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338)
2023(13556)
2022(11765)
2021(11036)
2020(9278)
2019(21284)
2018(20934)
2017(40350)
2016(21746)
2015(24325)
2014(24025)
2013(23719)
2012(21591)
2011(19457)
2010(18918)
2009(17377)
2008(17052)
2007(14667)
2006(12793)
2005(11168)
作者
(64773)
(53510)
(53326)
(50633)
(34034)
(25942)
(24218)
(21122)
(20537)
(18980)
(18372)
(18091)
(17091)
(16762)
(16536)
(16446)
(16430)
(16102)
(15407)
(15239)
(13489)
(13091)
(12906)
(12129)
(12087)
(11981)
(11867)
(11798)
(10738)
(10731)
学科
(81943)
经济(81856)
管理(61440)
(58493)
(48938)
企业(48938)
方法(39996)
数学(34765)
数学方法(34408)
(21255)
(20972)
中国(20953)
银行(20824)
(20207)
(20078)
(19503)
(18917)
业经(18648)
地方(16709)
(16625)
贸易(16614)
(16143)
(14977)
金融(14974)
农业(14363)
理论(13659)
技术(13541)
环境(13304)
(13197)
(12997)
机构
大学(306931)
学院(303349)
管理(123396)
(116300)
经济(113746)
理学(107726)
理学院(106513)
管理学(104640)
管理学院(104097)
研究(99995)
中国(78413)
科学(65175)
(65017)
(56535)
(51969)
业大(50663)
(50328)
研究所(46589)
中心(46236)
农业(45026)
(43130)
财经(42678)
北京(40610)
(38955)
(38890)
师范(38402)
(35998)
(35911)
经济学(34288)
财经大学(32195)
基金
项目(217475)
科学(169864)
基金(158465)
研究(152555)
(140373)
国家(139244)
科学基金(119098)
社会(95769)
社会科(90749)
社会科学(90726)
基金项目(85399)
(84900)
自然(80633)
自然科(78784)
自然科学(78762)
自然科学基金(77341)
(72181)
教育(69423)
资助(64793)
编号(61133)
重点(48324)
成果(47882)
(46817)
(45674)
(45449)
创新(42587)
科研(42249)
课题(41345)
计划(41165)
大学(39903)
期刊
(119347)
经济(119347)
研究(86744)
学报(55535)
中国(55203)
(49930)
科学(48092)
管理(42447)
大学(40692)
学学(38507)
(37230)
(35847)
金融(35847)
农业(33023)
教育(30122)
技术(23606)
业经(20341)
财经(20034)
经济研究(19297)
图书(17231)
(16890)
(16851)
科技(16429)
理论(15957)
问题(15654)
(15136)
实践(14903)
(14903)
业大(14807)
技术经济(13967)
共检索到4343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预测  [作者] 王小燕  
顾客担心个人隐私信息得不到有效保护是其不愿意使用网络银行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表明,在网站上张贴隐私协议和隐私印章,能提高顾客对网络商家的信任和使用意愿。为此,本文以网络银行为研究背景,以理性行为理论为基础,探究隐私协议、隐私印章对我国网络银行顾客信任及其使用意向的影响作用,并应用结构方程方法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198个有效调查样本的研究结果表明:隐私协议、隐私印章两者既会直接正向影响顾客对网络银行的信任和使用意向,又会通过信任这一中介变量,对顾客的使用意向产生间接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杨姝  王刊良  王渊  李蒙翔  
已有文献分别探讨了网站声誉、隐私协议和隐私信用图章对消费者信任的影响,但尚无研究综合考察此三个前因变量的作用,因此当各网站的声誉存在差异时,无法确定隐私协议和隐私信用图章在有效性上的优劣程度。为此,本文在Zucker的"信任建立"模型和"Pavlou"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声誉,隐私协议和隐私信用图章影响隐私信任和信息披露意图的概念模型。实验室实验研究表明:三个前因变量对隐私信任和信息披露意图均具有正向影响;隐私信任对信息披露意图有正向影响;当处于竞争状态的网站的声誉均较低、均较高或者高、低不同时,隐私协议和隐私信用图章的作用存在差异,这说明网站应根据其声誉水平所处的相对位置采取措施。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刚  李文鹣  崔翀翀  
