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9)
2023(6654)
2022(5366)
2021(5133)
2020(4393)
2019(10162)
2018(10146)
2017(20545)
2016(11018)
2015(12184)
2014(12115)
2013(11894)
2012(10503)
2011(9459)
2010(9541)
2009(8749)
2008(8696)
2007(7654)
2006(6635)
2005(5987)
作者
(30658)
(25445)
(25356)
(24628)
(16216)
(12297)
(11419)
(9759)
(9441)
(9258)
(8904)
(8681)
(8234)
(8193)
(8059)
(7945)
(7572)
(7537)
(7360)
(7142)
(6345)
(6293)
(6259)
(5930)
(5779)
(5718)
(5691)
(5553)
(5235)
(5010)
学科
(41990)
经济(41954)
管理(30330)
(29633)
(25195)
企业(25195)
方法(23702)
数学(21648)
(21607)
数学方法(21119)
税收(20177)
(20011)
(14632)
中国(9756)
(9730)
(9199)
(8196)
理论(8168)
财务(8160)
财务管理(8146)
业经(8001)
企业财务(7773)
(7385)
(7037)
贸易(7033)
(6893)
技术(6873)
(6864)
农业(6253)
(6149)
机构
学院(150760)
大学(149579)
(58287)
管理(57884)
经济(57085)
理学(50740)
理学院(50200)
管理学(48956)
管理学院(48697)
研究(47024)
中国(35378)
(33802)
(30639)
科学(30180)
财经(25764)
(23840)
(23375)
(23268)
(22228)
业大(22154)
研究所(21460)
中心(21270)
财经大学(19301)
北京(19152)
农业(18308)
经济学(18131)
(17897)
(17591)
师范(17377)
(16853)
基金
项目(102207)
科学(80539)
基金(75146)
研究(71717)
(66506)
国家(66047)
科学基金(56921)
社会(45372)
社会科(43285)
社会科学(43271)
(39591)
基金项目(38855)
自然(38223)
自然科(37467)
自然科学(37458)
自然科学基金(36794)
教育(33968)
(33845)
资助(32444)
编号(28924)
成果(23457)
重点(23108)
(22386)
(21632)
(20625)
创新(20289)
科研(20112)
(20025)
课题(19664)
教育部(19258)
期刊
(57648)
经济(57648)
研究(46250)
(26240)
中国(26088)
学报(24964)
科学(21400)
管理(20871)
(20313)
大学(18468)
学学(17689)
教育(15571)
(15262)
(15137)
技术(13878)
农业(13871)
税务(13539)
财经(11804)
(11404)
金融(11404)
经济研究(10829)
(9994)
统计(9468)
业经(8818)
(8705)
(7803)
决策(7734)
技术经济(7309)
(7252)
财会(7215)
共检索到2172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杨华  
传统的税务筹划往往仅考虑显性税收,事实上,隐性税收对企业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文章从显性税收和隐性税收的内涵入手、分析隐性税收的产生的动因、构建了隐性税收计量模式,得出税务筹划中需要隐性税收分析工具的引入结论。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隆近  张军玲  
基于经典的税收竞争理论,本文分析了在名义税率全国统一的背景下,我国地方间税收竞争的两种隐性形式。当政绩考核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时,隐性税收竞争表现为地方对于税收的不当宽减。当政绩考核目标以完成税收任务为主时,隐性税收竞争表现为地方对于税收的过度课征。为此,本文以税收透明度为视角揭示了其对于整治隐性税收竞争、推进税收法治进程的政策意涵。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陈隆近  张军玲  
基于经典的税收竞争理论,本文分析了在名义税率全国统一的背景下,我国地方间税收竞争的两种隐性形式。当政绩考核目标以促进经济发展为主时,隐性税收竞争表现为地方对于税收的不当宽减。当政绩考核目标以完成税收任务为主时,隐性税收竞争表现为地方对于税收的过度课征。为此,本文以税收透明度为视角揭示了其对于整治隐性税收竞争、推进税收法治进程的政策意涵。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盖地  崔志娟  
税收作为调整经济行为的重要工具已受到理论界和实务界的广泛关注,税收优惠政策关系到不同行业和企业承担不同的税负。本文主要从纳税人的角度分析显性税收和隐性税收的基本含义和计量模式,借鉴西方国家的研究成果探讨隐性税收和税收资本化的根源,并分析税收是否会导致税收资本化问题,试图为我国的税制改革和投资者的纳税筹划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福兴  
我国近年来税收隐性成本居高不下, 且呈现不断上升趋势。笔者认为, 明确税收隐性成本概念, 对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探索, 并由此建立起相应的反映监督与约束机制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罗永泰  王丽英  卢政营  
