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595)
- 2023(5191)
- 2022(4329)
- 2021(4074)
- 2020(3461)
- 2019(7759)
- 2018(7383)
- 2017(14255)
- 2016(7956)
- 2015(8785)
- 2014(8584)
- 2013(8777)
- 2012(8321)
- 2011(7498)
- 2010(7530)
- 2009(6849)
- 2008(7043)
- 2007(6424)
- 2006(5603)
- 2005(5235)
- 学科
- 济(29175)
- 经济(29135)
- 管理(23383)
- 业(22853)
- 企(19168)
- 企业(19168)
- 方法(14474)
- 数学(12592)
- 数学方法(12441)
- 财(9691)
- 学(9260)
- 制(8215)
- 中国(8207)
- 农(7155)
- 务(6803)
- 财务(6797)
- 财务管理(6783)
- 企业财务(6628)
- 教育(6545)
- 融(6072)
- 金融(6072)
- 业经(5871)
- 理论(5824)
- 银(5808)
- 银行(5776)
- 行(5474)
- 农业(4993)
- 人事(4868)
- 人事管理(4868)
- 研究(4830)
- 机构
- 大学(120851)
- 学院(115635)
- 研究(46303)
- 济(45058)
- 经济(43925)
- 管理(40483)
- 理学(34844)
- 理学院(34375)
- 管理学(33573)
- 管理学院(33375)
- 中国(32712)
- 科学(29940)
- 农(26689)
- 京(26548)
- 所(24856)
- 研究所(22820)
- 财(21872)
- 农业(21495)
- 业大(20877)
- 中心(19520)
- 江(18201)
- 财经(17446)
- 院(17157)
- 北京(16655)
- 经(16061)
- 省(15344)
- 范(14739)
- 经济学(14545)
- 师范(14424)
- 州(14216)
- 基金
- 项目(80211)
- 科学(62309)
- 基金(59499)
- 家(55224)
- 国家(54808)
- 研究(52242)
- 科学基金(45281)
- 社会(32930)
- 自然(31981)
- 自然科(31288)
- 自然科学(31271)
- 社会科(31092)
- 社会科学(31081)
- 自然科学基金(30765)
- 基金项目(30692)
- 省(30534)
- 划(27150)
- 资助(25653)
- 教育(25145)
- 重点(18962)
- 编号(18626)
- 部(18077)
- 计划(16974)
- 创(16660)
- 发(16495)
- 科研(16267)
- 成果(15647)
- 创新(15588)
- 性(15009)
- 教育部(14942)
共检索到17592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李凌 王翔
本文在隐性合同理论基础上,通过引入信息的部分传递机制,考察内生信任因素对人力资本积累的影响,解释了现实经济中低端劳动力市场上普遍存在的低工资和短期劳动合同现象。构建的基准模型表明,厂商内部的信息传递机制本是一种有利于人力资本积累的内生机制,它在保护工人利益和稳定劳动关系方面有着积极的意义。但基准模型的结论在现实中并不存在,拓展模型解释了原因,因为当把工人的不信任程度通过效用函数引入模型后,厂商的短期合同倾向是对工人不信任的最优反应,由此认定劳动雇佣关系中的低信任度是造成低端劳动力市场上短期合同、低工资和低人力资本积累的一个重要原因。使用上海市建筑业农民工的相关数据进行数值模拟,我们发现拓展模型...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郭玉林
人力资本主要由显性人力资本和隐性人力资本两个部分构成。传统的人力资本分析往往注重于显性人力资本而忽视了隐性人力资本。实际上对企业发展起关键性作用的因素是隐性人力资本。由于隐性人力资本在价值形成上的特殊性 ,因此对它的价值度量及其激励制度安排就成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本文在界定隐性人力资本内涵的基础上 ,为隐性人力资本的价值度量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分析模型。
关键词:
隐性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价值度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刘文 罗永泰
资本的内涵和特征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确立和延伸的。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知识资本逐步成为企业最大财富的创造者。知识资本理论在企业知识理论和人力资本理论的基础上得以迅速发展。文章在界定隐性人力资本内涵的基础上,构造了基于隐性人力资本的资本结构体系,指出隐性人力资本的难以模仿、不容易编码等特点使其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特殊资源。
关键词:
资本 人力资本 知识资本 隐性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汉通
本文认为,隐性人力资本难以察觉和确认,但确实存在,同时其存量价值是不断变化的,随着员工在企业工作时间的增加,其工作经验、工作诀窍也在不断加强,而且随着岗位变化,员工隐性人力资本存量价值也会发生变化。企业隐性人力资本存量价值的计量是一个难题,理论界虽提出了许多方法,但都存在着夸大、不稳定、可操作性差等缺陷。文章以马克思“复杂劳动等于倍加的简单劳动”及微观经济学“工资等于劳动力的边际产出”的观点为基础,通过折算法计算企业隐性人力资本存量价值,能比较准确地反映隐性人力资本存量,可操作性较强,计算结果与现实情况较为接近。
关键词:
隐性人力资本 存量价值 计量方法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玉斌
相对于企业家人力资本和管理人力资本,专业技术型人力资本的研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和研究。高技能人才作为技能人才的佼佼者随着科学技术和经济的飞速发展出现了短缺现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从人力资本的角度对高技能人才进行分析,首先在人力资本文献回顾基础上分析了高技能人才人力资本研究的重要意义,提出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概念和特征,分析了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类型,梳理了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要素,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了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形成过程模型。
关键词:
高技能人才 隐性人力资本 形成机理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赵士军 葛玉辉 于林
