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166)
- 2023(13319)
- 2022(11631)
- 2021(10874)
- 2020(9067)
- 2019(21044)
- 2018(20899)
- 2017(40700)
- 2016(21917)
- 2015(24147)
- 2014(23840)
- 2013(23529)
- 2012(21454)
- 2011(19386)
- 2010(19076)
- 2009(17131)
- 2008(16491)
- 2007(14398)
- 2006(12323)
- 2005(10735)
- 学科
- 济(83193)
- 经济(83097)
- 管理(60813)
- 业(57885)
- 企(48465)
- 企业(48465)
- 方法(39896)
- 数学(34544)
- 数学方法(34130)
- 中国(21427)
- 财(21283)
- 农(20959)
- 学(20706)
- 业经(19263)
- 地方(16505)
- 贸(15830)
- 贸易(15823)
- 易(15342)
- 制(14722)
- 理论(14272)
- 农业(14224)
- 技术(13789)
- 务(13588)
- 财务(13526)
- 财务管理(13501)
- 和(13166)
- 银(12883)
- 环境(12878)
- 企业财务(12856)
- 银行(12824)
- 机构
- 大学(306189)
- 学院(302609)
- 管理(119525)
- 济(115863)
- 经济(113314)
- 理学(104672)
- 研究(103835)
- 理学院(103446)
- 管理学(101473)
- 管理学院(100940)
- 中国(74443)
- 科学(68199)
- 京(65399)
- 农(54594)
- 所(53145)
- 财(52393)
- 业大(49759)
- 研究所(49098)
- 中心(46392)
- 农业(43378)
- 江(42952)
- 财经(42725)
- 北京(40878)
- 范(39495)
- 经(39085)
- 师范(38950)
- 院(38053)
- 州(34950)
- 经济学(34724)
- 技术(32558)
- 基金
- 项目(217839)
- 科学(170171)
- 基金(158639)
- 研究(153070)
- 家(141053)
- 国家(139943)
- 科学基金(119155)
- 社会(95332)
- 社会科(90311)
- 社会科学(90285)
- 省(85196)
- 基金项目(84705)
- 自然(80679)
- 自然科(78865)
- 自然科学(78840)
- 自然科学基金(77427)
- 划(72541)
- 教育(69887)
- 资助(65548)
- 编号(60836)
- 重点(49052)
- 成果(48463)
- 部(47366)
- 发(45748)
- 创(45430)
- 科研(42577)
- 创新(42382)
- 课题(41920)
- 计划(41508)
- 教育部(40063)
- 期刊
- 济(120956)
- 经济(120956)
- 研究(86480)
- 学报(56109)
- 中国(54969)
- 科学(49302)
- 农(48483)
- 管理(43704)
- 大学(41357)
- 学学(39105)
- 财(38371)
- 农业(34056)
- 教育(32413)
- 技术(24778)
- 融(23817)
- 金融(23817)
- 财经(20401)
- 经济研究(20182)
- 业经(19854)
- 业(17874)
- 经(17383)
- 图书(16378)
- 科技(15961)
- 问题(15464)
- 业大(15009)
- 版(14943)
- 理论(14599)
- 技术经济(13842)
- 实践(13481)
- 践(13481)
共检索到42880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王烨娣 蒋玉石 苗苗 艾昕
互联网定向广告推送实践中,平台对消费者隐私信息的不同强调程度引发了隐私悖论问题,造成了互联网定向广告说服效果不足的现象。本研究以隐私显著性为突破口,从消费者广告态度和行为意愿两个维度纵向对互联网定向广告说服效果展开研究。在信源可信度理论和调节聚焦理论的基础上,构建了平台可信度、调节聚焦和隐私显著性对互联网定向广告说服效果的三项联合影响模型。研究发现:(1)隐私显著性对互联网定向广告说服效果有显著影响,互联网定向广告说服效果随着隐私显著性的提高而增强。(2)平台可信度和调节聚焦在隐私显著性对互联网定向广告说服效果的影响过程中起显著的调节作用。(3)平台可信度、调节聚焦和隐私显著性三项交互联合影响互联网定向广告对消费者的说服效果:在消费者表现为防御聚焦,并且平台可信度较高时,隐私显著性高的互联网定向广告对消费者说服效果最好。本研究有助于解决互联网定向广告实践中说服效果不足的问题。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杨强 谢其莲 蒋玉石
本研究引入视觉注意计算模型,借助眼动追踪技术,构建了视觉显著性、任务类型和内容一致性对广告注意效果的三项联合影响模型。对240名被试的眼动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任务类型及内容一致性在视觉显著性对广告注意效果的影响过程中均起到了显著的调节作用;任务类型,内容一致性与视觉显著性三项交互联合影响用户对网络广告的注意效果:在浏览任务情境下,广告的视觉显著性高且与网页的内容一致时,被试的注意效果最好。本研究丰富了计算神经科学在营销领域的运用,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网络广告策略提供了借鉴。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田力
应用内容分析法对国内五大领域的44个平台隐私政策信息共享条款进行考察,对不同信息共享程度的平台进行分类,针对不同类型平台提出制定有效信息共享条款的建议.
