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158)
- 2023(18876)
- 2022(16392)
- 2021(15183)
- 2020(12894)
- 2019(29141)
- 2018(28902)
- 2017(55353)
- 2016(30082)
- 2015(33705)
- 2014(33046)
- 2013(32377)
- 2012(29359)
- 2011(26428)
- 2010(26276)
- 2009(24291)
- 2008(23326)
- 2007(20387)
- 2006(17888)
- 2005(15642)
- 学科
- 济(116930)
- 经济(116773)
- 管理(89391)
- 业(83511)
- 企(70706)
- 企业(70706)
- 方法(53479)
- 数学(45845)
- 数学方法(45196)
- 财(32135)
- 农(32051)
- 中国(30019)
- 业经(28326)
- 学(25947)
- 制(25046)
- 地方(23024)
- 农业(21226)
- 贸(20403)
- 贸易(20393)
- 理论(20260)
- 务(19958)
- 财务(19876)
- 财务管理(19826)
- 易(19802)
- 技术(19661)
- 企业财务(18745)
- 和(18708)
- 环境(17971)
- 银(17897)
- 银行(17833)
- 机构
- 大学(418899)
- 学院(417471)
- 管理(163910)
- 济(163720)
- 经济(160177)
- 理学(142217)
- 理学院(140661)
- 研究(138495)
- 管理学(137924)
- 管理学院(137179)
- 中国(101681)
- 京(88433)
- 科学(86775)
- 财(76704)
- 所(68757)
- 农(68558)
- 业大(63624)
- 中心(63404)
- 研究所(62726)
- 江(61471)
- 财经(61204)
- 经(55644)
- 北京(54970)
- 范(54763)
- 师范(54134)
- 农业(53881)
- 院(50763)
- 经济学(49678)
- 州(49366)
- 财经大学(45683)
- 基金
- 项目(290995)
- 科学(228828)
- 研究(211643)
- 基金(210938)
- 家(184604)
- 国家(183100)
- 科学基金(157283)
- 社会(133085)
- 社会科(126117)
- 社会科学(126085)
- 省(114234)
- 基金项目(111284)
- 自然(102899)
- 自然科(100504)
- 自然科学(100476)
- 自然科学基金(98642)
- 教育(97876)
- 划(96158)
- 资助(86945)
- 编号(86349)
- 成果(69849)
- 重点(65454)
- 部(63777)
- 发(61760)
- 创(60933)
- 课题(59231)
- 创新(56872)
- 科研(55988)
- 国家社会(54856)
- 教育部(54809)
- 期刊
- 济(177135)
- 经济(177135)
- 研究(119719)
- 中国(79677)
- 学报(68714)
- 农(62280)
- 科学(61968)
- 管理(61259)
- 财(59551)
- 大学(52320)
- 学学(49112)
- 教育(47069)
- 农业(42853)
- 技术(36711)
- 融(33261)
- 金融(33261)
- 业经(30395)
- 财经(29728)
- 经济研究(28537)
- 经(25548)
- 问题(22786)
- 图书(22744)
- 业(22024)
- 科技(20486)
- 版(20175)
- 理论(19480)
- 技术经济(19265)
- 统计(18389)
- 现代(18188)
- 商业(18107)
共检索到605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忠 张同建 杨韬
产业集群的成长是我国国家竞争战略的一项关键性策略。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转移是促进产业集群成长的有效方法。本文基于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和集群成长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性的揭示了我国产业集群知识转移对集群成长的促进机理,发现了知识转移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为产业集群内部知识转移的改进提供了理论借鉴,从而促进产业集群的成长。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知识转移 产品升级 价值链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袁芳
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结合现代产业组织结构集聚化、融合化和模块化等新特征和发展趋势,对我国物联网产业集群的成长机制进行深入研究,重点剖析动力机制、创新机制、利益机制、产学研协同机制、发展演变机制等五大机制。认为随着物联网产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演进,市场容量的变化,将导致物联网传感器供应商、设备提供商、网络运营商、系统集成商在全球价值链增值环节中处于不同地位,因而具有不同增长速度,这对五大机制产生重要影响,从而也直接关系到长三角物联网产业集群成长机制的培育。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物联网 成长机制 产业集群 全球价值链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张渊 张同建 陈彪
隐性知识是研发型团队的主体性知识资本,知识转化是研发型团队的主导性知识行为。基于长三角高新技术企业研发型团队的样本数据,借助于结构方程模型,研究强化激励、隐性知识转化和组织创造力之间的相关性,揭示强化激励在组织创造力培育目标上的微观促进机理,发现对隐性知识转化的优势促进路径和不足之处,从而为强化激励的深化和拓展提供现实性的理论借鉴。研究表明:正强化激励对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内隐化存在促进作用,负强化激励仅对知识外显化存在促进作用;知识社会化、外显化和内隐化对组织创造力的成长存在促进作用。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桑瑞聪 刘志彪 王亮亮
文章基于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312家工业上市公司2000-2010年在国内30个省份的投资数据,将地区和企业层面特征综合纳入同一个研究框架,分别使用Logit和Tobit模型从本土企业微观层面揭示了我国产业转移的动力机制。研究结果表明:(1)要素成本、市场需求、集聚外部性、对外开放水平、市场发育程度、企业规模是影响我国产业转移的决定性因素,而企业利润率、资本结构则不是决定性因素;(2)集聚外部性对产业转移的影响较小,尚未充分发挥产业集聚的引资效应;(3)靠近国际市场的地理区位优势和发育完善的国内市场需求是当前我国本土企业对内投资的主要动力;(4)大规模企业比小规模企业具有更强的转移意愿。
关键词:
产业转移 动力机制 上市公司 国家价值链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史修松
