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586)
2023(10811)
2022(9582)
2021(9062)
2020(7564)
2019(17421)
2018(17675)
2017(33416)
2016(18330)
2015(20679)
2014(20949)
2013(20411)
2012(18650)
2011(16650)
2010(16438)
2009(14929)
2008(14208)
2007(12264)
2006(10616)
2005(8994)
作者
(54022)
(44719)
(44242)
(42210)
(28310)
(21411)
(20212)
(17805)
(17120)
(15779)
(15359)
(14873)
(14151)
(14048)
(13729)
(13699)
(13426)
(13412)
(12708)
(12550)
(11266)
(10931)
(10833)
(10168)
(10010)
(9951)
(9928)
(9697)
(8943)
(8866)
学科
(67106)
经济(67016)
管理(51671)
(46674)
(39358)
企业(39358)
方法(31748)
数学(27185)
数学方法(26866)
(18062)
中国(17658)
(17414)
(16889)
业经(15061)
地方(14220)
理论(13571)
(13073)
农业(11802)
(11715)
(11094)
贸易(11090)
技术(10991)
教育(10826)
环境(10824)
(10734)
(10641)
财务(10570)
财务管理(10551)
(10197)
银行(10152)
机构
大学(256095)
学院(254049)
管理(101589)
(92559)
经济(90266)
理学(88317)
理学院(87313)
管理学(85623)
管理学院(85180)
研究(84501)
中国(61158)
科学(55948)
(55488)
(43648)
(42565)
(41913)
业大(41353)
研究所(39233)
中心(38310)
(36344)
北京(34992)
农业(34401)
(34388)
财经(33955)
师范(33879)
(31291)
(30908)
(29769)
技术(29375)
师范大学(27370)
基金
项目(181768)
科学(140937)
研究(131698)
基金(129656)
(113835)
国家(112875)
科学基金(96223)
社会(79004)
社会科(74607)
社会科学(74587)
(72014)
基金项目(69767)
自然(64655)
自然科(63123)
自然科学(63108)
自然科学基金(61944)
教育(60904)
(60587)
编号(54259)
资助(53266)
成果(44138)
重点(40446)
(39003)
(37904)
课题(37889)
(37576)
创新(34981)
科研(34895)
大学(34222)
项目编号(33520)
期刊
(99770)
经济(99770)
研究(72102)
中国(47207)
学报(44723)
科学(39414)
(39236)
管理(38315)
大学(33123)
教育(31951)
学学(31142)
(30629)
农业(27576)
技术(24025)
(18281)
金融(18281)
业经(16945)
财经(15577)
经济研究(15393)
图书(15059)
(13544)
科技(13391)
(13124)
理论(12982)
问题(12843)
(12473)
实践(12164)
(12164)
业大(12054)
技术经济(11369)
共检索到36144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长坤  徐童  史聪灵  赵小龙  张宇伦  
为了探索隧道内可燃液体蒸气的爆燃超压及火焰传播规律,该文采用1/20的缩尺寸隧道模型,以不同液体温度(30、 40、 50、 60、 70、 78℃(沸点))下蒸发产生的乙醇蒸气为爆燃介质,分析不同时间点火的引爆情况及爆燃超压等数据。结果表明:蒸气的爆炸极限受到初始液体温度的影响,当蒸气温度低时爆炸极限范围小,同时所需要的引爆能量也会变大。被引爆乙醇蒸气的超压值沿隧道纵向呈现明显的双峰形状,同时在超压曲线第1次达到峰值时,燃料盘上方压力测点P1低于远离中心位置P2、 P3处的超压值。此外,隧道内爆燃超压最大值会随着乙醇蒸气浓度的增加而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岳顺禹  龙增  仇培云  钟茂华  华福才  
