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434)
2023(3436)
2022(2847)
2021(2624)
2020(2128)
2019(4654)
2018(4744)
2017(8338)
2016(4739)
2015(5475)
2014(5873)
2013(5337)
2012(4863)
2011(4302)
2010(4397)
2009(4066)
2008(3814)
2007(3616)
2006(3082)
2005(2787)
作者
(14717)
(12272)
(12147)
(11581)
(7578)
(5707)
(5621)
(4804)
(4734)
(4359)
(4163)
(4149)
(4022)
(3956)
(3846)
(3753)
(3625)
(3609)
(3558)
(3336)
(3192)
(3023)
(3007)
(2868)
(2733)
(2728)
(2714)
(2585)
(2585)
(2522)
学科
(15130)
经济(15102)
管理(12767)
(9498)
(7777)
企业(7777)
方法(5880)
(5356)
中国(5133)
(5124)
数学(4995)
数学方法(4903)
(4795)
(4543)
(4500)
理论(4434)
(3633)
银行(3618)
(3512)
(3511)
金融(3505)
教学(3390)
教育(3276)
业经(3261)
地方(3153)
体制(2955)
农业(2698)
(2360)
制度(2326)
(2326)
机构
学院(66005)
大学(64881)
研究(23472)
(22024)
经济(21307)
管理(21221)
理学(17776)
理学院(17546)
中国(17453)
管理学(17004)
管理学院(16884)
科学(15100)
(14511)
(13679)
(12178)
(11621)
业大(11304)
研究所(11092)
(10942)
中心(10930)
农业(10877)
技术(10108)
(9215)
北京(9059)
师范(9000)
(8898)
财经(8730)
(8611)
(8162)
(7868)
基金
项目(44354)
科学(33427)
研究(32178)
基金(29886)
(26833)
国家(26595)
科学基金(21907)
(18661)
社会(18526)
社会科(17453)
社会科学(17451)
教育(15959)
(15428)
基金项目(15213)
自然(14125)
自然科(13801)
自然科学(13793)
编号(13515)
自然科学基金(13511)
资助(12770)
成果(11655)
课题(10610)
重点(10137)
(9611)
(9225)
(9147)
(8986)
(8700)
计划(8612)
科研(8435)
期刊
(26228)
经济(26228)
研究(18855)
中国(16704)
学报(13470)
(12627)
教育(11683)
科学(10149)
大学(10100)
(9708)
学学(9526)
管理(9270)
农业(8484)
技术(7827)
(5578)
金融(5578)
业经(4696)
财经(4403)
经济研究(4295)
职业(4194)
业大(4114)
(4020)
统计(4017)
(4015)
(3817)
(3774)
图书(3730)
农业大学(3548)
科技(3424)
(3282)
共检索到103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马剑瑜  Noel Scott  
引言30余年前,营销学者Hirschman和Holbrook(1982)提出了消费中的体验因素,首次强调愉悦消费的特点是追求感官刺激、幻想和情感要素;并进一步提出完善传统的信息处理选择模型需要加入愉悦动机(Holbrook&Hirschman,1982)。后人的研究在此基础上不断演变、拓展,关注愉悦消费中的情感状态、强调幻想、身心感觉等在愉悦消费,尤其是旅游的准备、执行和回忆阶段的作用,探索感官刺激对行为的影响。过去30年,学界对这些心理机制的知识已经有了相当多的积累,此次研究旨在重点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谢彦君  孙佼佼  
黑色旅游是一种复杂的旅游现象。不同于其他形式的旅游,黑色旅游者面对的是具有美与丑双重特性的凝视对象。从价值和情感两个方面而言,旅游者的体验兼具积极与消极双重价值取向和审美与审丑的双重情感历程。也正因为如此,在一般的大众认知与专门的学术研究中,黑色旅游所具有的愉悦性本质常常处于被隐藏或被曲解的状态。鉴于黑色旅游体验所兼具的愉悦的一般性和特殊性,本文提出黑色愉悦这一概念,并对黑色愉悦的多重来源,即直接获得的积极情绪、反向获得的积极情绪以及直接获得的消极愉悦进行了抽象和论证;对黑色愉悦得以实现的前提,即多样性距离的存在进行了阐释;对黑色愉悦的在场体验进行了剖析;对看似矛盾实则统一的美丑双重体验进行了...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谢彦君  孙佼佼  卫银栋  
