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73)
2023(7340)
2022(6143)
2021(6004)
2020(5194)
2019(11895)
2018(12088)
2017(24311)
2016(13122)
2015(14784)
2014(15140)
2013(15001)
2012(13995)
2011(12664)
2010(12944)
2009(12388)
2008(12852)
2007(11529)
2006(10594)
2005(10132)
作者
(37757)
(31165)
(31056)
(30005)
(19942)
(14963)
(14506)
(11941)
(11903)
(11408)
(10670)
(10554)
(10129)
(10082)
(9963)
(9795)
(9193)
(9108)
(9061)
(8914)
(7936)
(7814)
(7470)
(7274)
(7130)
(7113)
(7052)
(6816)
(6382)
(5974)
学科
(51116)
经济(51047)
(37229)
管理(36132)
(29668)
企业(29668)
方法(24841)
(23060)
(22759)
数学(22672)
银行(22614)
数学方法(22512)
(21243)
中国(18705)
(17189)
(16309)
金融(16309)
(13143)
制度(13138)
(12485)
(11962)
(11191)
贸易(11179)
(11163)
业务(11100)
保险(11071)
(10956)
体制(10615)
(10306)
财务(10296)
机构
大学(190294)
学院(187219)
(84620)
经济(82838)
管理(71167)
研究(64409)
中国(61870)
理学(58716)
理学院(58118)
管理学(57360)
管理学院(56978)
(48821)
(40824)
财经(37137)
科学(34005)
(33787)
(32880)
中心(30283)
(29211)
(28795)
研究所(28778)
财经大学(28079)
经济学(27678)
(27674)
北京(26958)
银行(26453)
经济学院(25046)
(24562)
(24559)
金融(24188)
基金
项目(108975)
科学(85667)
基金(81199)
研究(80615)
(69659)
国家(69106)
科学基金(59009)
社会(52308)
社会科(49639)
社会科学(49623)
基金项目(41771)
(39441)
教育(37635)
自然(37316)
自然科(36453)
自然科学(36439)
自然科学基金(35837)
资助(35438)
(34044)
编号(31970)
成果(27516)
(26404)
重点(24090)
(23817)
教育部(23213)
课题(22140)
(22117)
(22090)
人文(21907)
国家社会(21906)
期刊
(95425)
经济(95425)
研究(70122)
(43013)
金融(43013)
中国(40341)
(37584)
管理(27855)
学报(25475)
(25323)
科学(23890)
财经(20073)
大学(19981)
学学(18858)
教育(18068)
(17035)
经济研究(16263)
农业(14819)
技术(14091)
业经(14032)
问题(12927)
理论(12649)
(12254)
国际(11344)
实践(11301)
(11301)
商业(9204)
统计(9140)
技术经济(9107)
现代(8699)
共检索到3122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本文采用1994-2003年间我国14家商业银行的面板数据,在引入国家隐性保险虚拟变量后,通过估计银行存款增长率对其风险变化的反应的方式来测度市场约束,发现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非常微弱,国家隐性保险不仅保护了国有银行,也包括其他所有的银行。这对我国银行业改革的启示在于,必须尽快取消国家隐性保险,建立符合国情的显性存款保险制度。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许友传  何佳  
文章分别从价格约束、数量约束、外部环境对市场约束的影响等角度,研究了基于隐性保险体制下的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的市场约束行为。研究发现:(1)我国地方城市商业银行的储蓄市场不存在显著的价格约束效应,但没有证据表明一定不存在数量约束效应。(2)政府隐性保险对银行债权人的价格决策和数量决策均有显著影响,且价格决策比数量决策、短期储蓄比长期储蓄受到政府隐性保险更大的影响。(3)省会城市城商行的市场约束力度要弱于非省会城市的城商行。
[期刊] 会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武建  周红  王晶晶  
本文采用Demirgüc-Kunt&Huizinga(2004)的研究模型,验证了在中国上市商业银行中是否存在市场约束效应以及同步性和隐性保险对市场约束的影响。研究发现了中国上市商业银行存在市场约束的证据,表现为银行风险增加时,存款增长率降低,说明风险越大的银行越难吸收到存款;而且银行股价的同步性越低这一相关关系的敏感度越高,说明银行向市场披露的自身信息越多,市场约束的效果越明显;而政府的支持则会降低存款增长率与风险关系的敏感度,证明了隐性保险的存在会减弱存款人风险监督的激励。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马草原  李运达  
一般认为,限额存款保险制度让存款人的资产部分地暴露于风险之中,从而市场约束虽然比无保险状态下较弱但仍然有效,因此世界上实行存款保险制度的国家多采用限额保险。本文认为,中国银行业特殊的股权结构,以及长期以来政府对大银行的资金支持形成了存款人"规模偏好"和银行"大而不倒"(too big to fail)的预期;这一预期特征必将异化市场约束,进而导致银行陷入无序的规模竞争并激励其风险承担;如果单纯实施限额存款保险制度,非但不能修正中国商业银行市场约束的异化问题,而且将强化公众的"大而不倒"预期,使市场约束面临更严重的扭曲。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许友传  何佳  
