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957)
- 2023(17314)
- 2022(14907)
- 2021(14092)
- 2020(11730)
- 2019(26946)
- 2018(26818)
- 2017(51826)
- 2016(28037)
- 2015(31398)
- 2014(31357)
- 2013(30574)
- 2012(28089)
- 2011(25336)
- 2010(25346)
- 2009(22980)
- 2008(22544)
- 2007(19908)
- 2006(17379)
- 2005(14981)
- 学科
- 济(109066)
- 经济(108941)
- 管理(82341)
- 业(77714)
- 企(65447)
- 企业(65447)
- 方法(50766)
- 数学(43297)
- 数学方法(42659)
- 农(30568)
- 中国(29329)
- 财(29252)
- 业经(25134)
- 学(24648)
- 地方(22904)
- 理论(20458)
- 农业(20289)
- 制(20157)
- 贸(19507)
- 贸易(19499)
- 易(18938)
- 务(18551)
- 财务(18463)
- 财务管理(18429)
- 和(18148)
- 技术(17787)
- 策(17502)
- 企业财务(17501)
- 环境(17154)
- 银(16792)
- 机构
- 大学(393058)
- 学院(392102)
- 管理(155965)
- 济(154076)
- 经济(150529)
- 理学(135188)
- 理学院(133692)
- 管理学(131180)
- 管理学院(130444)
- 研究(130338)
- 中国(95988)
- 京(83504)
- 科学(80996)
- 财(71977)
- 所(64297)
- 农(62594)
- 中心(59656)
- 研究所(58708)
- 业大(58693)
- 江(57679)
- 财经(57520)
- 范(52555)
- 经(52429)
- 北京(52318)
- 师范(52040)
- 农业(48901)
- 院(48290)
- 州(46928)
- 经济学(45845)
- 财经大学(42966)
- 基金
- 项目(270525)
- 科学(212669)
- 研究(198601)
- 基金(195478)
- 家(170352)
- 国家(168920)
- 科学基金(145324)
- 社会(123644)
- 社会科(117004)
- 社会科学(116975)
- 省(105524)
- 基金项目(103264)
- 自然(95325)
- 自然科(93066)
- 自然科学(93043)
- 教育(92390)
- 自然科学基金(91355)
- 划(89153)
- 编号(81676)
- 资助(80784)
- 成果(66295)
- 重点(60598)
- 部(59749)
- 发(57435)
- 课题(56537)
- 创(56046)
- 创新(52192)
- 科研(51783)
- 教育部(51277)
- 大学(50669)
- 期刊
- 济(167193)
- 经济(167193)
- 研究(113906)
- 中国(73922)
- 学报(62276)
- 管理(57885)
- 科学(56823)
- 农(56275)
- 财(54901)
- 大学(47760)
- 教育(47725)
- 学学(44626)
- 农业(39144)
- 技术(36057)
- 融(32942)
- 金融(32942)
- 业经(27870)
- 财经(27668)
- 经济研究(26302)
- 经(23679)
- 图书(22272)
- 问题(21633)
- 业(19746)
- 技术经济(18569)
- 科技(18538)
- 版(18406)
- 理论(18358)
- 现代(17597)
- 实践(16819)
- 践(16819)
共检索到5699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霞 毕添宇 丁锐 荣玥芳 孙立 马文琳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复杂的多灾种、交叉性公共安全风险。作为城市社会的基本单元,社区安则新区安。建设韧性社区是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打造韧性城市的"最后一公里",是创新和发展基层社会治理的必由之路。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视角,剖析韧性社区自适应、网络性和多样性三大基本特征,进而提出由"设施环境"、"成员自有资源"、"制度及组织环境"、"经济及公共服务"和"社会资本"组成的社区韧性资源系统。预测雄安新区未来"新建社区"、"搬迁社区"和"既有社区"的韧性资源特征,并从五类韧性资源的建构与整合入手,提出"基于城市微循环营造设施环境韧性"、"合理布局与统筹社区成员资源"、"智慧化监测预警机制和常态化韧性评估机制"、"加强经济韧性建设与公共服务的差异化供给"、"打造社区自适应能力提升内核"等雄安新区城市社区韧性提升策略。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仇保兴
当前,城市发展面临的不确定性愈发多样化、复杂化,而认识并适应不确定性成为了城市规划和设计领域的发展方向之一。为了寻找应对不确定性的方法,"韧性城市"的概念应运而生,用以推进城市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合理性。基于第三代系统论——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针对韧性城市设计的方法和原则展开讨论,提出主体性、多样性、自治性、适当的冗余性、慢变量管理和标识六大要素,以实现绿色发展、经济活力、城市安全的韧性城市构建目标。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志端 仇保兴 陈鸿
当前气候变化和新冠疫情对我们的城市系统提出重大考验,韧性且健康将成为未来城市至关重要的功能特性。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提升城市韧健水平,将会很好地维持这一特性。在对城市韧健内涵解读、概念辨析、文献综述的基础上,从城市系统环境韧健、城市系统结构韧健、城市系统要素韧健三个维度出发,通过修正式德尔菲法确定了影响城市韧健水平的关键因素。通过研究城市系统韧健公式和城市发展韧力指数,提出城市系统韧健模型,对模型进行分解后,提出五大城市系统韧健提升途径。结合提升机制,构建了一套城市系统强健策略体系,以达成城市韧健功能目标,最后应用到北京韧性城市纲要中进行案例分析和解读。建议以城市系统韧健评价为抓手,对城市的不同机遇与挑战提出情景式的韧健规划进行应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侯汉坡 刘春成 孙梦水
面对城市复杂性,分解式的研究深化了人们对于城市各个片面的认识,但无益于理解整个城市系统。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城市研究提供了更贴切的理论指导。本文在霍兰提出的复杂适应系统的7个基本点框架下分析城市复杂系统,并将其解构为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产业等四个子系统,以期为城市管理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
城市 复杂性 复杂适应系统 解构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陈蒙 仇保兴 李海波
