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431)
2023(13596)
2022(11112)
2021(9868)
2020(8284)
2019(18761)
2018(18829)
2017(36542)
2016(19974)
2015(22674)
2014(22603)
2013(22111)
2012(20224)
2011(18409)
2010(18646)
2009(17722)
2008(17342)
2007(15667)
2006(13434)
2005(12005)
作者
(58218)
(48631)
(48598)
(46182)
(30602)
(23330)
(22503)
(18958)
(18316)
(17322)
(16553)
(16202)
(15248)
(15224)
(15162)
(14954)
(14935)
(14422)
(14263)
(13999)
(12062)
(11973)
(11801)
(11118)
(11006)
(10947)
(10858)
(10739)
(9639)
(9608)
学科
(89741)
经济(89675)
管理(57854)
(53395)
(44387)
企业(44387)
方法(42356)
数学(37945)
数学方法(37302)
业经(22074)
(21930)
(21246)
中国(20775)
地方(18368)
(16712)
(16368)
贸易(16359)
(15887)
理论(14980)
农业(14548)
(14390)
财务(14335)
财务管理(14305)
(14002)
企业财务(13533)
产业(13412)
(13292)
银行(13268)
(12889)
信息(12725)
机构
学院(289499)
大学(287380)
(115312)
经济(112763)
管理(112607)
理学(96940)
理学院(95875)
管理学(93869)
管理学院(93323)
研究(92387)
中国(71989)
(59747)
科学(57955)
(52444)
(46861)
(46376)
中心(45062)
(43153)
研究所(42587)
业大(42487)
财经(42306)
(38169)
(37861)
师范(37467)
北京(37257)
农业(36805)
经济学(35623)
(35589)
(32930)
经济学院(32416)
基金
项目(193916)
科学(152307)
研究(141153)
基金(139295)
(121128)
国家(120213)
科学基金(103443)
社会(88530)
社会科(84049)
社会科学(84025)
(77367)
基金项目(72648)
自然(66887)
教育(65977)
自然科(65389)
自然科学(65374)
(64786)
自然科学基金(64169)
编号(59896)
资助(58099)
成果(48449)
重点(43885)
(41843)
(41773)
(40352)
课题(40271)
创新(37708)
科研(37521)
项目编号(37029)
国家社会(36452)
期刊
(121093)
经济(121093)
研究(78043)
中国(52678)
学报(44383)
(41536)
(41041)
科学(39584)
管理(38473)
大学(32456)
教育(31031)
学学(30247)
(28125)
金融(28125)
农业(27911)
技术(27182)
业经(20895)
经济研究(20560)
财经(20251)
图书(18988)
(17328)
统计(17005)
(15574)
(15556)
问题(15450)
技术经济(14966)
理论(14643)
商业(14121)
决策(14081)
(13455)
共检索到4177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敏   方显仓  
本文从隐私信息供需分析出发,通过拆解CBDC与实物现金使用净效用差异阐明社会平均隐私偏好强度与CBDC使用情况的基本逻辑;将社会平均隐私偏好纳入货币搜寻框架构建含隐私因素的货币替代模型,考察社会平均隐私偏好与CBDC替代现金的关系;借助数值分析手段对强保密型、弱保密型和可控保密型CBDC技术进行情景模拟。研究发现,社会平均隐私偏好变化通过商家交易激励影响CBDC和现金的流动性,若商家(消费者)平均隐私偏好更强,CBDC相对现金的比例增加(下降);福利最大化的一种情形是CBDC-现金结构与社会平均隐私偏好强度相匹配且商品均匀分布;可控保密型CBDC在抵御强隐私偏好冲击和福利效应维度占有相对优势;引入可控保密型CBDC后中国情景的最大化社会福利水平最高,一般经济体次之,发达经济体最小。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贾鹏飞  
我国数字人民币定位于现金类支付凭证(M0),强调与传统现金之间的替代和互补关系。深入研究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的关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构建世代交叠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的选择问题。央行数字货币“基于账户”的特点反映了其不具备完全的匿名性,在经济个体需要隐私的环境中,持有央行数字货币将产生隐私成本。然而,央行数字货币“电子货币”的特点使其可以获得大于零的利息。因此,经济个体将在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间权衡。基于经济个体的不同选择,本文刻画了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共存的经济环境。本文进一步分析货币政策冲击、偏好冲击以及隐私成本冲击对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的动态影响。在模型中,外部冲击将从集约边际和广延边际两个维度来影响央行数字货币和现金的需求。本文发现,央行数字货币利率的增加将导致央行数字货币总需求增加,现金总需求减小。偏好变量的增加将使央行数字货币总需求增加,但其对现金总需求的影响难以确定。隐私成本的增加将导致央行数字货币总需求减小,现金总需求增加。本文的研究为中央银行有效处理央行数字货币与现金的关系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贾鹏飞  
