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552)
- 2023(7478)
- 2022(5887)
- 2021(5255)
- 2020(4618)
- 2019(10248)
- 2018(10354)
- 2017(20149)
- 2016(10467)
- 2015(11645)
- 2014(11562)
- 2013(11680)
- 2012(10432)
- 2011(9045)
- 2010(9273)
- 2009(8894)
- 2008(9180)
- 2007(8261)
- 2006(7437)
- 2005(6981)
- 学科
- 业(73314)
- 企(70680)
- 企业(70680)
- 管理(55751)
- 济(48502)
- 经济(48439)
- 业经(25689)
- 财(21659)
- 方法(20592)
- 务(18929)
- 财务(18913)
- 财务管理(18904)
- 企业财务(17954)
- 农(17933)
- 技术(16301)
- 农业(13962)
- 数学(12834)
- 数学方法(12748)
- 策(12503)
- 企业经济(12156)
- 划(11839)
- 制(11725)
- 和(11593)
- 经营(11469)
- 理论(11466)
- 技术管理(11132)
- 中国(9604)
- 决策(9160)
- 体(9043)
- 计划(8565)
- 机构
- 学院(158237)
- 大学(152664)
- 管理(73576)
- 济(66133)
- 经济(64872)
- 理学(62353)
- 理学院(61904)
- 管理学(61426)
- 管理学院(61108)
- 研究(42003)
- 中国(36160)
- 财(32510)
- 京(31344)
- 财经(25528)
- 江(25310)
- 农(24647)
- 科学(23713)
- 经(23048)
- 商学(20981)
- 中心(20868)
- 业大(20857)
- 商学院(20792)
- 州(20392)
- 所(20136)
- 农业(19301)
- 北京(19079)
- 经济管理(18709)
- 财经大学(18452)
- 经济学(18180)
- 研究所(17635)
- 基金
- 项目(99695)
- 科学(80923)
- 研究(76620)
- 基金(73903)
- 家(62214)
- 国家(61566)
- 科学基金(56270)
- 社会(50397)
- 社会科(47856)
- 社会科学(47844)
- 省(40129)
- 基金项目(39597)
- 自然(35496)
- 自然科(34780)
- 自然科学(34772)
- 自然科学基金(34277)
- 编号(33050)
- 教育(32577)
- 划(30974)
- 业(28946)
- 资助(28402)
- 成果(26539)
- 创(24734)
- 项目编号(22728)
- 创新(21981)
- 部(21131)
- 制(21025)
- 国家社会(20974)
- 重点(20773)
- 发(20731)
共检索到2415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第二届中国软科学学术年会论文集
[作者]
李思一
本文根据若干知识经济的论著,对四种类型的知识从认识论角度来对比说明其明晰知识和隐含知识的特点,着重说明企业也是人类知识,尤其是隐含知识的重要来源;企业在知识传播与利用,在对技术的投资及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最后提到,知识经济中,知识的生产、传播与交流形成了知识网络,并与技术创新的网络结构相一致。促进创新需要各行动者、企业、实验室、研究机构及消费者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和企业的竞争需要信息分析服务。但是,供决策用的信息和情报还需通过大量分析和提炼才可得到。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慕丽
文章选取2010—2018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为研究对象,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探究资产评估操纵、隐含资本成本对企业投资效率的影响,并深入分析了资产评估操纵在隐含资本成本和企业投资效率关系中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隐含资本成本越高,企业投资效率越低;资产评估操纵程度越高,企业投资效率越低;资产评估操纵对隐含资本成本和企业投资效率的关系具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关键词:
资产评估操纵 隐含资本成本 企业投资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倪红福 夏杰长
企业使用的研发成果和技术可能来自自身执行R&D活动,也可能是来自于其他企业R&D活动,故企业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的R&D投入更能真实反映R&D投入对生产率的贡献。本文利用耶鲁-加拿大技术流动一致矩阵测算北京制造业分行业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并实证检验了企业执行R&D投入、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企业执行R&D和使用研发成果中隐含R&D投入对生产率具有正影响,且后者的产出弹性系数比前者的高一倍。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范少君 宋小明
管理层预测对隐含资本成本的影响逐渐受到重视。文章在关注到管理层预测作为重要的会计信息逐渐受到重视的基础上,利用隐含资本成本采用无偏预期收益估算权益资本成本的优势,实证分析并研究管理层预测对隐含资本成本的影响。首先收集A股市场2009—2018年的数据;其次对隐含资本成本的测算方法进行评述,并选择ICC-PEG模型与ICC-EP模型计算企业的隐含资本成本;最后对管理层预测数据与隐含资本成本数据的实证关系进行检验。检验结果表明,管理层预测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信息,与企业隐含资本成本呈现正相关关系。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徐维东 金书文 朱丹宇