互联网的开放性使人们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众多方便的同时,也使得个人信息安全面临着威胁。网络隐私保护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运用计划行为理论,对什么因素将影响互联网用户的网络隐私保护意识和隐私保护行为意向进行研究。通过204个样本数据的实证分析的结果显示,网络隐私重要性认知和隐私风险感知对网络隐私保护意识产生正向影响;网络隐私保护意识和隐私风险感知对隐私保护行为意向产生正向影响。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磊  王亮  
网络技术的日新月异为网络银行业务拓宽了发展空间,与此同时,网络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保护问题也日益受到社会的普遍关注。网络银行消费者隐私权的侵权行为集中表现为侵犯消费者个人信息的选择权、安全权和赔偿请求权。在国外,保护网络银行消费者的隐私权主要存在以美国为代表的以行业自律为主导的模式和以欧盟为代表的以法律规制为主导的模式。我国应当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选择适合我国国情的以法律规制为主、行业自律为辅、同时加强国际合作的保障模式,尤以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为根本。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凡菊  姜元春  张结魁  
随着计算机的广泛使用和网络技术的不断进步,在网络交易过程中收集、利用和出售个人隐私数据的现象十分普遍。网络隐私的侵犯问题已成为信息社会的最大困扰之一,如何有效地保护个人的网络隐私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首先介绍了网络隐私保护的出现及其发展;其次,对网络隐私的价值问题以及电子商务中的信任问题进行讨论,重点探讨了目前网络隐私保护的4种方式;最后给出了网络隐私问题未来的研究方向。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刘业政  凡菊  姜元春  
网络的出现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也引起了网络用户对自身隐私信息的关心。为此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利用统计分析和关联分类技术,对网络用户所关心的隐私信息及其关心程度进行研究。由调查结果发现,虽然中国网络用户对自身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不断提高,但整体来说仍然较低,用户对自身各类隐私信息的关心程度存在较大差异,且用户对各类隐私信息中的各项具体信息的关心程度随着用户年龄、性别、学历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调查结果为电子商务网站更好地保护用户的隐私信息提供了依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谢卫红  曲静静  
大数据环境下用户隐私顾虑日益加深。尝试从用户对威胁的评估以及组织的隐私政策方面研究当下隐私现状,有利于企业在保护个人隐私的前提下更好地发展。基于保护动机理论,实证研究威胁评估、网络隐私顾虑和组织隐私政策(重要性认知)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威胁评估和组织隐私政策都对网络隐私顾虑起正向影响作用;组织隐私政策作为调节变量,在威胁评估与网络隐私顾虑间的调节作用并不显著,只在威胁评估与隐私控制的关系中起显著反向调节作用。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朱光  李凤景  卞淑莹  
在时序演化视角下,探寻隐私关注驱动的智慧医疗使用意愿演化规律,为智慧医疗情境下的用户画像分析和隐私保护提供对策建议。基于信念更新理论将智慧医疗的用户使用行为划分为预备使用、初步使用和持续使用三个阶段,并以保护动机理论、隐私计算理论、期望确认理论和沟通隐私管理理论为基础,构建隐私关注驱动的智慧医疗使用意愿演化模型。收集有效问卷309份,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预备使用阶段,隐私关注正向影响初步披露意愿,感知严重性、反应效能、反应成本和隐私倾向正向影响隐私关注,自我效能负向影响隐私关注,但感知易感性对隐私关注没有显著影响;在初步使用阶段,初步披露意愿正向影响感知信息控制和感知收益,但对感知风险没有显著影响,同时感知信息控制正向影响感知收益;在持续使用阶段,感知收益、感知信息控制和感知风险正向影响期望确认,感知收益在感知信息控制与期望确认的关系中起部分中介作用,信任在感知信息控制与期望确认的关系中起正向调节作用,期望确认正向影响满意度,而满意度正向影响持续使用意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王晰巍  李嘉兴  杨梦晴  赵丹  