黑色旅游是一种独特的旅游形式,其开发实践和理论发展一直存在着诸多争议。尽管相关学术研究已开展20多年,但这一领域所存在的一些根本性理论问题至今仍未解决,许多理论观点尚未形成共识。文章针对黑色旅游研究中的若干理论问题,以动机和内驱力为出发点,试图系统地探讨黑色旅游的本质规定性,厘定黑色旅游与死亡主题之间所具有的特殊而复杂的关系,并借助审美和审丑、悲剧和喜剧、优美和壮美等范畴,在美学框架下拓展了Stone的黑色旅游谱模型,从更广泛和深入的意义上论证了"黑色旅游是一种既符合一般意义上的旅游愉悦体验又属于具有独特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梁增贤  苏思晴  
恐惧通常会让人逃离,但恐惧的娱乐活动又经常能吸引人们参与。这就是恐惧悖论。文章通过邀请受访者参与虚拟现实恐怖游戏后接受深度访谈,借助情绪认知评价理论研究个体在娱乐恐惧空间中的情绪体验过程,以回应恐惧悖论。研究表明,游客在游戏中的情绪唤起源于对外部刺激的认知评价。该认知评价过程可分为初评价和次评价两个阶段。在游戏初期,游客在接收到恐怖刺激后会应激性地产生初评价,判断自己正处于危险环境中,从而唤起强烈的恐惧与惊奇情绪。随着时间与行为适应,游客会逐渐通过次评价形成一个安全性保护框架,并沉浸到游戏中,产生恐惧、惊奇、愉悦、兴趣并存的情绪状态。由此,文章构建出个体在虚拟现实恐怖游戏中的情绪生成与转化过程框架,揭示了恐惧与愉悦在其中的互动转化过程,同时证明了个体的认知评价与情绪体验在娱乐恐惧空间中存在一种动态互动关系,从微观角度丰富旅游休闲领域中关于情绪体验的研究。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容  于洪彦  
随着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的日益普及,企业构建在线品牌社区、鼓励顾客参与品牌社区活动已经成为企业创造价值的一种新的营销策略。实践表明,顾客的愉悦体验是顾客参与在线品牌社区活动的直接结果之一,它有助于提升企业绩效。已有研究虽然关注在线品牌社区顾客的认知因素对顾客愉悦体验的影响,但却忽视了顾客间互动这种在线品牌社区内的主体活动,因而对在线品牌社区顾客间互动是否带来顾客愉悦体验以及如何带来顾客愉悦体验的讨论并不多见。梳理品牌社区、顾客互动和顾客体验等相关研究,基于价值共创理论和自我决定理论,构建在线品牌社区顾客间互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吴继飞  于洪彦  刘容  
现有关于游客互动的研究大多基于人际互动的情景,忽略了人机互动及其发挥的效应。文章基于互动理论,将人机互动分为直接和间接人机互动,构建了直接和间接人机互动影响在线游客愉悦体验及其中介、边界机制模型。通过网络爬虫和实验两种方法分别获取1449位游客和265位被试实证数据,运用方差分析和回归分析方法检验研究假设。结果表明,人机互动显著地影响在线旅游的游客愉悦体验,游客投入度和旅游产品类型分别起着中介和调节作用。对于享乐型旅游产品,游客投入度中介了人机互动对游客愉悦体验的正向影响。而对于实用型旅游产品,游客投入度的中介作用不显著。该研究不仅丰富了游客互动理论研究,还对旅游企业运用人机互动策略提升游客体验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汪泉发  
通俗地解释愉悦质量的真谛,就是:比别人多一点(愉悦质量特性),你就可能走得更远;只有大家说你好(顾客愉悦),你才是真的好。感知是决定客户购买的重要力量。顾客一般是将其对某一产品的感
[期刊] 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  [作者] 张云鹏  
高质量的美术课应该是一次愉悦的审美活动。教师要根据教学目标及教学实际,创造生活化的教学场景,以情动人,培养学生的持久兴趣;加强学生的多种体验,让学生体验艺术活动的乐趣,发展物象感知的能力;学以致用,激发创意设计,让每个学生都能从个人的感受中去捕获美、去创造美。一、以情动人,培养持久兴趣情感性是美术的一个基本特性,也是美术学习活动的一个基本特征,因此美术课程能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提高审美能力,增强对自然和生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匡红云  江若尘  
