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35)
- 2023(7631)
- 2022(6221)
- 2021(5947)
- 2020(4788)
- 2019(10494)
- 2018(10156)
- 2017(19545)
- 2016(10476)
- 2015(11165)
- 2014(11187)
- 2013(11111)
- 2012(10415)
- 2011(9455)
- 2010(9574)
- 2009(8726)
- 2008(8561)
- 2007(7975)
- 2006(7017)
- 2005(6255)
- 学科
- 农(48522)
- 济(46920)
- 经济(46852)
- 业(37908)
- 农业(32414)
- 管理(21131)
- 业经(16505)
- 企(16198)
- 企业(16198)
- 方法(15816)
- 数学(14305)
- 数学方法(14193)
- 农业经济(12310)
- 中国(11913)
- 发(10109)
- 制(10096)
- 财(9585)
- 村(9391)
- 地方(9377)
- 农村(9372)
- 收入(8844)
- 发展(8780)
- 展(8778)
- 学(8247)
- 策(7982)
- 贸(7939)
- 贸易(7937)
- 易(7764)
- 体(7442)
- 银(7432)
- 机构
- 学院(152478)
- 大学(146458)
- 济(66522)
- 经济(65364)
- 管理(57759)
- 研究(53226)
- 理学(50750)
- 农(50567)
- 理学院(50231)
- 管理学(49400)
- 管理学院(49140)
- 中国(41464)
- 农业(38322)
- 科学(32534)
- 业大(30956)
- 京(29259)
- 财(27777)
- 所(27178)
- 中心(25679)
- 研究所(24775)
- 农业大学(23454)
- 江(22599)
- 财经(22300)
- 经(20487)
- 范(19696)
- 师范(19510)
- 经济学(19494)
- 经济管理(19273)
- 业(19036)
- 省(18393)
- 基金
- 项目(105115)
- 科学(83280)
- 基金(77679)
- 研究(77672)
- 家(69058)
- 国家(67958)
- 科学基金(57407)
- 社会(51847)
- 社会科(48646)
- 社会科学(48631)
- 省(42044)
- 基金项目(41506)
- 自然(35647)
- 自然科(34830)
- 自然科学(34820)
- 自然科学基金(34217)
- 划(33774)
- 教育(33097)
- 编号(31783)
- 农(30338)
- 资助(30007)
- 成果(24515)
- 部(23847)
- 发(23799)
- 重点(22918)
- 国家社会(22051)
- 创(21828)
- 性(21779)
- 业(20828)
- 课题(20607)
共检索到2253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温兴祥
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是我国城镇化尚未完成之前广泛存在的现象,隐性失业是否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从而阻碍农村市场在提升内需上的作用?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考察隐性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户主隐性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隐性失业使得家庭总消费显著降低3%、非食物消费显著下降8.5%,但对食物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本文发现户主隐性失业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通过降低家庭收入而实现的。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分析表明,户主隐性失业对低收入家庭非食物消费的负向影响最严重。工具变量估计和稳健性检验仍然支持上述结论。通过继续推进城镇化、不断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不仅有利于消除农村地区普遍存在的隐性失业,而且能够促进内需驱动的经济结构转型。本文从隐性失业的角度,为城镇化与经济结构转型的关系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隐性失业 农村消费 国内需求 城镇化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温兴祥
农村地区的隐性失业是我国城镇化尚未完成之前广泛存在的现象,隐性失业是否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从而阻碍农村市场在提升内需上的作用?本文使用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实证考察隐性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影响。估计结果表明,户主隐性失业对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户主隐性失业使得家庭总消费显著降低3%、非食物消费显著下降8.5%,但对食物消费的影响不显著。进一步,本文发现户主隐性失业对家庭消费的影响是通过降低家庭收入而实现的。不同收入水平下的分析表明,户主隐性失业对低收入家庭非食物消费的负向影响最严重。工
关键词:
隐性失业 农村消费 国内需求 城镇化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毕越 赵翠萍
