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49)
2023(9966)
2022(8630)
2021(7985)
2020(6959)
2019(16120)
2018(16121)
2017(31237)
2016(17117)
2015(19426)
2014(19699)
2013(19517)
2012(18257)
2011(16631)
2010(16887)
2009(16069)
2008(16591)
2007(15107)
2006(13168)
2005(12185)
作者
(50245)
(42359)
(42246)
(40426)
(26951)
(20328)
(19246)
(16349)
(15881)
(15152)
(14229)
(14225)
(13489)
(13376)
(13373)
(13228)
(12839)
(12389)
(12358)
(12256)
(10442)
(10411)
(10300)
(9632)
(9536)
(9530)
(9428)
(9420)
(8546)
(8327)
学科
(72630)
经济(72512)
管理(57970)
(53610)
(46645)
企业(46645)
方法(35353)
数学(30350)
数学方法(30094)
(24870)
(19498)
(18507)
中国(16727)
(16403)
财务(16370)
财务管理(16334)
业经(15933)
企业财务(15626)
(15127)
(13214)
(12804)
贸易(12799)
(12543)
银行(12518)
(12421)
理论(12364)
(11959)
金融(11955)
农业(11853)
(11834)
机构
大学(259962)
学院(256360)
(108133)
经济(105842)
管理(100225)
理学(86457)
理学院(85546)
管理学(84229)
管理学院(83739)
研究(83147)
中国(64768)
(55410)
(53797)
科学(48840)
财经(43384)
(42138)
(41397)
(39253)
(39161)
中心(38744)
研究所(37724)
业大(36266)
经济学(34031)
北京(33888)
农业(32519)
财经大学(32224)
(31741)
师范(31413)
经济学院(30674)
(30553)
基金
项目(163746)
科学(129773)
基金(121090)
研究(119534)
(104642)
国家(103790)
科学基金(89443)
社会(77175)
社会科(73106)
社会科学(73084)
基金项目(64258)
(62564)
自然(57676)
自然科(56367)
自然科学(56349)
教育(56017)
自然科学基金(55439)
(53064)
资助(49528)
编号(48595)
成果(40840)
(38033)
重点(36802)
(34801)
(34105)
(33540)
教育部(33101)
课题(32751)
创新(31932)
国家社会(31901)
期刊
(119244)
经济(119244)
研究(75940)
中国(49084)
(47178)
学报(38988)
(37190)
管理(36911)
科学(35707)
大学(29938)
学学(28293)
(25827)
金融(25827)
教育(24750)
农业(24081)
财经(22949)
技术(20868)
(19542)
经济研究(18603)
业经(18080)
问题(15957)
理论(13145)
(12867)
财会(12800)
技术经济(12779)
(12675)
(12632)
实践(11700)
(11700)
会计(11452)
共检索到3805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贺建刚  孙铮  李增泉  
近年来,中国证监会不断强化监管,制约上市公司借助关联交易输送利益,完善公司治理被认为是可行的途径。然而,已有研究文献似乎并未支持这样的论点,关联交易也没有得到明显缓解。为此,本文基于一种新的视角,对控股股东行为不受约束予以解释。在本文研究中,我们将公司治理内化于监管政策框架,视为管制目标实现的制度执行机制,分析了产品市场结构因素对公司治理机制约束关联交易效率的影响。研究表明,尽管市场监管环境日趋严格,但由于企业集团建构与内部交易市场的刚性结构,致使关联交易普遍缺乏供给和需求弹性,限制了公司治理的制度执行效率,即使公司治理结构在内容和形式上基本健全,控股股东行为可能并不因此得到有效约束。五粮液案...
[期刊] 中国审计  [作者] 吴敬琏  
公司治理机制呼唤股权结构的改革,一股独大的现象滋生出控股股东擅权独断,甚至把上市公司当作自己的“提款机”。规范控股股东的行为成为上市公司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和保证国企改革取得成功的关键,那么,如何在公司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建立起相互制衡的关系?请看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家吴敬琏的专题文章——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屠巧平  刘爱菊  
本文基于公司并购动机理论,揭示了我国控股股东行为的深层次原因,指出了市场制度缺陷较大和法律对投资者保护较弱,获取控制权私人收益的单位成本越低,控制权私人收益发生率越高,结果导致追求企业价值最大化的并购行为被扭曲,低效率的并购频繁发生。提出规范和制衡控股股东行为应从市场制度缺陷入手,从相应的法律制度规则设立入手。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徐伟  武立东  
评价了国内外控股股东的行为效率,设计了控股股东的行为评价系统,实证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效率与公司绩效的关系,得出了控股股东行为正外部性增强有利于改善公司绩效的结论。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秦志华  徐斌  
通过考虑第一大股东监管行为选择和股权制衡对第一大股东行为所施加的约束,扩展了La Porta等提出的关于大股东行为影响公司价值的分析模型。新的模型将大股东行为对企业价值的正负作用以及不同股权结构对其行为选择的影响置于统一框架中,运用数学推理和比较静态分析方法得出企业股权结构对于公司价值影响的一系列命题。研究结果表明,公司价值与非第一大股东所持股权的集中度和法律环境对中小股东的保护程度正相关;在无进一步假设的情况下,公司价值与第一大股东持股份额无确定性的单调关系;当第二大股东持股份额超过某一临界点时,其对第一大股东的有效股权制衡有利于公司价值的提升。现有的众多实证研究结果与上述理论推断的结论基本...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屠巧平  
关于股权结构与控制权收益实证分析表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越高,控制权收益越高;第二大股东与第一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有利于限制控股股东的掠夺行为,减少控制权收益。因此,降低股权集中度、充分发挥大股东之间的相互制衡作用是规范控股股东行为的关键所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冯玉春  潘林  盛强  
集中股权结构观点已被学术界广泛认同,在集中股权结构下控股股东的行为及其引发的公司治理问题正得到重视,文章对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控股股东主要通过金字塔结构实现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对企业产生了负面和正面两种效应,即掏空与支持。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黄晶  陈工孟  包文卿  陈峥嵘  
