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63)
2023(6876)
2022(5546)
2021(4948)
2020(3730)
2019(8518)
2018(8267)
2017(15691)
2016(8335)
2015(9399)
2014(9648)
2013(9603)
2012(9442)
2011(8778)
2010(8898)
2009(8198)
2008(8250)
2007(7542)
2006(7149)
2005(6987)
作者
(25929)
(21379)
(21370)
(20045)
(13643)
(10194)
(9711)
(8388)
(8202)
(7751)
(7399)
(7213)
(6999)
(6951)
(6883)
(6603)
(6330)
(6267)
(6147)
(5913)
(5595)
(5330)
(5192)
(4958)
(4907)
(4881)
(4870)
(4866)
(4370)
(4245)
学科
(42396)
经济(42356)
(20169)
(19233)
管理(19180)
银行(19088)
(17899)
地方(16701)
中国(16291)
(14363)
(14302)
企业(14302)
(12860)
金融(12860)
(12224)
业经(11169)
方法(10459)
业务(9916)
(9841)
制度(9838)
地方经济(9487)
(9077)
农业(8781)
数学(8588)
数学方法(8523)
银行制(8522)
环境(7049)
(7023)
贸易(7008)
发展(6807)
机构
学院(121651)
大学(119352)
(52675)
经济(51451)
研究(48082)
中国(44079)
管理(42714)
理学(34236)
理学院(33756)
管理学(33293)
管理学院(33049)
(27553)
科学(27487)
(25381)
(24866)
中心(22690)
(22484)
(22235)
研究所(22116)
银行(21299)
(21210)
(19873)
财经(18862)
北京(18375)
(18020)
(17939)
师范(17761)
农业(17327)
(17119)
(16977)
基金
项目(71811)
科学(56340)
研究(55432)
基金(49885)
(42714)
国家(42280)
科学基金(35877)
社会(35126)
社会科(33375)
社会科学(33370)
(29146)
基金项目(25531)
教育(24520)
(24068)
编号(22880)
(22366)
自然(20923)
自然科(20405)
自然科学(20403)
资助(20400)
自然科学基金(20009)
成果(19119)
发展(18456)
(18131)
课题(16939)
重点(16519)
(15236)
(15075)
国家社会(14391)
创新(14093)
期刊
(68920)
经济(68920)
研究(45853)
中国(32971)
(30813)
金融(30813)
(22634)
(18158)
管理(17924)
教育(16583)
学报(16526)
科学(16440)
农业(14061)
大学(12836)
业经(12319)
学学(11895)
技术(11011)
经济研究(10799)
财经(9688)
问题(8585)
(8275)
(7183)
国际(7068)
(6956)
论坛(6956)
(6634)
农村(6558)
(6558)
理论(6549)
(6498)
共检索到21921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本刊  
编者按: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已于2021年11月1日起施行,银保监会消保局于今年开展银行业保险业个人信息保护专项整治,推动银行业保险业落实《个人信息保护法》,提升个人信息使用的规范性,保护消费者信息安全权。个人信息与隐私保护既是高度依赖银行治理能力、管理能力、执行能力,以及数据技术能力的实务性工作,也是渗透在银行文化与管理基因中的数字化思维与数据道德的重要内涵之一。
关键词: 隐私计算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陈合营  
隐私计算技术的兴起,源自数据要素市场对于数据共享和数据安全的双重需求。在金融数字化转型发展迫在眉睫的今天,秉承开放共赢态度、开展同业或跨业合作是必然趋势,如何在保证数据隐私要求的前提下,破除数据孤岛、打破数据壁垒、完成安全多维度的数据融合,已成为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隐私计算技术也就此应运而生。近年来,政策层面对于数据融合的战略布局与隐私安全的高度重视,不仅为隐私计算技术在金融领域的应用提出了规范和要求,而且也为其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与指引。在行业层面,隐私计算技术已成为各国科技公司竞相争夺的热门赛道,未来有望成为数据信息市场化的基础设施。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李伟  
当前,全社会各行各业都在围绕大数据进行转型,人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等信息无时无刻地被各类电子终端收集和使用。人类社会实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效连接,使得社会的运转效率得以大幅提升,也促成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在人们享受大数据便利的同时,个人隐私的安全性也同样面临挑战。随着大数据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已经难以规避数据计算环节存在的安全隐患,数据信息泄露问题越发凸显。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关杏元  王彦博  李晓林  张月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精尖技术进入了高速发展阶段。然而,对一些行业而言,存在数据样本量少、特征少、标注信息缺失、数据质量差等问题,同时由于相同行业不同企业间的竞争以及同一企业中不同业务条线、业务系统间的阻隔性等情况,难以实现有效的数据信息交流与整合,易造成"数据孤岛"现象,这使大数据、人工智能相关技术难以发挥出预期的应用效果。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小燕  
顾客担心个人隐私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是其不愿意使用网络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在网站上张贴隐私协议和隐私印章,能提高顾客对网络商家的信任和使用意愿。为此,本文以网络银行为研究背景,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探究隐私协议、隐私印章对我国网络银行顾客信任及其使用意向的影响作用,并应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198个有效调查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隐私协议、隐私印章两者既会直接正向影响顾客对网络银行的信任和使用意向,又会通过信任这一中介变量,对顾客的使用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
[期刊] 征信  [作者] 卢盛羽  