随着中国地下空间工程建设速度加快,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独头隧道数量逐年增加。为研究地铁施工阶段形成的独头隧道中发生火灾时的烟气蔓延特性,在某地铁隧道施工区间开展全尺寸现场火灾实验,通过分析隧道整体温度分布、风速分布、烟气层高度等参数并结合现场观测,研究烟气在独头隧道内的扩散和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在自然通风条件下,烟气向隧道封闭端方向扩散速度慢于向连通端方向扩散速度,扩散速度差异随火源距封闭端距离增加而减少。连通端方向的顶棚烟气温度衰减速率慢于封闭端。烟气在连通端的分布基本符合指数衰减模型,而在封闭端产生明显的蓄积现象,形成一段烟气层高度低至1.5m以下的危险区间,这是烟气控制和火灾应急中的重点区域。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潘荣亮   王亚南   岳顺禹   冉辰皓   程辉航   钟茂华  
中国高铁隧道具有明显的高拱顶、大断面特点,为研究上述特征作用下高铁隧道火灾烟气纵向流动与温度分布特征,该文依托渝湘高铁重庆至黔江段的白家山隧道开展了全尺寸高铁隧道火灾实验,获取了火灾烟气在纵向方向上的蔓延速度与温度分布特征。研究发现:尽管高铁隧道净高、横截面积较常规公路隧道变大,高铁隧道火源热释放速率对烟气纵向蔓延的速度仍然起到重要作用。高铁隧道内火灾烟气温度在垂直方向上呈现出经典的“top-hat”分布,并且随着烟气远离火源位置,烟气垂直方向温度的“top-hat”分布特征逐渐趋于一致。此外,该文划定了高铁隧道热烟气纵向流动的一维过渡射流区(区域Ⅱ)与一维临界射流区(区域Ⅲ)分界线,探究了现有狭长受限空间内火灾烟气纵向流动与温度分布模型在高铁隧道火灾领域的适用性并分析误差原因,调整了适用于高铁隧道射流区域Ⅲ的热烟气温升纵向衰减模型,研究成果为评估高速铁路隧道内火灾烟气纵向蔓延对人员疏散的影响提供了数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俊沣  程辉航  魏旋  温亲玮  吴乐  刘畅  钟茂华  
在某大断面公路隧道开展火灾全尺寸实验,评估实验中的温度测量误差.利用同一工况的多次重复实验获得了火灾场景下隧道内的温度分布,随后利用统计学方法量化评估了隧道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纵断面温度数据的误差.结果表明:隧道火灾全尺寸实验中温度数据误差最大可达到±20℃,最大相对误差可达40%.自然风和火源功率波动是影响温度数据不确定性的2个重要因素,并直接导致了烟气前锋到达阶段和火源功率衰减阶段温度数据标准差的显著增大.火源的上下风向区域温度数据的标准差存在较大的差异.上风向烟气扩散容易受到风速波动干扰,温度数据相对误差可达到20%.研究结果可为隧道全尺寸实验数据准确度评估和误差分析提供支撑.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宇轩  刘畅  仇培云  龙增  钟茂华  
针对含坡度隧道火灾烟囱效应和阻塞效应对烟气扩散影响机理欠明确等问题,该文以国内某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车辆阻塞下的全尺寸火灾实验研究.通过改变通风方式和车辆的阻塞状态,重点研究了气流速度、烟气温度竖直分布、烟气层分布和烟气蔓延时间等问题.结果表明通风方式和车辆阻塞效应均会使火灾区域的流场产生变化,进而对气流速度、烟气分布和烟气蔓延时间造成影响,此外该文建立了烟气蔓延速度模型,揭示了车辆阻塞条件下含坡度隧道的火灾烟气特性和运移扩散规律,可为地铁火灾烟气控制和人员疏散提供数据和理论支撑.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畅  钟茂华  林鹏  龚远平  田向亮  阴彬  龙增  杨宇轩  
