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326)
2023(6431)
2022(5217)
2021(4884)
2020(4013)
2019(9073)
2018(8488)
2017(17144)
2016(8793)
2015(9496)
2014(9445)
2013(9222)
2012(8329)
2011(7291)
2010(7327)
2009(7274)
2008(6380)
2007(5751)
2006(4929)
2005(4733)
作者
(24269)
(20034)
(19799)
(19005)
(12777)
(9813)
(9173)
(7742)
(7524)
(7144)
(6790)
(6749)
(6358)
(6351)
(6268)
(6245)
(5955)
(5804)
(5793)
(5623)
(5010)
(4815)
(4775)
(4562)
(4479)
(4468)
(4428)
(4299)
(4024)
(3982)
学科
(31558)
经济(31521)
(29254)
管理(26394)
(25771)
企业(25771)
(25730)
金融(25726)
(23184)
银行(23178)
(22508)
中国(15879)
方法(14800)
数学(13030)
(12951)
数学方法(12895)
中国金融(11186)
(11163)
(10388)
财务(10366)
财务管理(10351)
企业财务(9657)
业经(8332)
地方(7750)
(7469)
(6863)
贸易(6854)
(6755)
理论(6709)
(6593)
机构
学院(118494)
大学(118375)
(50050)
经济(48945)
管理(45066)
理学(38808)
理学院(38398)
管理学(37744)
研究(37665)
管理学院(37528)
中国(36512)
(26312)
(23375)
科学(21574)
财经(21281)
中心(20852)
(19408)
(18417)
(18399)
(18150)
金融(18100)
(17927)
银行(17296)
(17191)
经济学(16927)
研究所(16525)
财经大学(16406)
(16188)
业大(15835)
经济学院(15442)
基金
项目(79886)
科学(63912)
基金(60491)
研究(57074)
(52624)
国家(52162)
科学基金(45738)
社会(38060)
社会科(36359)
社会科学(36351)
基金项目(31690)
(30850)
自然(29767)
自然科(29212)
自然科学(29206)
自然科学基金(28739)
教育(25860)
(25586)
资助(24990)
编号(21918)
成果(18001)
重点(17964)
(17808)
(17653)
(16730)
(16725)
创新(16473)
国家社会(16431)
教育部(15766)
科研(15612)
期刊
(49224)
经济(49224)
研究(34580)
(30724)
金融(30724)
中国(22560)
(21857)
学报(18943)
(16461)
科学(16378)
管理(16224)
大学(14333)
学学(13787)
财经(11030)
农业(9942)
(9352)
教育(9119)
经济研究(8793)
技术(8223)
业经(7334)
理论(7211)
实践(6580)
(6580)
财会(6429)
问题(5898)
(5654)
统计(5114)
商业(5085)
(5079)
中国金融(5079)
共检索到17924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袁力  
本文采用中国城乡居民家庭借贷情况调查的数据,估计民间金融利率与宗族网络对民间借贷中隐性成本的影响,分析隐性成本的作用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非现金补贴是民间借贷中一项不可忽视的隐性成本,在考虑隐性成本后,民间金融的真实利率会更高;民间借贷的隐性成本与借贷有无利息密切相关,无息借款的隐性成本显著低于有息借款的隐性成本,这表明隐性成本不只是一种道义补偿,还是一种风险补偿;宗族网络发挥着分担风险和加强信任的作用,能够显著降低隐性成本和真实利率,从而促进民间融资的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金焱  袁力  
宗族网络作为社会网络的一种,因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属性而成为农村最重要和稳定的网络之一。本文采用宗族网络和家庭借款行为的独特调研数据,系统分析了宗族网络对于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核心在于:(1)尝试度量了宗族网络的规模和凝聚力;(2)实证检验了宗族网络对于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影响,验证了宗族网络对于民间金融的促进作用,从宗族网络的角度解释了家庭在民间金融市场的高参与率;(3)发现了宗族网络对于民间金融借款的影响有随着户主年龄提高而增强的趋势;(4)探索了宗族网络促进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两种作用机制,即拓宽资金来源和缩短信任半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胡金焱  袁力  
