根长和根色等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 ,胡萝卜正常花有 3种类型 ,雄性不育花有 4种类型 ,各不育系的遗传表现不同 ;单根重、根粗、根长性状在遗传中表现出较高比率的超高亲现象 ,根的颜色中黄心对于红心属于显性性状遗传 ,且具有积加效应。
关键词:
胡萝卜 雄性不育 经济性状 遗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国平 曹寿椿
采用双亲本杂交遗传设计,运用P1、P2、F1、RF1、F2、RF2、B1、RB1、B2和RB210个世代的材料,对不结球白菜11个质量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叶片深裂对叶片无缺刻为显性,受1对基因控制。(2)叶面有刺毛对无刺毛为显性,叶面皱缩对叶面平滑为显性,叶缘锯齿对全缘为显性,均分别由1对主效核基因和细胞质修饰基因所控制。(3)圆梗对扁梗为显性,由2对核基因和细胞质修饰基因共同控制。(4)直立束腰对直立不束腰为显性,由3对互补基因控制;叶色深绿对黄绿为显性,受3对重叠基因控制。(5)直立对塌地为不完全显性,F1代表现为半直立;有分蘖对无分蘖为不完全显性,F1代表现为中间类型而...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质量性状 遗传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柳李旺 李冰霜 董俊辉 张晓莉 王燕 徐良
细胞质雄性不育(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在萝卜与近缘芸薹属作物杂种优势利用中起着重要作用,CMS育性机理的研究有助于揭示细胞核–质互作的分子基础。萝卜CMS不育类型主要有Ogura、Kos、NWB和DCGMS等。Ogura CMS起源于日本野生萝卜,多在四分体–单核小孢子期败育;NWB和DCGMS CMS起源于欧洲野生萝卜,败育发生在单核小孢子时期。现已鉴定到多个萝卜CMS不育基因(orf138、orf125、orf463和orf463a等)及育性恢复基因(Rfo、Rf3、Rfs、Rfk1和Rfd1等)。通过分析不育基因与恢复基因遗传模式、结构特征和作用机制,初步阐明了萝卜Ogura CMS形成与育性恢复机制,即恢复基因PPR-B蛋白特异结合不育基因orf138 mRNA,充当核糖体阻断剂特异性地阻止翻译延伸,从而降低ORF138蛋白含量以恢复育性;但是恢复基因PPR-B蛋白上的结合位点尚需鉴定。此外,对育性恢复基因标记开发、雄性不育系转育、以及作为近缘种的不育胞质源等萝卜CMS不育胞质利用相关领域研究进展进行了阐述,并展望了CMS不育性遗传机制与利用领域存在的问题及研究重点。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王勇 段玉 任霄云 杜刚强 张艳萍
对胡萝卜 2 0个亲本的小区产量等 11个性状 ,采用综合评分法及通径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参试的 4个母本不育系 ,4个父本自交系综合性状较好 ,分别为S8,S4 ,S2 ,S5和C94 3,C94 1,C972 ,C96 1。胡萝卜亲本选择选配时 ,应首先考虑单根重。其次考虑商品产量和收获时最大叶长 ,同时要兼顾抽苔率、黄心率、髓指数较低的材料
关键词:
胡萝卜 综合性状评价 表型相关 通径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毛笈华 茅淑敏 庄飞云 欧承刚 赵志伟 鲍生有
先期抽薹已成为胡萝卜冬春大棚栽培和早春露地栽培的瓶颈,了解胡萝卜先期抽薹调控机理,有助于开展耐抽薹品种的选育。以春季栽培先期抽薹敏感的松滋野生胡萝卜(P1)为亲本,分别与6个栽培品种正反杂交获得F1和F2进行遗传分析,结果表明,胡萝卜先期抽薹以加性效应(VA)为主,还有显性效应(VD)及环境因子(Ve)。在露地和温室低温天数相似的生长条件下,P1和7262B(P6)在温室中的先期抽薹率显著降低,Amsterdam forcing(P4)在温室中均未出现抽薹,这可能是弱光条件所致。通过对P1、P4及其F1、F2植株遮光处理,发现短日照可显著推迟P1、F1和F2植株起始抽薹时间,降低先期抽薹率,而...