为研究水利水电工程洞室群连接节点的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在某水电站地下洞室分岔型隧道开展全尺寸现场实验,通过分析各隧道区段温度分布、烟气层高度等参数并结合现场观测,研究烟气由分岔节点向连接隧道的扩散和沉降规律.结果表明:分岔隧道火灾危险性受坡度结构和通风条件的影响,起火位置上风向隧道烟气温度稳定衰减且分层作用明显;下风向隧道烟气与空气的掺混破坏了烟气稳定分层结构,烟气沉降加剧并形成趋于均一的竖向温度分布,上坡结构导致烟气沉降作用更为明显,2#隧道中3m高度以下的烟气温度沿纵向反而呈现升高趋势.防排烟设计中应综合考虑不同隧道区段火灾危险的差异性,在实验火灾规模下,上风向隧道烟气层高度保持在4.2m,下风向低温烟气区域面临较高危险性,烟气层高度均降低至1.5m以下;2#隧道的上坡结构进一步加剧了烟气沉降,起火2min后即降低至0.8m以下,是烟气控制和火灾应急中应考虑的重点区域.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张源  万志军  覃述兵  周嘉乐  
该文研制的大尺寸巷道/隧道热环境模拟试验系统的模拟段有效长度6000 mm、围岩直径800 mm、最高稳定岩温70℃、风温5~45℃、湿度20%~90%RH、最大风量5000 m~3/h、最大模拟倾角45°,与已有试验装置相比,该模拟巷道/隧道尺寸大、试验参数范围大、试验误差减少,系统采用低电压、高电流的电加热方式控制系统边界温度,试验过程更安全、操作更简便。通过高地温巷道通风过程中围岩温度场模拟试验,证实了系统与现场测试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该系统可用于探索深部巷道、隧道等地下工程中的岩体传热问题,为高地温巷道/隧道的热害防治提供试验平台。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杨玲  匡传富  徐金荣  赵浩  吴忠云  郑俊荣  
液体饱和蒸气压的测定是物理化学实验课程的经典项目,传统实验装置的数据采集和加热控制方法存在很多不足。该文设计制作了集数据测量和加热功能于一体的自动化仪器,自主研发了实验配套的数据采集和加热控制软件,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新研制的仪器和新开发的软件使数据采集更高效连续,减少了人为误差,改善了实验效果,使得实验数据理想、线性程度高,实验安全有保证,获得了良好的教学反馈和评价。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龚攀  司明达  尹圣铭  张茂  唐学峰  
采用铜模吸铸法制备了块体Zr_(41.2)Ti_(13.8)Cu_(12.5)Ni_(10)Be_(22.5)非晶合金,通过室温压缩实验研究了直径和高径比两种尺寸因子对非晶合金压缩变形行为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非晶合金存在尺寸效应,即随着高径比和直径的增大,试样内部的应力加载方式和剪切带密度发生改变。直径和高径比较小的试样内部剪切带更加密集,可实现剪切带的稳定扩展,进而呈现更高的塑性。屈服强度受尺寸因子影响较小,几乎保持不变。该实验融合了材料制备和表征等多方面知识,有利于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培养科研思维、逻辑推理和多因素思考能力,有利于他们接触新材料前沿领域知识。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孔静   吕文华   徐诗雨   杨志一  
【目的】解析试样尺寸和形状对木材压缩吸能特性的影响,指导木材压缩吸能特性的科学测试和评价。【方法】通过准静态大变形压缩试验,分别考察了毛白杨、杉木、泡桐和轻木4种木材,在不同截面尺寸(20 mm×20 mm、50 mm×50 mm)、不同截面形状(圆形Φ20 mm、方形20 mm×20 mm)下的压缩力学响应和吸能特性,并通过t检验分析其差异显著性。【结果】(1)木材“三段式”压缩应力–应变曲线不受试样尺寸和形状影响。(2)木材顺纹压缩破坏强度尺寸效应显著,强度随试样尺寸增大而减小,泡桐和轻木的顺纹压缩强度由小尺寸试样的30.94和14.56 MPa,分别减小至大尺寸试样的26.06和13.37 MPa,尺寸效应系数分别为0.84和0.92;木材横纹压缩强度、顺纹和横纹的破坏特征与吸能特性无明显尺寸效应。(3)木材顺纹压缩强度形状效应显著,圆形试样强度低于方形试样,形状效应系数为0.88~0.93;木材压缩破坏特征和吸能特性的形状效应与树种特性相关,杉木、泡桐和轻木的破坏模式以及吸能特性均不受形状影响;毛白杨吸能性能形状效应显著,圆形试样吸能性能优于方形试样。(4)木材密度越大,其尺寸和形状效应越明显。【结论】低密度轻软木材的吸能特性无尺寸和形状效应,建议采用取材易、加工简便、耗材少、成本低的小尺寸方形试样进行压缩吸能测评。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刘君良  李坚  刘一星  杨霞  