[目的/意义]随着移动社交软件用户量的增加和功能的丰富,其用户使用过程中引发的隐私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关注。移动社交软件隐私安全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将对社交软件服务商完善功能和行业部门加强对隐私安全的监管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方法/过程]基于信息生态视角建立移动社交软件隐私安全对使用意愿的影响因素模型,运用结构方程实证研究方法对模型的适用性进行检验。[结果/结论]信息内容安全是用户愿意使用移动社交软件的最关键影响因素,其次是信息人素质和信息环境对使用态度也产生正向影响,移动社交软件使用态度对使用意愿产生正向影响,而信息技术对使用态度的影响并不明显。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刘百灵  万璐璐  李延晖  
互联网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个人隐私信息被非法利用的现象日趋严重,隐私保护问题也因此受到广泛关注。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是一种按照既定的授权与约束规则,合法地使用网络用户个人信息的有效保护方法。文章对有关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对该领域的研究内容进行了归纳与介绍,从隐私政策相关的实证研究、隐私政策的语法语义描述与分析、隐私政策协商与实践等角度归纳和分析了基于隐私政策的隐私保护研究的进展。最后,对该领域未来的研究方向给出了相关的建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马晓亭  
针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读者隐私感知与保护现状,研究了大数据时代基于服务等级协议的图书馆读者隐私感知与保护策略。对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读者隐私信息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定义。研究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用户基于服务等级协议的隐私保护与感知活动面临的风险。最后,提出了大数据时代图书馆读者隐私保护的具体应对措施。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代沁泉   王斌清   周静虹  
[目的/意义]构建社交平台用户隐私协议文本规制评估模型框架,规范社交平台用户隐私保护协议及提升协议规制评估效率。[方法/过程]首先,结合用户隐私关注研究、用户隐私保护相关法规文本、社交平台用户隐私保护规制研究进行规制指标提取,并在指标融合的基础上构建规制评估框架模型;其次,基于规制框架模型,对获取的社交平台隐私协议进行分类模型训练数据的人工标注;最后,通过对部分文本数据训练,获得分类效果最好的模型参数,进而对收集到的33个社交平台用户隐私保护协议文本进行分类及规制评估。[结果/结论]社交平台用户隐私协议的规制结果显示,其存在内容缺失、内容粗糙、权责不明在内的多层问题,基于此从政策监督主体、平台、用户维度出发细化完善保护策略。[局限]人工编码和筛选有一定的主观性,选取的社交平台类型多而总量不大。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方金华  陈炼星  
阐述了网络隐私权的内涵,分析了目前我国对于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研究比较了国外对网络隐私权保护以及基本立法模式。最后,在借鉴国外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应构建网络隐私权保护的全面性法律体系,采取立法与行业自律的综合模式作为个人网络隐私权的保护对策。
[期刊] 情报科学  [作者] 霍明奎  朱莉  刘升  
【目的/意义】移动社交网站深入到了每个人的生活,人类的网络化生存方式全面开启。考虑个体用户参与动机,在把握用户隐私顾虑和信任基础上,从优化用户感知、提升用户参与度角度来设计和运营网站,可以有效提升用户粘性和参与强度。【方法/过程】本文在构建了用户信任、隐私顾虑对移动社交网络参与动机和参与度影响模型基础上,收集调查问卷所获数据,应用偏最小二乘法(PLS)对提出的研究假设及其模型进行实证检验。【结果/结论】研究结果表明信任与隐私顾虑、隐私顾虑与参与动机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信任与参与动机、参与动机与参与强度之间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张敏  李思虹  刘华玮  
对不同类型众筹平台的隐私政策进行科学评价,据此改善平台对用户网络隐私权的保障措施具有积极意义。文章基于国内外相关政策构建众筹平台隐私政策评价体系,利用层次分析-熵值定权法对指标进行赋权,并选取主流众筹平台开展实证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众筹平台的用户网络隐私权保障情况整体不容乐观,个体差异巨大、保障水平参差不齐,对安全请求权和隐私利用权的保障效果优于对隐私知情权和隐私控制权的保障,需从规范隐私监管机制、建立分类隐私保护措施和优化隐私保护政策等层面进行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