文章基于上市公司投资行为的视角研究了控股股东侵占与公司治理问题,特别考察了股权分置改革是否有助于缓解控股股东过度投资。基于Richardson(2006)预期投资模型,文章的研究结果显示控制权与现金流权分离度对过度投资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而股权分置改革能够显著弱化这种分离度与过度投资之间的正向关系。政府控股公司比私人控股公司的过度投资更为严重,而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抑制过度投资。文章为控股股东侵占行为提供了证据,同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有效缓解了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新生  孙毅  刘翰  
本文以云南白药为案例,探讨了资产专用性对控股股东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控股股东可以为上市公司提供控股股东专有或者控制的地理位置、品牌资产、购销网络渠道、研发技术、人力资本、物质资源等特殊资产,从而使得这些资产具有资产专用性。由于这种专用资产的投入,使得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之间产生了捆绑效应,捆绑效应抑制了使契约关系中断的控股股东的机会主义行为,控股股东与上市公司形成了一种协作局面,这种协作对于上市公司的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然而,受到捆绑效应影响的控股股东行为与企业的成长性之间并非是一种理想的单调函数关系,有时会表现出捆绑效应失灵的特征,由此本文提出了公司治理变量在专用资产对控股股东行为的捆绑效应和...
[期刊] 金融经济学研究  [作者] 王文南翔   胡日东  
基于A股上市公司2007—2021年数据,考察共同机构所有权在企业第二类代理问题中发挥的作用。研究发现,共同机构所有权显著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该结论经Heckman两阶段、PSM等内生性与稳健性检验后依旧成立,说明共同机构投资者扮演监督者,而非合谋者角色。机制分析显示,共同机构投资者对控股股东具有更低的监督成本,可以通过退出威胁与委派董事的方式抑制控股股东私利行为。进一步研究发现,对非国有性质的企业来说,上述抑制效应程度更大。共同机构所有权能提升企业价值,且共同机构所有权与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的交乘项越大,企业价值越高,意味着共同机构投资者通过监督控股股东提升企业价值,呼应主旨结论。因此,建议监管部门积极引导和规范共同机构所有权,以缓解中国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的利益冲突,同时企业也应当充分利用共同机构所有权的信息优势,大力促进企业间协作,不断提升企业价值。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姜付秀  马云飙  王运通  
已有文献认为,大股东的退出威胁可以缓解股东经理人利益冲突,降低经理人的代理成本。本文基于新兴资本市场的公司治理特征,实证检验了控股股东之外的其他大股东的退出威胁是否可以抑制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以股权分置改革事件作为退出威胁的替代变量,本文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大股东退出威胁显著降低了控股股东的私利行为,提升了企业业绩。同时,我们的研究还发现,当其他大股东退出对控股股东财富的影响更大(控股股东持股比例更高)、退出更可信(持股比例相对于控股股东更少)以及处于对控股股东外部约束更差的环境下(法律环境较差地区和非四大审计的公司),其退出威胁更为有效。进一步检验的结果表明,大股东的退出威胁还加强了经理人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郑静  
近期世界范围内发生的几起会计丑闻,多与控股股东侵占小股东的利益有关。金字塔股权结构作为目前一种最为盛行的形式,造成控股股东的现金流权和控制权相分离,为控股股东从事机会主义交易谋取私人利益提供了机会。本文试图以金字塔结构为背景,对研究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的文献进行回顾,以期为关注控股股东行为的人士提供一些理论基础和研究参考。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蒙  田甜铭梓  
本文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法律规制的有效性重新进行界定,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领域的法律规制划分成强有效、有效以及弱效这三个有效性等级,展开实证研究,对能使该领域法律规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推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对控股结构进行优化、促使股权结构朝向多元化发展以及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蒙蒙  田甜铭梓  
本文从保护中小股东权益的角度出发,对法律规制的有效性重新进行界定,将上市公司控股股东行为领域的法律规制划分成强有效、有效以及弱效这三个有效性等级,展开实证研究,对能使该领域法律规制的有效性受到影响的各种因素进行分析,发现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包括:推动经济发展、对政府行为进行规范、对控股结构进行优化、促使股权结构朝向多元化发展以及推动社会道德建设等。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甘月   李增福  
基于中国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持股行权证据检验证实:上市公司小股东行权能够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笔者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和威慑理论,以中证中小投资者服务中心开展持股行权工作为准自然实验,选取2013—2017年A股非金融类上市公司的样本有效数据,运用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了上市公司小股东行权与大股东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及其变化。检验结果证实:上市公司小股东行权与大股东掏空行为负相关;小股东股东大会出席率和小股东诉讼维权积极性是小股东行权有效抑制大股东掏空行为的重要因素;外部审计监管程度负向影响小股东行权与大股东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内部股权制衡程度正向影响小股东行权与大股东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经济后果检验证实:小股东行权对大股东掏空行为的有效抑制降低了上市公司的企业债务融资成本,增加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投入。本文从上市公司小股东行权与大股东掏空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方面拓展了相关公司治理理论的应用边际,证实了上市公司小股东行权影响大股东掏空行为机理的研究结论,可以为政府相关部门制定加强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的监管措施和上市公司提高企业内部治理水平提供理论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