采用高温水蒸气处理和加热处理固定大青杨木材压缩变形 ,并对两种处理结果进行比较。测定了木材的抗胀 (缩 )率 (ASE)、阻湿率 (MEE)、质量损失率 (WL)、压缩率、压缩变形恢复率等各项指标。结果表明 :无论是高温加热处理还是高温水蒸气处理 ,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明显得到提高。在相同温度条件下 ,当ASE的值超过 5 0 %时 ,高温水蒸气处理所需要的时间远远小于高温加热处理所需要的时间 ,当温度为 1 80℃时加热处理需要 1 5~ 2 0h ,而水蒸气处理仅需要 8min ,压缩变形被固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崑  
探讨在图像检索中,当用户以感觉、印象、情绪等情感特征作为相关性评价标准筛选结果时,缩略图尺寸对用户评价与选择结果的影响。根据评价实验发现:缩略图尺寸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用户对一组图片的情感评价与选择结果;其影响程度大小与检索任务类型以及同组内图片视觉相似程度和复杂度有关。图片越大,用户评价与选择的结果越稳定;同组图片的视觉差异越小、图片内容越复杂,用户评价与选择的结果越不稳定。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庞照宇  幸雪松  武治强  马茂原  毛良杰  
随着深层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多钻遇非均质性强、可钻性差等复杂难钻地层,从而导致钻头适应性差、钻井效率低下,大幅延长钻井周期和钻井成本。因此,针对非均质地层钻头适应性差等问题,该研究利用全尺寸钻头实验架,开展了多类非均质岩心全尺寸钻头破岩实验,对比分析了不同非均质性地层对PDC钻头动力学特性(动态钻压、扭矩、进尺和三向加速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PDC在穿越地层交界处时,会产生剧烈的振动;从软地层穿越到硬地层,PDC钻头的激振要比从硬地层穿越到软地层更强;两种地层性质之间的差距越大,PDC钻头穿越两种地层交界处时振动越强。研究结果可为非均质地层钻进钻头选型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蒋明亮  刘秀英  吕慧梅  
功能性改良药剂FR 1、FR 2及PF树脂处理马尾松、毛白杨后对木材阻燃、防腐、尺寸稳定及MOE/MOR的研究结果表明 ,FR 1处理的马尾松吸药量为 34 5kg/m3 时 ,氧指数可达 61 %。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达到阻燃标准时 ,其用药量根据板材的厚度进行了初步确定 ,剂量范围为 30~ 90kg/m3。FR 1及FR 2在达到阻燃用药量的同时 ,处理后的马尾松、毛白杨耐腐试验的重量损失率小于或接近 1 0 %。FR 1处理的马尾松、毛白杨 ,吸药量分别为 75 6及 93 5kg/m3 时 ,吸水至饱和时 ,木材抗湿胀率 (antiswellingef ficacy,ASE...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龙增  刘畅  杨宇轩  仇培云  陈嘉诚  钟茂华  
为研究特殊结构地铁车站火灾烟气蔓延特性,在某含阶梯式站厅的岛式车站内开展不同火灾场景下的全尺寸现场实验,通过分析烟气温度、烟气层高度、烟气扩散时间等重要参数,研究站台及阶梯式站厅2种火灾规模下车站各区域内的烟气扩散情况.结果表明:受自北向南的自然风压影响,站台起火时烟气在火源南侧积聚,导致站台南侧区域温升较大,下风向的3#楼扶梯处烟气层不稳定,火灾烟气扩散至连接通道;阶梯式站厅起火时,北侧出入口Ⅰ危险性较低,烟气未扩散至连接通道和站台内.研究结论可为该结构车站的防排烟设计提供实验数据支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