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173)
2023(11696)
2022(10321)
2021(9670)
2020(8120)
2019(18787)
2018(18850)
2017(36304)
2016(19888)
2015(22557)
2014(22587)
2013(22183)
2012(20138)
2011(18113)
2010(18034)
2009(16583)
2008(16143)
2007(14049)
2006(12288)
2005(10912)
作者
(56438)
(46757)
(46537)
(44327)
(29821)
(22390)
(21090)
(18303)
(17810)
(16769)
(16060)
(15710)
(14845)
(14745)
(14321)
(14305)
(14065)
(13917)
(13326)
(13252)
(11542)
(11508)
(11159)
(10629)
(10444)
(10441)
(10380)
(10319)
(9366)
(9146)
学科
(74881)
经济(74763)
管理(62197)
(56463)
(48563)
企业(48563)
方法(34554)
数学(29586)
数学方法(29251)
(21845)
中国(19705)
(19420)
(18089)
业经(17779)
(16222)
地方(14899)
理论(14450)
(13846)
财务(13778)
财务管理(13750)
企业财务(13045)
技术(12763)
(12749)
贸易(12742)
环境(12701)
(12668)
农业(12643)
(12504)
(12360)
(12071)
机构
大学(281237)
学院(278897)
管理(113130)
(108024)
经济(105517)
理学(98264)
理学院(97189)
管理学(95628)
管理学院(95108)
研究(90271)
中国(65980)
(59865)
科学(55640)
(52094)
(44362)
财经(41379)
(41267)
业大(41051)
中心(40459)
(40296)
研究所(40270)
北京(37694)
(37474)
(36397)
师范(36081)
(33007)
(32625)
农业(32172)
经济学(31921)
财经大学(30798)
基金
项目(193334)
科学(152078)
研究(144003)
基金(139725)
(120529)
国家(119536)
科学基金(103381)
社会(89545)
社会科(84793)
社会科学(84773)
(75886)
基金项目(74954)
自然(67116)
教育(66393)
自然科(65506)
自然科学(65494)
自然科学基金(64288)
(63436)
编号(59457)
资助(57079)
成果(48710)
重点(42886)
(42704)
课题(40923)
(40682)
(40335)
(38751)
创新(37899)
项目编号(37049)
教育部(37006)
期刊
(118498)
经济(118498)
研究(83485)
中国(53897)
学报(42619)
管理(42010)
(40046)
科学(39394)
(37703)
教育(34294)
大学(32782)
学学(30657)
农业(26206)
技术(24617)
(22393)
金融(22393)
财经(20052)
业经(19171)
经济研究(18001)
(16941)
问题(15294)
图书(14793)
理论(14561)
科技(14036)
实践(13466)
(13466)
技术经济(12948)
现代(12898)
(12873)
(12454)
共检索到4034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赵培红  张榕健  
高端人才是雄安新区建设发展的重要支撑。雄安新区引进高端人才具有引领人才群体、推动科技创新、推动社会进步等重要功能,同时雄安新区集聚人才面临着理念革新、制度变革、结构调整等迫切解决的问题。深圳特区、浦东新区等经验对雄安新区具有重要借鉴意义。雄安新区人才体制机制建设应加强自然环境、基础设施及公共服务建设、发挥产业和项目转移的带动作用、建立有竞争力的薪酬体系、拓展人才发展空间和完善人才服务机制。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张可云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出发,谋划布局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建设、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三大战略,进一步优化了经济发展空间格局。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中国的区域格局和城市发展正在迈向一个更新、更高的阶段。为了探索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我们在《中国工业经济》高端前沿论坛(2017·夏季)暨“区域发展与城市化”研讨会嘉宾演讲的基础上,策划了本组笔谈。我们邀请5位知名学者探讨区域协调发展趋势、雄安新区、东北振兴和全球生产网络与区域发展问题,为区域协调与区域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探索。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曹清峰  
构建天津与雄安新区的协同创新机制,是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内在要求以及建设好雄安新区的重要路径,应根据网络化、开放性与动态一致性原则,立足京津冀城市体系、以网络化思维进行统筹规划,集聚全球创新资源推动天津与雄安新区的协同创新,打造网络化的协同创新机制,构建协同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完善协同创新的激励机制,建立协同创新的长效机制。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谢牧人  于斌斌  
本文探讨长三角地区高端人才集聚的问题所在和机制创新,指出了该地区人才发展亟需解决的三个关键问题,并提出了创新人才机制的对策。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丹萍  
高端人才的数量和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地区人才群体的层次与质量、人才环境的优劣、人才竞争力的强弱以及科技水平和核心竞争力的高低。从浙江省慈溪市的实际出发,集聚、培养高端人才的主要机制为转换人才工作机制;创新人才吸纳机制;完善人才培育机制;培育人才环境机制。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詹晖  吕康银  
在产业集群的经济增长作用日益突出的今天,集群内的人才集聚现象也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关注。文章基于成本收益理论以及人口迁移中的"推-拉理论"等,对产业集群作用下的人才集聚现象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产业集群内的产业链与人才链的耦合效应以及产业集群生命周期阶段人才集聚的演化过程,得出由于在产业集群的外部经济效应和知识溢出效应等自身诸多特征的作用下人才集聚得以实现,并且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人才集聚对经济的贡献是有所差异的基本结论。这一结论将会给地方政府在制定区域人才开发政策时提供不同的视角,以便有针对性地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潘凤  
国家意志、发展使命等诸多相似之处成就了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和雄安新区共同的发展起点,但由于区位特征、发展环境等因素的不同,三个地区又呈现出不同的发展特征。由于建设开发的历史背景、区域发展条件等诸多方面的差异,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先前的历史经验不能被雄安新区简单复制,但结合深圳特区、浦东新区崛起历程蕴含的城市发展一般性规律,未来雄安新区应该立足市场机制,走开放包容的城市发展道路。
[期刊] 征信  [作者] 郭娜  蒙婷婷  解娜琳  
