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
2023(2)
2022(1)
2021(1)
2018(3)
2017(1)
2014(2)
2010(1)
2008(4)
2007(1)
2006(1)
2005(1)
2001(1)
2000(1)
1999(1)
1998(2)
1997(2)
1996(1)
1995(2)
1993(1)
作者
(3)
(2)
(2)
(2)
(2)
(2)
(2)
(1)
(1)
(1)
云霄(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1)
张彬(1)
(1)
学科
事业(4)
文献(4)
(4)
书馆(3)
(3)
(3)
图书(3)
图书馆(3)
(3)
文献学(3)
1840(2)
书刊(2)
(2)
(2)
体育(2)
农村(2)
(2)
(2)
发展(2)
地方(2)
(2)
宣传(2)
(2)
(2)
建设(2)
教育(2)
文化(2)
方针(2)
(2)
(2)
机构
大学(14)
学院(10)
书馆(6)
图书(6)
图书馆(6)
研究(6)
师范(4)
(4)
(4)
中国(3)
(3)
(3)
(3)
发展(3)
大学图书馆(3)
(3)
师范大学(3)
(3)
教育(3)
研究所(3)
经济(3)
(3)
东大(2)
(2)
儒学(2)
农村(2)
(2)
山东(2)
山东大学(2)
教育学(2)
基金
研究(5)
(4)
之一(4)
成果(4)
基金(3)
(3)
项目(3)
历史(2)
史研究(2)
国家(2)
国家社会(2)
(2)
(2)
研究成果(2)
社会(2)
社会科(2)
社会科学(2)
科学(2)
科学基金(2)
编号(2)
课题(2)
(2)
阶段(2)
阶段性(2)
项目编号(2)
013(1)
1110(1)
160027(1)
19(1)
20(1)
期刊
书馆(11)
图书(11)
图书馆(11)
(7)
经济(7)
研究(6)
学报(5)
世界(4)
(4)
金融(4)
世界经济(3)
中国(3)
图书馆学(3)
大学(3)
大学图书馆(3)
(3)
(3)
杂志(3)
经济研究(3)
(2)
教育(2)
(2)
科学(2)
管理(2)
(2)
业经(1)
东经(1)
中国农村(1)
中国金融(1)
会计(1)
共检索到3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迟志鸿  
~~
关键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师玉祥  
王先谦为近代著名学者,是“湖南四王”之一,著述五十余种,刻书也极其丰富,清末湖南思贤书局刻书即多由其主持,本文介绍了他的刻书活动。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孙云霄  
明代万历年间郭子章编纂的《豫章书》,是江西历史上第一部超过百卷的省志,也是其“江西系列”志书的集大成之作。虽然已经亡佚,但清代江西所修通志和各府县志都曾大量引用此书,并考订其讹误;郭子章的文集《黔草》中更是完整保存了此书的目录、凡例和小序,从中可以了解其成书过程和体例特点。《豫章书》采用纪传体,人物部分占一半以上,并增设编年《大事记》,资料详赡。同时,郭子章重视历史地理沿革和文献编目,书中的《艺文志》是第一部专门记载江西地区著述的总目。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张彬  
由《图书馆学及其左邻右舍》、《可爱的图书馆学》、《快乐的软图书馆学》和《阅读疗法》四本书集成的《书乡放谈·"书骨精"王波系列》,全面展示了王波的软、硬图书馆学研究的写作史,也清晰地展示了他对图书馆学新领域的探索和思想贡献。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吴荇  李芳  李性忠  
1951年4月间,时任北京图书馆副馆长的王重民先生给嘉兴图书馆副馆长汪大铁写了两封信,讨论近代著名藏书楼浙江湖州南浔嘉业堂藏书的接管与整理问题,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兆贵  
庄存与重视经学研究,五经皆有论著。他融经、史、子于一炉,即经即史,于经阐释义理,于经反映历史。这有别于章学诚"六经皆史"说,是他的经学特色。他所著的《尚书既见》是即经即史的代表作。该书就经学言,以经证经,兼用今文、古文、逸《尚书》以及《书序》《诗经》《孟子》等经典;阐释义理,包括提倡大一统思想,强调理想的君臣关系等;就史学言,论述周公一些事迹,强调周公没有践祚称王或摄政当国。他提出成王即位已不年轻的看法,具史学洞见。他对周公一些事迹的考证不合史实,是他史学研究的不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殷洪  