城市科技创新是推动城市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是社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创新生态系统已经超越单一主体或关系网络,对城市科技创新现象有更全面的系统观点。文章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讨创新生态系统与其主体的共同进化,并将创新的微观、中观、宏观三个维度纳入统一研究框架,系统分析了城市科技创新动能提升的路径与对策。创新的实践重心应放到关键主动载体上,以增加创新主体的自由度为抓手,释放主体活力,打造城市“科创引擎”,抓住机会窗口,改善营商与人居环境,引导科技创新社会价值的正向发展。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陆园园 薛镭
文章在分析总结国内外有关企业创新网络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崭新视角探讨企业创新网络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并提出创新网络刺激—反应模型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在创新网络方面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霍明 胡继连 邵宏宇
本文利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对企业IT能力的复杂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指出由企业的高层管理者、IT部门和业务部门三个CAS主体基于刺激---反应规则形成的执行系统决定了企业的IT能力水平,而三者之间以及三者与环境中个体之间的交互作用通过信用分派和规则发现两种机制影响企业的IT能力演化方向。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了IT交互惯例的概念,认为企业的IT交互惯例是影响企业IT能力演化的关键因素。同时,基于IT交互惯例对企业通过IT应用获取和保持竞争优势的过程进行了描述,并解释了"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现象,为企业构建卓越的IT能力提供了理论指导。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丽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和区域创新系统的复杂适应性特征,从创新主体的适应性、区域创新主体之间的耦合性关联以及区域开放三个层面构建了区域创新驱动力模型。运用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的面板数据,对这些要素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企业创新需求是区域创新的内生动力源;产学研协同创新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非常显著;体现区内创新主体与外部环境互动的区域开放特征对区域创新的驱动作用尚未发挥出来。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对省域层面上创新驱动力的形成提出建议。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李海波 仇保兴 张涛
在我国加快建设“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住房制度背景下,运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在分析合作建房系统要素的基础上,分别运用CAS理论的回声模型和涌现理论建立了合作建房系统主体交互、功能演化的理论分析框架,探讨了合作建房系统的内在运行机理,并运用复杂适应系统范式解析了我国合作建房发展的现实困境,为合作建房与住房保障政策的制定与调整提供决策依据,为我国合作建房的研究和实践提供科学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洪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为组织变革提供了新的思想与原理。本文应用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研究组织变革的动因,提出复杂适应组织的概念,给出组织变革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主要思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乔德健 张国梁
后危机时代,民营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如何适应变化,依靠创新开创企业持续发展的新局面,是当前我国民营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基于约翰.霍兰(John Hol l and)的复杂适应系统理论,剖析了民营企业的主体适应性,构建了民营企业主体适应的过程模型。基于对民营企业主体适应性的分析,揭示了管理创新与企业适应性的内在一致性,最后提出了民营企业管理创新的基本策略。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马春文 杨乃定 郭晓
结合当前复杂性研究成果与合作研发项目特征,本文从多样性、非线性、适应性和整体性四个主要方面剖析了其复杂性根源。在此基础上,根据复杂适应系统理论的基本思想,探讨了合作研发项目的复杂适应系统特征,构建了项目系统概念模型,并阐述了模型的基本结构。最后,针对合作研发项目的复杂现实,本文提出了合作研发项目动态递进管理模式。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樊志宏 胡玉桃
作为超级复杂适应系统,超大城市的安全具有确定性与非线性两大特征,其风险具有规模递增效应。超大城市的发展和安全之间,存在相互替换和同步演进两种关系。统筹好超大城市发展和安全,是探索超大城市现代化治理新路子的重要任务,必须系统性构建完善安全治理的体系建设,合理规划布局安全治理空间,探索安全价值贡献评估。
关键词:
超大城市 复杂适应系统 发展与安全治理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桑琰云
文章从复杂适应系统角度出发,认为参考咨询系统和复杂适应系统有很大的耦合性。通过研究参考咨询复杂适应系统的环境、资源、智能体、流四大基本组成及复杂性、自适应性、异质性、期望性、螺旋性、涨落性六大表征,指出参考咨询复杂适应系统完善标识、找寻杠杆支点、增强交互式刺激反应、动态填补缝隙、发挥积木特性、建立强大品牌社群等创新行为对策。
关键词:
复杂适应系统 智能体 组成 表征 对策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曾华堂 柯夏童 黄存瑞 伍丽群 杜芳 梁万年
目的:探究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的实施现状和运行机制。方法:结合复杂适应系统理论,解析我国卫生技术评估实施的标识机制、积木块机制和内部模型机制。结果:从标识机制看,我国卫生技术评估的政策环境良好,但地方层面的机构体系和人才体系仍不成熟;从积木块机制看,不同的主体在卫生技术评估实施过程中有不同的工具,但方法指南和流程框架存在不权威、不透明的问题;从内部模型机制看,卫生技术评估的需方和供方之间的需求和预期成效沟通有限,导致研究成果不能转化为政策落实。结论:卫生技术评估是1个复杂适应系统,涉及到多方利益主体之间、主体与环境之间的交互作用,需要用系统的思维进一步重构实施机制。
关键词:
卫生技术评估 实施机制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