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195)
- 2023(8832)
- 2022(7159)
- 2021(6409)
- 2020(4784)
- 2019(10833)
- 2018(10500)
- 2017(19307)
- 2016(10675)
- 2015(11762)
- 2014(11927)
- 2013(11688)
- 2012(11294)
- 2011(10510)
- 2010(10990)
- 2009(10107)
- 2008(9974)
- 2007(9120)
- 2006(8565)
- 2005(8231)
- 学科
- 济(51653)
- 经济(51593)
- 管理(26835)
- 业(24531)
- 中国(22272)
- 地方(21117)
- 企(16970)
- 企业(16970)
- 农(16109)
- 业经(13129)
- 发(11358)
- 农业(11276)
- 地方经济(11023)
- 方法(10710)
- 银(10100)
- 银行(10083)
- 制(9949)
- 行(9888)
- 融(9731)
- 金融(9730)
- 环境(9238)
- 学(9105)
- 数学(8621)
- 数学方法(8496)
- 发展(8240)
- 财(8230)
- 展(8208)
- 贸(7782)
- 贸易(7767)
- 技术(7378)
- 机构
- 学院(153102)
- 大学(149434)
- 济(61954)
- 经济(60219)
- 研究(60070)
- 管理(52466)
- 中国(46204)
- 理学(42548)
- 理学院(41912)
- 管理学(41246)
- 管理学院(40930)
- 科学(35668)
- 京(34461)
- 所(30393)
- 财(29502)
- 中心(27566)
- 江(27206)
- 研究所(26923)
- 农(25480)
- 范(24731)
- 师范(24524)
- 北京(22612)
- 州(22375)
- 院(22234)
- 财经(21619)
- 省(20807)
- 业大(20073)
- 师范大学(19488)
- 农业(19349)
- 经(19326)
- 基金
- 项目(93845)
- 科学(74001)
- 研究(73124)
- 基金(64274)
- 家(55186)
- 国家(54598)
- 科学基金(46431)
- 社会(46357)
- 社会科(43876)
- 社会科学(43869)
- 省(38950)
- 基金项目(33391)
- 教育(32860)
- 划(32434)
- 编号(30711)
- 发(27634)
- 自然(26957)
- 自然科(26285)
- 自然科学(26281)
- 成果(26043)
- 自然科学基金(25735)
- 资助(24857)
- 课题(23550)
- 发展(22751)
- 展(22347)
- 重点(21661)
- 年(19647)
- 创(19492)
- 部(19296)
- 国家社会(18626)
共检索到263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许锋
综合运用区位分析法和历史比较法,通过回顾总结2000-2015年京津冀地区内部主要城市的演变历程,特别是通过比较分析天津市滨海新区和河北省曹妃甸新区发展的经验得失,提出了对雄安新区城市职能定位、发展路径和未来管理体制的思考和建议。主要结论包括:(1)在职能定位上,建议将雄安新区明确为首都副中心,赋予其一定的首都文化和国际交往职能,在空间上与首都核心区(中央政务区)和北京(通州)副中心形成"一体两翼"小三角首都功能区;建议充分考虑京津冀地区发展的现状和历史,重视发挥唐山的作用,打造"京津唐一体化"的大三角京津冀城市群核心功能区,进而形成京津冀地区协同发展的双引擎——"大小双三角核心功能区"。(2)在发展路径上,建议雄安新区走一条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道路,既发挥好中央支持政策和国家战略的引领和导向作用,同时也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景新 石林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齐名的国家级新区。文章通过总结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及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的经验,认为雄安新区应担任起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角色,可为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创设一个新的增长极;需要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集聚大量的优质要素、产业、技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优化京津冀产业空间布局;高规格、高质量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坚决避免之前城市所出现的"摊大饼"式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先行先试 京津冀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侯景新 石林
雄安新区的设立是一项重大历史性战略选择,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是与深圳特区和浦东新区齐名的国家级新区。文章通过总结天津滨海新区、上海浦东新区及重庆两江新区建设的经验,认为雄安新区应担任起打造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重要角色,可为解决河北省经济发展滞后问题创设一个新的增长极;需要在有限的区域范围内集聚大量的优质要素、产业、技术,促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与优化京津冀产业空间布局;高规格、高质量编制城市发展规划,坚决避免之前城市所出现的"摊大饼"式的建设模式。
关键词:
国家级新区 先行先试 京津冀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薄文广 黄南
当前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基础较弱、定位于国家“千年大计”的雄安新区,其产城融合发展面临着城市高标准开发的自我造血机能较弱、产业跨越式发展的要素支撑较少、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动态平衡较难等追赶和示范需同时进行等挑战。在未来产业发展服务化、城市发展多样化、产城发展协同化、产城创新数字化的趋向下,应以创新利用雄安“金字”招牌为首要、以充分发挥市场运行逻辑为支撑、以加快形成示范效应为突破、以渐进式产业发展为路径、以有效协调周边区域利益为促进,加快雄安新区产城融合发展,更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日益深入和多赢。
关键词:
雄安新区 产城融合 示范效应 产城创新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王丽
雄安新区承担着建设创新驱动发展引领区的历史重任。文章基于创新生态系统理论,借鉴美国硅谷和珠三角深圳创新城市发展经验,提出要通过规划手段和政策激励,引导优质创新资源向雄安新区集聚;建立京津雄跨行政区协作的制度安排、推进政策衔接及执行落实;厘清政府和市场边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创新文化。
关键词:
