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09)
2023(15626)
2022(13526)
2021(12423)
2020(10524)
2019(23685)
2018(23343)
2017(44867)
2016(24463)
2015(27144)
2014(26181)
2013(25847)
2012(23510)
2011(21331)
2010(21044)
2009(19146)
2008(18528)
2007(16219)
2006(13992)
2005(11787)
作者
(70943)
(59025)
(58719)
(55565)
(37538)
(28480)
(26387)
(23132)
(22419)
(20882)
(20167)
(19795)
(18800)
(18396)
(18204)
(18006)
(17912)
(17560)
(16965)
(16859)
(14887)
(14295)
(14218)
(13355)
(13220)
(13086)
(12998)
(12915)
(11794)
(11783)
学科
(94563)
经济(94464)
管理(72993)
(70822)
(59826)
企业(59826)
方法(47138)
数学(40938)
数学方法(40554)
(24718)
中国(24366)
(24083)
业经(21901)
(21697)
技术(21025)
地方(18387)
(18108)
贸易(18099)
(17531)
农业(16994)
理论(16343)
(15829)
(15620)
财务(15560)
财务管理(15535)
环境(14797)
企业财务(14783)
(14612)
技术管理(14234)
(13948)
机构
大学(343616)
学院(340948)
管理(137906)
(133714)
经济(131007)
理学(121202)
理学院(119874)
管理学(117846)
管理学院(117237)
研究(111467)
中国(80415)
科学(72048)
(72020)
(60373)
(59020)
业大(56223)
(55552)
研究所(51308)
中心(50508)
财经(48665)
(48324)
农业(47907)
北京(44540)
(44510)
(43752)
师范(43214)
(40365)
经济学(40261)
(39158)
经济学院(36643)
基金
项目(244780)
科学(192444)
基金(178181)
研究(173737)
(157618)
国家(156310)
科学基金(134231)
社会(110161)
社会科(104586)
社会科学(104561)
(96546)
基金项目(95518)
自然(89396)
自然科(87382)
自然科学(87356)
自然科学基金(85856)
(81336)
教育(79803)
资助(72368)
编号(69114)
(54773)
重点(54736)
成果(54568)
(53148)
(51475)
创新(50493)
课题(47279)
科研(47176)
计划(45627)
国家社会(45462)
期刊
(136038)
经济(136038)
研究(94714)
中国(61567)
学报(61059)
科学(53297)
(53080)
管理(49440)
大学(45306)
(43088)
学学(42860)
教育(37375)
农业(36717)
技术(28109)
(26282)
金融(26282)
财经(23434)
业经(23123)
经济研究(22760)
(19977)
(19643)
科技(19483)
图书(18276)
问题(17735)
技术经济(16970)
(16542)
理论(16130)
业大(16122)
商业(15561)
实践(14804)
共检索到4765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晓静  芮明杰  
Nonaka把知识创新的共享语境定义为巴。相应地,本文提出公司知识场境——隐性知识创新的平台这一概念,认为它包括公司学习文化、领导行为、激励机制、公司知识库、知识管理和组织结构等六方面因素。本文以上海、北京、浙江、江西四地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士为研究对象,对隐性知识创新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研究。最后,对公司如何建设公司知识场境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芮明杰  周希炯  
知识创新研究可谓当前的一大研究热点,国内外学者从不同的视角对此展开研究,但是从公司成立年限视角入手,对隐性知识创新展开实证研究可谓是一个空白。基于此,以上海、浙江、北京、江西等地几百家公司高层管理人士为调查对象,从实证角度展开了研究。结果表明,成立年限为11-20年的公司对隐性知识创新的重视程度在0.05的显著性水平下要优于成立年限小于5年和超过20年的公司。这个结论也说明,在知识经济条件下,隐性知识创新有利于公司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胡刃锋  刘国亮  
[目的/意义]移动互联网环境下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的分析,对推动产学研各方更好地利用移动互联网资源进行知识共享,加快产学研协同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具有重要意义。[方法/过程]在总结和归纳文献的基础上,构建产学研协同创新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和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之间的影响因素概念模型,运用实证研究方法中的结构方程对构建的模型进行检验。[结果/结论]隐性知识共享内容、移动互联网环境、移动互联网技术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具有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意愿与移动互联网技术能够直接正向影响隐性知识共享行为。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刘春艳  
文章采用问卷调研获取一手数据,运用PLS-SEM方法测度了各类因素对创意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PLS-SEM方法对观测数据拟合精度较高,在样本数据非正态分布、共线性等情况下仍然稳定。实证结果表明:团队情境、吸收能力、转移意愿、转化能力、媒介丰富度由大到小对创意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产生正向影响,而隐性知识特性必须通过对知识源转化能力的显著负影响才能间接影响知识转移绩效。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赵晓罡  薛继亮  
隐性知识的出现变革了组织行为管理模式,要想实现组织内隐性知识的有序稳定流动,实现隐性知识的共享和传播,必须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研究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影响因素,对于实现隐性知识显性化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隐性知识流动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得出结论:隐性知识在企业中流动主要由信任和知识分布决定的。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颖  娄成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校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揭示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系,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向先  李昆  郭顺利  