关键词:
胡萝卜 先期抽薹 遗传 低温 光照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李雪微 郭超程 宋瑶 高长斌 张小康 熊秋芳 刘克德
为筛选控制萝卜花叶性状的候选基因,以萝卜花叶品种J4和板叶品种WA构建F_2分离群体,在F_2群体中,选择20个花叶和20个板叶单株,分别构成花叶和板叶DNA混合池,分析花叶性状的遗传规律。结果显示:萝卜花叶性状受1对基因控制,且花叶对板叶呈不完全显性;结合集团分离分析(bulked segregant analysis,BSA)与简化基因组测序基因型分析技术(genotyping by sequencing,GBS),将花叶基因定位在R7染色体0.07~7.97 Mb区间内;通过萝卜全基因组与甘蓝型油菜全基因组的共线性分析发现,萝卜候选区间内0.87~1.32 Mb与油菜A10染色体的16.35~16.80 Mb存在很好的共线性;对共线性区段进行基因功能注释确认Rs390250(899863~901 651 bp)为萝卜花叶的候选基因;该基因编码1个HD-ZipⅠ(the class Ⅰ homeodomain leucine-zipper)转录因子,其位于第二外显子的非同义突变位点T425C会导致LZ(leucine zipper)结构域内保守氨基酸的改变,可能是导致叶形变异的关键位点。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曾国平 曹寿椿
选用6个杂交组合的P1、P2、F1、F2、B1和B2家系的平均数及其方差,估计了不结球白菜15个农艺性状的基因效应、遗传力和基因效应对杂种优势的贡献。结果表明:15个性状的遗传基本符合“加性—显性—上位性”遗传模式或部分拟合模式。所有性状的各组合均有显著的加性效应和1~3种上位效应,1/3的组合有显著的显性效应。单株重、叶片重、叶柄重和株高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高,菜头粗度、叶柄宽度和叶柄厚度等性状的广义遗传力较低。杂种优势主要表现在单株重、叶片重、叶柄重等产量性状上,显性效应[h]和上位效应[l]对杂种优势的贡献均具有重要作用。这三个性状的遗传均受重复型互作基因的控制。
关键词:
不结球白菜 农艺性状 基因效应 遗传力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赵彦 陈源闽 廉勇 王勇 张艳萍 李敬起
利用RAPD技术对34份胡萝卜种质资源进行遗传多样性研究,以探明各材料间的亲缘关系、遗传多样性及其分类,为进一步利用和创新品种提供参考信息。结果表明,20条随机引物共扩增出139个DNA片段,其中99条带表现出多态性,占总带数的76.74%,对其进行数据化处理后聚类,34份胡萝卜材料可划分为5个类群。材料的归组与根形、根长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
胡萝卜 种质资源 遗传多样性 RAPD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梁艳荣 胡小红 陈源闽 王勇 张艳萍 张少英
为进一步揭示与研究胡萝卜雄性不育的生化遗传机制,分析了胡萝卜雄性不育系及其同型保持系在花蕾发育的不同时期蛋白质、可溶性糖、丙二醛、脯氨酸、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从小花蕾到盛花期,不育系和保持系蛋白质含量均呈现由高向低变化的趋势,不育系各期蛋白质含量均低于保持系;可溶性糖含量逐步升高,到盛花期达到最大值,不育系可溶性糖均低于保持系;不育系脯氨酸含量呈下降的趋势,而保持系则呈上升的趋势;不育系脯氨酸含量低于保持系,其中盛花期脯氨酸含量差异最大;超氧化物歧化酶含量逐步升高,保持系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高于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含量的变化趋势为高—低—高,不育系过氧化物酶含量高于...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郭蓉 李霞 张金文 李兴涛 杨慧 刘玲
选黑田五寸胡萝卜栽培种,通过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植株。结果表明:抗性愈伤和芽分化用不同浓度Kan筛选,Kan抗性芽的分化频率可达52%,Carb 500 mg/L能够完全抑制农杆菌的生长并能促进芽的分化;适当浓度的Cef对根形成有一定促进作用。转基因植株炼苗,采用塑料布覆盖并逐渐打开通风口通风的方法,抗性植株长势好,抗性强,成活率可以提高35%。低温春化,大棚和陆地相比,死亡率降低了49.5%。对7个株系T1植株的PCR分析,得出其中两株系接近1∶1,另两株系为1∶3。
