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08)
2023(10089)
2022(8215)
2021(7713)
2020(6217)
2019(14519)
2018(14058)
2017(27178)
2016(14441)
2015(16546)
2014(16566)
2013(16682)
2012(15968)
2011(14869)
2010(15020)
2009(14322)
2008(14164)
2007(12619)
2006(11837)
2005(11249)
作者
(42717)
(35633)
(35576)
(34317)
(22738)
(17092)
(16072)
(14004)
(13615)
(12700)
(12646)
(11842)
(11536)
(11405)
(11242)
(11127)
(10612)
(10253)
(10175)
(9768)
(9452)
(8679)
(8518)
(8227)
(8034)
(8003)
(7738)
(7429)
(7336)
(6967)
学科
(90821)
经济(90745)
管理(40227)
(35789)
方法(32218)
(29281)
企业(29281)
数学(28194)
数学方法(27894)
中国(23777)
地方(20282)
(17721)
业经(17196)
(16722)
(16168)
(15148)
(14925)
贸易(14916)
(14476)
地方经济(13921)
(12477)
银行(12470)
(12242)
金融(12242)
(12037)
环境(11949)
农业(11698)
(11432)
产业(11134)
(11061)
机构
大学(227556)
学院(224191)
(113374)
经济(111491)
研究(86124)
管理(82316)
理学(69484)
理学院(68666)
中国(67742)
管理学(67716)
管理学院(67285)
(50473)
(48886)
科学(47036)
(43522)
财经(39749)
研究所(38979)
经济学(37919)
中心(36917)
(36117)
经济学院(33812)
(32839)
北京(32281)
(30588)
(30270)
(29978)
师范(29793)
财经大学(29331)
业大(26121)
科学院(26053)
基金
项目(137506)
科学(109864)
研究(103098)
基金(102475)
(88346)
国家(87691)
科学基金(74711)
社会(70552)
社会科(67098)
社会科学(67080)
基金项目(52110)
(49941)
教育(46207)
自然(43821)
资助(43406)
自然科(42789)
自然科学(42776)
(42578)
自然科学基金(42034)
编号(38580)
成果(33064)
(32556)
重点(31609)
(31547)
国家社会(30873)
中国(29042)
教育部(28514)
课题(28186)
(27366)
人文(27193)
期刊
(134063)
经济(134063)
研究(79127)
中国(44293)
(38158)
管理(32758)
科学(30053)
学报(29592)
(27855)
(23941)
金融(23941)
大学(23431)
经济研究(23196)
财经(21982)
学学(21934)
教育(20395)
(19340)
技术(19072)
农业(18776)
问题(18037)
业经(17377)
(16275)
世界(14550)
国际(14369)
技术经济(13703)
统计(13225)
(11243)
经济问题(11091)
(10435)
决策(10346)
共检索到3585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富华  张平  
我国经济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意味着在向发达阶段收敛的过程中,将会继续遇到有待克服的困难,即建构内生动力和摆脱国际分工中的外围地位。更加现实的任务是,把已经偏离了线性雁阵模型的增长方式,拉回可持续的理想路径上来。立足于服务业的知识要素创造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对传统的工业雁阵理论进行了扩展,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内生动力缺失的原因及其改进方向给出了诠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袁富华  张平  
我国经济现阶段的发展特征,意味着在向发达阶段收敛的过程中,将会继续遇到有待克服的困难,即建构内生动力和摆脱国际分工中的外围地位。更加现实的任务是,把已经偏离了线性雁阵模型的增长方式,拉回可持续的理想路径上来。立足于服务业的知识要素创造特征和发展趋势,本文对传统的工业雁阵理论进行了扩展,对我国经济转型时期内生动力缺失的原因及其改进方向给出了诠释。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唐心智  
《转型时期中国经济若干热点问题研究》一书由吉媛、章辉、谢鑫等优秀青年经济学者编著。全书特别关注转型时期我国一些突出的经济热点问题,并试图从理论和实证两个角度对转型时期我国的经济发展路径及趋势进行理性思考。长期以来,中国经济"崩溃"之声就不绝于耳,然而当中国经济一直在"崩溃"声中不断前进,并让人觉得不可思议时,要再给中国经济"开药方"似乎是一件费力不讨好的事。事实上,即便是诺贝尔奖得主在面对这一课题时,也难以做到得心应手,但这一点也不会消褪经济
关键词: 转型时期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杜晓郁  
美国金融危机的爆发,不仅暴露了美国经济内外失衡的矛盾,而且将中国经济的结构性失衡推向了亟待调整的路口。世界市场需求萎缩恰好为中国经济结构调整提供了机会成本最小化的契机。本文对斯旺模型进行了拓展研究,将同一失衡状态分为两个区域,结果发现,分别位于两个区域的国家虽然属于同一失衡状态,却由于其国内、国外失衡状态的差异应当采用不同的政策组合。利用该模型,本文分析了中国经济的失衡状态,认为运用人民币稳步升值搭配紧缩性货币政策以及适度宽松的财政政策是解决中国经济失衡的有效路径。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华军  雷名雨  