文章根据新农保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构建了结果变量、协变量和计量模型,对2016-2020年的中东西部地区的调研数据,采用双重差分(PSM-DID)检验,回归结果显示新农保能提高农村居民家庭的消费水平,尤其是对60岁以上的农村居民,收入效应很显著,明显改善了60岁以上农村家庭居民的基本生活,新农保的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东部—中部—西部”逐渐提升的作用。针对研究结论,提出补充完善新农保机制,建立多支柱型农村养老体系,建立良性互动的农村居民养老机制体制,实施区域差异化新农保,提高社会保障的区域协同发展性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新农保 农村居民 家庭消费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涛 梁颖欣 罗炜琳
基于CFPS2010、2012、2014和2016数据,跨年份考察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支出弹性和消费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节节攀升、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包含人口学变量的QUAIDS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收入提高、健康状况改善、户主受教育水平提升等均会促进家庭消费;从消费支出弹性看,食品、衣着、交通通信消费长期缺乏弹性,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消费长期富有弹性,高收入阶层家庭大部分消费支出弹性高于低收入阶层家庭;从消费价格弹性看,教育文化、居住消费等长期富有弹性,大部分类别消费的自价格弹性波动不大,各类交叉价格弹性在不同时期对食品类消费的影响均不大,医疗保健消费受其余各类消费的影响有降低趋势。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闫文周,王巧瑞
受经济发展水平影响,不同地区之间的居民家庭消费结构存在着很大差别,对其系统内部分析和预测很难用一个具体指标来衡量。本文通过信息熵的引入,对某地区1991-2001年农村居民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信息熵处于递增并逐渐趋于稳定阶段,并且与农村居民在精神文明消费的提高有很大关系。在深入分析其演化特征和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以便进一步优化消费结构的展望。
关键词:
家庭消费 信息熵 分析与预测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松涛 梁颖欣 罗炜琳
基于CFPS2010、2012、2014和2016数据,跨年份考察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量、消费结构、消费支出弹性和消费价格弹性的动态变化,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收入节节攀升、消费水平大幅提高、消费结构明显改善。包含人口学变量的QUAIDS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收入提高、健康状况改善、户主受教育水平提升等均会促进家庭消费;从消费支出弹性看,食品、衣着、交通通信消费长期缺乏弹性,教育文化、医疗保健消费长期富有弹性,高收入阶层家庭大部分消费支出弹性高于低收入阶层家庭;从消费价格弹性看,教育文化、居住消费等长期富有弹性,大部分类别消费的自价格弹性波动不大,各类交叉价格弹性在不同时期对食品类消费的影响均不大,医疗保健消费受其余各类消费的影响有降低趋势。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朱德云 王溪
全面扩大内需是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重中之重,而政府转移支付是提振消费的关键政策工具。立足于政府转移支付的"收入效应"和"再分配效应",选用2014—2018年CFPS(中国家庭追踪调查)农村样本数据,实证检验了政府转移支付对微观个体消费总量和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转移支付促进了居民家庭消费支出增加,但这一正向影响在中西部地区不明显;过度依赖政府转移支付不利于居民家庭消费水平的改善,两者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且转移支付在东部地区更容易对消费产生负面影响;政府转移支付主要增加了居民家庭用于发展享受型消费的支出,推动了消费结构的优化升级。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昌荣 邢菁
本文通过选取相关变量指标构建实证模型进行参数估计和回归分析,基于分维度、分区域视角探讨数字金融对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的影响与异质性特征。研究结论表明:根据需求收入弹性计算验证,居住、生活用品、交通通信、文教娱乐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高档品类消费,衣着、食品、医疗保健及其它属于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数字金融及其数字化程度、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对促进农村居民家庭消费升级均具正向影响作用,能够带动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总支出、基本品类消费支出和高档品类消费支出;数字金融对东中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的基本品类消费和高档品类消费均呈正向影响且较为显著,但对西部地区农村居民家庭只能促进其基本品类消费支出,而对其高档品类消费支出的影响并不显著。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相应政策建议。
关键词:
数字金融 农村家庭 消费升级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谭涛 张燕媛 何军
