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55)
2023(9481)
2022(7996)
2021(7221)
2020(5935)
2019(12965)
2018(12706)
2017(23952)
2016(12312)
2015(13122)
2014(12736)
2013(12518)
2012(11991)
2011(11045)
2010(11195)
2009(10399)
2008(10002)
2007(9144)
2006(8157)
2005(7376)
作者
(35443)
(30077)
(29624)
(28288)
(19199)
(14259)
(13206)
(11382)
(11110)
(10653)
(10420)
(9876)
(9860)
(9548)
(9340)
(9095)
(8788)
(8552)
(8475)
(8254)
(7511)
(7186)
(7043)
(6949)
(6759)
(6686)
(6543)
(6241)
(5966)
(5936)
学科
(73258)
经济(73199)
管理(40252)
(39218)
(33261)
企业(33261)
方法(22853)
地方(19880)
数学(19788)
数学方法(19630)
中国(16264)
技术(16056)
业经(14348)
地方经济(13784)
(13342)
(13207)
(12986)
技术管理(11896)
(10900)
(10251)
金融(10250)
农业(9696)
(9663)
银行(9651)
(9342)
环境(9147)
产业(8565)
理论(8473)
(8460)
(8424)
机构
学院(181701)
大学(181085)
(88447)
经济(86963)
管理(69133)
研究(65803)
理学(59694)
理学院(58966)
管理学(58108)
管理学院(57734)
中国(48525)
(38392)
科学(37460)
(36533)
(32563)
财经(30841)
研究所(29461)
经济学(29113)
中心(28959)
(28042)
(27252)
经济学院(25887)
(25791)
(23453)
业大(23286)
财经大学(23012)
北京(22907)
(22763)
师范(22550)
(21877)
基金
项目(120955)
科学(97754)
基金(89953)
研究(88596)
(78658)
国家(78024)
科学基金(67811)
社会(61068)
社会科(58077)
社会科学(58065)
基金项目(47480)
(47153)
自然(41775)
自然科(40925)
自然科学(40914)
自然科学基金(40265)
教育(39654)
(39074)
资助(35231)
编号(32306)
(31179)
创新(28204)
(27707)
重点(27458)
(26828)
国家社会(26632)
成果(26079)
教育部(23595)
(23461)
课题(23399)
期刊
(102966)
经济(102966)
研究(59146)
中国(37066)
管理(29824)
(29484)
学报(25922)
科学(25489)
(23682)
大学(20189)
学学(19373)
(18339)
金融(18339)
经济研究(18241)
教育(16987)
财经(16908)
技术(16202)
农业(15744)
(14855)
业经(14039)
问题(12576)
技术经济(11863)
科技(10258)
(9609)
(9309)
统计(9049)
世界(8943)
(8872)
商业(8514)
经济管理(8319)
共检索到2790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陈海林  孙群力  
通过构建一个包含正规经济部门与隐性经济部门的DGE模型,测算了全国各省1998—2016年的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1998—2016年的中国省际面板数据和全面FGLS模型估计了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中国各省隐性经济平均规模从1998年的12.8%下降到2016年的10.6%,但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即东部最低、中部次之、西部最高。隐性经济通过灰色竞争、吸引人才以及降低外来投资的科技外溢效应显著降低了地区创新水平,但这一影响存在区域异质性,即,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阻碍效应在西部地区最显著,中部地区明显减弱,在东部地区则呈现出正相关。为减小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阻碍效应,不仅要通过减少政府管制和税收负担控制隐性经济规模,同时还要通过提升法治水平、维护市场公平以及加强产权保护等措施来限制隐性经济对地区创新的影响。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潘朵  
受制于惯性思维: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对许多事情的处理都是由习惯或常规来决定的,单凭习惯或先例来决定思考和行动的方式,往往忽略了隐藏着的创新契机,这对创造力的发挥是不利的。批判得过多:在创造活动中",批判力"和"创造力"是重要的合作伙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郑伟  谭辉  
要在今后的企业发展中取胜,就必须搬掉标杆管理这块石头,使企业从各种束缚和枷锁中解放出来,使创新的思想自由流动。标杆管理方法是目前我国企业在追赶国内外先进企业过程中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人们普遍认为,在企业管理、专业技术和产品标准方面,标杆管理都是了解同行、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和努力目标的最佳实践。推行标杆管理,首先要搞清楚业界最佳企业的水平和自己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和水平,然后通过对比,找出自己与最佳之间的差距,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近日出版的美国《SCIENCE》杂志以社论形式刊载了中国科学家施一公、饶毅撰写的文章。两位作者在文中呼吁:现在已是中国建设健康科研文化的时刻。作者说,中国政府投入的研究经费以每年超过20%的比例增加,甚至超过了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郭树龙  葛健  刘玉斌  
