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31)
- 2023(10962)
- 2022(9347)
- 2021(8357)
- 2020(7175)
- 2019(16550)
- 2018(16149)
- 2017(30346)
- 2016(17189)
- 2015(19012)
- 2014(19012)
- 2013(18954)
- 2012(17935)
- 2011(16298)
- 2010(16350)
- 2009(15527)
- 2008(15495)
- 2007(14165)
- 2006(12402)
- 2005(11149)
- 学科
- 济(71634)
- 经济(71551)
- 管理(48494)
- 业(46606)
- 企(36411)
- 企业(36411)
- 方法(33043)
- 数学(29479)
- 数学方法(29187)
- 农(21385)
- 财(18847)
- 中国(18491)
- 学(17334)
- 地方(16684)
- 业经(14865)
- 贸(14678)
- 贸易(14671)
- 农业(14427)
- 易(14211)
- 制(13557)
- 环境(12776)
- 银(11498)
- 银行(11433)
- 务(11401)
- 财务(11375)
- 财务管理(11346)
- 行(10837)
- 融(10835)
- 金融(10832)
- 企业财务(10723)
- 机构
- 大学(252387)
- 学院(250597)
- 济(101107)
- 经济(98995)
- 管理(92913)
- 研究(88651)
- 理学(80227)
- 理学院(79238)
- 管理学(77731)
- 管理学院(77284)
- 中国(66071)
- 科学(58581)
- 农(55814)
- 京(53154)
- 所(47367)
- 财(45689)
- 业大(45182)
- 农业(44669)
- 研究所(43451)
- 中心(41722)
- 江(39227)
- 财经(36442)
- 北京(33059)
- 经(32959)
- 范(32351)
- 师范(31851)
- 院(31268)
- 经济学(31189)
- 州(31013)
- 省(30525)
- 基金
- 项目(171008)
- 科学(131802)
- 基金(123306)
- 研究(115890)
- 家(111507)
- 国家(110565)
- 科学基金(92058)
- 社会(73318)
- 社会科(69468)
- 社会科学(69441)
- 省(67893)
- 基金项目(66003)
- 自然(62063)
- 自然科(60630)
- 自然科学(60604)
- 自然科学基金(59539)
- 划(57875)
- 教育(52730)
- 资助(50004)
- 编号(45076)
- 重点(39348)
- 发(37186)
- 部(36918)
- 成果(36341)
- 创(35314)
- 计划(34631)
- 科研(34047)
- 创新(33182)
- 课题(31511)
- 科技(30919)
- 期刊
- 济(108615)
- 经济(108615)
- 研究(69013)
- 学报(51105)
- 农(50089)
- 中国(47472)
- 科学(42634)
- 大学(36374)
- 财(35902)
- 学学(34595)
- 农业(32915)
- 管理(30916)
- 融(23175)
- 金融(23175)
- 教育(22472)
- 技术(19418)
- 业(18208)
- 业经(18033)
- 财经(17871)
- 经济研究(17314)
- 经(15298)
- 问题(15205)
- 版(14656)
- 业大(13456)
- 技术经济(12622)
- 科技(12387)
- 贸(12176)
- 图书(11937)
- 统计(11770)
- 商业(11720)
共检索到36825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双
雄安新区绿色崛起,将在世界树立生态引领、绿色发展的地域品牌,最大限度地走出一条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有机结合、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对于资源配置的有效调节作用与保护生态环境有机结合的新时代高效生态经济发展之路,在集中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的同时,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完成中国经济新常态下深圳特区——珠三角城市群、浦东新区——长三角城市群、雄安新区——京津冀城市群的功效整合;势必打造推进全国区域一体化发展大格局的战略新枢纽新平台,以及成为大国崛起和中国走到世界舞台中心的经典缩影;将实现加快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建设、环渤海大湾区开发、北方区域增长极打造以及东北亚区域经济合作与发展的多重重大历史使命。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赵云霞 杨自军
【目的】研究河南省义马市及其周边地区土壤中Cd、Cu、Pb和Zn 4种重金属的污染状况。【方法】以河南省义马市及其周边的新安、渑池2个县为研究对象,对其土壤中Cd、Cu、Pb和Zn 4种重金属的含量进行测定,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内梅罗综合因子污染指数法对重金属污染状况进行评价,并对4种重金属平均含量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义马市及其周边地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存在明显差异,且4种重金属含量均超出了国家土壤重金属含量背景值。Cd和Cu单因子污染指数大于1的样点数所占的比例均达100%,Zn为52%,Pb为21.67%。4种重金属污染程度大小依次为Cd>Cu>Pb>Zn;3个县(市)中,新安县的综合污...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李晓玲
通过对大明宫周边地区环境现状的调查,在取得量化资料的基础上,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大明宫规划建设的建议,为政府进行大明宫周边环境的整治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关键词:
大明宫遗址 周边地区 现状调查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龚晓菊 汪程 张爱菊 柴逸斐
京津冀被外界视为继珠三角、长三角之后的又一重要经济引擎,发展战略地位十分重要。2015年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审议并通过《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纲要指出要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要在京津冀经济一体化、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升级转移等重点领域率先取得突破。在此战略背景下,研究首都周边地区与北京协同发展是重中之重,采取有效发展战略实现首都周边地区与北京的协同发展具有重大的研究意义。本文主要是对首都周边的承德、张家口和保定经济发展现状作出分析,并实证了北京与周边地区的协同发展成熟度。通过了解北京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现状问题以及分析结果,最后对解决首都周边地区与北京的协同发展滞后现状提出相关...