本文通过构建新货币主义理论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对支付系统和宏观经济的影响。本文在经典的新货币主义基准模型上引入类现金(cash-like)的央行数字货币和私人货币,并重点刻画央行数字货币替代现金所产生的经济影响。本文发现,央行数字货币的引入将增加公共货币的收益率,使得消费者持有更多的公共货币。虽然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会挤出私人货币,但经济体中的货币总量会增加。流动性资产的增加将放松消费者的流动性约束并提高交易效率。与此同时,流动性约束的放松将促使消费者购买更多的商品,商品的生产也会增加。鉴于本文模型,央行数字货币的使用将对支付系统和宏观经济产生正面影响。因此,本文认为应积极推动央行数字货币的发行和落地进程。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孟晓明  张军  谢少群  
针对当今社会个人隐私信息的安全保护现状,采用专题网站在线调查和调查问卷离线调查两种方法采集原始数据。经过统计分析和交叉分析,确定个人隐私信息的主要内容,了解人们对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现状的感知程度,找出造成个人隐私信息泄漏的主要原因,明确个人隐私信息泄露后可能带来的危害,筛选出泄露几率较高的个人隐私信息,摸清人们对个人隐私信息保护策略和保护技术的认知现状,提出保护个人隐私信息的具体应对措施,为提高个人隐私信息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敬思  李成刚  
央行数字货币(CBDC)是数字经济时代下货币演化的必然趋势。文章利用一个关于CBDC的非对称净收益函数,用于刻画CBDC未来潜在不可精确计量的收益、成本和风险,并以此建立CBDC两国博弈模型,对其在CBDC领域的不计息与计息策略进行理论分析和仿真模拟。结果显示: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双方在一次博弈后就将达到计息均衡。而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双方在短期内进入计息均衡,但面临“囚徒困境”,此时风险水平相对较高国家的净收益下降会更快;长期而言,双方可能重新回到不计息均衡。此外,虽然计息可能导致未来净收益大幅下降,但一国有必要具备对CBDC进行计息的能力。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明元鹏  陈伟光  
随着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私人数字货币横空出世,对既有的国家货币发行机制提出挑战,央行数字货币由此应运而生。私人数字货币和央行数字货币之间存在彼此竞争、相互补充的复杂关系。竞争层面,央行数字货币可对冲私人数字货币带来的风险挑战,并防范私人数字货币的过度衍生。私人数字货币在国际结算、跨境支付领域蚕食央行数字货币的交易体系,甚至会形成数字货币区,与央行数字货币分庭抗礼。互补层面,央行数字货币可兼容私人数字货币的技术,私人数字货币可借鉴央行数字货币技术特性实现社会共识机制。央行数字货币通过为私人数字货币提供信用“背书”、稳定加密币的币值、完善稳定币的功能,使得私人数字货币之间有效互通。央行数字货币与稳定币结合形成数字版货币提款权,补充私人数字货币的支付功能。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央行设计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旨在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从央行的角度而言,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永林  
央行设计和发行自己的数字货币,旨在探索全新的支付体系架构,创设更丰富的货币政策工具,在风险防控与金融监管方面有所创新,促进经济发展从央行的角度而言,数字货币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资产(包括货币)持有和交换机制,有可能为现有支付体系和金融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一种完全不同的解决方案,为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提供了巨大的想象空间。数字货币及其背后的区块链技术,更为未来数字化经济与金融描绘了一幅诱人的蓝图。数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周程  
将央行数字货币视为付息的金融资产,构建具有数量型与价格型货币政策规则的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研究央行数字货币发行对传统货币政策有效性的影响。在对多种货币政策组合进行数值模拟后发现,数量型或价格型法定数字货币政策与传统价格型货币政策之间具有互补性。在传统数量型货币政策规则下,实施价格型法定数字货币政策通过改变法定数字货币利率,造成法定数字货币利率与国内外名义利率之间的利差扩大,进而放大宏观经济波动。据此,提出考虑央行数字货币发行产生的时滞性影响、设计灵活的央行数字货币产品以及完善央行数字货币的汇率形成机制等启示。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永利  
