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147)
- 2023(17666)
- 2022(14780)
- 2021(13736)
- 2020(11375)
- 2019(25706)
- 2018(25833)
- 2017(49236)
- 2016(27068)
- 2015(30531)
- 2014(30507)
- 2013(29324)
- 2012(26621)
- 2011(23851)
- 2010(23859)
- 2009(22450)
- 2008(21669)
- 2007(19393)
- 2006(17226)
- 2005(15437)
- 学科
- 济(100539)
- 经济(100334)
- 管理(82063)
- 业(74594)
- 企(64051)
- 企业(64051)
- 方法(42614)
- 数学(34842)
- 数学方法(34394)
- 中国(29993)
- 财(29581)
- 农(29232)
- 业经(26581)
- 制(24331)
- 学(23912)
- 理论(20595)
- 地方(19586)
- 农业(18932)
- 务(18856)
- 财务(18769)
- 财务管理(18732)
- 和(18252)
- 企业财务(17769)
- 体(17668)
- 银(17428)
- 银行(17379)
- 贸(16917)
- 贸易(16908)
- 行(16514)
- 易(16410)
- 机构
- 大学(379524)
- 学院(377228)
- 管理(146550)
- 济(143263)
- 经济(139918)
- 理学(125814)
- 研究(125446)
- 理学院(124410)
- 管理学(122119)
- 管理学院(121436)
- 中国(93395)
- 京(81330)
- 科学(77875)
- 财(70690)
- 所(62573)
- 农(60429)
- 中心(56999)
- 江(56855)
- 研究所(56649)
- 财经(55654)
- 业大(55617)
- 范(51421)
- 北京(51049)
- 师范(50900)
- 经(50363)
- 农业(47205)
- 州(45878)
- 院(45640)
- 经济学(42800)
- 财经大学(41230)
- 基金
- 项目(255927)
- 科学(201032)
- 研究(190152)
- 基金(184232)
- 家(159936)
- 国家(158563)
- 科学基金(136253)
- 社会(119605)
- 社会科(112585)
- 社会科学(112557)
- 省(100345)
- 基金项目(97210)
- 教育(88084)
- 自然(87319)
- 自然科(85276)
- 自然科学(85255)
- 划(84319)
- 自然科学基金(83700)
- 编号(79444)
- 资助(74722)
- 成果(66315)
- 重点(57088)
- 部(55937)
- 课题(54812)
- 发(53607)
- 创(52947)
- 项目编号(49555)
- 创新(49328)
- 制(48915)
- 国家社会(48622)
- 期刊
- 济(162506)
- 经济(162506)
- 研究(112427)
- 中国(77578)
- 学报(61917)
- 农(56463)
- 财(55914)
- 科学(54866)
- 管理(54727)
- 教育(48990)
- 大学(46786)
- 学学(43479)
- 农业(38458)
- 融(32778)
- 金融(32778)
- 技术(32355)
- 业经(27517)
- 财经(27355)
- 经济研究(25502)
- 图书(23693)
- 经(23332)
- 问题(20904)
- 业(19161)
- 理论(18656)
- 版(18645)
- 科技(18001)
- 实践(17075)
- 践(17075)
- 现代(16841)
- 技术经济(16449)
共检索到5618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侯
随着社会化媒体应用的普及,用户隐私泄露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自我披露、他人泄露和平台泄露等都是重要的泄露渠道,国家、行业和运营平台都积极出台措施进行治理。然而,由于用户隐私边界的模糊,一些信息可能包含多个不同用户的隐私,用户常常因认知不足而有意或无意泄露了包含共同隐私的信息,从而造成隐私泄露。本研究针对共同隐私管理问题,分别提出了用户、平台和用户-平台协同的隐私规制策略,并基于模拟实验对各规制策略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户还是平台规制,均能有效提升社会网络整体关系强度;平台的规制策略对网络关系强度的提升作用大于用户策略,但平台的共同隐私规制策略需要用户的参与才能很好的实施,即用户-平台协同规制共同隐私的策略不但效果好,而且可行性强。本研究在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用户-平台协同隐私管理机制,对于社会化媒体中共同隐私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共同隐私 隐私边界 模拟实验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沈洪洲 汤雪婷 周莹
