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9)
- 2023(12320)
- 2022(10315)
- 2021(8936)
- 2020(7419)
- 2019(16597)
- 2018(15988)
- 2017(30560)
- 2016(16207)
- 2015(17799)
- 2014(17392)
- 2013(17315)
- 2012(16266)
- 2011(14912)
- 2010(15195)
- 2009(14011)
- 2008(13296)
- 2007(11973)
- 2006(10836)
- 2005(9664)
- 学科
- 济(89628)
- 经济(89541)
- 管理(45693)
- 业(44368)
- 企(31624)
- 企业(31624)
- 方法(31403)
- 数学(27863)
- 数学方法(27706)
- 中国(24150)
- 地方(21243)
- 农(19393)
- 财(18425)
- 学(17453)
- 业经(16163)
- 贸(14179)
- 贸易(14171)
- 农业(13795)
- 易(13676)
- 制(13576)
- 地方经济(13386)
- 环境(12963)
- 融(11438)
- 金融(11437)
- 银(10912)
- 银行(10874)
- 行(10468)
- 收入(10243)
- 发(10233)
- 产业(9937)
- 机构
- 大学(248501)
- 学院(244542)
- 济(114659)
- 经济(112507)
- 管理(91073)
- 研究(89259)
- 理学(78725)
- 理学院(77772)
- 管理学(76628)
- 管理学院(76177)
- 中国(64257)
- 科学(53453)
- 京(51524)
- 财(49117)
- 所(45321)
- 农(42593)
- 研究所(41307)
- 财经(39784)
- 中心(38817)
- 经济学(37749)
- 业大(36658)
- 经(36284)
- 江(36017)
- 经济学院(33907)
- 农业(33444)
- 范(32576)
- 师范(32190)
- 北京(32114)
- 院(31410)
- 财经大学(29476)
- 基金
- 项目(165830)
- 科学(131276)
- 基金(123835)
- 研究(115868)
- 家(111012)
- 国家(109748)
- 科学基金(93077)
- 社会(80314)
- 社会科(76291)
- 社会科学(76265)
- 基金项目(65428)
- 省(62418)
- 自然(58876)
- 自然科(57593)
- 自然科学(57573)
- 自然科学基金(56562)
- 划(53411)
- 教育(51063)
- 资助(49129)
- 编号(43011)
- 重点(37543)
- 发(36714)
- 部(36560)
- 国家社会(35216)
- 成果(34481)
- 创(34107)
- 创新(32053)
- 教育部(31595)
- 科研(31405)
- 人文(30768)
- 期刊
- 济(129210)
- 经济(129210)
- 研究(77732)
- 中国(44007)
- 学报(43206)
- 科学(38103)
- 农(37300)
- 财(36232)
- 管理(33132)
- 大学(32193)
- 学学(30630)
- 农业(24604)
- 经济研究(22769)
- 财经(21753)
- 融(20373)
- 金融(20373)
- 经(19025)
- 问题(18468)
- 技术(18291)
- 业经(17841)
- 教育(17609)
- 贸(13614)
- 技术经济(13338)
- 图书(13107)
- 业(12905)
- 世界(12313)
- 商业(11877)
- 统计(11780)
- 国际(11774)
- 版(11642)
共检索到3676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史薇
本文以"城市家庭3岁以下婴幼儿托育服务需求调查"数据为基础,运用二元Logistic回归、倾向值分析方法和实地调研获得的访谈资料,研究隔代照料对城市双职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1)隔代照料对城市双职家庭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有显著挤出效应,并且该效应在使用倾向值加权方法控制隔代照料的内生选择性后仍然显著;(2)受隔代照料选择性偏差的影响,常规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会低估隔代照料的挤出效应,基于三种倾向值贪婪匹配的分析验证了该结果的稳健性;(3)家庭经济收入对隔代照料与城市双职家庭的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具有调节效应,隔代照料对中低收入家庭婴幼儿照护服务需求的挤出效应尤为明显,且家庭经济收入越低挤出效应越大,对高收入家庭则没有显著影响。在全面两孩政策推行、女性高劳动参与和快速人口老龄化时代,对城市双职家庭在婴幼儿照料问题上面临的实际需求和突出困难,既要倡导代际亲情互助,充分发扬家庭领域隔代照料的优良传统;还要积极探索将隔代照料纳入正式的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支持引导其向科学化、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发展,更好满足不同家庭的多元化需求。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洪秀敏 朱文婷