宗族网络作为社会网络的一种,因中国乡土社会"差序格局"的属性而成为农村最重要和稳定的网络之一。本文采用宗族网络和家庭借款行为的独特调研数据,系统分析了宗族网络对于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影响和作用机制。本文的研究核心在于:(1)尝试度量了宗族网络的规模和凝聚力;(2)实证检验了宗族网络对于家庭民间金融参与的影响,验证了宗族网络对于民间金融的促进作用,从宗族网络的角度解释了家庭在民间金融市场的高参与率;(3)发现了宗族网络对于民间金融借款的影响有随着户主年龄提高而增强的趋势;(4)探索了宗族网络促进家庭民间金融参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匡桦  
民间金融利率问题是民间金融的核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的民间金融利率,均呈现出与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一致的变动趋势,但二者间始终存在巨大差距。本文通过引入正规金融机构贷款隐性成本概念,说明民间金融利率不仅需要参考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利率,还要包含借款人享受正规金融利率所需付出的隐性成本,进而构建局部均衡模型,说明隐性成本是民间金融高利率的重要原因,并提出有效降低隐性成本的建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云南  姚洋  Jeremy Foltz  
本文通过构建宗族网络作用于农户迁移选择的模型,以农业部的固定观察点调查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考察了宗族网络对村庄内部收入分配的影响。结果发现,宗族网络对缓解村庄内部的收入差距的扩大具有显著的正向作用。也就是说,相比没有祠堂或家谱的村庄,农户可支配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有祠堂或家谱的村庄中更低。这种影响主要体现在宗族网络对低收入群农户劳动力流动的促进作用,使得他们从宗族网络中获益更多。我们还发现,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宗族网络对缩小收入差距所发挥的作用将越来越明显。这表明,宗族网络作为一种非正式制度对农村正式制度的发展起到了互补作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郭云南  姚洋  Jeremy Foltz  
本文分析了中国村庄宗族网络对家庭平滑消费的影响,并从农村正规融资与私人融资的角度进行了解释。运用包含宗族祠堂和家谱信息的独特面板数据,本文研究发现,宗族网络的存在或其强度的增加为农村家庭提供了更完全的平滑消费;其原因是,中国农村金融机构或信用合作社相对滞后,宗族外成员也并非完全了解借款人的信用级别、风险偏好或偿还能力,宗族网络于是可被视为一种信用机制或担保机制,使得其成员能获得更多的私人融资。这些发现表明了宗族网络作为非正式制度在农村平滑消费中的重要性,并对中国农村正式制度的发展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林建浩  吴冰燕  李仲达  
基于2010年中国家庭动态跟踪调查数据(CFPS),本文分析了朋友圈网络和宗族网络对于不同家庭借贷行为的异质效应。在考虑社会网络内生性问题的基础上,研究结果表明:社会网络对家庭融资具有正向作用,在正规渠道中起主导作用的是朋友圈网络,但只影响获得借贷的可能性,而不影响具体的借贷额度;非正规渠道借贷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宗族网络,同时影响获得借贷的可能性和借贷额度。对于宗族网络而言,强度效应比规模效应更重要,即拥有以祠堂和家谱为宗族联系纽带的家庭更容易获得贷款,而以亲戚拜年人数测度的网络规模没有显著影响;相比"祠堂"载体,"家谱"载体所代表的宗族联系比较松散,但是覆盖范围更广,其对非正规借贷的影响更为稳...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郭云南  王春飞  
本文以农业部的固定观察点调查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以宗教为切入点,考察了本土宗教信仰对村庄公共收费行为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相比没有宗教信仰的村庄,信仰佛教、道教等本土宗教的公共收费会更高。使用历史上的宗教活动场所数量和村周边大城市的开埠历史作为工具变量,这一正向影响仍然显著。进一步作用机制检验发现,由于信教比例偏低,宗教信仰并不能通过对人们的直接教化而增加彼此的信任与合作。宗教信仰产生集体行动的原因还是在于,宗教因素作为当地宗族仪式活动中的重要组织力量,通过凝聚宗族和促进宗族成员的忠诚与团结,而间接增加公共收费。这些结果意味着,本土宗教与宗族网络在村庄治理中扮演着互补的角色。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周群力  丁骋骋  