关键词:
胡萝卜 转化体系 低温春化 农杆菌介导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李晓梅 杨峰 雍晓平 陈琳 冉科 冉茂林
为探明萝卜NWB CMS败育特征及其育性恢复基因的遗传规律,以3个NWB CMS不育系及5个恢复材料为主要试材,利用石蜡切片、电镜扫描法分析了不同核背景下NWB CMS的败育特点,同时通过构建不育胞质与恢复材料F_1、F_2、BC_1群体,分析育性分离情况,揭示恢复基因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不同类型萝卜保持材料转育的NWB CMS不育系的雄蕊败育形态不同,但其不育系花粉败育均从单核小孢子时期开始,只是花粉粒降解程度有差异,总体分为3种类型:A2花丝短缩、花药干瘪、无可见花粉,药室结构皱缩变形,药室内仅有花粉粒外壳,且紧紧挤在一起,呈条状;A3花丝正常、花药饱满,无可见花粉,药室结构基本正常,花粉粒大部分降解,仅有极少量附着在药室壁;A4花丝正常、花药饱满且有大量无功能花粉,药室内有大量内部无法染色的花粉粒,电镜扫描显示这些花粉粒沿着3条萌发沟凹陷,形成多面体。进一步对5个NWB CMS恢复材料遗传规律进行分析,表明恢复基因具有完全显性遗传的特点,不同材料所含恢复基因对数不同,R1含3对基因,R2~R4含2对基因,R5含1对基因。综上,不同核背景下NWB CMS雄蕊败育形态有差异,但败育时期一致,其恢复基因遗传特性因材料而异,结果为萝卜NWB CMS的育种利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周火强 郑明福 谭亮萍
用3个差异显著的冬瓜自交系为材料,通过自交、杂交和回交,获得2个杂交组合(BH995482×CQ997112和BH996275×CQ997112)的亲本及F1,F2,B1,B2各世代;以BH995482和BH996275为亲本,获得正反交F1及其测交后代和自交后代F2.按照遗传学理论对其各世代群体的第1雌花节位、单株座瓜数、单瓜重、瓜长、瓜径、瓜肉厚、果色、种子类型、瓜瓤的遗传效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前6个经济性状的遗传均符合加性-显性效应模型,且均以加性效应为主;后3个性状以显性效应为主,第1雌花节位、单株座瓜数、单瓜重、瓜长、瓜径在遗传中表现为部分显性,有倾大值亲本的现象,瓜肉厚表现倾小...
关键词:
冬瓜 经济性状 遗传效应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肖杰 艾辛 邓稳桥 虢利钢 沈瑶
为了给豇豆新品种选育提供参考依据,以湘豇豆1号和长豇豆3号为母本,以湘豇豆2号为父本,分别进行杂交得F1代,自交后获得 F2代,按照数量遗传学理论对各亲本及其 F2代分离群体的第一开花节位、节间长、分枝数(10节以下)、花序数(1~10节)、荚长、果柄长、荚横径、种子数8个性状的遗传效应及各性状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第一开花节位与分枝数、节间长呈负相关,花序数与节间长呈极显著负相关,分枝数与花序数呈显著正相关,果柄长与荚长呈极显著正相关,荚长与荚横径呈显著正相关.花序数(1~10节)、节间长、荚长、荚横径、第一开花节位、种子数、果柄长和分枝数(10节以下)的广义遗传力依次为63.03...
关键词:
豇豆 经济性状 遗传效应 相关分析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牛娜 张改生 梅拥军 马守才 李红霞
采用MINQUE统计方法、加性-显性(AD)及其与环境互作的遗传模型,对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和恢复系杂交F1小穗两边结实数、中间结实数等结实性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粘类小麦雄性不育系育性恢复性主要以加性效应为主,其次是显性效应,加性方差占表现型方差的比例变幅为38%~48%;不育系(V)-90-110、(Ven)-90-110、(K)-224、(V)-224所配制的组合,在2个结实性状上,包括国内法、国际法,平均结实率均具有正向显著或极显著的加性效应,亲本5253、02-7-215、00-6-247、M8003具有使不育系恢复度提高的加性效应;双亲加性效应高的组合多数表现出其显性效应比较差;国...
关键词:
粘类小麦不育系 结实性状 遗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