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304)
2023(4907)
2022(4421)
2021(4088)
2020(3750)
2019(9008)
2018(8998)
2017(17711)
2016(9847)
2015(11240)
2014(11739)
2013(11914)
2012(11292)
2011(10452)
2010(10574)
2009(9997)
2008(10184)
2007(9418)
2006(7992)
2005(7140)
作者
(30240)
(25533)
(25515)
(24360)
(16078)
(12203)
(11792)
(10081)
(9401)
(8949)
(8521)
(8498)
(8282)
(8033)
(8021)
(7987)
(7901)
(7545)
(7411)
(7325)
(6437)
(6312)
(6200)
(5830)
(5829)
(5779)
(5725)
(5624)
(5251)
(5143)
学科
(43924)
经济(43885)
管理(28353)
(27388)
方法(23572)
(22330)
企业(22330)
数学(20688)
数学方法(20515)
(11691)
(10715)
(10703)
中国(10036)
(8605)
贸易(8605)
(8343)
业经(8250)
地方(8122)
农业(7610)
(7553)
(7316)
理论(7105)
技术(6914)
(6648)
财务(6634)
财务管理(6613)
企业财务(6218)
(6018)
银行(5998)
(5743)
机构
大学(152586)
学院(149994)
(61370)
经济(59987)
管理(58548)
理学(50388)
理学院(49794)
研究(49564)
管理学(48962)
管理学院(48672)
中国(36652)
(32102)
科学(31541)
(27443)
(27430)
(26066)
研究所(23782)
业大(23651)
中心(23524)
(23159)
财经(22128)
农业(21929)
(20443)
师范(20246)
北京(20043)
(19924)
经济学(18953)
(18171)
经济学院(17332)
(16921)
基金
项目(97274)
科学(75662)
研究(70592)
基金(69791)
(60661)
国家(60163)
科学基金(50777)
社会(43554)
社会科(41258)
社会科学(41242)
(38105)
基金项目(37515)
教育(33049)
自然(32807)
(32282)
自然科(32017)
自然科学(32005)
自然科学基金(31431)
编号(30278)
资助(28600)
成果(25498)
(22085)
重点(21786)
(20703)
(20099)
课题(19726)
科研(18978)
创新(18796)
教育部(18753)
项目编号(18601)
期刊
(65003)
经济(65003)
研究(41312)
中国(27078)
学报(24640)
(24054)
(22148)
科学(21995)
管理(18614)
大学(17841)
学学(16560)
农业(15903)
教育(15573)
技术(13121)
(11738)
金融(11738)
财经(11022)
业经(10541)
经济研究(10214)
图书(9675)
(9438)
问题(9292)
(9002)
技术经济(8579)
理论(8541)
实践(7885)
(7885)
(7623)
统计(7611)
(7451)
共检索到2160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周城雄  
知识管理中显性知识与隐性知识是一对基本概念 ,但是人们对于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定义和范围界定却没有形成一致的看法。本文分析了几种典型的定义 ,探讨了可能的定义 ,并结合 4种基本的知识转换过程 ,对部分定义进行了实证分析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吴才唤  
知识地图步入了一个需要明晰概念,并且从显性知识地图深化到隐性知识地图研究的阶段。文章在厘清显、隐性知识概念和知识地图本质、概念和分类,特别是创造性地提出隐性知识地图的基础上,对知识地图构建的关键因素(寻找联系)、隐性知识主体之间联系的载体(合著、引用认同、学术博客)和隐性知识地图实现的技术和方法(社会网络分析)进行了综述和深入探讨。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万涛  
基于企业协作中评价一致性的角度,经验丰富者、管理者的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的知识共享非常重要。但是,企业进行知识的评价判断时往往忽视隐性知识。本文从评价者评价判断的事例中探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规则的方法,并提炼出评价判断规则。关注评价对象中相对评价最小要素的配对比较,对于复数的属性值,从优先顺序关系的集合得出综合性优先顺序,寻求评价判断规则。对于属性值的评价,假设综合性评价具有非单调性,基于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求得评价判断理论。此外,如果假设配对比较具有可比性,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会更加密切,加大使用规则进行判断的比重。本文对于便携式音乐播放器的隐性知识评价判断规则进行了应用研究,显示了产品评...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张民选  
隐性知识是当代哲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中探讨的重大问题。本文力图通过文献研究,归纳隐性知识的本质与特性,阐明隐性知识的生成依据,探讨隐性知识的显现可能,提出隐性知识显性化在教育知识发展和教师专业发展中的意义。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蔡宁伟  王欢  张丽华  