隐性广告作为一种新的广告理念,虽然存在较大的争议,但随着隐性营销模式的形成,取得了迅速发展。海尔是中国显性广告和隐性广告费用支出最多的企业,其隐性广告实践为隐性广告理论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实践基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伍蓓  陈劲  吴增源  
本文在总结和归纳国内外研发外包领域相关研究基础上,系统地阐述了研发外包的内涵、动机、模式,并从企业战略角度提出了三种研发外包模式:效率型、增强型和创新型,以期为我国学者进一步深入探讨研发外包理论与实践提供借鉴。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周名润  
本文运用多元回归方法对我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隐性税收的影响因素和地区差异进行了计量分析。研究发现,我国上市公司承担显著的隐性税收,实际税率、公司规模、股东权益税前报酬率都与隐性税收呈负向关系。并且,上市公司承担的隐性税收呈现地区性差异,处于税收优惠政策倾斜地区隐性税收较高,西部地区的隐性税率最高,但随着2008年新企业所得税法实行地区间隐性税收的差异缩小。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戚啸艳  张睿  胡汉辉  
本文基于隐性税收理论,借鉴“C-W模型"的思想,利用我国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超额税前报酬率与有效税率、市场占有率的关系。研究结果显示,我国上市公司基本不负担隐性税收,税收优惠的利益基本由上市公司享有。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陈小云  朱军生  
税收优惠政策经常用来鼓励某些产业的发展,但是,税收优惠会导致隐性税收的产生,而隐性税收对企业投资活动的影响程度与显性税收是同等重要的。所以了解隐性税收的概念、产生原因、计算方法以及最终归宿是非常必要的,这对政府的新一轮税制改革具有重要的意义。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张斌  樊丽明  
本文从对“法治”涵义的辨析入手,进一步探讨了税收法治的内涵,阐明了税收法治的实质是在保障国家行使其税收权的同时,限制国家的任意征税权,保障公民财产权利;税收法治与市场经济和现代宪政民主制度的发展有密切的关系;我国实行税收法治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必然要求;完善税收立法程序和立法机制,完善对税收行政行为的内部、外部监督,是目前我国实行税收法治的目标和主要任务。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李永海  孙群力  
税收负担和税制结构是影响隐性经济活动的主要因素。采用微观收支差异法,测算1998-2014年我国30个地区的隐性经济规模;利用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发现,税收负担与地区隐性经济规模之间存在显著而稳健的"倒U型"关系,进而对"维克尔曲线"进行了新的修正;同时还发现,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占比的提高以及税收征管效率的提升,显著抑制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而营业税占比的提高,则导致了地区隐性经济规模的扩大。因此,遵循改革税制和稳定税负的基本原则,保持当前总体税收负担的基本稳定,进一步优化税制结构,提高税收征管效率,增强税收治理能力,以抑制隐性经济规模的过度扩张。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国清  
本文从税制的外延性和内涵性角度,对税制建设的基本理论进行探讨。作者指出:要建立一套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税制,必须总结历史经验,深化税制改革,在规范税制外延性建设的同时,注重走完善税制内涵,增强税收功能的道路,通过合理配置税制要素,加强税收征收管理,健全税收管理体制,实现税制的规范化。建立以内涵性建设为主的税制新格局,将是今后税制改革的方向。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马念谊  吴若冰  
本文基于隐性税收理论,利用2007-2011年全国税收调查企业为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通过对税收优惠和企业税前收益率之间相关关系的分析,探讨中国制造企业承担隐性税收的问题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表明:中国目前的产业税收优惠政策存在无效性,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市场结构和产业集聚因素的影响。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苏明明  叶云  
在大智移云时代,平台经济模式兴起,平台企业成为21世纪的新兴产业,但是随着平台企业的蓬勃发展,社会责任异化行为不断涌现,目前多位学者对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展开了研究,多聚焦于对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动因、边界以及机制等话题,但相关话题内容比较分散。因此,本文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内涵、动因与治理模式三个方面对国内外关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研究进行综述。研究表明:以平台企业社会责任内容边界的三个层次为依据,可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内涵划分为独立运营平台、商业运作平台以及社会资源配置平台的社会责任治理;平台企业社会责任治理的驱动因素主要由法律、行业、企业与消费者四个层面的因素组成;基于平台企业社会责任的治理主体,可将其治理模式分为个体自治、政府治理、多中心网络化治理以及生态化治理。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