中国工业部门下游市场正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深入而基本实现了自由竞争,但上游原材料市场或中间产品市场垄断依然明显,这势必会通过中间品投入影响到下游企业创新。考虑到下游企业可通过进口中间品来缓解上游垄断带来的成本上升压力。把下游企业进口、上游企业市场垄断和下游企业创新纳入统一的分析框架中,利用中国工业企业微观数据,系统研究上游垄断对下游企业创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上游垄断抑制了下游企业创新;基于中介效应模型的影响机制检验发现,上游垄断主要通过控制原材料或者中间投入品价格,进而抬高下游企业经营成本,降低企业创新能力;特别是,上游垄断显著抑制了小企业创新,而对大中型企业创新的抑制效应并不显著,上游垄断对国有企业创新的抑制作用微弱,对外资企业创新也无影响,却显著阻碍了民营企业创新;此外,企业可以通过进口缓解国内中间品价格上涨给创新带来的不利影响。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孙浦阳  张蕊  
金融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一直是不明确的,本文旨在解释清楚金融创新影响经济增长的内部机制,并对其进行验证。包括金融创新对微观技术的支持,以及进一步扩展到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通过应用工具变量法对全球的面板数据进行处理,建立以内生经济增长理论模型为基础的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考虑金融创新在经济增长模型中存在内生性的情况下:与金融发展不同,金融创新单独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方向是不确定的,甚至可能存在显著的抑制作用;而金融创新通过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是显著的,并且这种作用更多地通过企业的技术进步来体现。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鲁晓东  
本文利用我国1995—2005年的省际面板数据对经济增长和引起经济增长的质和量的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通过选择表现中国金融资源错配现象的金融发展变量,研究了它们与经济增长及其主要组成部分——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由于中国目前的金融体系存在严重的金融资源错配现象,这使得现有的金融体制并没有很好地完成优化资金配置从而为优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功能,反而对经济增长产生牵制作用。而标示中国金融市场化程度的变量与经济增长、资本积累和全要素生产率存在积极关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中国的金融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一种支持国有企业的政府控制性金融。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丁照军   王富强   张玲玲  
[目的/意义]探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并存的双元压力情境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和作用路径,并检验情绪耗竭、工作—家庭增益与冲突在两类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关系中的多重中介效应。拓展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前因机制的理解,解析双元压力源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过程机制,对知识管理实践具有重要启示意义。[方法/过程]基于计划行为理论模型,结合资源保存理论、工作要求—资源模型和情感事件理论,通过对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纪检监察系统的718位审查调查业务骨干进行问卷调查,分析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机制,并考察情绪耗竭与工作家庭冲突、工作家庭增益在其中的作用路径。[结果/结论]研究发现挑战性压力源与阻碍性压力源均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呈负相关;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均与情绪耗竭正相关,在监察调查情境下,挑战性压力源和阻碍性压力源会带给监察调查人员消极的情绪体验,导致监察调查人员情绪耗竭;情绪耗竭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负相关;情绪耗竭在挑战性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的中介作用显著,而情绪耗竭在阻碍性压力源与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与挑战性压力源相比,阻碍性压力源对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负面作用更大,不仅可以直接降低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也可以通过减少工作家庭增益,增加工作家庭冲突和情绪耗竭来间接阻碍监察调查隐性知识共享意愿。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吉赟  王贞  
文章以税务稽查系统的改革-"金税工程三期"作为政策实验,利用上市公司2006-2016的年报数据,在双重差分模型下研究了"金税工程三期"对于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金税工程三期"上线后,企业的研发投入和研发产出显著下降。进一步探讨内在机制,发现"金税三期"提高了企业的所得税费用负担率,增加了企业的税收负担。"金税三期"对企业创新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影响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非创新型企业和现金流不充裕的企业中,并且与"金税工程三期"试点版相比,"金税工程三期"优化版对企业创新的负面影响更大。这表明,税收负担的加重会阻碍企业创新,政府应当适当减轻企业税负负担,促进企业转型升级。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荆文君  