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是市场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工程。在梳理雄安新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现状和发展优势的基础上,基于数字化发展驱动视角,依托政府数字化建设、行业数字信用信息平台和“大数据画像”,分别对雄安新区政府、行业和个人等三种不同主体的信用体系建设路径进行探索,并构建雄安新区社会信用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机制。为适应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数字化趋势,雄安新区新型社会信用体系监管机制的构建,应建立“中央—河北—雄安”联合监管机制,推进全过程信用监管,促进区块链等技术在社会监管体系中的应用。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平  田寒  张梦瑶  于小溪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新时期,雄安新区从起步期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雄安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属于“疏解—承接”型产业转移发展模式。近年来,雄安新区在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央企搬迁、提升生活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人才和资本等要素吸引力有所提升。今后应落实顶层设计规划,充分发挥央企等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搭建高端产业服务示范平台,制定高端服务业人才优惠政策,重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养新型高端服务业。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小平  田寒  张梦瑶  于小溪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深入推进的新时期,雄安新区从起步期单纯的基础设施建设阶段进入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与大规模开发建设同步推进的重要阶段,有许多具体问题需要深入研究。雄安新区高端服务业发展属于“疏解—承接”型产业转移发展模式。近年来,雄安新区在高水平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态环境、央企搬迁、提升生活便利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对人才和资本等要素吸引力有所提升。今后应落实顶层设计规划,充分发挥央企等领军企业的引领作用,搭建高端产业服务示范平台,制定高端服务业人才优惠政策,重视产业链和产业集群建设,积极培养新型高端服务业。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璐  王刚  刘珉  
雄安新区被定位为国家"千年大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其建设和发展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利用生态足迹模型计算雄安新区生态承载情况,结果显示,20112015年雄安新区整体上处于生态赤字状态,但是整体上生态安全状况要优于河北省。根据雄安新区规划,参考深圳特区发展现状,预测到2030年雄安新区生态赤字呈现不断扩大状态。为落实习总书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指示,提出以下政策建议:统筹规划,绿色先行;加大林业投入,强化林业规划;严格控制迁入的企事业单位;发展循环经济,控制过量消耗。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小萍  
推进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不仅是支持新区绿色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但雄安新区建设时间较短,经济体量小,金融发展水平总体较低,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匮乏,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不规范,缺乏信息统计基础。在大力倡导绿色金融发展的背景下,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又面临着地方政府财政难以有效支撑绿色金融发展、金融支持新区绿色发展能力不足、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隐患等困境。因此,建议加强相关配套措施建设、以绿色产业为抓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强化绿色金融内生机制和规范绿色统计。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鲁光  吕佩忆  封志明  刘晔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深入分析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空间特征,对于推进新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时相Landsat-TM/ETM+/OLI遥感数据解译,分析了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和耕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雄安新区起步区的三个可能备选方案,并分析了其各自利弊。研究表明,雄安新区土地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特征;现状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较大;耕地质量及其利用强度的空间差异显著,容城、安新耕地质量好,复种指数高,分别达1.92和1.87,雄县耕地质量较差,复种指数明显偏低,仅为1.32。综合考虑起步区的相对完整性、未来发展的可拓展性、与周边县市的兼顾性和防洪安全性,统筹权衡优质耕地保护和建设用地征收拆迁成本等因素,本文建议以位于容城东部与安新、雄县交接处的"中方案"作为起步区的优先方案。针对新区建设需要大量占用土地的现实需求,本文建议优先通过农村(含乡镇)集体建设用地的征收与节约集约利用解决;新区建设不可避免会占用耕地,建议优先安排占用等级较低的耕地,尽量保护优质高产耕地;建议合理确定土地征收与征用时序,分类施策,优化土地资源管控。同时指出,雄安新区大部分地势相对较低,新区规划、选址和建设需要高度关注防洪排水问题。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姜鲁光  吕佩忆  封志明  刘晔  
雄安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深入分析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现状空间特征,对于推进新区高起点高标准规划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多时相Landsat-TM/ETM+/OLI遥感数据解译,分析了雄安新区土地利用的总体特征,并重点研究了建设用地节约集约利用的潜力和耕地质量的区域差异。提出了雄安新区起步区的三个可能备选方案,并分析了其各自利弊。研究表明,雄安新区土地呈"六田、二建、一水、半分林"特征;现状建设用地尤其是农村建设用地的节约、集约利用潜力较大;耕地质量及其利用强度的空间差异显著,容城、安新耕地质量好,复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吉久茂  
基于传统的建筑方案报规模式已经无法满足新时期城市规划管理部门对城市精细管理的要求。从雄安新区规划文件的主要条文着手,以雄安新区建筑面积审查规则为例,利用BIM自身技术优势,研究BIM环境下主要建筑经济指标自动审查方法,为建筑的方案设计提供技术支持,同时助力新区数字城市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