关键词:
互联网平台 信息共享 隐私政策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宋士杰 赵宇翔 宋小康 朱庆华
伴随着Web 2.0时代网络健康信息体量的激增,人们普遍对互联网环境下健康信息质量产生忧虑,其主要原因是大量失真健康信息存在于互联网中,对信息接受者主观感知造成误导,并对消费者的健康知情决策带来潜在威胁。消费者在失真健康信息误导下所作出的健康决策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健康后果,因此理解消费者对网络失真健康信息可信度判断的相关影响因素,对公民健康教育与全民健康促进都将具有积极意义。本文通过系统的文献回顾,分别从信息特征与个体特征视角归纳出消费者对失真健康信息可信度判断的若干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研究问题。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探索各研究问题,问卷设计利用信息话题与信息表征框架两个维度,选取八则失真健康信息作为问卷阅读素材,在对健康素养的测量上借鉴并汉化了国际通用的最新关键指标。研究结果发现:在信息特征方面,失真信息的表征框架与信息话题对消费者可信度判断有显著影响,且二者存在交互效应;在个体特征方面,年龄、性别、健康素养等因素对消费者失真信息可信度判断具有显著影响。图1。表4。参考文献61。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于雪锋 任光辉
在当前网络平台经济特别是共享经济环境下,隐私风险渐趋严重。但由于参与个体非理性、信息不完全和外部性等因素,完全依靠市场并不能达到理想的隐私保护状态,有必要借助规制的力量加以解决,而规制的难点在于如何在隐私保护与资讯流动之间取得平衡。基于不同隐私规制水平下用户、企业和社会的成本收益比较分析,得出一个可供规制机构参考的适度规制区间。在此基础上,从联合设定规制标准、利用自加强机制、选择介入时机和合适的执行力度等入手实现隐私风险的适度规制目标。
[期刊] 图书馆工作与研究
[作者]
梁荣贤
伴随"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渗透,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问题越来越严峻,能否切实地保护用户隐私已成为用户对图书馆评价的重要指标。本文分析了国内外图书馆用户隐私保护的现状,指出"互联网+"环境增加了用户隐私暴露的风险,提出应从加快图书馆立法进程、细化用户隐私保护条例、构建"图书馆-用户-供应商"三方联动保护机制、提升用户隐私保护技术水平、成立用户隐私危机公关小组、加强用户隐私保护本土化研究等方面保护用户隐私不受侵害。
关键词:
“互联网+” 图书馆 用户隐私 隐私保护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杨强 王钰灵 蒋玉石 陈蛇
目前对横幅广告视觉注意和记忆效果的研究出现了"独特性观"和"盲视观"两种矛盾的观点。本研究从任务驱动的视角出发,引入计算神经科学的视觉注意计算模型,借助眼动追踪技术,探讨不同任务驱动下横幅广告的视觉显著性对消费者的注意和记忆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不同任务驱动下,横幅广告的视觉显著性对消费者的注意及记忆效果的影响具有显著差异。具体而言,在浏览任务中,视觉显著性高的横幅广告比视觉显著性低的横幅广告能带来更好的广告注意及记忆效果;在搜索任务中,不同视觉显著性水平的横幅广告对消费者的注意和记忆效果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本研究丰富了计算神经科学在营销领域的运用,为企业选择合适的网络广告策略提供借鉴。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丁纯 许一览 杨小海
本文首先阐述了欧洲、美国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现状特点;然后深度剖析造成差异的深层次原因;最后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未来欧洲的互联网金融发展不容乐观,美国的互联网金融只是传统金融的一部分,而中国互联网金融的发展速度将趋缓。
关键词:
互联网金融 宏观经济 金融市场 监管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朱侯 蒋彩莹 王可
[目的/意义]社会化媒体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丰富信息的同时,也使得虚假信息频频滋生,造成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严重的信任危机,文章尝试缓解这些问题。[方法/过程]在回顾国内外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对社会化媒体用户进行了问卷调查,探究中国网民如何评价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的可信度。[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我国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可信度指标体系有4个维度:独立性、专业性、客观性、互动性。其中,独立性得分最高,其体现了中国受众对社会化媒体信息发布者的专业素质的重视。研究对于提高社会化媒体公众平台的用户信任及服务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社会化媒体 公众平台 可信度 指标体系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刘德良
