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014)
2023(10459)
2022(8416)
2021(7986)
2020(6493)
2019(14812)
2018(14162)
2017(26921)
2016(14251)
2015(16028)
2014(15555)
2013(15415)
2012(14550)
2011(13053)
2010(13310)
2009(12539)
2008(11396)
2007(9550)
2006(8337)
2005(7990)
作者
(38184)
(31833)
(31457)
(30291)
(20374)
(15335)
(14469)
(12247)
(12197)
(11262)
(10980)
(10688)
(10327)
(10124)
(10093)
(10005)
(9375)
(9187)
(9004)
(8845)
(8022)
(7678)
(7550)
(7226)
(7154)
(7150)
(7094)
(6748)
(6480)
(6458)
学科
(56929)
经济(56864)
(36549)
管理(35518)
(29093)
企业(29093)
(27972)
金融(27972)
中国(25622)
方法(25036)
(24878)
银行(24872)
(24188)
数学(22470)
数学方法(22312)
(17267)
(15661)
贸易(15647)
(15467)
(15216)
(14243)
业经(11777)
中国金融(11462)
(11057)
财务(11032)
财务管理(11012)
企业财务(10650)
地方(10436)
(9961)
农业(9681)
机构
大学(194743)
学院(192188)
(91845)
经济(90305)
研究(72958)
管理(68176)
中国(64865)
理学(57867)
理学院(57207)
管理学(56482)
管理学院(56117)
(43273)
(41296)
科学(38922)
(35872)
中心(34888)
财经(34635)
研究所(32618)
(32007)
经济学(31735)
(29453)
经济学院(28756)
北京(26998)
财经大学(26518)
(26511)
(26095)
(24939)
金融(24525)
业大(23792)
(23727)
基金
项目(126397)
科学(100114)
基金(94871)
研究(94536)
(82964)
国家(82331)
科学基金(69901)
社会(62997)
社会科(60111)
社会科学(60099)
基金项目(48235)
(44836)
教育(43623)
自然(42117)
自然科(41242)
自然科学(41230)
自然科学基金(40576)
资助(39944)
(39003)
编号(35687)
成果(30401)
(30279)
重点(29215)
国家社会(28399)
(27547)
中国(27135)
(26994)
(26977)
教育部(26678)
课题(25567)
期刊
(93377)
经济(93377)
研究(64409)
中国(41287)
(37718)
金融(37718)
(32425)
学报(28701)
(27148)
科学(26657)
管理(26116)
大学(22758)
学学(21386)
教育(21159)
农业(18272)
财经(18137)
经济研究(17357)
国际(15733)
(15720)
技术(15370)
(15218)
世界(13083)
问题(12666)
业经(11425)
(11140)
理论(9091)
技术经济(8285)
统计(8152)
(8050)
(7810)
共检索到3050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纪洋  边文龙  黄益平  
2015年推出的存款保险制度(DIS)是我国提高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的重要举措。长期以来,我国实行隐性全额存款担保,由政府为问题银行完全兜底,这与美国、加拿大等早期建立DIS的国家差异较大,难以直接借鉴其经验。因此,本文基于后期推行显性DIS的57个国家的跨国面板数据,考察从隐性DIS转换到显性DIS对金融危机发生概率的影响,发现显性DIS显著增加了银行退出的概率,同时对金融体系其他部分具有"溢出效应",能够显著降低非银行类金融危机的概率。这是由于显性DIS仅提供有限保险,减少了道德风险,有助于问题银行退出市场,同时减轻了政府的财政负担,降低了系统性金融风险。进一步,本文考虑不同设计要素对银行危机与其他金融危机的不同影响,发现对银行部门最优的DIS制度安排,对整个金融体系并非最优。结合十九大"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要求,本文就我国的《存款保险条例》提出了改进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水晶石  
1933年,美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存款保险制度,在其后的80年里,世界上许多国家也相继建立该制度。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中,存款保险制度在维护金融市场稳定、防止系统性风险进一步恶化以及维护公众对金融市场信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建立存款保险制度也成为推进利率市场化、提高金融机构经营能力的重要前提。金融系统性风险与央行调控系统性风险是由于银行过高的杠杆比率与金融机构想要搭便车的外部性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赵爱清  黄家辉  
农民工的隐性失业问题给中国经济面带来了诸多考验:农民收入下降导致内需启动困难,"三农问题"加剧,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受阻。在短期内我国低端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很难重新繁荣,因此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解决农民工失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祎  
银行保理业务作为一项综合性业务,主要通过银行提供应收账款管理、销售信用控制、坏账担保以及贸易融资等各项服务,已广受出口企业亲睐。近来,受经济政策变动、人民币升值、美国次贷危机等影响,中国企业出口融资难度和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刘志洋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对金融风险压力的测试逐渐从基于微观审慎监管的关注个体金融机构经营风险向基于宏观审慎监管的关注金融体系系统性风险转变,具体表现为压力测试模型融合了偿付能力风险和流动性风险。但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模型主要采用的还是银行业的微观数据,反映出监管当局希望通过控制银行业的经营行为来防止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发生与传染,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逐渐上升的监管思路与过程。应进一步明确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测试是金融风险管理的工具之一,与其他风险管理工具是互为补充的,也具有其局限性;要基于中国国情完善压力场景的设计,并借鉴最新研究成果设计有效的压力测试模型,进而提高金融风险管理的有效性。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  