信用评级对于农户从非正规金融向正规金融融资的转型起了重要作用,信用评级这一金融制度正规化的转型过程是否受到传统的社会网络非正式制度的影响?中国农村的宗族网络是一种典型的社会网络,我们采用"村民是否属于该村第一大姓宗族"这一外生指标来度量它。本文利用温州洞头县农信社的农户信用评级数据发现,如果村民来自该村第一大姓宗族,其信用等级就高。具体地说,在初评阶段,该村第一大姓宗族成员的分项得分更高;在审核阶段,他们的信用等级更不容易被调低。宗族网络对信用评级过程的影响为转型时期非正式制度对正式制度的"嵌入"提供了微观证据。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云南  姚洋  
以农业部固定观察点调查和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补充调查数据为基础,本文从宗族网络的角度考察了转型期间农村劳动力流动的行为。研究表明:(1)以家庭姓氏的人口比例衡量的宗族网络规模对家庭外出打工影响不大,而真正发挥作用的是家庭的宗族网络强度。也就是说,相比于姓氏没有祠堂或家谱的家庭,外出打工的可能性在姓氏有祠堂或家谱的家庭中更高。(2)围绕着宗族网络而产生的赠送或往来礼金,为其成员的劳动力流动提供了一种社会保险,从而促进外出打工。(3)以血缘为纽带的宗族网络作为传统农村的典型特征,其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趋于弱化。本文的发现有助于理解传统组织(如宗族)和现代制度(如市场化)之间的互动关系,对我们理...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伍骏骞  齐秀琳  范丹  李谷成  
随着改革开放进程的加快,中国的宗族网络及其活动实现了普遍复兴,并且在农村经济改革、村民自治中发挥了行政体制无法替代的作用。本文剖析宗族网络特质发现,宗族网络将通过自身权威和非正式权威制衡两条路径对村庄的权力结构进行重构,形成农户的集体行动,进而影响到农民的土地流转行为。进一步,本文基于243个村庄的区域全样本调研数据分析得出宗族网络将对土地流转率产生正向显著的作用,而宗族网络将对土地流转价格产生负向显著作用。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阮荣平  郑风田  
基于中国社会综合调查(CGSS2005)400村和4000农户数据,本文分析了宗族网络对乡村企业的影响、作用机制以及宗族网络作用随市场化的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宗族网络对乡村企业的发展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宗族网络发达的村庄拥有企业的数量明显低于宗族网络不发达村庄。(2)通过对宗族网络影响乡村企业作用机制的检验发现,在市场化相对成熟时期,宗族网络的短半径信任效应和短半径交易效应的作用更为突出,而产权保护效应的作用已经不甚明显。(3)随着市场化的推进,宗族网络在乡村企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经历了从促进到阻碍的转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王增文  
户籍制度"松绑"之前,中国农村的家庭宗族网络一直承担着生产、分配和消费经济资源及负载着经济和社会地位提升的代际传递功能。对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转移的研究是探寻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探究核心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打破其与经济、社会和政治地位相捆绑的"富二代"、"农二代"等身份给其带来的分配不公现象。鉴于此,笔者基于CHNS调查数据对农村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进行测度,发现其对下一代的收入有显著影响;家庭宗族网络代际收入弹性呈现出"骤降"到"骤升"的变化态势。要进一步消除由于家庭宗族网络带来的收入和机会的不均等问题,应强化农村市场信贷机制及农村养老保障、医疗保障及最低生活保障等的投入力度,让...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邵必林  王颖  林森  
文章针对工期隐性成本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采用贝叶斯网络原理建立了工期隐性成本因素贝叶斯网络,并提出了计算局部因素节点概率的算法。最后,通过实例应用,证实了该算法的可行性,为建筑施工项目的工期隐性成本控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陶东杰  王军鹏  赵奎  
基于个体未来收入不确定性构建理论模型,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数据(CFPS)实证考察了宗族网络对农民参与新农保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宗族网络成员间的转移支付、社会交往以及宗族网络所提供的心理安全感扮演了重要的非正式风险分担机制,为宗族网络成员提供了非正式社会保障功能;宗族网络越强的村庄,农民参加新农保的概率越低;宗族网络对新农保参与的挤出效应主要集中在高收入及高教育水平人群。进而提出要通过继续增加财政投入、优化新农保制度设计和推进新农保制度与宗族网络的协同来提高新农保参保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