基于2008—2019年中国A股上市工业企业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探讨绿色创新对隐含权益久期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绿色创新的实施增加了企业的隐含权益久期,机制分析表明,绿色创新在短期内抑制企业的增长,长期内则提高了企业的成长潜力,因此实施绿色创新的企业的现金流将较少集中在近期。此外,国有企业可以更快突破绿色创新短期内的抑制作用,从而减小绿色创新对隐含权益久期的影响。鉴于此,决策部门应充分关注绿色创新的双重外部性,明晰其长短期经济效益差异,助力企业绿色创新。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文治 任暠凯
【目的/意义】“双碳”目标下准确测算我国内资和外资企业的碳排放及其驱动因素,有助于合理界定我国的碳排放责任和实现外资与环境的共赢发展。【设计/方法】基于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布的跨国企业活动数据库,运用多区域投入产出模型及结构分解法对中国内资与外资企业碳排放进行了测算和分解。【结论/发现】研究期间我国10%~15%碳排放来源于外资企业,生产责任原则高估了中国的碳排放责任;外资进入对我国内资企业碳排放的拉动效应不显著;高碳行业煤炭消耗碳排系数下降显著抑制了内外资企业碳排放的增加;国内内资最终品需求和外资最终品出口显著促进了内外资企业碳排放的上升。总之,清晰界定我国的碳排放责任,促进内资与外资企业碳减排合作和降低煤炭为主的化石能源消耗是实现“双碳”目标的有效途径。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黄薏舟
国内现有关于波动率的研究多集中于时间序列模型,忽略了另一类预测波动率的方法即隐含波动率法。文章在回顾、评述了国内关于波动率的研究后,对国外关于隐含波动率的研究进行了梳理,为在我国大陆地区发展股指期权市场、通过提高期权市场的效率,以运用隐含波动率法更好地预测波动率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政策建议。
关键词:
隐含波动率 信息含量 股指期权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君默 郑开焰 赵茜
人民币汇率波动十分微妙,而如何从汇率变动中提取有效的隐含信息,是当前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焦点。借助动态建模方法来提取汇率变化中的隐含信息,剖析央行、商业银行、企业三者汇率传导路径以及汇率形成机制;认为人民币均衡汇率是所有隐含信息的综合体现。实证结果显示:信息对汇率能够产生显著的影响,且表现出明显的非对称性,这与现行外汇市场的政府管制政策是分不开的;"利好信息"将会显著导致人民币汇率波动幅度的扩大,而"利空信息"则没有这一作用,因而"利好消息"对汇率波动的影响大于"利空消息"的影响。
关键词:
汇率波动 隐含信息 动态效应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陈德胜 冯宗宪
外部信用评级将融资过程与信用分析过程相分离,为资金供需双方的信息缺口开辟通渠,降低投资人信息不对称的信息搜寻成本和融资企业的交易成本,提高金融管理效率和市场效率。本文对外部信用评级与违约率、回收率、转移矩阵等风险信息隐含间的关系以及不同评级机构间的信用评级差异的国际最新研究成果进行了综合评述。
关键词:
外部信用评级 违约率 回收率 转移矩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郑振龙
金融资产隐含信息为我们认识世界、预测未来开启了另一扇大门。虽然近年来国外学者越来越重视这个问题,但其研究都局限在局部问题上。本文从金融资产隐含信息的本质、提取原则、提取方法、可以提取哪些信息、这些信息的用途等方面,力图为金融资产隐含信息搭建一个全面的分析框架,为后者的研究铺平道路。金融资产隐含信息为计量经济学开辟了一片全新的应用天地,隐含信息时间序列与历史数据一道,可以为人类探索未知提供更多的途径。
关键词:
资产价格 隐含信息 风险中性 预测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郑振龙 黄珊珊 史若燃
通胀预期在宏观经济政策的制定和执行中具有重要作用。相较传统的通胀信息提取方法,从金融资产价格中提取隐含的通胀信息具有即时性、前瞻性、真实性等优点。本文构建了三因子高斯仿射动态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名义-实际利率期限结构模型,通过对该模型的推导,成功地获得了名义债和真实债的解析定价公式,以及名义收益率、真实收益率、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风险溢酬和凸性调整Jensen项的解析表达与实证解读。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蓉 冯智杰 郑振龙
主流的宏观金融模型都假定经济因子会作为定价因子完全反映在利率曲线的横截面上,所有经济变量信息都可以被利率曲线张成,这往往与经济直觉相悖。在国内外非张成因子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深入探索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非张成因子,通过回归和自举法,发现反映经济增长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在实证上具有统计显著性,并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和理论创新,构造具有隐含非张成因子和通胀状态因子的非张成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基于非张成因子对名义利率进行分解、提取隐含信息。进一步地,通过模型估计和比较,发现该文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性,通过该文模型提取的实际利率、通胀预期、期限溢酬等隐含信息,有助于解释“格林斯潘之谜”,进而有效管理和应对“格林斯潘之谜”。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非张成因子 期限溢酬
[期刊] 数理统计与管理
[作者]
陈蓉 冯智杰 郑振龙
主流的宏观金融模型都假定经济因子会作为定价因子完全反映在利率曲线的横截面上,所有经济变量信息都可以被利率曲线张成,这往往与经济直觉相悖。在国内外非张成因子研究的基础上,该文深入探索中国利率期限结构中的非张成因子,通过回归和自举法,发现反映经济增长的工业增加值同比在实证上具有统计显著性,并在实证检验的基础上进行模型和理论创新,构造具有隐含非张成因子和通胀状态因子的非张成利率期限结构模型,并基于非张成因子对名义利率进行分解、提取隐含信息。进一步地,通过模型估计和比较,发现该文模型具有较好的解释性,通过该文模型提取的实际利率、通胀预期、期限溢酬等隐含信息,有助于解释“格林斯潘之谜”,进而有效管理和应对“格林斯潘之谜”。
关键词:
利率期限结构 非张成因子 期限溢酬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金晓斌 夏业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