互联网对现行的隐私保护制度的根本影响主要体现在它使隐私的经济价值得到极大地提升,从而使得现代社会中的人与人之间的隐私利益依存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同时也使得现代社会对包括个人隐私在内的信息的需求与个人需要保护(自己的)隐私之间的矛盾更加突出;它改变了隐私传播、加工和利用的技术条件,使得现行整个隐私保护制度赖以建立和存在的基本条件发生变化。
关键词:
互联网 隐私保护 影响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钱力 谭金可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拓展了人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维度,造成虚拟社会的不断扩张,这使得隐私权保护面临新挑战。隐私权的财产属性日益凸显,而且存在由消极权利向积极权利转化的趋势;隐私权权利主体发生变化,"数据主体"成为网络隐私权的主体;隐私权权利客体逐渐信息化和拓展化;隐私权的权属内容不断增加,传统隐私权保护的局限性日益明显。应当根据"互联网+"时代的新特点,健全和完善适应"互联网+"发展需要的隐私权法律保护体系,以促进"互联网+"时代隐私权保护的法治新常态。
关键词:
“互联网+” 网络隐私权 立法 个人资料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蒋玉石 张红宇 贾佳 杨力
本文对行为定向广告(OBA)引发的网络用户隐私关注问题进行总结的基础上,介绍了美国和欧盟的网络隐私保护法规,并就网络环境下消费者的隐私与行为定向广告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
关键词:
大数据时代 行为定向广告 网络隐私保护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郭顺利 张向先 李中梅
【目的/意义】寻找有效的C2C平台信息可信度计算方法,识别平台虚假信息和冗余信息,为C2C平台用户选择和购买商品提供依据和参考。【方法/过程】首先运用文献综述和层次分析法,根据信息传播理论与C2C平台的特点构建C2C平台信息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其次提出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的信息可信度计算方法;最后采集58同城二手手机数据验证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合理性。【结果/结论】构建了C2C平台信息可信度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基于加权灰色关联度的C2C平台信息可信度计算方法,验证了方法的可操作性和实际应用价值。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郑颖 李牧南
随着大数据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基于海量用户的互联网行为数据的用户行为定向广告逐渐兴起。这种基于互联网用户浏览、点击和消费等行为的在线定向广告日益得到广告商的重视。文章结合当前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的相关研究热点,通过对其核心概念、运作原理的梳理,以及对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的分析和评述,指出了当前有关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相关领域研究存在的不足,以及未来可以拓展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
互联网行为定向广告 定向广告 研究现状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唐晓云
经济政策行为及其效应是政策制定者和政策调节对象之间相互依赖和相互影响的一系列理性决策──博弈的结果。不完全和不对称信息条件下,理性预期将会对博弈过程的动态不一致进而对政策效应产生显著影响,而政策可信度的投资将有助于公众预期向政策制定者预期回归。本文用经济政策的博弈分析思路,研究近年来日本实施治理通货紧缩的经济政策行为,考察日本政府、日银和公众博弈过程中预期对经济景气政策效应的作用,以及政策可信度对预期的影响和日本经济运行中的相关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