关键词:
环首都周边地区 协同发展 京津冀一体化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永 刘文纲
调查表明,北京市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区市之间在资源性商品和农产品领域存在较高的依存度:内蒙古和山西为北京最主要的煤炭、电力生产供应基地;辽、冀、津则成为北京所需成品油的主要供应基地;河北成为北京最主要的农副产品生产和供应基地。在大多数一般消费品领域,各地间贸易规模较小,北京市对周边省区市的辐射能力相对较弱,北京产品或六省区市产品分别在对方市场的占有率也都不高。这种状况的产生原因和影响值得进一步探讨。
关键词:
北京市与周边地区 商品依存度 现状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吴旭锦 朱小甫
【目的】了解陕西及周边省份部分地区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NSP2和GP5的变异情况。【方法】采用套式RT-PCR方法,从肝、脾、肺和血清中直接扩增NSP2、GP5基因并克隆测序,将获得的PRRSV流行毒株序列与GeNBaNk中30个PRRSV参考毒株进行比对分析,构建进化树。【结果】获得了13株PRRSV的NSP2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M233849~kM233861)和12株GP5基因序列(GeNBaNk登录号kM233862~kM233873)。基因进化树分析显示所有测定PRRSV流行毒株均属北美洲型。对NSP2基因序列分析发现,12株PRRSV为氨基酸缺失毒株,1...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佳宁 蔡春林 熊启泉 陈万灵 黄晓凤
坚持开放发展,开创对外开放新局面,必须丰富对外开放内涵,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努力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形成对外开放新体制,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推动国际经济治理体系改革完善,促进国际经济秩序朝着平等公正、合作共赢的方向发展。"十三五"时期,我国要从贸易大国迈向贸易强国,这就要求培育外贸竞争新优势。本期以"贸易强国的四重考量"为主题,由改革传媒发行人、编辑总监王佳宁与广东工业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蔡春林教授、华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熊启泉教授、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研究中心主任陈万灵教授、广东财经大学国民经济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黄晓凤教授分别围绕"国际贸易规则体系的...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李翔,史晋川,黄慰愿
浙江省经济高速增长地区的确定及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李翔,史晋川,黄慰愿(复旦大学经济学院,上海200433)(杭州大学经济系310028)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关于浙江省区域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主要是从经济区域划分的角度,通过对区域发展水平差异的比较,提出以中...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霞 于汉寿 回丽静 刘淑园 阮康勤 陈永萱
利用系统发育分析和RAPD技术对我国南京及周边地区的20株昆虫和植物花螺原体的分类地位和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多数菌株与Spiroplasma melliferum聚类,位于以16S rDNA序列构建的螺原体系统发育树的Citri-Chry-sopicola-Mirum类群;菌株ZHUF0901和MF0905位于Apis群内,但二者又分为2个不同的分支。利用筛选的34条RAPD引物共检测出664个位点,其中多态性位点数644个,多态性比率为96.99%。UPGMA聚类分析表明,在相似性系数达到0.6时,与Spiroplasma melliferum聚类的18株菌可根据螺原体宿主的不同...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田英 霍庆 祁志福 曹艳丽 胡红青
以武汉钢铁公司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对采集的23个土壤样品和8个蔬菜样本中重金属(Cu、Zn、Pb、Cr、Cd、Ni)含量及土壤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个采样区(S1、S2、S3和S4)土壤受Cd污染严重,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4.66、2.75、6.60、3.20;4个采样区Pb、Cr、Ni的几何均值都低于湖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Cu、Zn略有积累;4个采样区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3.37、2.01、4.77、2.32,达到了中污染或重污染程度;研究区的Cu、Zn、Pb两两之间及Ni与Cd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Cu、Zn、Pb、Cr、Cd、Ni与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也存在相关性;以...