企业隐性知识转化的原因、方式、主体、场合、内容和时间至今在研究领域存在"黑箱"。由于隐性知识转化对个体和组织绩效提升都起着积极作用,在国企改革中也将扮演重要的角色。本研究拟选择一家行业领先、与国际标准接轨、市场竞争激烈而规范的服务类企业,通过案例研究展示企业情境下个体隐性知识如何转化企业显性知识,发现企业内部知识转化的主渠道。通过长达2年的参与式观察、文本分析和深度访谈发现:企业推动内部隐性知识的转化在于提升核心竞争力;掌握企业内部隐性知识的主体是该领域的专业人员;企业获取的显性知识主要源自个体层次的技术因素;企业内部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是一个动态过程;企业在其范围内积极推动隐性向显性知识的...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王健  
科研项目知识是军工单位的核心知识来源之一,在科研项目进行过程中存在着一部分未被科研人员察觉的隐性知识流失,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科研成果的产出质量和速度。因而研究科研项目隐性知识显性化模式尤为必要,知识萃取可推进知识的传承与复用,对提升科研成果转化效率意义深远。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程龙  
隐性知识的显性化对于隐性知识的传播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目前的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种过度显性化的趋势,即不论什么知识不分场合和对象都盲目地显性化。隐性知识的过度显性化存在一些弊端,如忽视了学生个体的独特性、助长了教师的权威地位和增加了学生对教师的依赖性等。为了克服这些弊端,在知识的数量和类型上坚持适度原则、在知识的获得途径上做到理论与情境相结合和在教学观上秉承"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陆光华  
馆员隐性知识实现显性转化其重要意义在于馆员个人价值得到尊重和关怀、个人发展得到完善;在于坚持以人为本读者第一,以最大限度满足读者需求的实现,这是图书馆人文关怀的理想,是实践图书馆人文关怀的具体体现。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高湘萍  
隐性知识的存在及其显性化正日益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以心理学视角,对隐性知识存在的证据、获得的途径、特征、显性化途径及意义进行梳理和讨论。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孟庆良  邹农基  陈晓君  倪自银  
针对当前数据挖掘技术更多注重算法开发和模式规则的提取,忽略交易背后的人为因素的缺陷,结合Kano模型的基本原理,构建了基于Kano模型的客户知识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过程框架,可以依据显性化的客户知识,对客户进行细分,针对具有相同效用模式的客户开发新产品或采取个性化的营销策略,提升企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绩效,实证结果显示该方法可行、有效。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培林  
在分析隐性知识地图产生的必然性的基础上,结合信息机构中隐性知识转移的社会关系属性,分析推动信息机构隐性知识转移的隐性知识地图需满足的需求。结果发现,要促进信息机构的隐性知识转移,必须突出隐性知识的社会化,揭示知识主体能力,构建隐性知识主体的社会关系网络。基于此,隐性知识地图的构建需在确定研究领域的基础上,识别研究方向中的知识单元,最后确定研究者能力以及研究者间的关系网络。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施琴芬  吴祖麒  赵康  
本文对知识管理的研究和实践进行了简要的描述,发现知识管理研究和实践中明显存在着重显性知识轻隐性知识的倾向。这与隐性知识在知识管理中所起的作用极不相称。本研究通过对知识的分类和对现有隐性知识概念的梳理,对隐性知识有了一个较全面的界定,并认为隐性知识管理的内容和任务主要包括隐性知识的识别、隐性知识的开发利用以及隐性知识的保有和创新这三个大的方面。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颖  娄成武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知识创新日益成为各国竞争的焦点。高校隐性知识是知识创新的重要源泉,把握隐性知识的内涵,揭示隐性知识与知识创新、大学知识创新的关系,建立促使隐性知识升华的有效途径,是大学知识创新的关键。
[期刊] 情报理论与实践  [作者] 张国峥  赵嵩正  王娟茹  
如何有效地管理和集成利用组织中的隐性知识资源是在知识经济背景下中国企业知识集成实践过程中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之一。本研究从知识吸收的角度出发,考察知识吸收在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中介作用,并将激励和组织氛围纳入研究框架,分析激励和组织氛围在知识吸收与知识集成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然后在相关研究评述和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相关研究命题并构建隐性知识与知识集成关系的理论模型,最后指出研究的不足和未来研究方向。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秦程现  李志青  孟宪超  
厘清学徒制隐性知识的显性化路径对开发、继承和发展隐性知识,实现知识创造具有重要价值。在SECI模型基础上,以某汽车售后服务企业车身修复岗位的师徒互动过程为例进行质性研究,提出了学徒制隐性知识显性化路径:一是隐性知识的共同化模式——师徒分享隐性知识之路;二是显性知识的表出化模式——师徒创造新式概念之路;三是显性知识的联结化模式——嵌入已有知识网络之路;四是显性知识的内在化模式——知识迁移内化应用之路。借鉴“环境—主体因素—行为”三元交互决定模型,提出应围绕建构稳固的新型师徒关系、创设隐性知识显性化的外部条件、营造利于隐性知识显性化的组织环境三个方面加速推进隐性知识的传递效率,从而提升中国特色学徒制的育人效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