本文从我国存款利率上限仍未完全开放的背景出发,在D-L-M模型(2010)基础上通过引入隐性存保异质性、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市场纪律约束,考察了货币环境改变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在非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当银行资本高于临界水平时,低利率的货币环境可以通过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调整效应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隐性存保的存在会进一步放大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调整,隐性存保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净效应取决于"特许权价值"效应与"顺周期"杠杆效应的相对强弱。此外,最低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和市场纪律约束的增强有利于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调整,市场纪律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净效应则取决于"顺周期"杠杆调整效应与"风险转嫁"效应的相对强弱。为了支持理论机制的合理性,本文以我国2006—2012年商业银行面板数据为样本对此进行了实证检验,实证分析的结果与理论模型的预测基本吻合。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汪莉  
本文从我国存款利率上限仍未完全开放的背景出发,在D-L-M模型(2010)基础上通过引入隐性存保异质性、资本充足率约束和市场纪律约束,考察了货币环境改变作用于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理论传导机制。研究表明:在非完全垄断的市场结构下,当银行资本高于临界水平时,低利率的货币环境可以通过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调整效应增加银行的风险承担,隐性存保的存在会进一步放大银行杠杆的"顺周期"调整,隐性存保对银行风险承担的净效应取决于"特许权价值"效应与"顺周期"杠杆效应的相对强弱。此外,最低资本监管要求的提高和市场纪律约束的增强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李冰  
国际保理对出口商具有独特优势,而且能给银行带来可观收益,在国际贸易结算中应用日益广泛。我国银行开展国际保理业务起步较晚,虽然发展迅速,但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我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刘冲  周瑾芝  
政府担保在金融危机期间如何影响储户的挤兑行为,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助于我们从储户行为的视角认识政府担保在维护金融稳定中的作用。1935年的"白银风潮"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金融危机,为研究上述问题提供了绝佳的自然实验。文章利用总行设在上海的银行1932-1935年的资产负债表数据,实证检验了"白银风潮"期间政府担保对储户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政府担保显著降低了银行遭遇储户挤兑的概率,并且促使银行吸引更多存款流入;储户从不受政府担保的银行提取存款转而存入受到政府担保的银行,由此引起的存款再分配效应避免了整个银行体系的崩溃。文章还发现,具有政府担保的银行在危机期间投放了更多信贷,这对经济的复苏起到了推...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吕晓军  
特别保障措施即"特保",是世界贸易组织(WTO)成员在特定的过渡期内采取的具有特定性和歧视性的限制保障措施。文章在介绍"特保"的基础上,通过分析金融危机背景下美国对我国商用轮胎所提出的"特保"案例,得出经济危机过程中贸易保护会进一步加剧,在此背景下要有效防范和应对贸易保护,就必须统筹兼顾、标本兼治。既抓眼前,也抓长远。宏观方面要考虑国家对外贸易政策的调整,微观上要发挥企业的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可能出现的愈来愈多的贸易纠纷与争端。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谭力文  
自泰国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东亚金融危机已整整持续了一年。虽经各国的努力,世界金融组织的帮助,但迄今仍未见重大的转机。这场在世界上最具有活力的地区所爆发的金融危机,不仅给这一地区的诸多国家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使探索产生这一金融危机的原因成为全世界所关注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金鑫  
建立存款保险制度的目标是保护存款人的合法权益、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以维护金融稳定。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做到有序处置问题银行并及时赔付存款人,而存款保险基金在这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加快我国存款保险基金积累,增强存款保险基金处置风险的能力,笔者研究国际上存款保险基金流动性来源的主要做法,
关键词: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春明  许新亚  
本文结合智利和中国的资本管制实践,分析资本管制在抵御外部冲击中的有效性,指出成功抵御金融危机的基础是稳定的宏观经济和健康、高效的银行体系与金融监管,应避免片面夸大资本管制的作用。新时期下,应坚定地加快对外开放的进程,同时致力于国内良好经济基础的建立,以使我国能充分享受国际资本自由流动的益处,同时避免不良的外部冲击。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易纲  
这次国际金融危机集中地体现了一个系统性的金融风险,通过迅速地传导,爆发在美国这样的世界金融中心,波及到全球各地,对全世界的金融体系造成了严重的
[期刊] 金融发展研究  [作者] 曾康霖  许国新  
吸取全球国际金融危机的经验教训,能够有不同的视角,更要注意其全球性和关联性。其一,既要注重金融安全,又要反对金融霸权,必须抑制美元泛滥;其二,必须缩小贫富差距,弱化利益集团及其相互博弈,实现群体之间的利益制衡;其三,金融创新应把握一定的度;其四,市场经济的美国模式不是唯一的,更不是最佳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