关键词:
重金属 钢铁公司 土壤 蔬菜 污染指数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梁宏 刘晶淼 李世奎
利用2001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的地基GPS观测资料、M O DIS卫星遥感资料和N CEP格点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分布及其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青藏高原东南部地区大气总水汽量的年变化在0.3~3.0cm之间,高原其它地区大气总水汽量的年变化在0.2~2.0cm之间;青藏高原东南部河谷的导流作用非常显著,是暖湿气流进入青藏高原内部地区的重要途径;地理纬度和海拔高度决定了青藏高原地区南湿北干的大气水汽分布特征,而大气环流变化则是造成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大气水汽分布季节变化的主要原因。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万田英 霍 庆 祁志福 曹艳丽 胡红青
以武汉钢铁公司周边地区为研究区,对采集的23个土壤样品和8个蔬菜样本中重金属(Cu、Zn、Pb、Cr、Cd、Ni)含量及土壤性质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4个采样区(S1、S2、S3和S4)土壤受Cd污染严重,单项污染指数分别为4.66、2.75、6.60、3.20;4个采样区Pb、Cr、Ni的几何均值都低于湖北省土壤元素背景值;土壤Cu、Zn略有积累;4个采样区的综合污染指数分别为3.37、2.01、4.77、2.32,达到了中污染或重污染程度;研究区的Cu、Zn、Pb两两之间及Ni与Cd之间具有显著或极显著的相关性;土壤Cu、Zn、Pb、Cr、Cd、Ni与土壤有机质及粘粒含量也存在相关性;以...
关键词:
重金属 钢铁公司 土壤 蔬菜 污染指数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丁明军 李兰晖 张镱锂 刘林山 王兆锋
海拔敏感性是当前全球气候变化研究的热点之一,青藏高原作为"世界屋脊",探讨该区域气候变暖与海拔的关系对全球气候变化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文基于1971-2012年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123个气象站的月平均气温数据,采用Mann-Kendall(M-K)趋势分析和突变检验、滑动t检验等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气温变化的时空分布及其与海拔的关系。结果表明:①1971-2012年研究区年、四季、最热月和最冷月均温均呈现显著上升趋势,但增温幅度空间差异明显,具体表现为中、东部和东北部高,东南部低的态势;②除春季外,研究区增温幅度总体呈现随海拔上升而增加的趋势,且该趋势在青藏高原主体范围内尤为明显,但在不同海...
[期刊] 西南农业学报
[作者]
邹玉霞 罗安才 赵正武
水稻育成品种遗传多样性及品种间遗传距离的大小是品种能否在当地有效推广种植的关键因素,同时也是水稻杂交育种中选配亲本的基础。以重庆及周边地区31个区县收集到的81份优异地方资源为材料,分别考查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等8个主要农艺性状。结果表明:实粒数变异系数最大,穗长变异系数最小。农艺性状之间有21个相关系数达到极显著水平。采用欧氏距离中的非加权组平均法(UPGMA)对其进行聚类分析,当阈值取74.3时,可被划分为4个类群,优异资源资料主要集中在第Ⅳ类群中,第Ⅰ类群与其它类群相比,遗传亲缘关系较远。
关键词:
水稻 农艺性状 遗传相关 聚类分析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张燕 王婷 孙成权 马晓敏
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是地球上一个特殊的自然环境地区,其地表变化、生态环境的特殊性及其对地球气候的影响使得这一地区成为地学、资源环境科学、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热点和关键领域。本文以国际著名的ISI 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为数据源,搜集ISI数据库在2003-2008年间所报道的国际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研究文献及其引用情况,通过文献计量学方法,从多个角度对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研究现状与进展情况进行分析,包括国家、年代分布、研究机构、著者、发表期刊、合作国家、合作机构等,在此基础上总结了近几年国际青藏高原及其周边地区的研究特点。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