创新驱动 雄安新区 创新生态系统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肖金成 李博雅
雄安新区探索住房租赁模式201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雄安新区的房地产开发应秉持这一基本精神,既要保证住房的充分供给,又要立足房屋的居住属性,探索新的住房建设经营模式,杜绝炒房现象发生。雄安新区规划面积大,现有开发程度低,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京津冀协同发展智库课题组报告,雄安新区初期将聚集100万人左右,远期人口规模控制在500万人左右。为此新区需要占用大量
[期刊] 改革
[作者]
沈辉 李杰
综合能源服务是一种提供面向终端的能源集成或创新解决方案的新型能源服务方式,是以电为中心,满足社会多元化用能需求和客户多元化服务诉求的能源服务。在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的背景下,探索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新路径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建设现代能源经济体系、走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道路的重要举措。以雄安新区为例,综合分析当前综合能源服务的核心内涵和行业发展情况,关键技术以及雄安新区综合能源服务场景设计,进行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新路径研究。雄安新区是高质量规划建设的绿色智慧未来之城,要优化能源结构,推进可再生能源利用,集成运用综合能源服务领域数字智慧技术,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技术,地热能高效强化换热技术,电动汽车、充电桩双向充电及储电技术,能源回收及管理技术等技术路径,打造低碳零碳—产业园区型、零碳—智慧城市(小镇)型、零碳—集群楼宇型、零碳—能源基地型等场景,打造能引领、可复制、可推广的综合能源服务“雄安样板”,为其他地区推进“双碳”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娟 马学礼
雄安新区实现创新驱动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创建创新生态系统。在重新界定创新生态系统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雄安新区创新主体培育、创新环境建设、创新主体与创新环境良性互动过程,得到以下结论:雄安新区应区分不同主体功能,按照"中心-外围"结构,构建共生关系。同时,雄安新区建设应内嵌于京津冀协同发展进程,充分利用其提供的创新环境,通过促进协同创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提供内在动力;政府需以相关政策为引导,解决雄安创新生态系统建设中的功能缺位和功能错位等市场失灵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伟达 杨会良
"产城教"一体化模式符合雄安新区的初期建设要求,能够克服产业发展、新型城镇化建设和教育发展面临的困境。本文通过理论基础研究对"产城教"的核心内涵进行阐释,提出"产"是产业结构,"城"是特色城镇化,"教"是各种教育形式总和的观点。运用经济学理论通过模型构建分析出"产城教"一体化的运行机理。以此为依据提出雄安新区在产业结构升级、新型城镇化建设、教育质量提升方面的发展路径。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刘傲寒 秘晓峰 张宗光
以政府治理为视角,以雄安新区高起点规划和高标准建设为发展机遇,立足保定市的医疗卫生资源的实际情况,提出从医疗卫生资源整体布局,改善医疗卫生资源现状,提高卫生资源总量和质量,优化资源配置;探索医疗卫生发展模式等对策建议。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杨柳婧 杨欢进
雄安新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由外来的总部企业、金融机构、科研院所、大专院校等整体搬迁而迅速形成的大城市。这种崭新的城市形成路径,无疑会带来一系列的社会经济问题,特别是作为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和全国创新发展示范区,未来将对从业人员受教育年限的要求非常高。而目前当地劳动者的受教育年限仅8.92年,与这座未来创新之城的要求相去甚远,而新科技革命将在未来淘汰大量现有工作岗位。这双重叠加的就业困难,将是雄安新区面对的最大难题、最大风险。提前谋划,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教育与培训是有效破解这一难题、使雄安新区迈向创新之城的最佳路径,也是事关雄安新区长治久安的根本大计。
关键词:
雄安新区 城市形成路径 就业市场分析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陈星星 李平
雄安新区建设中新能源行业缺乏科学规划,科技研发核心技术亟待突破。应当通过科学规划将雄安新区建设成为高度电气化的近零碳示范城市,完善新能源行业空间布局,鼓励新能源行业科技研发全面升级。
关键词:
雄安新区 新能源行业 发展现状 政策思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兰冰
一、国家需求、区域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需求、体制机制与发展环境变化,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以计划经济和资源统筹为特征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在建国初期的时点上,中国迫切地需要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为改变工业集聚于沿海地区的状况,实施了向内地推进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李兰冰
一、国家需求、区域战略与京津冀协同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依据不同历史时期的国家需求、体制机制与发展环境变化,中国区域发展战略先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一是以计划经济和资源统筹为特征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在建国初期的时点上,中国迫切地需要建立战略防御型经济布局,为改变工业集聚于沿海地区的状况,实施了向内地推进的区域平衡发展战略。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许小萍
推进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发展,不仅是支持新区绿色建设的内在要求,更是深入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内在要求。但雄安新区建设时间较短,经济体量小,金融发展水平总体较低,绿色金融产品和业务匮乏,绿色信贷业务开展不规范,缺乏信息统计基础。在大力倡导绿色金融发展的背景下,雄安新区绿色金融又面临着地方政府财政难以有效支撑绿色金融发展、金融支持新区绿色发展能力不足、金融机构存在经营风险隐患等困境。因此,建议加强相关配套措施建设、以绿色产业为抓手推动绿色金融发展,强化绿色金融内生机制和规范绿色统计。
关键词:
雄安新区 绿色金融 金融创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