传统技术条件下,社会信用数据管理和应用存在松散分割、效能低等问题。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入新发展阶段,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新技术被广泛应用,数据管理和应用呈现出融合联系、规范安全的新趋势,数据产权确认、数据共享交换、信用服务应用便利化实施、数据安全保护、数据融合利用等方面均得到改善。基于社会信用数据管理和应用区块链基础节点设置、上链的系统平台和数据资源框架、运营管理思路等创新性设想,提出加强技术研究、推动社会力量参与、先行开展试点、做好顶层设计等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许伟  
<正>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马克思主义金融理论同当代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不断推进金融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逐步走出一条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这五个方面实践要求为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指明了努力方向。中银富登村镇银行(以下简称中银富登)自2011年由中国银行主发起设立以来,始终坚持扎根县域、支农支小,服务县域乡村实体经济,通过薄利微利经营实现可持续发展,在村镇银行领域大力培育弘扬中国特色金融文化。
关键词: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谷凌云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建设金融强国,要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积极培育中国特色金融文化,做到:诚实守信,不逾越底线;以义取利,不唯利是图;稳健审慎,不急功近利;守正创新,不脱实向虚;依法合规,不胡作非为。”
关键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磊  王亮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网络银行业务拓宽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网络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网络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侵权行为集中表现为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选择权、安全权和赔偿请求权。在国外,保护网络银行消费者的隐私权主要存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以行业自律为主导的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以法律规制为主导的模式。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的保障模式,尤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根本。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保有  
当前,多数商业银行内部,无论是组织架构、产品体系,还是营销组织、业绩考核,通常都是"公私分明",即"部门银行"——服务是割裂的,难以形成组织合力,缺乏协作动力和抓手,公私联动营销流于形式,效果不佳。加之产品与服务同质化严重,商业银行客户营销拓展普遍遇到瓶颈,业绩增长缓慢。而客户的需求往往不区分对公还是零售,也不区分金融还是非金融,对公和零售在场景拓展、产品设计、数据共享等更深层次融合的必要性更加突出。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德忠  包怀忠  朱宏  
Internet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引发了银行界新的科技革命和服务创新浪潮。伴随着 Internet步入银行业 ,一方面利用新的网络金融环境 ,借助于新的信息技术和金融技术 ,能使银行服务更快捷、更便利 ;另一方面银行业经营环境的演变 ,给传统的银行业务运作以至银行体制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从而对传统银行的发展提出了一系列革新要求。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易毅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新经济"在美国兴起,全球互联网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化时代。直销银行作为一种新型银行运作模式在欧美兴起,我国的直销银行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而出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成为公共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上的直销银行升级到数字银行形态,普遍采用"金融科技企业+合作银行"的运营模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易毅  
20世纪90年代,随着互联网应用的普及,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新经济"在美国兴起,全球互联网进入大规模的商业化时代。直销银行作为一种新型银行运作模式在欧美兴起,我国的直销银行也随着互联网金融的火热而出现。近年来,移动互联网迅速普及,互联网成为经济发展的基础设施,数据成为生产资料,计算成为公共服务。在这种背景下,国际上的直销银行升级到数字银行形态,普遍采用"金融科技企业+合作银行"的运营模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朱侯  王可  严芷君  吴江  
[目的/意义]与SNS用户高度关注个人隐私的态度不同,许多用户在行为上却表现出随意地披露个人隐私,这种现象被称为隐私悖论。尝试通过实证研究解释这种现象,研究结果有助于社交网络服务提供商改进运营模式,提高市场竞争力。[方法/过程]以隐私计算理论为基础,结合计划行为理论TPB,构建了SNS用户隐私关注与隐私披露关系的模型,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验证假设。[结果/结论]结果显示,用户的感知风险正向影响其隐私关注,进而降低隐私披露的行为意向;但当用户感知到较高的收益时,隐私披露意向明显增强,最终导致实际的披露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董晓林   熊健   张晔  
基于2011—2019年中国171家商业银行数据,从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的视角出发,分析并检验金融科技发展对银行信贷供给的影响。研究发现:金融科技发展显著促进银行信贷供给增加,且通过市场竞争和技术赋能两个渠道对银行信贷供给起促进作用。相较于地方性、小规模银行,金融科技发展对全国性、大规模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更大;金融科技发展对高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有显著促进作用,而对低经济发展水平地区银行信贷供给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