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655)
2023(13858)
2022(11687)
2021(10448)
2020(8598)
2019(18737)
2018(18318)
2017(35307)
2016(18512)
2015(20155)
2014(19746)
2013(19033)
2012(17438)
2011(16064)
2010(16053)
2009(15330)
2008(14602)
2007(13025)
2006(11548)
2005(10723)
作者
(52395)
(44210)
(43948)
(41896)
(27943)
(20973)
(19688)
(16745)
(16494)
(15486)
(15194)
(14457)
(14247)
(13856)
(13740)
(13461)
(13004)
(12794)
(12750)
(12370)
(10950)
(10662)
(10433)
(10087)
(9827)
(9783)
(9678)
(9394)
(8855)
(8518)
学科
(91474)
经济(91363)
管理(60379)
(50962)
(43338)
企业(43338)
方法(31529)
数学(27238)
数学方法(26996)
(23041)
中国(21055)
地方(20279)
(19434)
(19380)
业经(18908)
(17867)
环境(17398)
(14629)
(14027)
金融(14024)
(13833)
财务(13805)
财务管理(13776)
(13754)
银行(13739)
地方经济(13468)
(13365)
贸易(13358)
(13197)
企业财务(13161)
机构
学院(268430)
大学(266371)
(121457)
经济(119208)
管理(98985)
研究(92742)
理学(85523)
理学院(84560)
管理学(83210)
管理学院(82703)
中国(69404)
(58203)
科学(53718)
(53438)
财经(46058)
(45890)
(41752)
中心(41634)
研究所(41323)
经济学(40079)
(39965)
(39565)
经济学院(35859)
业大(35402)
财经大学(34300)
(33481)
(33475)
师范(33135)
北京(32778)
(31290)
基金
项目(179013)
科学(143363)
基金(133266)
研究(131174)
(115896)
国家(115018)
科学基金(99745)
社会(88861)
社会科(84490)
社会科学(84473)
基金项目(69922)
(69464)
自然(62289)
自然科(60847)
自然科学(60830)
自然科学基金(59768)
教育(59626)
(57628)
资助(53025)
编号(50388)
重点(40934)
成果(40639)
(40221)
(39159)
(38502)
国家社会(38270)
(37988)
创新(35679)
课题(35445)
教育部(35264)
期刊
(140708)
经济(140708)
研究(82942)
中国(51153)
(46438)
学报(39882)
管理(39023)
科学(37305)
(36804)
大学(30899)
学学(29727)
(26334)
金融(26334)
经济研究(24569)
农业(24507)
财经(24318)
教育(23322)
技术(21378)
(21115)
业经(21076)
问题(17540)
(14023)
技术经济(13566)
商业(12200)
世界(12191)
统计(12117)
(12090)
(12064)
国际(11876)
现代(11786)
共检索到40199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贺三维  张臻  甘杨旸  
隐性经济作为制度监管的漏洞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威胁,然而目前仍缺乏应对隐性经济及雾霾污染的长期有效的治理措施。文章采用MIMIC模型测算了中国大陆31个省份2000—2018年的隐性经济规模,结果表明各省份隐性经济规模年均值介于11.74%~17.35%之间,并呈现出缓慢上升的趋势。基于对雾霾污染空间相关性特征的检验,文章进一步采用空间杜宾模型探究异质性(正式和非正式)环境规制、隐性经济及其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得出以下研究结论:隐性经济的存在会弱化本地及邻近地区正式环境规制的治理效力,甚至使其无效化。非正式环境规制的规范性压力抑制了本地的污染性隐性经济活动,是治理隐性经济及雾霾污染的有效工具,但其并未对邻近区域的隐性经济活动产生影响。正式、非正式环境规制与隐性经济的交互作用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存在空间异质性,非正式环境规制的抑制作用主要体现在西部地区。据此,文章从规制工具及隐性经济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博  韩复龄  
本文分别利用熵权法和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就环境规制、隐性经济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两种环境规制情形下,隐性经济规模对环境污染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与隐性经济规模的交互作用显著抑制了环境污染,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明显的倒U型关系,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对外开放度、能源效率和技术进步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负;产业结构和城镇化水平对环境污染的影响显著为正,并且由于对外开放度对环境污染的负向影响使得"污染避难所假说"在中国并没有得到验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博  韩复龄  