近年来,外商在华投资除继续高速增长外,其区域分布发生了明显变化。在改革开放后的头10年主要集中于广东、福建两省,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外商投资企业开始向长江三角洲地区及其它地区的某些省份转移。在全球金融危机背景下,这种转移有加剧的迹象。本文以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为例,对FDI在我国地区间转移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文章首先比较珠三角和长三角吸引FDI的状况,然后对影响FDI转移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分析表明:珠三角地区土地成本升高加速FDI企业向长三角地区转移,长三角地区基础设施改善促使FD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王林辉
从技术等级和技术类型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技术同构性,通过多角度的特征事实证明近期内长三角的技术等级高于珠三角;利用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对技术进步偏向性表征的技术类型测定证实长三角技术偏向于资本,而珠三角技术偏向于劳动。在此基础上对引起上述技术同构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魏巍 王林辉
从技术等级和技术类型两个维度分析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技术同构性,通过多角度的特征事实证明近期内长三角的技术等级高于珠三角;利用三方程标准化供给面系统对技术进步偏向性表征的技术类型测定证实长三角技术偏向于资本,而珠三角技术偏向于劳动。在此基础上对引起上述技术同构差异的原因进行剖析并提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郝丽
近几年来,FDI出现从珠三角向长三角转移的趋势。本文从投资环境角度出发,通过建立FDI影响因素回归模型,对珠三角和长三角的典型城市作了实证分析;根据实证结果比较两地区影响FDI的共同环境因素,进而归纳出FDI发生转移的原因。
关键词:
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FDI转移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崔晓钟 徐攀
民间资本是中小企业集群融资的重要来源,但同时也给集群内的中小企业带来了许多问题,尤其是风险传染问题。文章从民间资本视角提出"民间资本—融资结网方式—风险传染"的理论假说,并构建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对融资结网方式与风险传染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风险传染的滞后两期与当期风险传染显著正相关,风险传染的滞后一期与当期风险传染虽正相关但不显著;民间借贷和股权融资与风险传染显著负相关,互助担保融资与风险传染虽负相关但不显著;盈利能力与企业风险传染显著负相关。研究结果为降低我国中小企业集群民间融资风险传染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徐攀 潘煜双
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中小企业作为集群样本,构建面板数据模型,探讨中小企业集群与民间资本对接对企业融资效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中小企业集群与民间资本对接提升了企业融资效率。分样本的实证结果显示:中小企业集群与民间资本对接能有效提升非国有企业的融资效率,而对国有企业的融资效率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浙江省中小企业集群与民间资本对接对企业融资效率影响显著,而江苏与上海地区的影响并不显著。本文的研究结果为提高我国中小企业融资效率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
关键词:
中小企业集群 民间资本 融资效率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王桂新 刘建波
文章利用中国第五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和第四次人口普查1%抽样数据,主要根据罗杰斯年龄—迁移率模型,考察和分析了长江三角洲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省际人口迁移基本状况。研究发现,由于中国人口迁移受户籍制度等二元社会体制的强烈制约,省际人口迁移在很大程度上主要表现为年轻劳动者外出打工,年龄分布更高度集中于20~30岁组。另外,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对省际迁入人口的吸引力各有特点,珠三角地区几乎完全表现为经济吸引力,而长三角地区则表现出较强的社会吸引力。这与两地区的历史传统、经济结构、产业模式及社会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李荣喜 陈力
根据已有研究成果,文章首先分析了跨期知识整合的内涵和机制,并根据理论分析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设计了"跨期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影响的调研问卷",在珠三角和长三角地区选择了上海、广州、杭州、深圳等地的多家企业进行调研,并回收了245份问卷,根据分析结果发现跨期知识整合对新产品开发绩效之间有正向影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杨玲丽 万陆
在企业运营过程中,地方乡亲血缘关系、地方企业网络、企业与当地政府官员的关系都成为企业嵌入当地的社会资本,这种"不易流动"的社会资本制约着企业的转移行为。本文分析了长三角地区如何通过发达地区控股的"园区共建"模式,成功突破了制约产业转移过程中的社会资本约束力,促进了产业的顺利转移。长三角经验对其他地区产业转移具有以下借鉴意义:以市场为导向,把握产业的"内在节奏";发达地区控股、共建园区市场化运作是关键;借助发达地区品牌优势招商引资是成功的秘决;政府搭台助推产业转移是保障。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何奕 童牧
本文以长江三角洲第二、三类制造业为对象,利用区域内16个城市1984年、1997年和2003年三个时间断面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了区域内产业转移和产业集聚的动态演化和具体的路径选择过程。研究说明第二、三类制造业已经或正在从上海向区域内转移,并在上海、苏州和无锡等地形成了多产业的集聚,前期和相关产业的集聚状况是决定产业集聚分布的主要因素。
关键词:
长江三角洲 制造业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胡求光 李洪英
运用随机前沿方法(SFA)和面板数据,就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三大经济区的R&D对技术效率的影响机制及其区域差异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①R&D投入对技术效率的提高具有积极地效应;②随着R&D投入逐年递增,三大经济区的R&D技术效率水平整体上都存在逐年上升的趋势;③三个不同经济区之间内部存在较大差异,但这种差距正在逐渐缩小,各区域经济也在向着均衡化方向发展。
关键词:
R&D 技术效率 区域差异 SFA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