高管团队作为企业稀缺性、难以模仿性的资源而备受学术界的关注。近20余年来,学者们主要是从高管团队特征来研究组织绩效,但研究结果往往缺乏稳定性。本文回顾了高管团队的研究脉络,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构建出以高管团队的隐性人力资本为源头,以团队绩效为落脚点,以认知特征和行为整合为中介变量的新的高管团队研究脉络。通过剖析高管团队隐性人力资本的本源性和基础性,提出了认知特征二维模型,探讨了行为整合与团队绩效作用机理,为研究高管团队探索出一条创新的研究路径。
关键词:
高管团队 隐性人力资本 团队绩效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玉斌
"人力资本的根本目的是要创新,不论是产品和服务的创新,还是商业运作流程的创新"。隐性人力资本是人力资本研究的新视角,是创新的源泉。本文对专业技术人力资本——高技能人才人的隐性人力资本进行了界定和分析,在分析SECI重要意义和缺陷基础上,提出高技能人才隐性人力资本转化需要学习机制和共享机制的支撑,构建了基于SECI的隐性人力资本转化机制模型。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民
新生代农民教育培育是造就农业后备人才的关键,创业教育是培育新生代农民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创业能力的分析,探讨了新生代农民隐性资本开发的途径,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 创业教育 隐性人力资本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新民
新生代农民教育培育是造就农业后备人才的关键,创业教育是培育新生代农民的有效途径。本文通过对新生代农民创业能力的分析,探讨了新生代农民隐性资本开发的途径,提出了促进新生代农民创业教育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新生代农民 创业教育 隐性人力资本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尹静
Paul.M.Romer 1990发表的“Endogenous Technological Change”通过一个三部门模型建立了内生经济增长理论,其主要结论是人力资本总量决定经济增长速度。但是罗默模型仍有很多缺陷,首先它未把最终生产部门通过边学边干所产生的新设计包含进去,本文第一部分着力于在罗默模型中加入最终生产部门的边学边干效应,并得出结论:边学边干的加入不会改变经济均衡时的增长速度,但是会使部分人力资本从研究部门流入最终产品生产部门,对模型的这一改变并没有产生太强的结果。然后,本文打破了人力资本总量外生给定这一罗默关键性的假设,在原来罗默模型三部门的基础上加入了一个部门——教育部门,同时...
关键词:
内生经济增长理论 罗默模型 人力资本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严若森
人力资本专用化已日渐成为诸多公司成长与竞争中的一种战略选择,但人力资本专用化在改变公司财富创造的源泉并具有创新意义上的环境动态适应性时,亦会内生出诸如公司主雇双方的“讨价还价”、公司权利分配结构的边际调整、公司治理边界的重新定义以及公司潜在创新需求的治理保障等诸多不同层面的公司治理问题。在人力资本专用化的条件之下,人力资本专用化投资的公司激励机制、基于人力资本专用化的公司财富增长机制以及公司治理理论逻辑与治理结构的相应变革与完善均系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隋广军 曹鸿涛
经营者是拥有重要的隐性人力资本的“经济人”。经营者能力是具有“聚变效应”特性、专用性、利益相关性、不可分割性等特质的一种隐性人力资本。通过分成合约把经营者隐性人力资本所有权转化为对企业的剩余索取权 ,为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奠定坚实的法人治理基础 ,使企业真正成为一个非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本的契约 ,从而实现经营者能力资本化。股权制是经营者能力资本化有效的实现形式之一 ,但需要高效的资本市场、经理人市场、商品市场与合理的公司股权结构等隐性激励制度的配合。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文 王杰
本文旨在探讨员工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及其对工作绩效的影响,并基于OLS和有序Probit模型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我国民营制造企业员工的调查发现,个人教育程度、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组织结构特性和企业文化影响员工隐性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工作绩效;教育程度与工作绩效负相关,沟通机制与工作绩效正相关,这意味着如果要提高员工中较高学历劳动者的工作绩效,必须制定相应的沟通机制。人力资源管理状况、组织结构特性和企业文化的优化,能够提高工作绩效比较低的员工向更高工作绩效层次流动的趋势,同时降低工作绩效处于较高位置的员工向低绩效层次流动的趋势。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刘长生 简玉峰
通过构建基于社会资本、人力资本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研究社会资本、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并基于社会信用这种社会资本,运用面板数据对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私人生产性的教育消费支出和公共教育支出总体上促进了人力资本的积累,但前者作用大于后者;相对于政府培育社会资本的公共支出,人力资本积累更加有利于促进社会资本的积累;社会资本对中国经济增长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但是,上述三个方面的影响存在着较大的地区差异性。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海明 张晓莉
健康人力资本积累能否导致内生经济增长,鉴于健康人力资本积累会增加资源消耗、阻碍经济增长,目前文献对此大多给出否定答案。利用一个消费性健康人力资本与投资性健康人力资本并存的内生增长模型,研究健康人力资本的内生增长机制,发现同时具有消费性与投资性健康人力资本积累的经济体系能够产生内生增长。对模型相关参数进行赋值,通过数值模拟进一步考察不同的健康人力资本决定水平对于稳态经济均衡增长的影响情况,结果显示,提高投资性健康人力资本的产出份额,以及增加健康消费在总消费中所占的比重,都会增大健康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促进效应。利用中国经济数据进行实证检验,实证结果与理论模型、数值模拟结果基本一致。因此提出加强健康教育、增加公共健康产品的供给、持续推进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加强国际医疗卫生合作,最终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