加强家庭婴幼儿照护支持是二孩时代实现幼有所育的关键。从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和社会支持出发,调查6个省12个市共计11 453个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结果发现,家庭育儿压力较高,抚育成本高昂,子女教育成为最大挑战,且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更大;母亲育儿工作难平衡,超过三分之一的母亲职业中断,且二孩家庭、低收入和低学历母亲面临更大的职业困境。在社会支持方面,家庭内部支持以祖辈为主,父亲参与不足;对教育支持最为迫切,但所获外部支持有限。在历史短板、时代挑战和文化制约的多重影响下,亟待构建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通过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和指导,形成夫妻同工、祖辈适度参与的动力机制,保障女性就业权,最终实现家庭与社会共同参与的婴幼儿照护良好格局,切实缓解家庭的育儿压力。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2019年7月3日,婴幼儿早期发展、托育服务与家庭育儿支持论坛在北京师范大学举办。本论坛由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学前教育研究所(系)主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全面二孩政策下城市地区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体系研究"(17ZDA123)资助。出席论坛的有全国人大、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全国妇联、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等部门领导以及来自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婴幼儿照护服务事业的一线从业者等共200余人。北京师范大学学前教育研究所(系)所长洪秀敏教授主持论坛开幕式。
关键词:
托育服务 照护服务 婴幼儿 早期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卢娅 张丽
本文以浦东图书馆“0–3岁婴幼儿家庭阅读指导包”项目为例,探究公共图书馆的低幼儿童服务模式由“关注儿童”到“聚焦家庭”的转变过程以及这一模式的特点与实质。采取文献调研、案例分析的方法,对“聚焦家庭”服务模式的本土化进行探索。浦东图书馆“0–3岁婴幼儿家庭阅读指导包”项目很好地诠释了“聚焦家庭”模式的实质,凸显了多元化社会合作网络、工具式阅读资源包、成长式家庭指导课程、立体式阅读推广活动、社群式沟通交流平台的自身特色,是“聚焦家庭”服务模式在中国的推广参照。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解会欣 李嘉玲 杨一鸣 王文静
研究选取259名7~49个月(平均月龄24.96个月)婴幼儿及其母亲作为被试,通过问卷法考察家庭收入、母亲受教育水平与婴幼儿阅读环境之间的关系,并探讨母亲阅读观念在其中所起作用。结果表明,母亲阅读观念在家庭收入、母亲受教育水平和婴幼儿阅读环境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具体到阅读环境中的亲子共读活动,家庭收入不能显著预测亲子共读活动,母亲阅读观念在母亲受教育水平和亲子共读活动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黄小灵 阙明坤
在当前积极人口政策背景下,回应社会大众对0-3岁婴幼儿托育服务的强烈需求,化解托育资源供应不均衡与家庭对高质量托育服务迫切寻求之间的冲突,并提升托育照护服务的吸引力,成为促进婴幼儿照护服务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挑战。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0-3岁婴幼儿在托家长的服务体验、满意度,探索影响其再购意愿和忠诚度的关键因素,通过调查数据,获得有效问卷558份,采用SPSS24.0以及AMOS25.0进行结构方程模型统计分析。研究发现,构成满意度的师资、收费、环境与设施、教育活动以及地点与时间等五个维度都对忠诚度存在正向影响,其中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费用。再者,社会评价在其师资、费用等到忠诚度的作用路径上起着部份的调节作用。基于调研结论,本研究探索提出托育服务的高质量供给路径和策略,为托育服务从业者与政策制定者提供参考,助力构建更加公平、高效,满足家庭需求的托育服务体系。
关键词:
托育服务 高质量 供给 满意度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张敏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中老年家庭消费逐渐成为影响内需扩大的重要因素。文章基于2018年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数据,在微观层面实证考察了隔代照料对中老年家庭消费的传导效应与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照料孙子女有利于促进中老年家庭总体消费水平和享用型消费支出占比的提高,降低生存型消费支出占比特别是医疗支出占比。消费水平越高,隔代照料对消费规模扩大的促进作用越小。机制分析发现,隔代照料通过子女对父母的情感支持、家庭社会互动水平以及互联网使用等影响中老年家庭消费。对子女的赡养期望会削弱隔代照料对中老年家庭消费水平提升和消费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文章从消费视角探讨了隔代照料的经济意义,有助于更加全面地理解隔代照料行为和中老年家庭的消费行为,为发挥中老年群体在国内消费市场的重要作用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求索
[作者]
张力
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领域的法律规范较为不足,对婴幼儿照护服务的概念内涵仍需进一步澄清。从历史发展来看,婴幼儿照护服务立法涉及三类目标:福利促进、人口素质和服务供给。其中,福利促进又包含儿童福利促进和家庭福利促进。不同目标定位的叠加在相当程度上阻碍了立法的推进,当前婴幼儿照护服务立法存在的现实问题包括体系缺失导致法律依据不明、属性含糊导致权责划分不清、对象多样导致立法统合困难、许可难设导致监管模式摇摆。因此,在推进婴幼儿照护服务立法时,需要重新审视相关宪法依据,逐步迈向体系化构建,采取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权责配置,在分类基础上确立监管规则,并审慎确立监管工具箱。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孔涵 刘明慧