文章基于QUAIDS模型,采用2010年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截面数据,探讨农村居民家庭医疗消费支出的影响因素及其需求弹性,并进一步分析不同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价格弹性。结论显示,家庭规模、家庭收入对医疗消费支出有正向影响,家庭劳动力人数、地区差异对其有负向影响;医疗服务大体上仍属于生活必需品,但随着收入的增加,农户将增加对医疗服务的消费;对农户进行收入补偿,能够减少食品消费价格上升对医疗消费支出的负向影响;相对于高收入农户,其他消费品价格的提高对低收入农户医疗消费的影响较大。
[期刊] 财经论丛(浙江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董永茂
本文采用扩展线性支出系统,利用1998、2003年浙江省农村家庭消费开支调查资料,对浙江省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试图揭示出消费结构的特征和变动方向,以认识和把握浙江省农村居民消费需求的变化趋势,从而为浙江省制定宏观产业政策、产品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
家庭生活消费 消费结构 需求弹性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唐博文 郭军
提升农村居民消费是扩大农村内需的重要抓手。本文基于全国农村固定观察点微观农户数据和国家统计局数据,对近年来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现状进行了系统性分析并与收入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家庭消费水平整体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东、中、西、东北地区消费水平存在差异。按照消费类型来看,生活性消费、发展型消费和享受型消费均呈现稳中有升的趋势,但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与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的绝对差额总体呈逐渐扩大趋势,且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增速相比于收入增速的波动性更大,近年来有增速放缓的现象。进一步分析发现,当前制约农村居民消费的主要因素是农民增收机制尚待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待健全、农村消费环境尚待改善。未来,扩大农村内需要以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推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改革和改善农村消费环境为着力点,并根据我国东、中、西、东北地区的地域特点因地施策,不断提升农村家庭消费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韩绍? 漆雁斌
本文基于西方四种经典消费理论下的消费模型,利用1978-2017我国农村家庭人均消费与人均收入的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对于农村居民而言,影响最小的是农民的上期收入,而对当期消费影响系数最大的是居民的上期消费(预期收入);对于低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当期收入、上期消费的正向影响效应都较小;对于中等消费水平的农村居民来说,当期收入的正向影响处于中等水平,而上期消费正向效应处于最高水平;而农村高收入人群中,当期收入的正向效应和储蓄的负向效应均处于较高水平,反而上期消费的影响却处于较低水平。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罗获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程稳步推进,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措施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不断提升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实现共同富裕。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行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本文首先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居民家庭消费行为变化情况及特征进行概述,其次分析了影响农村居民家庭消费的因素,最后提出进一步推动城乡消费协同发展的具体对策,以期为不断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扩大农村市场消费需求提供有益借鉴。
关键词:
农村居民 消费行为 协同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丽 崔新新
文章根据AF"双界线"多维贫困测度方法,利用在山东省费县进行的农村居民家庭生计与发展调查得到的小型微观数据,对农村居民家庭的多维贫困进行测度并分解。得到以下结论:家庭多维贫困分解结果与单维贫困测度结果相互印证,这与家庭自身特征及家庭成员特征有直接关系;经济的发展极大的改善了居民家庭的资产状况,而生活水准仍有待于提高;教育、收入仍是贫困的重要成因,卫生设施、饮用水以及慢性疾病的贫困问题仍不能忽视。
关键词:
农村 多维贫困 测度 分解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张珂珂 吴猛猛
本文利用2012年农村居民家庭实地调查的样本数据,对现阶段农村居民家庭借贷行为特征进行详细描述,并从家庭经济能力、户主家庭特征、金融借贷环境三个方面入手,运用二元Logit模型,实证研究影响农村居民家庭借贷行为的因素。结果显示:收入水平、家庭投资经营活动、户主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社会政治资本、家庭负担水平、外出务工、金融借贷环境均显著影响农村居民家庭借贷行为。
关键词:
农村居民 借贷行为 影响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