钱基博先生(1887-1957年,江苏无锡人)是我国近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学问家,他一生经经维史,学贯四集,笔耕不辍,著作等身,在学界享有盛誉,只是由于历史原因较少为世人所认知。其子钱钟书先生(1910-1998年),则因其创作的小说《围城》和学术巨作《管锥编》而名震学坛,为海内外学人所推崇甚而形成"钱学",被誉为二十世纪的"文化昆仑",成为近三十年来中国文史界少有的学术泰斗。一门父子同被尊为国学大师、学界宗师级大学者实为近代以来所少见。今年是钱钟书先生去世十周年,特刊此文以志怀念。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刘平  
王闿运(1832-1916)是中国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过渡时期的一位著名学者,他一生笔耕不辍,著述宏富。从王闿运的几部经学著作可以看出其兼综经今古文的公羊学风格。同时,王闿运极为重视书籍的收藏与刊刻,他于1879年在尊经书院设立了专门校书刻书的尊经书局,对于传播古籍,提高院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促进学术研究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杜成宪  阴崔雪  孙鹏鹏  
古时童子在经过识字启蒙教育环节后,为何就能顺利学习"四书"?当今中小学生读"四书"的可能性又何在?通过从识字量、知识点、课程设置三方面的探究发现:童子在读完"三百千"后便基本克服了学习"四书"的文字障碍,"三百千"与"四书"知识点的重合在30处以上,两个轮次的"四书"课程设置分别规定了以克服文字障碍为主和以理解思想旨趣为主的分层课程目标,这就为古时童子识字启蒙后即学习"四书"创造了条件。当今中小学生并不完全具备古时童子学习"四书"时的条件。经比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与"三百千"的识字量,发现在第二学段(3—4年级)结束时,小学生的识字量超过了"三百千"的识字量,鉴于小学生相关知识准备的不足,如要读"四书"似在第三学段(5—6年级)为宜,顺序也以《大学》《论语》《孟子》《中庸》为宜。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曹子男  
常州今文经学创始人庄存与研治《尚书》自成一家。其治《尚书》特点表现为:援引他经治《尚书》,引经尤重《诗经》《孟子》,力推圣人盛德教化。其治《尚书》贡献主要体现在《尚书》学研究、《尚书》学传承和经学维护3个方面。在《尚书》学研究上,庄氏发前人之所未发,表现在:第一,复兴《公羊》,领一代风气之先;第二,史事新解,维护君臣纲常;第三,塑造典型,疏通致远之教。在《尚书》学传承上,庄氏以家学赓续《尚书》学传统,以学派彰显于晚清。在经学维护上,庄氏明知晋出孔传《尚书》为伪作,却因其教化之功而力排众议,终使晋出孔传留存学官不废。庄存与的治《尚书》思想与实践,对传承民族传统文化、维护国家政治正统性、维系社会稳定性具有重要的时代意义。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王立贵  程兴爱  
从搜集文献和整理文献两个层面,论述了孔子在中国古代藏书与文献目录学方面的成就。认为孔子是个藏书家与文献目录学家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在新加坡、乃至整个东南亚,新加坡藉华人黄望青教授的才学和声望长期以来一直受到人们普遍的崇敬。他不仅是新加坡卓越的政治活动家,外交家,而且是东南亚经济研究方面的出类拔萃的经济学家。十多年前,当我的研究领域开始涉及到东南亚经济时,他的大名便如雷贯耳,令我肃然起敬,1986~1988年我在香港工作期间,曾有幸就有关问题当面求教于黄望青教授,他的卓识远见更使我获益非浅,至今印象深刻。黄望青教授现已83岁高寿,但仍孜孜矻矻,笔耕不辍。这一切不仅加深了人们对他的崇敬之情,也燃起了人们想对他全面了解的强烈愿望。虽然有关他半个多世纪的传奇般经历以及他为新加坡的政治稳定、经济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晓斌  
余晓斌:由于我国经济金融形势发展的需要,1998年以来,货币政策与金融调控的重心均以积极的姿态向加大信贷投放、改进金融服务方面倾斜,以此促进经济增长。您怎样评价当前的货币政策?王煜:1998年以来,金融运行和货币政策操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复杂局面。一方面,扩大...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金志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