[目的/意义]从知识生态视角能够全面深入探究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影响因素的作用机理,有助于企业研发团队知识生态系统的建设,提高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和知识创新能力。[方法/过程]文章首先从知识、知识主体、知识环境、知识转移网络结构4个维度解析了影响因素,构建了企业研发团队隐性知识转移绩效的影响因素模型,并提出了相关假设;然后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模型的检验和分析。[结果/结论]分析结果表明本研究提出的假设均得到数据支持,模型的拟合情况较好,实证分析结果能够为企业研发团队隐性转移绩效管理提供启示。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豪  曾剑秋  沈孟茹  Zulfiqar Hussain Pathan  
论文基于信息通信产业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隐性知识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向与外向开放式创新均对创新绩效起到正向影响作用;组织的隐性知识在两种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均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建议企业从外部获取创意的同时积极通过授权等途径将技术、专利外部商业化,并注重隐性知识的获取与积累,从而放大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及建议同样适用于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董豪  曾剑秋  沈孟茹  Zulfiqar Hussain Pathan  
论文基于信息通信产业的调查数据探讨了隐性知识在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所起的调节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内向与外向开放式创新均对创新绩效起到正向影响作用;组织的隐性知识在两种开放式创新过程中均起到正向的调节作用。根据实证结果,建议企业从外部获取创意的同时积极通过授权等途径将技术、专利外部商业化,并注重隐性知识的获取与积累,从而放大开放式创新对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研究结论及建议同样适用于其他知识密集型产业。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张树中  
在阐述隐性知识内涵的基础上,对知识创新的SECI模型及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并对知识创新的关键要素——创意进行深层次的探讨,指出隐性知识转移不仅贯穿于知识创新的全过程,而且始终发挥主导性的关键作用,是知识创新形成的核心动力。在创意过程中,知识创新者首先要具有创新意识,创新始于对客观事物的感知,通过感知可以产生特定的心理活动,从而产生对客观事物的思维和想象,然后通过知识整合形成创新方案。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王仙雅  林盛  陈立芸  白寅  
通过引入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深入探讨了组织氛围对员工创新绩效的影响机制。结构方程模型分析的结果表明:信任氛围、沟通氛围和公平氛围显著影响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并且员工的隐性知识共享行为显著影响自身的创新绩效;沟通氛围和情绪氛围对员工创新绩效的直接影响显著;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信任氛围、沟通氛围、公平氛围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中扮演着中介变量的角色。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李永娟  徐媛媛  袁潇  
在目前中国经济创新驱动转型的时代,企业对员工个人创新行为的依赖度越来越高。文章基于11家企业184名被试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分析方法,探索员工不同的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创新行为的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学习目标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证明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产生正向影响;绩效回避取向对隐性知识共享行为的影响效果不显著;同时,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有显著影响,目标取向通过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对员工创新行为起间接作用。该研究结论进一步拓展了隐性知识共享行为在目标取向和员工创新行为中间接作用的研究领域,也为创新驱动型组织建设提供理论指导依据。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李志宏  赖文娣  白雪  
沿用国内外学者对创新气氛维度研究的成果,将团队带头人创新风格作为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的一个新的维度,并结合另外三个维度:参与保障、目标认同、创新追求与支持,更有效地描述高校科研团队创新气氛。同时,根据高校科研团队的特点,探讨创新气氛各维度对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影响。最后,根据概念模型,从创新气氛的各维度出发,提出增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共享意愿的相关建议,以期对加强高校科研团队隐性知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南  王晓蓉  
在阐述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动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影响师徒间隐性知识转移的因素模型;就知识转移的主体与客体、师徒关系及企业环境等因素对知识转移效果的影响问题提出了理论假设。研究结果表明,师傅的知识发送能力、徒弟的知识接收能力、知识的隐性程度、师徒间的信任与知识势差、组织文化以及组织激励机制对徒弟内化程度和表出程度的影响显著。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雯  王正斌  
本文以隐性知识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西安通讯装备制造产业集群106家企业进行问卷调查,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员工隐性知识、部门隐性知识和企业隐性知识对企业智力资本和竞争优势具有显著影响,智力资本在隐性知识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企业应重视并合理利用其不同层次的隐性知识,积累智力资本,进而提升竞争优势。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