为进一步降低居民生育养育负担,完善生育政策配套措施,2022年我国推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个人所得税专项附加扣除政策。作为个人所得税制度的新增重要内容,专项附加扣除政策的推出将对降低居民负担与收入再分配产生重要影响。本文运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库对这一专项附加扣除的收入再分配效应进行测算。研究显示: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费用专项附加扣除并没有产生正向收入再分配效应,反而微弱拉大了居民收入差距。依据现阶段我国收入分配目标和国家关于生育配套政策的要求,应进一步关注收入偏低群体的需求和利益,通过设置3岁以下婴幼儿专项补贴,提高劳动者就业收入水平等措施,促进个人所得税在居民收入再分配中正向调节作用的发挥。
关键词:
专项附加扣除 个人所得税 收入再分配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玲艳 席春媛
本研究以国家《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和30个地区《关于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为研究对象,以协同理论为基础搭建了协同目标、协同内容、协同机制和协同效果四方面的婴幼儿照护服务政策分析框架,利用文本分析的方法梳理了国家和地方政策文本的总体情况,剖析了政策文本对于现实生育困境和家庭需求及困难的回应程度。研究发现,各地的实施意见较好地落实了国家指导意见的精神,大部分地区基本回应了家庭目前对于婴幼儿照护服务的需求,但与此同时存在着目标和内容向照护服务机构倾斜、对家庭经济压力回应不够、地方特征未能得到充分考量以及缺乏实操性较强的配套落地方案等主要问题。最后,研究从发挥政府的统筹角色,坚持两条腿走路、进一步夯实对家庭的配套支持政策、制定清晰灵活的照护服务机构管理清单三个方面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光杰 杨馥萍
聚焦于祖孙间的隔代传递效应,基于CFPS数据,采用残差回归法估计祖辈教育水平对孙辈人力资本的短期和长期影响。结果发现,祖辈教育水平短期上有助于提升孙辈学龄期的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长期上则能够提高孙辈的最终受教育年限。根据父辈特征将样本划分为低资源家庭和高资源家庭分别进行回归后发现,从祖辈到孙辈的直接人力资本传递在父辈资源丰富的家庭中更为明显,即祖辈和父辈的资源投入存在倍增效应。机制分析表明,学龄前照料质量是人力资本隔代传递的重要路径。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明均仁 朱秋雨 陈晓禹 马兰慧
家庭亲子阅读是现代家庭最常见的亲子互动形式,集中反映了父母教养方式、家庭阅读环境及孩子行为习惯。探讨父母民主性教养、家庭阅读环境与幼儿社会能力的关系,能为开展家庭亲子阅读提供依据。采用问卷调查对武汉市3所幼儿园中199名幼儿的主要照看者进行分析,结果显示父母民主性教养、家庭阅读环境与幼儿社会能力呈正相关,父母民主性教养与家庭阅读环境呈正相关,家庭阅读环境在父母民主性教养和幼儿社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因此,可通过强化父母民主性教养方式、推动高质量家庭阅读环境、打造多元化亲子阅读阵地,以优化家庭亲子阅读效果、提升儿童社会能力。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陈学金
本研究遵循自下而上的逻辑,通过民族志呈现了一个儿童"金宝"0—3岁的家庭生活图景,意在阐释在家庭文化环境中幼儿的动作、言语学习、意义获得、思维发展等方面的成长过程。研究发现:家庭抚育幼儿实践中存在一种引导图像,它有意或无意参与了儿童身体机能、言语行为的发展;幼儿具备与实际活动相联系的经验,才能理解和运用语言符号;言语与思维的互动促进儿童经验的发展,经验的拓展又成为影响语言与思维发展的关键因素;幼儿时期家庭中的成长经验会直接影响个体的意志品质、价值观念和世界观的构成。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余靖雯 麦东仁 龚六堂
本文考察了以“新农保”为代表的社会养老保险对老年人隔代抚养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领取养老金会显著降低老年人的隔代抚养参与率,该负向影响在女性老年人和孙辈数量更多的老年人中更为明显。机制分析表明,养老金对隔代抚养参与率的影响渠道在于代际间联系的弱化,养老金不仅减少了老年人与子女同居的可能性,还会对子女的经济支持产生挤出效应。隔代抚养会提高老年人的抑郁水平,而领取养老金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弱该负面作用。
关键词:
社会养老保险 “新农保” 隔代抚养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萍
隔代抚育是转型期中国农村家庭的重要功能。有研究表明,隔代抚育并未给第一代留守儿童带来突出问题,而到了第二代留守儿童时,隔代抚育问题化已成为一个社会共识。可见,隔代抚育经历了一个问题化的过程。隔代抚育的问题化主要表现为祖代对孙代的管教能力不足、管教权威有限、管教意愿不强和管教方法落后。从社会系统论的视角分析隔代抚育问题化的形成机制,发现隔代抚育的问题化并非仅隔代抚育模式本身的问题,而是家庭权力结构变化、学校教育公共性弱化、家庭抚育的去社区化、互联网时代育儿环境复杂化等因素共同塑造的产物。“亲代陪读”是农民家庭应对隔代抚育问题化的一种方式,但“亲代陪读”意味着抚育和教育压力向家庭进一步集聚,难以从根本上扭转农民家庭的抚育困境。中国当前发展阶段决定了隔代抚育模式在中国农村还将持续存在一段时间,为此要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社区、国家等主体的共同力量,坚持系统思维,尽可能减少隔代抚育的负面效应,使农村儿童在隔代抚育模式下仍然能够健康成长。
关键词:
隔代抚育 留守儿童 社会系统 教育主体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