现有文献往往都不对政府隐性保险的操作实践进行任何的区分,未能考察不同隐性保险方式对不同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不同作用机理。本文在一个两期经济的框架内,比较研究了不完全隐性保险和完全隐性保险的政策效果与环境依赖,研究了不完全隐性保险对银行业风险承担行为的影响,给出了不完全隐性保险对不同银行风险选择的激励条件和边界。不完全隐性保险对健康银行的风险选择具有"屏蔽效应";在一定的条件下,不完全隐性保险能降低问题银行的风险承担激励,但其效果取决于受保险的消费者类型和实体经济的微观基础。当银行业现有的风险承担倾向较高时,政府不完全的隐性保险政策要优于完全的隐性保险政策。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李燕平  韩立岩  
本文以特许权价值与风险承担为主要研究视角,运用面板数据模型,分析隐性存款保险制度下我国特许权价值经济效应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隐性保险降低了特许权价值对银行风险承担行为的敏感性,特许权价值的自律机制不仅对国有银行几乎失效,而且对非国有银行的风险约束效应也不显著。如此说明当前中国商业银行受到隐性存款保险制度的全面保护,从而弱化了开展全面风险管理的激励机制。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谊  蒲勇健  樊杲  
作为当代银行监管的重要手段,存款保险和资本充足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前人对于两者各自的监管效果及用途研究得已比较透彻,但对两者间的相关性和共同作用研究明显不足,本文在回顾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创造性地构建两者之间相关性的模型,得出了监管者如何选定适当的资本充足率监管水平使得银行在信贷过度冒险行为与过度审慎之间找到均衡,增进社会福利。同时结合当前中国隐性存款保险的实际背景,运用计算机仿真和曲线拟合进行实证,得出存在最优的资本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在满足社会福利最大化的条件下,监管资本最佳与资本补充的外生成本两者不可得兼的重要结论。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段海涛  
巴塞尔新协议中,市场约束与最低资本要求、监督检查并列为三大支柱。市场约束可实时、连续地对银行产生影响,可以弥补创新监管和突发性风险处置滞后的缺憾,可大幅降低监管的成本、抑制银行的道德风险,对提高监管有效性具有积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当前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力,分析其对监管有效性的影响,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陈俊龙  孔令昕  孔曙东  
市场约束主要是通过银行的债权人或所有者对不稳健银行的逆向反应来起作用的 ,它可以有效地弥补官方监管的局限性 ,并能促进商业银行加强内部管理。市场约束作用的发挥需要一定的前提条件。只有将市场约束、官方监管与内部管理有机地结合 ,才能使监管效率达到极大化。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时旭辉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是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重点和难点。过去的实践证明,如果不能摒弃“关起门来搞改革”的思路,不能积极营造开放竞争的市场环境,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就不可能取得成功。我国银行业对内开放的战略意义决定了发展民营银行需要采取“改造”与“新建”并举的策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宗怡  
通过采用面板数据固定影响变截距模型估计银行风险状况对存款增长率的影响,即考察某家银行的基本经营状况是否影响存款者的存款意愿, 从而确定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纪律约束情况,并据此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正平  何广文  
本文运用1994-2003年间的面板数据,通过估计银行存款的实际利息支出对其风险变化的反应,实证地检验了我国14家银行市场约束力的情况,估计结果表明:我国银行业的市场约束力非常微弱,大多数情形下银行的实际利息支出对其风险变化没有做出显著的反应,这种“反应迟钝”的现象在不同性质的银行间几乎没有差异,这与我们关于国家“隐性保险”几乎覆盖所有银行的发现是一致的。最后,我们指出了上述实证结论的政策含义,并讨论了本文实证分析可能存在的不足。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施华强  彭兴韵  
本文利用软预算约束的概念框架,分析了商业银行、特别是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表现、形成的一般机理和中国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形成的特殊原因,以及商业银行软预算约束的经济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应利用国有独资商业银行改制的时机对中国银行业进行全面的设汁,在推进商业银行产权和治理结构改革的同时,应在制度设计上适度超前地着眼于商业银行的软预算约束问题,采取全面的配套措施,从而更好地实现中国银行业改革的初衷。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田犁  
现代金融体系与我国银行业的改革田犁从构成一国金融体制框架的诸要素来看,金融组织体系是整个金融体制的基础结构,它从根本上规定着金融体制中诸参与者或组成部分的地位、职能、相互关系、活动原则和行为方式,从而规定着整个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性质。因此,如果金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李巍  刘能华  
根据我国银行业“高、低、差、落后”的现状,和近20年来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困境,本文第一部分指出没有战略投资者的参与的改革始终解决不了银行职能错位和所有权缺位的问题。战略投资者参股的中资银行,可以弱化政府的行政干预,明确产权关系,使银行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同时,能够提高社会金融资源配置的效率,这是本文的第二部分。第三部分探讨了战略引资如何更好地克服障碍,充分发挥战略引资的效应,从而提高社会整体福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