[目的 /意义]对我国移动社会化媒体的隐私保护功能的可用性进行对比研究,并针对移动社会化媒体隐私保护功能的可用性提出改进建议。[方法 /过程]基于我国主流的3种移动社会化媒体(手机QQ、微信和手机微博)的隐私保护功能,通过用户实验和访谈调查收集可用性数据,并运用多独立样本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对比研究。[结果/结论]微信的隐私保护功能在有效性、效率和用户满意程度这3个可用性标准上均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移动社会化媒体的隐私保护功能应从功能设计、功能引导、菜单层级、文字表述和默认值设置等方面提升可用性。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玥 李佳璇 黄冰冰 朱庆华
[目的/意义]文章探究量化自我场景下隐私悖论的影响因素以及形成过程,以期帮助破解个人信息保护的困局,促进健康管理平台的数字生态治理,亦为用户与平台间的良性互动的理论与实践提供新视角。[方法/过程]研究采用移动经验取样法进行样本数据收集,通过秩和检验筛选出目标实验对象进行半结构访谈,之后对访谈资料进行三级编码分析。[结果/结论]量化自我中隐私悖论的影响因素存在情境、任务、边界冲突、边界协调4个维度。隐私悖论从“隐私边界变化—隐私披露行为—隐私悖论”的演变流程中产生,其中隐私边界变化在隐私悖论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作用。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凯 于艺
文章对有关社会化媒体中隐私披露问题的国内外文献进行了分类整理,首先对社会化媒体、隐私、隐私关注、隐私披露的概念进行了概述,进一步地,从用户和平台两个视角对应用在社会化媒体隐私披露研究的相关理论进行归纳分析,并根据理论间相关关系以及对隐私披露行为的不同影响作用得出了理论整体框图。最后在对现有研究进行评析的基础上预测并展望了社会化媒体隐私披露研究未来的发展趋势。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朱侯
本文主要以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的论文为研究对象,对用户的隐私心理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和分析,并建立了隐私关注的集成模型。研究表明:在线用户隐私心理中,隐私关注是一个非常核心的概念;根据已验证的隐私心理相关构念与隐私关注的关系,这些构念可以分为前因变量(隐私经历、隐私意识、个性差异、人口统计学特征、文化)、结果变量(规章、行为反应)和调节变量(隐私计算、信任)三类;已有研究的主要理论基础也相应的分成前因变量研究、结果变量研究和调节变量研究三个类别。已有的研究在验证各隐私心理构念与隐私关注之间的关系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未来需要进一步加强用户隐私关注的动态变化机理、群体隐私关注等方面的研究。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会平 杨京典 汤志伟
[目的/意义]层出不穷的社交媒体隐私事件及其造成的严重负面影响,正在不断加剧用户对个人隐私的顾虑,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方法/过程]文章运用隐私计算、隐私倾向、信息边界等理论,从个人和平台两个层面建立了社交媒体用户信息隐私关注形成机制的概念模型,并选择微信平台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结论]研究发现,隐私倾向、感知隐私风险正向影响信息隐私关注,感知隐私控制负向影响信息隐私关注;隐私倾向、过往隐私事件正向影响感知隐私风险;隐私倾向、过往隐私事件负向影响感知隐私控制。
关键词:
社交媒体 用户隐私 心理机制
[期刊] 征信
[作者]
叶文辉
随着信息技术革新和经济金融发展,征信与个人隐私保护之间的冲突受到普遍关注。征信要求信息公开,而个人隐私需要信息保护,如何协调征信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冲突,是征信理论和实践中关注的焦点。通过对征信信息采集和法律依据的研究,结合近年来国内发生的征信案件,论证征信与个人隐私之间的冲突,并在借鉴国外相关经验基础上,就协调征信与个人隐私间的冲突提出相关建议。
关键词:
个人征信 信用信息 征信范围 隐私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娟