本文分别利用熵权法和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2003—2012年中国30个省份的环境污染综合指数和隐性经济规模,并利用静态面板数据模型和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就环境规制、隐性经济以及二者的交互作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存在显著负向影响,两种环境规制情形下,隐性经济规模对环境污染均表现出显著正向影响:行政化环境规制强度和市场化环境规制强度与隐性经济规模的交互作用显著抑制了环境污染,环境规制总体上有利于环境质量的改善;人均GDP与环境污染之间存在明显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周宇飞  胡求光  
为考察近年来以持续高速增长的环境投资治理费用为代表的环境规制政策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从隐性经济视角出发,以浙江省为研究对象,采用多指标多原因模型测算了浙江省2003-2016年各地级市的隐性经济规模,进而构建了包括环境污染滞后项在内的动态面板模型,并运用广义矩估计就浙江省环境规制在隐性经济作用下对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了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有着显著的直接抑制作用;隐性经济会恶化生态环境,并在一定程度上扭曲环境规制对环境污染原有的影响路径,降低环境规制的政策绩效。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屈小娥  
环境规制的规制效应已引起广泛讨论,但鲜有文献探究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影响,而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又是制定环境规制政策的关键。本文首先分析了环境规制通过中介效应对雾霾污染的影响机理,然后通过构建面板空间计量模型,基于2001—2015年省际层面PM2.5浓度数据,实证检验了命令型环境规制、经济型环境规制和监管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的直接效应和间接效应。结果表明,环境规制能否通过中介效应促进雾霾污染减排和规制工具的类型有关,不同类型环境规制工具对雾霾污染的影响各异,目前发展阶段命令型环境规制是改善雾霾污染的重要手段,并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和能源结构优化间接降低雾霾污染;经济型环境规制的直接效应显著,其间接效应仅限于技术创新和能源结构优化;监管型环境规制对雾霾污染尚未产生显著的直接影响,其间接影响仅限于产业结构调整。分地区看,东部地区经济型环境规制的作用大于命令型和监管型环境规制,中西部地区命令型环境规制的作用较大;三种环境规制均能够通过倒逼技术创新、产业结构调整、能源结构优化降低东部地区的雾霾污染,对中部地区的影响仅限于命令型环境规制,对西部地区降低雾霾污染并未产生显著影响。雾霾治理中选择何种环境规制工具,应根据地区特征考虑相应的制度安排、实施成本和各种规制工具的优化组合效应。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余长林  高宏建  
现有对环境管制如何影响环境污染的研究往往忽略了隐性经济的存在及其影响。隐性经济作为制度弱化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带来环境污染的同时,会影响到环境管制的政策效果。为此,本文将隐性经济活动纳入考虑,从理论上研究了环境管制和隐性经济对环境污染的影响。理论研究表明,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存在两种相反的效应: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减少官方经济活动降低了环境污染;另一方面,环境管制通过扩大隐性经济规模提高了环境污染。环境管制对环境污染的影响依赖于上述两种效应以哪一种效应为主导。在此基础上,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际层面的面板数据,本文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和系统GMM方法实证考察了环境管制强度、隐性经济规模及其二者...
[期刊] 产经评论  [作者] 雷玉桃  孙菁靖  张萱  
珠三角城市群是中国经济绿色发展、高质转型的前沿阵地,在目前以经济集聚为要义的区域发展战略之下,雾霾防治正面临新一轮的压力,需要对其进行重新解读。基于城市群集聚经济的视角,实证分析珠三角异质性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直接影响上,珠三角城市群各类环境规制的减霾效果具有明显差异,命令型环境规制可以发挥较好的短期减霾效应,投资型环境规制对雾霾的抑制效应具有跨期性,而费用型环境规制存在失灵现象。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存在倒N型关系,且大部分城市处于集聚加剧雾霾的第二阶段,尤其是在命令型环境规制的干预下,经济集聚需跨越更高的拐点才能进入抑制雾霾的第三阶段。(2)间接影响上,珠三角各类环境规制都能通过经济集聚对雾霾污染产生作用,但无法释放有效的减霾效应,不过强化城市群的中心极化水平可以改善费用型环境规制的失灵问题。(3)反向影响上,珠三角环境规制、经济集聚与雾霾污染之间存在一定的反向因果关系。研究结论可以为新时期区域雾霾防治和经济绿色化发展提供新思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黄寿峰  
现有研究环境污染的文献,很少关注雾霾污染,并且基本没有考虑可能存在的非线性特征,更为主要的是,多数研究没有考虑影子经济在其中所起的作用,而影子经济的存在会削弱环境规制的强度和有效性。本文从影子经济视角出发,构建了环境规制、影子经济及腐败影响环境污染的理论模型,并通过动态半参数面板模型实证分析了环境规制、影子经济对我国雾霾污染的具体影响。理论模型表明,环境规制增强对环境污染具有直接影响和间接作用,前者取决于企业采用更加清洁的技术引致的污染减排及企业产量的变化,而后者则表现为通过扩大影子经济规模加剧环境污染;此外,影子经济和腐败都会恶化环境,且腐败会放大影子经济对环境的影响。实证分析支持理论结果,...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王珺  张贵祥  
本文基于我国30个省份2001-2020年面板数据,构建空间面板杜宾模型,探究异质性环境规制与区域经济的影响机制以及空间溢出效应。研究结果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的空间集聚度不断提升,发展格局长期不均衡。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非线性影响关系。命令控制型、市场激励型和公众参与型对区域经济呈先抑制后促进“U”型特征,自愿行动型呈倒“U”型特征。空间效应上,除命令控制型为倒“U”型外,其他环境规制对邻近区域经济存在显著的“U”型空间外溢特征。空间格局上,相较于中西部,东部环境规制对区域经济的空间外溢效应更为显著。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莉萍  刘宁  