产业结构演进带来的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变动是中国经济增长出现"结构性加速"与"结构性减速"的重要原因,而结构红利则是产业结构演进对劳动生产率增长率影响效应的直接体现。本文考察了中国整体及分省结构红利在演变趋势上的形态特征,探究了结构红利与"结构性加速"和"结构性减速"的内在联系,并从地区异质性的视角出发,揭示了结构红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将结构红利的时间演变趋势与空间分布规律相结合,探索了中国四大板块的结构红利在产业结构变迁中形成的大国"雁阵"模式及其演变特征。本文的研究为缓解中国经济增长的"结构性减速"冲击以及实现稳增长、调结构的经济发展目标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实证支持。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沈坤荣  
2008年金融危机,美国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这对世界经济而言是一个重要事件,会对全球的价值链、产业布局、经贸合作等产生重要影响。对深度参与全球价值链分工且与美国经济有较多融合的中国而言,在推进产业机构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许立成  范从来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全球瞩目,中国经济模式成为学术界热议的话题。该文首先阐述了中国经济模式的涵义和特征,接着从比较优势论、市场论、二元经济论、中性政府论、分权论、政治论、人口论、文化论等八个方面总结了经济学界关于中国经济模式的解释。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虽然是巨大的,但并不是深刻的。下一步关键是要"改革政府",着力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张斌  邹静娴  
通过与发达经济体结构转型轨迹进行比对,本文从产业和支出两个维度考察了中国经济结构转型取得的进展与存在的不足。中国经济在2010-2012年间迈过了工业化高峰期,此后逐步由制造业转向服务业。工业化高峰期后人力资本密集型服务业迎来了高速增长;投入、生产、产品多维度证据显示制造业整体升级步伐较快。消费、投资、出口的"三驾马车"结构趋于平衡。上述这些结构变化与发达经济体走过的历史轨迹高度吻合,表明中国仍在迈向更高收入水平的正常轨道上。差距主要表现在第二、三产业就业占比偏低;政府服务占比偏低;城市化率偏低等。这些对比说明中国在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和城市化之间存在不平衡,后两者落后于前者并形成了经济发展短板,弥补这些短板需要推动"从发展到服务"的政府职能转型。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孙早  侯玉琳  
本文将工业智能化纳入新经济地理学经典分析框架,刻画与验证工业智能化、劳动力成本和人力资本影响中国区域间工业产业转移的机理和效应。研究发现:工业智能化一方面改变了区域间产业单向梯度转移模式,南部沿海地区已出现工业产业回流现象,劳动力成本不再是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另一方面改变了地区产业结构梯度升级模式,沿海地区的高技术含量和常规性任务密集行业开始呈规模扩张之势,部分中等技术制造业发展成熟后不再按照"雁阵模式"向内陆地区转移。此外,工业智能化和人力资本的有效匹配推动了东南沿海地区先进装备制造业的智能化升级。承接先进地区产业转入不再是后发地区实现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唯一途径,高质量人力资本成为支撑国家或地区成功实现工业智能化转型和构筑现代产业体系的关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白雪洁  宋培  逯海勇  李琳  
本文再次验证“结构性减速”在中国的成立性,指出中国经济“服务化”的“被动”属性,并阐述“被动服务化”的特征事实及后果,最后探索数字经济助推中国经济高质量服务化的可能路径。研究表明,2012年之前,中国经济处于“去农业化”阶段,自2012年起,正式进入“服务化”阶段,但这种“服务化”是一种建立在制造业“未高先衰”上的“被动服务化”;此轮中国经济增速放缓的主要原因是“被动服务化”引致的“结构性减速”,而非全要素生产率的大幅下降;生产要素被迫流入服务业尤其是生活性服务业,可能导致中国服务业低端蔓延和制造业“技术-效率”升级路径断裂;“生产率”是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数字经济推动中国经济结构高质量服务化至少要经历三个阶段。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程是东   祝金甫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陶忠元  
开放型经济条件下,国内投资膨胀与外资利用过度的互动以及国内外各主体消费的抑制或转型均可引发产能过剩;国际间要素流动与产业转移助推下的产业成熟期和产品标准化期的前移也会导致产能扩张超前;技术进步则会促进产出效率提高和规模扩大步伐的加快;而灾难和政策等非常性事件又会通过经济和心理传导诱发产能过剩的生成。产能的调节和过剩的防治应立足于多维面向,需着眼于内外并重、市场修复与政策推进兼顾。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冯卫东  郑海英  
知识经济下,企业人力资本和知识积累效应对企业成长的贡献率已明显超过实物资本和货币资本。本文以商誉的定义为研究起点,论述了商誉分类与经济实质、商誉与企业能力,分析了现行企业商誉会计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商誉分类、计量与列报改进建议,对建立商誉公允价值发现、评价及修正机制提出了设想,以提高会计信息可靠性,反映企业价值创造源泉,为经济管理决策服务。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后小仙  冯素玲  
目前,对政府支出结构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讨论比过去更为复杂,学者们的观点不一。以经济增长理论为基础,对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作出较为系统的疏理,为进一步研究政府支出结构及其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提供思路性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李影  
本文首先对"虚拟经济"的理论进行了诠释,并分析了其内在演变的阶段和特性,特别指出了虚拟经济的过度膨胀往往会导致破坏力极大的金融危机;接着我们实证分析了中美之间虚拟经济发展状况及其产生的机理;最后,文章总结了新经济条件下虚拟经济的新特点,并对中国虚拟经济的发展提出了有益的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