创造游客体验是主题公园的核心价值之一,也是主题公园竞争力的重要构成。本文对来自国内八家游乐园的25位游客进行深度访谈,基于扎根方法构建"令人难忘的旅游体验(MTE)"生成过程初始模型;并以游乐园的典型代表上海迪士尼乐园为问卷调查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该MTE生成过程模型进行检验。定量研究结果显示:主题公园MTE包括"感知功能体验、关联及价值体验、情感体验、消极体验"四种构成要素;主题公园的"设施及氛围、人员服务、便民服务、创新力"这四大资源要素影响了MTE的生成;不同的资源要素对MTE的构成要素表现出不同的影响,其中"设施及氛围"对"感知功能体验"有强烈正向影响,"便民服务"对"关联及价值体验"有正向影响,"人员服务"对MTE的四类要素都有显著影响,"创新力"对"感知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关联及价值体验"都有显著正向影响。对主题公园MTE的构成要素、影响因素、影响路径的探索丰富了现有旅游体验理论、增进了对于MTE的理解,对我国游乐园及其他类型主题公园的体验产品开发和资源要素管理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陈学渊  
随着生态环境日益恶化,节能环保的概念已经被广大消费者接受。例如,在家电卖场上,导购员通常会宣传某电器很省电,一天只需消耗多少度电;人们在装修自己房间的时候会考虑使用的材料是否含有甲醛,都希望采用无毒环保材料;各家电视媒体播放着以新能源为动力的最新款汽车广告。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陶长江   张骁鸣  
难忘旅游体验(Memorable Tourism Experiences,MTE)是旅游与酒店研究领域的重点和热点,但目前在MTE的本质理解及其量表的应用上还存在明显争议。本研究以具有身心特殊性的肢残游客为研究对象,采用关键事件分析法和内容分析法,探索肢残游客MTE的构成及生成过程,并反思当前MTE的主流研究。研究发现,肢残游客的MTE是在失能的社会模式下,肢残个体在完整旅游过程中获得的多维体验的混合体,而不仅仅是在旅游目的地获得的体验;肢残游客的难忘体验不同于大众游客,在构成上按重要程度依次包括“人际互动、身心挑战、自我受益、体验发现”共4维度、23子类;4个维度的旅游体验之间既区别又联系,在生成肢残游客MTE的过程中呈现出时空差异和时空交织的特征。本研究表明了在MTE研究中采用旅游全过程分析的必要性,强调了游客的主体性地位和“互动”在MTE构成中的重要性,对于启发更全面和更深入的MTE研究具有明确的理论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士琴   石穆沙  
体验经济时代,提供难忘的旅游体验成为目的地的核心竞争力,旅游体验作为旅游研究的重要领域得到广泛重视。然而,现有研究在空间上强调非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体验,时间上侧重在场体验,对偏惯常环境下的难忘体验缺乏关注。因此,该研究以游客在城市绿道这一偏惯常环境下的旅游休闲活动为情境,通过在场和归家后的历时分析,旨在洞悉从“在场”到“难忘”这一体验记忆的形成过程与反馈机制。通过对5个城市绿道中的55名受访者进行两阶段考察,采用主题分析和系统动力分析,研究发现,游客在场体验以“存在性自我”为核心,且随时间推移其在场体验细节会消减,而彼时感知和感觉到的体验则抽象为情感性欣赏、满足和认同长期保存,成为记忆中的难忘体验。同时,研究提出了“在场感知-阈限自我-情感记忆-情感连接-行为动机”的体验记忆形成和促进重游的正反馈机制,与重游下体验阈限突破的负反馈机制构成体验记忆形成的S形曲线模型,对旅游体验、体验记忆以及目的地体验设计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蔡礼彬  朱晓彤  
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对旅游地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青岛崂山风景区为调研地,基于自我调节态度理论,以难忘的旅游体验和地方依恋为中介变量,探讨了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者-环境契合度对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2)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分别对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3)难忘的旅游体验、地方依恋在旅游者-环境契合度与旅游者环境责任行为的关系中具有显著的部分中介效应,且地方依恋的中介效应显著大于难忘的旅游体验的中介效应;(4)难忘的旅游体验对地方依恋无显著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艳娥  
消费体验是消费者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心理感觉和情感反应,它极大地影响着人们的消费行为。由全程体验形成的感受和情感因素对顾客的购买偏好和刺激的影响远比产品和服务本身的功能性感知要大得多。文章主要探讨在体验经济条件下,企业如何设计和应用基于顾客体验价值的营销行为,并初步建立企业体验营销的设计与应用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