利用2011—2017年重污染企业数据,检验传染效应视角下异质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影响。研究发现:传染效应强化了显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负向影响,削弱了隐性环境规制对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正向影响。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规模较大、环境不确定性较低和向下盈余管理的企业,传染效应的调节作用更为明显;内部控制质量和社会信任能削弱传染效应的正向调节作用;立法强度、环境补贴和公众参与是影响企业盈余信息质量的主要环境规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徐娟  祁毓  
文章构建了交互效应的面板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对近年来雾霾污染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煤炭等能源的使用和机动车使用对雾霾污染有显著的促进作用,而经济增长对雾霾污染能起到改善作用。从环境管制来看,事前的环保法规有显著效果,而事后的环境处罚则效果不明显。此外,治污投资也能对雾霾污染起到显著的改善作用。从区域差异来看,相对于西部地区,东部地区社会关注度也较高,公众的环保意识也比较强,预期来看治理效果会比较好。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冠杰  
在开放型经济背景下,无论是经济、社会活动,还是环境影响,地域联系都越来越紧密。文章采用空间计量方法,考察了我国区域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影响。结果显示,从省域自身来看,环境规制强度的提高能显著助推当地环境污染减少;但从省域间外部性来看,环境规制强度对环境污染的外部性影响却存在"倒U型"规律,低环境规制强度可能对周边环境质量带来负外部性,而当环境规制达到一定强度后,这种负外部性可能会向正外部性转变。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李小胜  宋马林  安庆贤  
本文首先回顾了过去的经典多项式检验模型特点;其次对新的检验模型进行了归纳整理,指出各模型的优势和缺点;最后应用公认较好的面板平滑转换模型对中国的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数据进行检验。我们认为该模型较好地捕捉了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异质性。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多种表现形态,这主要取决于环境污染指标的选取。其中,工业废水排放与人均收入之间满足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但工业废气排放和工业固体废弃物排放没有发现倒"U"型特征。结合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弹性特征,我们发现所有污染物在高收入地区的弹性普遍小于低收入地区,工业废水排放与人均收入之间的弹性在多数地区甚至为负,这表明即使不存在倒"U"型特征,...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邵帅  李欣  曹建华  杨莉莉  
本文基于1998—2012年中国省域PM2.5浓度数据,采用动态空间面板模型和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在同时考虑雾霾污染的时间滞后效应、空间滞后效应和时空滞后效应的条件下,对影响雾霾污染的关键因素进行了经验识别和相应的治霾政策讨论。结果表明:中国省域雾霾污染呈现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和高排放俱乐部集聚特征;无论采用官方的人均GDP还是卫星监测的稳定灯光亮度指标,雾霾污染与经济增长均存在显著的U形曲线关系,大部分东部省份处于雾霾污染随经济增长水平提高而加剧的阶段;二产畸高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人口的快速集聚及公路交通运输强度的提升共同促使雾霾污染加剧,而研发强度和能源效率的提高并未发挥出应有的...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谢慧明  李中海  沈满洪  
"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试点过程表明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共同提升投保意愿有助于推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建设。我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研究始于20世纪中后期,武汉、大连、江苏等地环境污染责任保险试点经验表明,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意愿在供给侧表现为区域、行业和政策条件的附加性,体现为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市场规则的地区差异、行业差异与政策差异;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意愿在需求侧表现为保险费率的企业和地区差异,即不同企业、不同行业之间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费率差异,或存在倍数关系;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投保意愿取决于环境风险、防范意识和环境知识等因素。基于二值选择和排序数据模型,本文从环境风险、防范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