垄断与创新的关系一直是产业组织领域重点关注的问题,而大型互联网企业的出现使两者的关系更加复杂。本文在总结互联网行业垄断与创新特征的基础上,借助定性比较分析方法,探讨了行业中企业规模、市场结构与创新之间复杂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在网络外部性、长尾效应等特征的作用下,互联网行业呈现出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并存、用户价值对创新影响显著、渐进式创新与激进式创新分野加剧等特征。在新的创新模式与机制下,互联网行业形成多条由不同规模企业主导的创新成功路径,这些不互斥的路径说明了互联网行业中的垄断对创新的阻碍作用有限,在理论上为熊彼特假说的相关争论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在实践中,为数字经济中的反垄断执法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刘伟  林培思  蒲昆  
针对企业从大学中获取探索性创新技术的地理阻碍,本文重点探讨了地理邻近对产学合作中的探索式创新影响,并且基于Boschma多维邻近的视角,进一步分析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的作用关系。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为研究对象,基于2014—2018年大学的专利转让数据构建产学合作创新网络数据库,采用负二项回归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地理距离确实是企业与大学合作获得探索式创新的障碍因素,但组织邻近、制度邻近、社会邻近和认知邻近对二者具有显著的正向调节作用,即企业与合作大学隶属于同一中央部委、地方政府,拥有先前合作经验和认知优势的情况下,更能够克服地理距离的限制而实现合作探索式创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李琳  郭立宏  
技术创新对各国的核心竞争力的提升至关重要。一个国家的技术创新产出会受到其文化特征的影响,现有相关研究大多集中于讨论文化价值观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较少涉及反映外部社会规范强度的文化严格程度。本文基于多层次适应性理论,将反映外部社会规范约束的文化严格程度与决定内部心理特征的文化价值观相结合,构建了国家文化影响技术创新的理论模型,探讨了文化严格程度及其与不同维度的文化价值观的交互作用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通过采用2005—2017年47个国家的专利授权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文化严格程度对技术创新产出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个人主义在这一关系中起到调节作用;不确定性规避和放纵两个维度的文化价值观与文化严格程度对技术创新产出的影响分别为互补效应和替代效应;权力距离与文化严格程度的交互效应不显著。本文揭示了文化严格程度和文化价值观对技术创新产出的作用机制,丰富了文化管理和技术创新领域的相关研究,并为我国制定技术创新战略提供了理论参考。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斐  肖泽磊  杨刚强  孙元元  
在构建区域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TOPSIS模型计算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状况,借助阻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的阻碍因素,并运用最小方差法(LSE)对区域创新驱动进行系统阻力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调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R&D经费投入强度较弱与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普遍性因素。(2)不同阻碍因子对不同地区创新驱动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未来应该针对不同区域的阻碍因子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驱动政策。(3)在区域创新驱动提升阻力的4种模式中,以三系统中的知识创获系统、企业创新系统和创新绩效系统(K-C-E型)阻力模式最为普遍。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范斐  肖泽磊  杨刚强  孙元元  
在构建区域创新驱动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利用TOPSIS模型计算2000—2014年中国31个省级区域创新驱动能力状况,借助阻碍因子诊断模型分析影响区域创新驱动能力提升的阻碍因素,并运用最小方差法(LSE)对区域创新驱动进行系统阻力类型划分。结果表明:(1)产业结构调整与制造业转型升级缓慢、R&D经费投入强度较弱与自主创新内生动力不足成为制约区域创新驱动发展的普遍性因素。(2)不同阻碍因子对不同地区创新驱动影响作用也有所不同,未来应该针对不同区域的阻碍因子制定差别化的区域创新驱动政策。(3)在区域创新驱动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邵传林  
基于中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并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实证考察住房价格影响地区创新的机制。基于三类权重的空间计量检验表明:地区创新具有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地级市层面的住房价格不仅没有对地区创新产生抑制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还提升了地区创新;商品房实际价格每上涨1个标准差,将引致地区创新水平提高0.07个标准差;住房价格对地区创新的促进效应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更高、产业结构更合理、城市规模更大、人口密度较高、交通基础设施更完善、信息化程度较高、政府科技支出力度更大的地区更强。文章研究结论对澄清住房价格与创新的关系问题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实践意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