如果央行发行网络数字货币,意味着央行将成为网上货币发行和清算中心,从而彻底改变目前央行基本上没有进入互联网线上金融领域的被动局面2016年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在北京举行了数字货币研讨会,来自人民银行、花旗银行和德勤公司的数字货币研究专家分别就数字货币发行的总体框架、货币演进中的国家数字货币、国家发行的加密电子货币等专题进行了研讨和交流。会议认为,随着信息科技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终端安全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花秋玲  史永东  邹新琦  邱泽鹏  
基于金融加速器机制,本文构建了一个小型开放经济体的DSGE模型,尝试分析当发行比例逐渐增大时,数字人民币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动态影响。实证结果表明:第一,数字人民币在短期内可以放大产出、消费以及通货膨胀对技术、利率和汇率冲击的反应,长期影响较小。第二,数字人民币发行比例的增加提升了央行的宏观调控力度和监管效率。在技术冲击下,短期内可以降低央行对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需求,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成本下降,经营绩效提升,企业投融资环境得到改善,投资和企业净值增加。第三,数字人民币可以加强货币政策工具之间的联动机制。随着数字人民币发行比例的增加,在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冲击下,短期内汇率和常备借贷便利反应幅度加大;在汇率冲击下,贷款利率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波动显著,短期联动效应较强。从长期来看,数字人民币的引入较为中性。本文的研究内容不仅证实了我国在数字人民币渐进式推进过程中采用“试点城市”模式的科学性,还为在开放经济体下深入研究数字人民币的推广应用提供了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朱太辉  张皓星  
本文基于央行数字货币专利申请信息和相关专家公开论述,系统分析了央行数字货币的设计演变、双层投放体系及其对金融体系、政策调控的潜在影响。研究认为,央行数字货币在中心化、双层投放体系设计下,定位于现金替代,对商业银行存款挤出及货币乘数影响较小。央行数字货币在保护用户隐私、提高监管能力、降低交易成本和简化跨境支付方面有着显著优势,对现有第三方支付业务产生替代效应。央行数字货币也会影响以支付为重要入口的金融科技业务和数字金融解决方案输出业务的发展,但若数字货币支付交易数据能够在保证安全和隐私的前提下,向金融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开放数据分析接口,则有利于打破数据孤岛,推动金融科技业务和金融数字化转型更好更快发展。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彦迪  
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对金融业产生了变革性的影响。以比特币为代表的大批依托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的兴起,更是对金融支付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随着各类私人数字货币不断被一些民间团体接纳及2019年Libra白皮书的发布,各国央行纷纷加大对数字货币底层技术及发行制度的研究和投入,在对数字货币
[期刊] 情报学报  [作者] 朱侯  
随着社会化媒体应用的普及,用户隐私泄露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自我披露、他人泄露和平台泄露等都是重要的泄露渠道,国家、行业和运营平台都积极出台措施进行治理。然而,由于用户隐私边界的模糊,一些信息可能包含多个不同用户的隐私,用户常常因认知不足而有意或无意泄露了包含共同隐私的信息,从而造成隐私泄露。本研究针对共同隐私管理问题,分别提出了用户、平台和用户-平台协同的隐私规制策略,并基于模拟实验对各规制策略进行测试。研究结果表明,无论是用户还是平台规制,均能有效提升社会网络整体关系强度;平台的规制策略对网络关系强度的提升作用大于用户策略,但平台的共同隐私规制策略需要用户的参与才能很好的实施,即用户-平台协同规制共同隐私的策略不但效果好,而且可行性强。本研究在模拟实验和理论分析基础上,提出了用户-平台协同隐私管理机制,对于社会化媒体中共同隐私的治理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谢众  
基于目前二元体系下的实物现金投放和回笼模式,央行数字货币使用环境建设要重点考虑数字货币的提存、使用数字货币购买商品或服务等场景的搭建近年来,科学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广泛应用,推动金融业务不断创新。作为主权货币的发行者,中央银行密切跟踪金融业务创新发展,运用新技术及时启动中央银行数字货币研发应用,有利于推动现金业务电子化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