征信要求信息公开,金融隐私则要求数据保护。如何处理征信与金融隐私的关系、协调两者之间的冲突、寻找其平衡点,是各国理论和立法关注的焦点。从征信与金融隐私的概念切入,研究两者的主要冲突,分析协调两者之间冲突的关键因素,对我国的征信管理提出相关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征信 信用信息 金融隐私 数据保护
[期刊] 征信
[作者]
章政 张丽丽
明确广义信用的概念和内涵,界定信用信息披露的边界和隐私信息的界限,对信用数据权属和流通利用问题进行了梳理。主要结论为:信用具有公开性和可知性特征,信用信息应满足可识别性要求;隐私是一种特殊的信用信息,信用信息披露越充分,信用制度的基础越牢固;信用行为主体和信息收集主体(平台)对信用数据具有共有产权;信用数据各类生产主体和信用行为主体均可进入市场参与信用数据交易,信用数据的流通和应用将催生多元化信用产品和信用经济业态。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黄京君
分析图书馆用户隐私信息泄露的可能因素,并根据这些因素,从图书馆工作的角度出发,提出图书馆对用户进行隐私信息保护意识方面的培养方式方法及用户应对策略,以求为图书馆用户隐私信息的自我保护提供借鉴。
关键词:
图书馆用户隐私 信息泄露 保护意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姝 王刊良 王渊 李蒙翔
已有文献分别探讨了网站声誉、隐私协议和隐私信用图章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但尚无研究综合考察此三个前因变量的作用,因此当各网站的声誉存在差异时,无法确定隐私协议和隐私信用图章在有效性上的优劣程度。为此,本文在Zucker的"信任建立"模型和"Pavlou"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声誉,隐私协议和隐私信用图章影响隐私信任和信息披露意图的概念模型。实验室实验研究表明:三个前因变量对隐私信任和信息披露意图均具有正向影响;隐私信任对信息披露意图有正向影响;当处于竞争状态的网站的声誉均较低、均较高或者高、低不同时,隐私协议和隐私信用图章的作用存在差异,这说明网站应根据其声誉水平所处的相对位置采取措施。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相甍甍 张长亮 王微
[目的/意义]通过分析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隐私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及发展趋势,了解国内外研究前沿及发展趋势。[方法/过程]运用定性分析和知识图谱可视化方法,对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信息隐私研究起源及发展、研究热点、研究趋势进行分析,呈现新媒体环境下国内外信息隐私研究的发展动态及发展趋势。[结果/结论]从研究热点看,国外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用户的信息隐私披露行为、新媒体环境下信任对社交网络用户信息隐私行为的影响和不同社交网络用户的信息隐私行为等内容;国内研究主要围绕新媒体环境下用户信息隐私行为、不同社交媒体用户信息
关键词:
新媒体环境 信息隐私 研究动态 发展趋势
[期刊] 征信
[作者]
赵锋
我国隐私权保护存在缺乏系统规定、以间接保护为主、缺乏专门而详尽的隐私权保护条款等问题。借鉴欧美经验,我国征信立法的宗旨应既要充分保证个人隐私和权益不受损害,又能为征信活动的正常开展创造必要的条件;如果个人征信与隐私权保护发生冲突,那么个人征信应让位于隐私权保护。为构建隐私权保护体系,我国应在《宪法》、《民法通则》中明确隐私权,制定专门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强化《征信管理条例》对隐私权的保护,加强立法上的协调衔接,形成保护隐私权的合力。
关键词:
个人征信 隐私权保护 平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毛东刚
社会的进步,人们法律意识的提高,隐私权与知情权的冲突就越加明显,解决二者冲突的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复杂的社会环境,很难找出一个具体的方法,因此有必要遵循宏观上的一些原则,以更好的解决问题。
关键词:
隐私权 知情权 公共利益 新闻价值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庞丽
本文在界定高校资助工作中知情权、隐私权及特殊性的基础上,着重对两者冲突的表现和根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促成高校资助工作中知情权与隐私权和谐统一的措施。
关键词:
高校资助工作 知情权 隐私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